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谚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二十四节气谚语大全
篇1:二十四节气谚语(整理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节气谚语
◆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
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 惊蛰至,雷声起。
◇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 冷惊蜇,暖春分。
◇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清明节气谚语
◆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谷雨-农谚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立夏节气谚语
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豫、湘)。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立夏雨少,立冬雪好(苏)。
立夏落雨,谷米如雨(湘)。
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
小满节气谚语
◆ 华南地区:“小满大满江河满”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一般来说,如果此时北方冷空气可以深入到我国较南的地区,南方暖湿气流也强盛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在华南一带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满节气的后期往往是这些地区防汛的紧张阶段。
◆ 长江中下游:“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 黄河中下游:“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 江南地区:“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芒种节气谚语
◆ 芒种和夏至节气天气相关性较好,所以关于这两个节气的气象谚语很多,例如:◇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鄂、湘、桂)
◇ 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辽、闽、赣)
◇ 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粤)
◇ 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贵)
◆ 长江中下游的黄梅天多半是从芒种节气后期开始的。农民对芒种节气的雨水很关心,故流传下来的气象谚语很多。如下:
◇ 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粤)
◇ 芒种夏至,水浸禾田。(粤)
◇ 芒种落雨,端午涨水。(湘)
夏至节气气象谚语
◆夏至节正处梅雨期间,雨量大,雨日多,常造成较大的洪涝。各地谚语有不同的说法。如下:
◇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浙)
◇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鄂)
◇ 夏至下雨十八河(湘、贵)
◇ 夏至落大雨,八月涨大水(湘)
小暑节气气象谚语
◆ 小暑节气下雨对未来天气有何指示性意义?请看下列气象谚语: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苏)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冀)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苏)
◆ 小暑节气打雷对未来天气有何预示意义?请看下列气象谚语:
小暑节气的打雷与梅雨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上海地区,对小暑节气与黄梅的关系,也流传了不少气象谚语。“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如果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比如:“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小暑头上一声雷,半月黄梅倒转来”等。在江苏省还流传有:“小暑一声雷,要做七十二个野黄梅”之说。
◆ 小暑节气的凉热与未来天气也有一定关系,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
“小暑过热,九月早冷。”(苏)
“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冀)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湘)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桂)
节气谚语--早晨立秋和夜里立秋对未来天气的变化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到头(苏、鄂、川等)
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湘、甘、宁)
早晨立了秋,下午冷飕飕(鄂、川)
早晨秋,着衣秋;夜里秋,脱衣秋;中午秋,赤膊秋(苏)
处暑节气气象谚语
“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暑晴,干死河边铁马根”等。
白露节气气象谚语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白露三候是:“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黄河流域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节气的谚语
“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
“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等
“一场秋雨一场寒”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寒露节气的谚语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寒露脚不露
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
九月台,无人知;九月台,惨歪歪
立冬节气的谚语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立冬补冬,补嘴空”
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浙江省的“小雪无云大旱。”
湖南省的“小雪晴天,雨至年边。”
湖北省的“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大雪节气气象谚语
◆大雪节气的寒、暖、风、雪等异常天气现象的出现,均对未来的天气有影响,有关这方面的气象谚语有:
篇2:二十四节气谚语
二十四节气谚语
一、关于立春的谚语:
1.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2.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3.打春冻人不冻水。
4.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5.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6.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7.最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
8.立春晴,雨水多。
9.立春晴,雨水匀。
10.立春寒,一春暖.11.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12.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13.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4.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
15.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16.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17.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18.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19.立春不下是旱年。
20.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21.与农业有关:
22.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23.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24.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25.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26.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二、关于雨水的谚语:
1.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
2.雨水有雨,一年多水。
3.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
4.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
5.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
6.雨水明,夏至晴。
7.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
8.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
9.雨水前雷,雨雪霏霏。
10.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
三、关于惊蛰的谚语:
1.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2.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3.惊蛰闻雷米如泥
4.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5.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6.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7.冷惊蜇,暖春分。
8.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9.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10.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11.惊蛰不藏牛。
12.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13.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14.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四、关于春分的谚语:
1.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2.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3.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4.春分无雨到清明
5.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6.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7.春分降雪春播寒
8.春分无雨划耕田
9.春分有雨是丰年
10.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11.春分不冷清明冷
12.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13.春分西风多阴雨
14.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15.春分大风夏至雨
16.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17.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五、关于清明的谚语:
1.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
2.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3.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4.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5.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
6.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7.三月清明不用忙,二月清明早下秧
8.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9.交春落雨到清明,清明落雨无日晴。
10.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11.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12.春雷日日阴,半晴半雨到清明。
13.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
14.清明晴鱼上高坪,清明雨鱼埤下死。
六、关于谷雨的谚语:
1.谷雨种棉家家忙。
2.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3.谷雨有雨棉花肥。
4.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
5.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6.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7.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8.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9.过了谷雨种花生。
10.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11.谷雨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12.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13.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14.苞米下种谷雨天。
15.谷雨天,忙种烟。
16.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17.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18.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19.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20.谷雨前后见家吉。
21.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篇3:二十四节气谚语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00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名称: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转眼又一年。
二十四节气谚语-二十四节气谚语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二十四节气谚语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谚语都不陌生吧,谚语的恰当运用可以让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民间谚语吗?下面是小编......
二十四节气谚语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二十四节气谚语,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二十四节气谚语夏至节气气象谚语夏至节正处梅雨期间,雨量大,雨日多,常造成较大的洪涝。各地谚语有不同的说法。如下:◇ 夏至大烂,梅雨当饭 (浙)◇ 夏至落雨,九场大水 (鄂)◇ 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