铁路线路工技师试题(论述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铁路线路工技师复习题”。
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参考丛书
铁路线路工
第四部分 技师
六、论述题
1.在线路上为何要设置竖曲线?
答:在线路纵断面上,若各坡段直接连结成折线,列车通过变坡点时,产生的振动加速增大,乘车舒适度陡然降低;当机车车辆的重心未达变坡点时,将使前转向架的车轮悬空,悬空高度大于轮缘高度时,将导致脱轨,当相邻车辆的连接处处于变坡点近旁时,车钩要上下错动,其值超过允许值将会引起脱钩。所以,必须在变坡点处用竖曲线把折线断面平顺地连接起来,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平稳。
2.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⑴路基:路基稳定,无翻浆冒泥、冻害及下沉挤出等路基病害。
⑵道床:一级碎石道砟,碎石材质、粒径级配应符合标准,道床清洁、密实、均匀。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岔范围内道床肩宽450mm。
⑶轨枕及扣件:混凝上枕、混凝土宽枕或有砟桥面混凝土枕,特殊情况可使用木枕。混凝土枕、混凝土宽枕应使用弹条扣件,木枕应使用分开式扣件。
⑷钢轨:普通无缝线路应采用50kg/m及以上钢轨,全区间及跨区间无缝线路应采用60kg/m及以上钢轨。
3.胀轨跑道是如何发生的?
答:轨道胀轨跑道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持稳阶段、胀轨阶段和跑道阶段,胀轨跑道总是从轨道的薄弱地段(即具有原始弯曲的不平顺)开始。在持稳阶段,轨温升高,温度压力增大,但轨道不变形。胀轨阶段,随着轨温的增加,温度压力也随之增加,此时轨道开始出现微小变形,此后,若温度压力继续增加。当温度压力达到临界值时,这时轨温稍有升高或稍有外部干扰时,轨道将会突然发生臌曲,道砟抛出,轨枕裂损,钢轨发生较大变形,轨道受到严重破坏,此为跑道阶段,至此稳定性完全丧失。
4.无缝道岔的铺设与焊接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答:⑴无缝道岔铺设后焊连前要全面整修一遍道岔。
⑵无缝道岔岔内钢轨接头最好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焊接,困难条件下也应在5℃~25℃范围内焊连。焊连顺序为先直股后曲股,最后焊连尖轨跟部。
⑶岔内钢轨接头焊接时,一定要使限位器子、母块居中卡死。
⑷岔内钢轨接头焊接后要对焊头进行探伤检查,并对道岔再全面整修一遍。
⑸在锁定轨温范围内(最好在ts±3℃范围内)把道岔与两端无缝线路长轨条焊连在一起,并对焊头进行探伤检查。
⑹去掉限位器子、母块间卡块,再细整一遍道岔。
5.无缝线路安排维修计划时,应考虑什么问题?
答:在安排维修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⑴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气温较低的季节安排在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的地段上进行计划维修:气温较高的季节安排在锁定轨温较高的地段上进行计划维修。在高温季节尽量不应安排综合维修或影响线路稳定性的工作。
⑵如必须进行综合维修或成段保养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后作业,并适时重新做好放散和锁定线路工作。其他保养和临时补修,可采取调整作业时间的办法进行。
⑶无缝线路应着重做好防爬锁定、整修扣件、整治钢轨硬弯、打磨或焊补不平顺焊缝、消灭翻浆和夯拍道床等项工作。保持轨向和大平良好,消灭晃车。
⑷对于锁定轨温不明、不准、不匀、过低、过高等地段应有计划地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
⑸每年春秋两季,要逐段整修防爬设备,拧紧扣件,拧紧接头夹板螺栓,全面检查和整修不良绝缘接头。在允许作业轨温范围内,每年将接头螺栓及扣件全面除垢、涂油一遍。
6.对无缝道岔应注意巡察哪些处所及状况?
