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9课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岳麓版初中历史第七课”。
界首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侯忠仁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教学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
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重点: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难点:“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思考回答
(1)、年,党和政府参照的建设经验,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制订一五计划。
(2)、实施时间:年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的初步基础;促进、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的改造。
(3)、成就: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交通运输成就:制造厂、大桥
建成、1954年、、公路建成等。)
2、阅读“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思考回答
(1)、年9月,大会在北京召开。
(2)、制定宪法:1954年一届人大通过《》。(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
法,宪法贯穿着原则和原则,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和的基础。)
(3)、一届人大选举为国家主席、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毛泽东提名,决定任命为国务院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3、阅读“三大改造”思考回答
(1)、年,党和国家开始对业、业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和手工业者通过合作社走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通过等多种形式进行的。到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初级阶段。
二、合作探究:
1、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
2、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呢?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在此机关设立之前,中国最高权力的行使情况怎样?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训练: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A农业B商业C轻工业D重工业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3、知识闯关:基础训练1-10题
4、材料分析:基础训练第11-12题
界首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侯忠仁
第6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教学目标: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
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发动、危害。纠“左”措施。
教学难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思考回答
⑴、“大跃进”:
目标:中心:口号:
结果:大批不具备条件的土法炼钢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比例严重失调。
⑵、人民公社:
目的:特点:
结果:人民公社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严重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
(3)、危害:造成了1959年—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4)、国民经济的调整:
时间:方针:“、、、”
恢复:从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复苏。
2、阅读“1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思考回答
(1)、时间:1957年——1966年。
(2)、成就:
(3)、英雄模范人物:“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
二、合作探究:
1、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要解决什么问题?内容是什么?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2、什么是“大跃进”运动?它有何危害?给我们什么教训?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训练:
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出现了()和()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有: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
3、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在()
A1959年B1960年C1961年D1962年
4、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A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5、知识闯关:基础训练第1-10题。
界首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侯忠仁
第7课全国大*
教学目标: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
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重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难点:“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性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思考回答
(1)、原因:对国内形势作了错误判断,认为党内存在“走资派”;、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企图乱中夺权。
(2)、导火线:姚文元发表《》。
(3)、发动: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号召开展“”;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2、阅读“全国大*和二月抗争”思考回答
(1)、1967年,上海“,”“*”进入全面夺权阶段。
(2)、“二月抗争”:1967年2月,、、叶剑英、徐向前、李先念等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3)、党史上最大冤案: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3、阅读“民主法制的严重破”思考回答
(1)、中国共产党的原则遭到破坏。地方各级党委被______________取代。
(2)、形同虚设。
二、合作探究:
1、“二月抗争”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谈谈你对这场抗争的看法。
2、“二月抗争”中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斗争的老干部主要是哪几位?你知道他们有哪些历史功绩?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训练:
1、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是他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
A.美国的威胁B.国民党要反攻大陆
C.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D.地主等反动派的破坏
2、老人依旧清楚地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作为学生的他,戴着红卫兵的袖章,四处张贴大字报,批斗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个年代是
A.“大跃进”时期B.农村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
3、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而死,这一事件突出地反映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C.民主与法制被践踏D.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4、知识闯关:基础训练1-10题
界首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侯忠仁第8课
*中的国民经济
教学目标:简述“文化大革命”中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重点:*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难点:林彪集团的形成及其阴谋。江青集团的形成及其篡权活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经济形势的恶化”思考回答:
原因:1967—1968年,在全国*、“全面内战”的局面中,形势迅速恶化。
表现:经济工作机构瘫痪,经济管理处于状态、工人干部离开岗位闹“”、交通阻塞、市场紧张等。
2、阅读“周恩来调整经济邓小平全面整顿”思考回答:
(1)、1971年“”事件后粉碎了集团。
(2)、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
(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经济再度回升。
3、阅读“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和某些成就”思考回答:
*期间,国民经济损失约元。由于、的努力,以及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经济建设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4、阅读“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思考回答:
(1)、1976年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2)、1976年9月9日,逝世。
(3)、1976年10月粉碎“”,标志着“*”结束。
二、合作探究:
1、“抓革命,促生产”是“*”时期一个流行的口号,想一想,这样的“革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吗?
2、1967——1968年,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1973年和1975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回升局面,其原因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四、达标训练:
1、“文化大革命”导火线:起止时间:
结束标志:性质:
冤案:党的历史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受害者:。
2、“*”中与周恩来一起为扭转经济下滑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是()
A.朱德B.邓小平C.华国锋D.叶剑英3、1976年9月9日逝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周恩来B.刘少奇C.朱德D.毛泽东
4、知识闯关:基础训练1-11题
界首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侯忠仁第9
课 “*”经历访谈(活动课)
一、释题
1、什么是历史问题访谈活动?
历史问题访谈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访谈内容主要是历史学习中的重点、疑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问题。访谈的对象是对所访谈的问题有深切了解、独到见解或亲身经历的人。
2、“*”经历访谈:时间是“*”时期。
二、活动目标:
1、访问长辈,了解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进一步掌握有关“*”的历史知识,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2、听取长辈对“*”的看法,了解“*”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另深对“*”性质的认识,从中吸取有关的历史教训。
3、通过访谈活动,提高对历史上的是非功过的分辨能力,同时学会整理口述史料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1、拟定访谈专题。
就“*”中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的情况进行访谈。
2、确定访谈对象。
以专题定对象,所访问的人应对这个专题有亲身经历、较多了解和见解;善于言谈,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对访谈活动热心,乐于谈自己在“*”中的经历和看法。
3、学习速记方法。
四、活动过程及要求:
1、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到该小组某位同学家访问其长辈。
2、各小组进家访谈要求:
一是要讲礼貌,二是要事先拟好提问提纲,三是要认真作好记录。
3、各小组对访谈的资料,要及时进行整理。
4、各小组要写出访谈心得体会。
五、活动评价:
用一节课的时间,各小组选派几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心得体会,同时,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找出不足这处。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时]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课标内容]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
(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时]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课标内容]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简述西......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熟悉有关“两弹一星”的知识;了解屠呦呦、袁隆平及其科学成就。 2.能力目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