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种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不起诉有哪些种类”。
试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种类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类不起诉,即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但无论是哪一种不起诉决定都将导致刑事诉讼程序的终结,其法律效果都是对犯罪嫌疑人的无罪认定。
1、法定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某些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只能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而不享有自由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裁量权。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就是《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6种情形。
该种不起诉决定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8条的规定,由检察长决定。
2、酌定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自由裁量权对那些其认为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只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适用酌定不起诉。依照刑法规定免除刑法的情形主要是指:(1)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2)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犯罪的;(3)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过当;(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7)被胁迫或者被诱骗参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者在自首后有立功表现的。特别强调对未成年人
3、证据不足不起诉
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指在案件经过补充侦查之后,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情况下所作出的不起诉决定。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决定只能在经过补充侦查之后才能作出,但补充侦查的次数不是必需两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案件,如果后来发现了新的证据从而使得案件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重新提起公诉。
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6和289条的规定,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369789”为你整理了“唐代刑事起诉的种类与限制”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唐代刑事起诉的种类与限制一、唐代起诉制度的立法思想......
刑事诉讼中,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1、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尚未完全丧失辨认人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2、有重大社会影响的3、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2)(六)申请管辖权异议的效力有关主体一旦提出管辖权异议,此时便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在此问题上,日本刑事诉讼规则第6条规定:“系属法院......
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共8篇)由网友“西里西里”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篇1:刑事诉讼中的鉴定 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刑事诉讼中的鉴定全国人......
我国刑事诉讼中管辖权异议制度建立设想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都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管辖权异议制度,但该项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直没有涉及。而在国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