答:⑴道岔限位器子、母块的接触状况,联结螺栓是否完好,限位器子、母块是否正常。
⑵基本轨焊接接头是否有开裂迹象,限位器前端道岔线路及夹直线线路方向是否顺直。
⑶无缝道岔内道床肩宽是否足够,砟盒中道砟是否饱满、密实,钢轨扣件螺栓是否拧紧,扣件是否损坏。
第1页 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参考丛书
铁路线路工
⑷若为可动心轨无缝道岔,还要经常检查翼轨末端间隔铁是否损坏,联结螺栓是否正常。
⑸若为半焊无缝道岔,还须检查侧股末端高强度夹板螺栓是否拧紧或破损。
7.道岔尖轨、可动心轨伤损或病害达到什么状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答:⑴尖轨尖端与基本轨或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不靠贴大于1mm。
⑵尖轨、可动心轨侧弯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⑶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低于翼轨顶面2mm及以上。
⑷尖轨、可动心轨顶面宽50mm及以下断面处,尖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可动心轨顶面高于翼轨顶面2mm及以上。
⑸尖轨、可动心轨工作面伤损,继续发展,轮缘有爬上尖轨、可动心轨的可能。
⑹内锁闭道岔两尖轨相互脱离时,分动外锁闭道岔两尖轨与连接装置相互分离或外锁闭装置失效时。
⑺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8.道岔基本轨伤损或病害达到什么状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答:⑴曲股基本轨的弯折点位置或弯折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轨距不符合规定。
⑵基本轨垂直磨耗,50kg/m及以下钢轨,在正线上超过6mm,到发线上超过8mm,其他站线上超过10mm;60kg/m及以上钢轨,在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正线上超过6mm,其他正线上超过8mm,到发线上超过10mm,其他站线上超过11mm(33kg/m及其以下钢轨由铁路局稠定)。
⑶其他伤损达到钢轨轻伤标准时。
9.道岔各种零件伤损或病害达到什么状况应有计划地进行修理或更换?
答:⑴各种螺栓、连杆、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⑵滑床板损坏、变形或滑床台磨耗大于3mm;
⑶轨撑损坏、松动,轨撑与轨头下颚或轨撑与垫板挡肩离缝大于2mm;
⑷护轨垫板折损;
⑸钢枕和钢枕垫板下胶垫及防切垫片损坏、失效;
⑹弹片、销钉、挡板损坏,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2mm,销钉帽内侧距滑床板边缘大于5mm;
⑺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不良。
10.普通道岔扳动不良的整修措施是什么?
答:对旧普通道岔滑床板,在滑床台磨耗与开焊时,一般均做整组更换。滑床台磨耗不是绝对磨耗,而是与尖轨轨底的相对磨耗,两者的位置相对应。因滑床板与基本轨水平螺栓紧因为一体,滑床台与尖轨底部的相对磨耗经扳动磨合,很少发生扳动不良故障。
成组更换新滑床板,其中心位置未变。新滑床台与尖轨底部原有位置也相对应,由于新旧不完全吻合,滑床台与尖轨底又不能全部密贴,部分滑床台在道岔扳动时受阻。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转辙机克服不了摩擦阻力时,就会出现扳动不良故障。成组更换滑床板,在少数道岔中有时出现扳动不良故障。为不影响行车,保证道岔正常使用,应做到以下几点:
⑴滑床板和尖轨底同时磨耗,对严重的,应有计划地提请施工封锁计划,同时更换,最好不要在滑床台磨耗到相当严重程度后再成组更换。
⑵新滑床板更换以前,做好除锈打磨,同时打磨滑床台两个长边的焊接口,棱角为困弧形。
⑶更换后涂袖试扳,列车通过后再试扳,调换个别滑床板。
⑷请电务人员配合作业,开通后测试电流。
11.普通道岔基本轨横移的原因是什么?
