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_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20:0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 中共中央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共十七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强调指出: 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新的形势下, 由于各种社会矛盾频发,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面临着新挑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方面,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另一方面, 只有真正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真正扭转两个文明建设中一手硬, 一手软的倾向,才有可能做到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步提高, 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得到满足, 才有可能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我国目前在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自身缺乏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性。部分农民素质不高, 特别是文化与科技素质低, 只看眼前利益, 轻视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学习, 认为学习技术耽误生产, 上学还得花钱, 搞生产多少能

挣点钱。不少农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 缺乏创新精神,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等、要、靠思想。加之国家对农村文化教育等投入严重不足, 反过来又影响了农民素质提高, 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陷入低水平的循环之中。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供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据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商贸流通业发展情况调查显示, 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迈向小康, 食物消费支出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相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下降。根据统计,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 下降到2008年的43.7% , 下降了24% , 这表明农村文化消费和农民精神文明需求在迅速扩大[ 3];另一方面, 农村公共资源和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一是经济支撑薄弱。由于政府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精神文明建设往往有名无实。各级财政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资金安排上, 文化处于弱势地位。文化部规定乡镇财政每年用于文化事业的支出不得少于总支出的%l ,但大部分农村基层实际支出不能达到要求。二是文化资源匮乏。大部分农村基层对电信、公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很多, 发展很快, 但电影院、文化站、少年宫等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 县级剧团有名无实。全国县级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12册, 低于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3册。绝大多数农民业余以看电视、听广播、打牌为主, 文化娱乐枯燥单调。农村精神文明的供求矛盾表明, 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还远远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 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数量还

是质量, 都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需求。

(3)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普遍存在。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周期长, 见效慢, 干好干坏无法立刻区分, 致使许多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一把手不愿把主要精力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 干部提拔重用也往往是以经济建设论英雄, 政工干部受冷遇, 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雷声大、雨点小, 很难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 绝大多数基层政府财政捉襟见肘, 成了吃饭财政,许多地方甚至连干部、教师的工资发起来都困难, 根本无暇顾及精神文明建设这类虚东西,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 农村一些文化阵地面貌陈旧, 形同虚设。

因此在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而更好地建设新农村的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1)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以国家为主导, 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度, 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纳入各级政府规划中, 按照和谐社会城乡一体化要求,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卫生体系,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和教育权益。

(2)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 城乡发展差距有扩大之势。这种差距, 既表现在经济发展上, 也表现在社会事业、精神文化、生产生活条件上。现在, 农民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公共卫生资源都大

大低于城市, 许多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有的地方还存在着因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发展包括科教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 着力培育农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形成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 不断提高农民和农村文明程度。

(3)为了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要切实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 使农民自觉融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变迁中。坚持以德育人, 坚持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邓小平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进行两论、三观、四科、四信教育, 帮助和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树立与小康社会建设相协调的生活习惯。同时不断推进社会教育和主流文化的传播,消解农村社会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之间的不相容, 通过以德育人, 形成农民与制度变迁方向相一致的社会主导价值体系, 逐步改变农村社会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符合的不合理观念, 获得农民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同时, 积极提倡、引导农民把传统思想中的合理观念发扬光大, 使其成为农村精神文明正式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 建设先进的农村精神文明制度,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 就是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村民集体认同的农村精神文明。要达此目的, 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精神文明体系, 发挥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让农民用自己和政府共同创新的制度来约束自己、管理自己, 以培养其新的精神归属感, 营造浓郁的文明氛围, 这应该是促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建设的理想选择。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定义包括农村思想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它是相对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来讲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发展而发展......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事迹报告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记蒲城县荆姚镇许家庄村先进事迹许家庄村位于蒲城县西南约22公里处,距荆姚镇政府5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72户,1452人,耕地2900......

关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

关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一、前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做到

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做到“七抓”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服务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

津市市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津市市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市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市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实际,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工......

下载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