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算盘”。
第10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教材第23~27页内容、教材第26页例
1、例2,“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
1.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2.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准备】 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计算工具的历史
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学生发言。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新课讲授】
一、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进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一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许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进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许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最大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算盘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
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移动,可以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进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噼里啪啦的算帐”。
利用算盘进行计算时,不仅要用手指不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高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进行4次珠算考核和2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目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计算机发展史: ■ 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著名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认识与使用 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4页图): 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
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
(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认识计算器吗? 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
(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
三、用计算器计算操作 1.学习输入数字: 提问:28601这个数你是怎样输入的呢? 学生甲:按多位数读法输入。
学生乙:从左到右依次读数字,不读计数单位。提问: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2.学习操作:(1)板书:386+179(2)估算: 学生:386接近400,179接近200,400加200大约是600。老师:谁能用计算器算出它的准确值呢?(3)基本操作:
(4)比较: 估算值与准确值接近吗?(5)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发现:屏幕上的数清除为0了。3.师生同时操作:(1)板书:825-138=(2)估算:把估算结果告诉同桌。(3)师生同时计算。边输入边口述过程。(4)汇报结果。825-138=687 4.尝试独立完成。26×39= 312÷8= 老师:谁能用计算器独立做几道题?请你们做完后把结果填在书上。
5.我说你做: 要求:合作完成,口头出示比较简单的计算题。
(1)四人一组,轮流出题,其他三个计算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对。(2)两人一组,一人出题,一人算。
(3)两人一组,每人出一组题,两人先笔算,再互相用计算器验算。
例1用计算器计算: 896-614+285= 分析这道题中有两种运算:加法和减法。按照运算顺序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所以用计算器计算时也可以根据算式从左往右依次按键,算出结果。答案567 例2用计算器计算: 1021-2856÷14= 分析这道题中有两种运算:减法和除法。按照运算顺序应先算除法后算减法,第一次计算出的商要作为第二次减法中的减数。所以用简单计算器计算时,先将算出的2856÷14的结果记录下来,清除数据后,再计算减法。答案817 例3用计算器计算:
333333333×333333334= 分析这道题中的两个数都很大,用计算器也无法计算。可以从简单的算起,找出规律,再根据规律写得数。计算发现:3×4=12,33×34=1122,333×334=111222……可以看出第二个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1,只含3的因数有几个3,结果就由几个1和几个2组成。答案***222 【课堂作业】
1.继续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3.课本第26页“做一做”。4.练习28页的第3、4题。
第3题用比赛的方式进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了解人们常用的计算工具有算盘和计算器。了解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器常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0课时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认识算盘:算盘各部分名称、两种功能 计算器: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使用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
第4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内容】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教材第23~27页内容、教材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
计算工具的认识学习内容:课本23-25页计算工具的认识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各种计算工具,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感......
计 算 工 具 的 发 展从算筹、算盘到计算器金山区第二实验小学 夏宏教学目标:1、经历从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了解数学在中国的悠久历史,感受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3—25页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了解计算工具——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及其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