答:道岔基本轨横向移动,使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容易造成尖轨轧伤,扳道不落锁,尖端轨距变化等病害,影响设备正常使用,有时甚至造成事故。
⑴轨撑松动,不靠基本轨。原因是有的铺设年久的道岔,存有轨撑磨损或变形,有的轨撑规格不合。
⑵滑床台不紧靠基本轨底。有的滑床台已磨得很薄,有的滑床台边不齐或磨成斜坡,失去挡靠基本轨底的作用。有的滑床板不规格,安设后,轨撑、基本轨、滑床台间有缝不密贴。
⑶转辙器部分岔枕劈裂或钉孔腐朽,道钉把持力不足。
第2页 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参考丛书
铁路线路工
⑷尖轨尖端无通长连接铁板,当侧向行车速度快、冲击力大时,基本轨就容易横移,变化。
12.普通道岔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⑴基本轨或尖轨竖切部分有肥边,尖轨尖端由转辙拉杆力量强制靠在基本轨上,尖轨顶面与基本轨顶大致水平的部分,就靠在基本轨肥边上,尖轨竖切部分的肥边还盖在基本轨面上,过车时容易把尖轨薄的部分挤坏,把竖切部分的肥边压掉,造成轧伤。
⑵由于基本轨横移动,使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有时扳道表面密贴,但过车时横移,轧伤尖轨顶面。
⑶自制曲基本轨的曲折点位置不正确,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不完全靠贴。
⑷转辙拉杆尺寸不合或扳道器位置不正确,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使尖轨轧伤。
13.用氧一乙炔焰烘烤法矫直普通道岔尖轨拱腰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⑴提前通知电务人员,在电务人员配合下作业。
⑵烘烤时尖轨与基本轨处于密贴状态,以免轮缘压环尖轨顶铁,危及行车安全。
⑶尖轨尖端以后1.5m范围内为禁烤区,竖切起点前的部位烘烤时,应慎重地掌握烘烤温度。
烘烤的终点为尖轨尖端方向。
烘烤结束后,应不少于两次试扳动。如发现矫直过量,可用反烤轨底的方法矫正。
⑷利用列车间隔作业,必须掌握列车运行情况,现场用对讲机联系。下道前做好冷却降温。
14.叙述普通道岔尖轨反弹的整治方法。
答:⑴整治道岔爬行。岔首、尖轨尖端方正,尖轨至岔首轨端保持2646mm(按道岔标准图数据定)。
⑵检查各部尺寸,改正或调整两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尖轨非作用边至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均符合规定标准。
⑶拆卸检查辙跟接头,更换磨损配件、滑床板等。尖轨螺栓孔磨成椭圆时也应更换。
⑷更换锈蚀拉杆、连接杆、连接销,全面拆卸涂油,使其不松动,又不过紧,转辙良好。
⑸打磨基本轨作用边与尖轨非作用边肥边。
15.叙述普通道岔尖轨掉块的整治方法。
答:⑴新铺设的道岔在使用3个月至6个月以内,尖轨非作用边易出现肥边,应及时打磨并倒棱。在基本轨出现肥边时也应打磨。
⑵整治尖轨拱腰和不密贴,要换磨耗滑床板。
⑶对咽候道岔、侧向进站道岔增设防磨护轨。
⑷基本轨垂直磨耗的道岔更换尖轨,应同时更换基本轨。在更换新尖轨前,打磨尖轨项面宽35mm以前顶面,使尖轨与基本轨顶面相对高差满足设计要求。
16.试述整治普通道岔尖轨中部轨距小于规定标准轨距的方法。
答:线路轨距超限时,可以将小于标准轨距的部分横向外移钢轨,使其达到标准。但道岔尖轨中轨距超限时的整修方法必须视具体情况,在满足两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这一基本条件以后,方可确定整修方案。
尖轨中轨距小于规定标准轨距。两基本轨之间距离小于规定标准距离时,可在电务人员配合下,先向外移动曲基本轨,调整尖轨使之达到密贴,然后再拨正直股方向。
两基本轨之间距离符合规定距离时,先检查尖轨与基本轨是否密贴、尖轨有无侧弯、连接杆尺寸是否对号、尖轨作用边有无肥边,然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整治。
17.试述整治普通道岔尖轨中部轨距大于规定标准轨距的方法。
