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强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_合肥市产业发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16:4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合肥强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合肥市产业发展”。

《加快合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通审议

导读:合肥市政协《关于制定政策规划,加快合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日前得到合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案中提出的多条建议,体现在《合肥市“十二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市“十二五”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

合肥市政协《关于制定政策规划,加快合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日前得到合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案中提出的多条建议,体现在《合肥市“十二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市“十二五”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

在提案中,委员们认为,以物联网为发展核心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合肥市委、市政府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果断投入,力推合肥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委员们的呼吁,与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积极回应。该市制定政策规划,着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力争在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示范与推广、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在电子信息、公共安全、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组织申报了22个物联网发展重点项目。该市政府相关部门集中组织13家企业申报了2011年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申请资金8000万元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他们还积极联系相关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物联网企业对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物联网产业,力争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物联网产业投融资体系。

结合落实委员建议,合肥市重点在智能交通、家电、电网、物流、水利、环保、能源、食品、安防等领域优先示范应用,启动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等公共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并进行大力扶植和推广。同时鼓励、支持各科研院所、企业联合产业各方共同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积极参与物联网标准化工作。

关于在我市十二五规划中制定物联网发展战略的建议

金维平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由来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是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Ashton教授最早提出,其含义为通过传感信息获取、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等技术,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物联网前期研究和体现的主要形式是传感网络。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9年2月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 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目前,全球范围物联网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之中,有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

二、物联网在国内省内发展及应用状况

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奥运会成功实现了视频监控、智能交通、电子标签(RFID)、食品溯源管理等物联网的应用。目前物联网已经在智能楼宇、路灯监控、食品药品溯源、智能医院等领域应用,特别是在城市公共管理领域,对垃圾车、危险品源的监控和事先处理都有实例。上海浦东机场的防侵入系统是物联网的一个应用典型。为了防止不速之客进入,浦东机场周边布设了上万个由许多传感器集成的传感节点,可以分辨靠近机场围栏的目标,发挥自动预警作用。

在省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仲城研究员团队长期从事传感器技术研究,并且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从事物联网相关标准的研究;合肥工业大学魏臻教授团队长期从事矿山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在矿山物联网相关工程实践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方潜生教授和汪小龙博士团队长期从事智能建筑领域传感信息获取技术研究,并且在国内率先从事建筑节能物联网技术研究;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目前也正在从事智能电网物联网技术的实践研究。

三、对我市物联网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合肥市物联网发展目前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部门行为,没有上升到行业和区域战略性规划的角度。从世界范围的宏观预测,“物联网”是“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产业革命,互联网在全球范围构造了虚拟世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每个领域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物联网目前远远没有应有的发展与推广,缺乏面向区域和行业范围的系统和应用研究。

目前,合肥正在贯彻实施的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实施合肥经济圈发展战略,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和行业的典型特色,这正是物联网应用发展的极好契机。特色产业集群能够降低原料、零配件集中供应的生产成本,也容易带来产品集中销售的恶意竞争,从而影响行业的长期健康成长。为此建议在合肥市“十二五”规划中制定我市物联网发展战略,并优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我市物联网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我市仅有合肥工业大学具有“物联网工程及应用”专业本科招生资格(属教育部确认的29所高校之一),与我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核之

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导地区、科技创新试点市以及合肥经济圈中心城市对物联网人才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对策: 鼓励合肥学院等相关院校积极申报“物联网”专业;引导各个高校在相近专业开设“物联网”专业方向;规范“物联网”专业方向的教学导向,凸显皖江城市带和合肥经济圈的区域和行业特色。

2、建立面向行业企业的物联网科研规划

物联网涉及的科学研究范围广泛,目前主要集中在信息节点的布置、覆盖、同步、联通、通讯、组网、数据查询、路由、存储、容量与生命周期、传输、信号处理与计算、信息安全、中间件等方面,已有的科研成果很多。但是,实际用于工程的示范系统数目和规模都较小,而面向行业企业的科学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对策: 加大“物联网”相关科研的资助力度,将物联网列入合肥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建立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感知合肥”物联网研究机构,服务区域和行业,衔接长三角信息技术体系;对合肥“物联网”科研现状进行系统调查,引导相关科研机构、高校在研究方向和重点上,加强与合肥经济圈及皖江城市带区域的产业特征和行业特色的结合。

3、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物联网的公共信息平台部分,应该作为加快合肥经济圈及皖江城市带基础设施来建设,在大力构建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区域能源供应水平,强化人水和谐的水利保障体系的同时,将加快推进合肥经济圈及皖江城市带区域信息一体化的步伐向物理感知层延伸,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有力的“感知合肥”信息网络体系支撑。

对策: 在合肥经济圈及皖江城市带产业集中规划区,建立物联网的主干网络;在合肥经济圈及皖江城市带各个园区管理委员会,建立物联网公共信息管理平台,并且设立专职物联网管理部门与人员;鼓励企业加入物联网体系,通过RFID标签技术共享配件规格参数和产品性能指标。

4、政府和行业主管指导企业建立更加广泛的战略联盟

物联网不但是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更加是人与人、人与物动态交互的网络,行业主管和政府部门要熟悉、使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行业规范互动管理,在条件成熟时促进企业之间在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

对策: 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指导企业将生产的每个配件设定一个终身不变的编号,该编号与规格性能参数通过写入RFID标签的方式进入物联网体系;促进生产设备进入物联网体系,生产能力与使用率可远程访问;促进企业销售网点信息进入物联网体系,物联网实时获取的产品流向信息,自然划分销售重点区域。根据企业间相近产品销售业绩调整营销策略和网点布局,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预测动态调整生产进度,最终通过市场促进企业整合、做大做强。

(作者系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市科协副主席)

合肥强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合肥市政协《关于制定政策规划,加快合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日前得到合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案中提出的多条建议,体现在《合肥市“十二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合肥市“十二五”公共安全产业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中。

在提案中,委员们认为,以物联网为发展核心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推动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合肥市委、市政府应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果断投入,力推合肥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委员们的呼吁,与合肥市委、市政府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积极回应。该市制定政策规划,着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力争在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示范与推广、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在电子信息、公共安全、信息化发展规划中组织申报了22个物联网发展重点项目。该市政府相关部门集中组织13家企业申报了2011年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申请资金8000万元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他们还积极联系相关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和物联网企业对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物联网产业,力争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物联网产业投融资体系。

结合落实委员建议,合肥市重点在智能交通、家电、电网、物流、水利、环保、能源、食品、安防等领域优先示范应用,启动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等公共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并进行大力扶植和推广。同时鼓励、支持各科研院所、企业联合产业各方共同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积极参与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傅年丰)

发改委綦成元:四点建议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发改委綦成元:四点建议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尊敬的杨部长、施院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国家发展改革位高技术产业司对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

推进物联网运营业的措施建议

推进物联网运营业的措施建议1.强力推进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重点突破物联网应用技术中,面向服务的中间件技术和软件研发技术、个性化标签集成技术、应用系统工程建设技术(工......

滨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滨湖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汇报(2010年7月8日) 滨湖区位于无锡市的西南部,紧邻太湖,辖区总面积608.5平方公里,陆地面积262.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万人,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

合肥产业转移

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研究报告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促进安徽加速崛起的战略举措,对于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促进......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

下载合肥强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肥强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