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_学困生转化方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45:1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学困生转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困生转化方法”。

“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组的情况:

1、课题情况:

2011年4月正式启动。启动的最初阶段,首先确定研究方向,确定研究题目,调研东古城镇学困生基本状况,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组建课题组,确定实验校。

2、课题组的成员构成:

本课题组由联合校主管小学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实验校校长、教研员、实验校教研组长组成。成员共7人(么春法、么佳亮、程建华、赵育、张志鹤、张巧玲、李延顺)。此外实验班班主任、学科教师也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人员。

二、课题提出背景:

我校是个农村小学,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校生家长大多进城打工,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照顾,思想、心理、行为难免产生偏差,导致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对学习会失去兴趣,发展滞后,成为“学困生”。“学困生”虽然在班级里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因素,影响了学习。抓好对“学困生”的教育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困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转化学困生,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因此,我校依据实际情况,拟定了“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

三、学界对“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课题界定:“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听课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差,学习兴趣淡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方法,心理素质,知识技能,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导致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以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手段,以教研促质量,以教研兴学校,以教研谋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纠正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学困生”的转化模式。通过对我镇学困生的调查研究,彻底解决我镇学困生的实际问题,并使我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主要研究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因素(智力、非智力、心理、生理素质等)、外部因素(教师、教材、家庭、社会、集体等)。

2、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困生,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3、兴趣教学、分层教学、心理辅导、课后辅导,及时及早转化学困生

4、通过本课题研究形成一套有效的、科学的课堂教学和学困生转化的策略体系,及时总结,灵活调整,形成有效转化的多元模式。大面积提升各学科、学段学困生的学业素养。

六、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导致“学困”的个体内部因素及其他外部因素。

2、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

3、研究针对性转化措施及课堂教学中转变“学困生”指导策略,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形成系统的、可行的转化策略。

4、通过研究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教育杂志、理论书籍等多种渠了解国内外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把握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研究法: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通过对东古城镇中心小学学生调查,并结合学生学困情况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3、个案分析法: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困生,进行调查、跟踪,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经验。

4、经验总结法:由课题组实施成员总结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得失,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5、实验研究法:提出学困生转化的策略,对某些策略进行检验或试验,找出该策略与学困生转化之间的因果关系,验证该策略是否有效。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

东古城镇中心小学学生、及周边小学学生。

九、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4-7月)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课题方案、设立课题机构、设计问卷调查、准备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有关文献、研究资料。

2、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工作。(么春法 张志鹤)

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2011年8月—2012年4月)

1、调查研究,选取各学科有代表性的学困生,建立档案。

2、个案跟踪,分析各类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原因。实验、摸索,积累有益经验。

3、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撰写论文,进行阶段性交流现场会和实验工作阶段小结。(负责人:李延顺 张巧玲)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5月—2012年12月)

1、进一步研究反馈,请专家论证、提升、完善研究成果。

2、完成《研究报告》,展示推广各项科研成果,完善学困生转化策略体系。(么佳亮 程建华)

第四阶段:完善成果阶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1、形成论文集。

2、参与研究教师的反思集。

3、学困生研究个案集等。(张志鹤 么春法)

十、预设策略:

1、学困生的确定:依据中心小学学困生档案及我们对学困生的有关界定,哪学科成绩不合格即为哪科学困生。有关教师填写学困生转化计划。

2、.给学困生足够的尊重,对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用爱心哺育学困生,而耐心教育学困生。

3、双向选择,“一帮一,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4、转化学困生工作要注意研究学困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5、抓学困生“闪光点”、“传情报”、“送喜报”以激励他们进步。

6、定期做好家访,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7、“学困生转化”工作中,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

8、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9、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耐心期待他们转化,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10、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善于总结“学困生转化”的典型经验。

11、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确保学困生转化工作,实行校长包学校、教导主任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教师包学生的“四包”责任制,使学困生转化工作与直接责任人的奖惩、晋级、评优树先挂钩,确保将学困生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12、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建立学困生跟踪辅导档案,制定全程、系列帮扶学困生计划,能更好地使学困生早日脱困,并促其成才。

东古城镇中心小学

“学困生”转化策略课题研究小组

2011年4月10日

学困生转化

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五月份学困生转化说实话,农村的学生不如城里的学生见多识广,尤其是农村的语文学困生,对于应该了解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这成为农村学生学习语文最大的......

学困生转化

大用镇第二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本学年,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中,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

学困生转化总结

明官店中心小学学困生转化总结2017-2018第一学期本学期,我承担的是二年级的数学、语文教学任务及班主任工作,这个班共有学生20名,其中学困生3名。本学期已经快结束了,下面,我把自......

学困生转化2

学困生转化记录2011-12-01转化对象:问题及行为表现:该生学习成绩比较差,而且在行为规范上也存在问题,如喜欢说脏话,骂同学,上课讲话做小动作,下课追逐打闹等问题的成因分析:该生成绩......

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

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青冈五中李东泽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顾一学期来的班级工作,我首先想起的是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因为我知道要全面提高一个班级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重要的一条是......

下载学困生转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困生转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