答:线路轨距超限时,可以将大于标准轨距的部分横向内移钢轨,使其达到标准。但道岔尖轨中轨距超限时的整修方法,必须视具体情况,在满足两基本轨作用边之间的距离这一基本条件以后,方可确定整修方案。
尖轨中轨距大于规定标准。两基本轨之间距离大于规定距离时,可在电务人员配合下,向内移动曲基本轨,撤除尖轨接头铁调整垫片或平行移动连接杆,调整尖轨使之达到密贴,然后再拨正直股方向。
两基本轨之间距离符合规定标准距离时,应检查侧向尖轨侧面磨辑程度,视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更换尖轨。
18.试述整治普通道岔整铸辙叉部分轨距和查照间隔超限的方法。
答:辙叉心局部偏小的轨距和不合格的查照间隔,可用砂轮机打磨的方法整修。但在辙叉部范围内轨距超限,间隔不符合要求,虽然直向护轨部分基本轨方向良好,但一般不采用移动辙叉的方法整修失格处所。
所以对辙叉部进行改道整修超限处所,都以辙叉心为基本股,改正护轨部分基本轨。当改正后的护轨部分基本
第3页 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参考丛书
铁路线路工
轨出现方向不良时,再采取以直向护轨部分基本轨为拨道基本股的方法进行整修。先改后拨两次作业,可达到计划作业的目的,既安全又节省工时。
19.试述普通道岔护轨高起的整治和预防措施。
答:⑴护轨垫板压入岔枕,应及时削平。削平时,护轨垫板里口要削得略深一些,约3~4mm。
⑵做好线路方向、水平,消灭空吊板、辙叉心低洼与辙叉横移等病害,以减少护轨受拉产生的高起和磨损。
⑶对旧辙叉护轨槽已改为42mm宽的,应将护轨间隔铁改为整体结构。
⑷主轨垂直磨耗严重的,应及时更换。对主轨垂直磨耗不到限度的,也可考虑用有垂直磨耗的再用轨制做护轨,以减少主轮与护轨的高差。
20.试述菱形交叉钝角辙叉撞尖的预防和整治方法。
答:⑴铺设菱形交叉时,必须正确找出辙叉理论交点,横向对齐铺设,保持长轴与短轴相互垂直,无先天病害。
⑵加强日常养护维修,保持几何尺寸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有条件时,可垫辙叉下大胶垫,安设分开式扣件。增加道床弹性,减少辙叉磨耗和伤损,达到伤损程度的应及时更换。
⑶注意静态检查和动态观察,发现短轨方向不良,撞击辙叉叉尖时,用菱形交叉爬行简易测量法,检测钝角辙叉的爬行方向,确定整治爬行方案,彻底整治。
⑷对辙叉槽宽为48mm不合标准的旧钝角辙叉,应迅速进行技术改造。在未改造前,应将辙叉槽调整到最小限度,轨距尽量加大,保证1391mm尺寸。
21.试述交叉渡线道岔在同一平面起道的作业方法。
答:⑴横向水平调查,确定起道初基点。分别量取横向两个道岔,1号和5号、3号和7号下导曲A和B水平差,再分别横向量取1号和5号、3号和7号的水平差,在八股钢轨中确定水平差的最高点,该点即为交叉渡线起道初基点。
⑵纵向水平调查,比较确定起道基点。选择大长平比较好的外直股,在起道初基点相对的外直股,纵向测量轨面水平差C,比较确定交叉渡线起道基点,从而使交叉渡线保持同A平面的起道量。
22.试述整治提速道岔不密贴的方法。
答:道岔扳不动时,工务部门应检查转换部分与钢岔枕是否卡阻。如未发现卡阻,则故障一般与工务部门无关,应由电务部门解决。
对于道岔不密贴,如是在各牵引点尖轨与基本轨或心轨与翼轨不密贴,则应由电务部门调整。如牵引点密靠而牵引点之间不密靠,则首先应检查牵引点的动程,对不满足第一牵引点动程160mm±3mm,第二牵引点动程75mm±3mm的,应督促电务部门调整,使之符合标准。其次应检查道岔框架尺寸。
23.分析快速线路岔区晃车产生的原因。
答:⑴由岔区外线路原因引起的晃车;
⑵岔区道岔、线路道床、轨枕等不一致引起的晃车;
⑶转辙部分空吊引起晃车;
⑷道岔内部几何尺寸的少量变化引起的晃车;
⑸无缝道岔尖轨爬行引起的晃车;
⑹不良作业习惯引起的晃车;
⑺护轨结构刚度不足引起的晃车;
⑻岔区相邻道岔之间过渡钢轨过短引起的晃车;
第4页 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参考丛书
铁路线路工
⑼曲线伸入道岔引起的晃车道岔与桥涵之间距离太小引起的晃车;
⑽道岔部件磨耗引起的晃车。
