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沙河市蝉房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背景:
审视当前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深刻认识,使之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一是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而缺乏时效性。二是过分追求课堂顺畅,严重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过强,过弱的趋势都会影响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因此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研究的意义:
①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②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③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各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三)课题的应用价值:
① 扭转教学现状:合理设计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讨论,使之不再流于
形式,重视合作交流的实效性。
② 学习形式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在这个前提条
件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张万生老师在国培期间认真观摩石家庄四十中徐建安老师的公开课,吸取人家许多成功经验。同时我们查阅了石家庄十三中杨杰老师的《初中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课题资料,获取了许多相关的信息:
①组建好合作小组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在组建合作小组
时,应注意小组结构的合理性。
②小组成员要有具体分工,以确保每名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活
动中。
③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
④注意适时、适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对于合作学习的方式不可
滥用。
(五)主要创新点:
① 改变合作学习中的重“学生”轻“教师”现象,对传统讲授式矫
枉过正。
② 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合作学习不能轻视学生的“独立思考”。③ 数学合作学习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思维上的激发、互补与互动。
任何形式上热闹而思维活动不足或不够深入的合作,都不是理想的数学合作学习。
④ 数学内容通常具有延续性、拓展性与应用性,所以课内合作与课
外合作需要并重。
: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①探究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组员分工,组内管理,组间互动科学方
法及高效机制。
②探索合作学习的内容、条件、形式、目标、结构、功能、途径、方
法;为数学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可操作性的经验。
③探究为合作学习创造平等和谐,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环境具体作法。
(二)研究内容:
① 构建合理合作探究组织。合理、科学分配小组,还要有良好的分
工与配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加强对合作方
法的指导。
② 选择恰当的合作探究时机,把握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有的契
机,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精选合作课题,要设计好讨论的内容。灵活、科学安排合作探究。
③ 建立有序的合作规则,保证充裕的合作探究时间,使合作具有实
效性。
④ 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合作不仅能有效地
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求异思维。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思路:
①.在有效课堂新模式下小组建设的研究。
②.在有效课堂新模式下各个环节的有效性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同时辅之于比较法、文献法等。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2012年12月----2015年6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5月)调查研究阶段:
本阶段主要任是:
1、收集、汇编有关文献资料:学习理论,提高课题研究参与者的素
质。
2、制定研究方案。制定并论证研究方案,申请立项、开题。
3、对实验班级学生进行初步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和现状。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
第二阶段:(2013年5月——2014年12月)研究实施阶段:
1、进行随意编组与异质小组的对比研究。
2、进行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对比研究。
3、采用抽测与问卷的方式进行学情评估。不断地改进、反思,校正。主要采用调查法。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6月)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接受课题鉴定,推广成果。
五、课题研究保障
本课题主持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在研究课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都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我校有标准图书馆,学校为教师建立了电子备课室,建立了校园局域网,可以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时间保障。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每月组织教学研究课或观摩课,在教学中尝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月开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
六、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主持人:
郑平芳(课题研究全面工作)
主要成员:
张江涛(七年级实验班)
彭海雷(八年级实验班)
王尚丽(九年级实验班)
张万生(资料整理指导)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二)数学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学习的论文
八、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学出版社,2001
2.张明生,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4.吕世虎,初中数学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沙河市蝉房中学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一)问题提出背景:审视当前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深刻认识,使......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王火炬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张茹华一、实验的缘起 在进修附小成立之初教育局和进修学校......
对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龙游三中何啊玲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一) 课题研究的意义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五导”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王建业数学课堂中,怎样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笔者认为在合作学习的......
《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学的组织技巧让学生在小组里通过合作性的学习从而达到学术性和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