24.加强对快速线路无缝道岔锁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加强对无缝道岔的锁定,特别是加强对直尖轨和曲基本轨的锁定,由于在无缝道岔的设计上在直尖轨后部和曲基本轨中有应力峰,尖轨和基本轨的相对爬行很难完全避免,但通过加强锁定,减小这个相对爬行量,避免由此引起的晃车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加强锁定的主要措施有:
⑴改进直尖轨根部、内直股钢轨、曲基本轨与岔枕的连接,增加扣件锁定力。
⑵保持道床道砟清洁、密实与饱满。
⑶在直尖轨根部与曲基本轨之间、内直股钢轨与曲基本轨之间设计特殊连接装置,在零应力状态下校正尖轨基本轨位置正确后安装,严格控制直尖轨与曲基本轨的相对位移。
25.试述提速道岔框架尺寸不能保持而经常扩大的原因及整治方法。
答:道岔框架尺寸经调整好后常不能保持而经常扩大,其原因是垫板和混凝土枕间联结螺栓扭力不足或弹簧垫圈失效,造成垫板外挤(垫板孔径33mm,螺栓直径30mm)引起的,需通过调整框架尺寸,更换弹簧垫圈,紧固螺栓的方法解决。孔径磨旷严重的,还应在孔径内加垫垫片。再次是检查尖轨是否有硬弯,顶铁是否过长。对于尖轨硬弯,应通过矫直或更换等方法来解决;对于顶铁过长的,则应通过打磨或更换等方法来解决。
26.分析轨道检查车高低超限波型的波长对应的病害。
答:波长在2m以内的高低偏差,幅值小,波长短,线路长度的变化率大,是产生轴箱垂直振动加速度的主要原因。
波长在10m左右的高低偏差,主要是使车体产生较大的垂直振动加速度。
波长在20m左右的高低偏差,其幅值大,波长长,主要是使车体产生点头振动。当车体振幅和高低偏差幅值方向相同时,会使车体产生较大的振动加速度。
27.曲线侧磨严重地段,现场轨距良好但轨检车检测变化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答:曲线外股钢轨侧磨严重,在现场通过改道作业使轨道轨头以下16mm处的轨距值等于1435mm。但由轨检车检测原理可知,光电头所发射出的激光光点落在轨距检测点上的投影的直径有时可达到4~5mm,甚至更大,因此光点会落在轨头以下16mm处以下的地方,而这里轨距较标准轨距要小很多(视钢轨侧磨情况而定)。另外,在侧磨较大的曲线地段,曲线下股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钢轨肥边和波磨或高低不良等病害。上述病害在列车以较高速度通过曲线时,会引起列车转向架的振动,而安装轨距检测设备的轨检梁是刚性固定在转向架上的,因此必定会带动光头上下一起振动,使光电头所发射出的光点偏离轨头以下16mm的位置,极大地影响到轨距测量光电头所测出的轨距数值。
第5页
一、填空1.钢轨采用型断面,由、2.铁路有碴轨道由、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3.轨枕按用途分为、、和4.无碴轨道按轨枕的支承方式分为5.道床断面的三个主要指标指、6.当接头处应有缩短......
铁路线路工技师技术工作总结时间一晃而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活动告一段落了,这是一段珍贵的工作时光,我们收获良多,是不是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记录一下呢?你所见过的工作总结应该是......
四、简答题1 .我国铁路划分轨道类型和制定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我国铁路划分轨道类型和制定轨道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轨道通过宗中密度,以及年运量和行车速度,最大轴重,合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铁路工务线路工技师专业技术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本人自入路以来。在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在安全生产上,在工区管理中,在工作岗位上积极的配合工区工班长的工作,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随着铁路建设的需要,更是在段领导,车间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