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一轮复习测试题[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生活一轮试题”。
《文化生活》一轮复习测试题
1.公元376年,福建就有产茶文字的记载:宋元二朝,建茶、斗茶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开创乌龙制茶工艺;到了现代,人们进一步将茶文化发扬光大,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成为茶乡人的主要生活内容。这说明福建茶文化()
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②③④ D.①②④
2.在不同情境下发展的中国海峡两岸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特色,但是都以同根同祖同文的亲情为纽带,存在着割舍不断的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如两岸人民通用闽南语、共同供奉妈祖等。这表明()
A.世界各国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C.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D.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3.2014年8月是中华汉字寻根之旅活动五周年。这一活动的举办,有利于人们更加认清()
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B.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C.汉字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D.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4.在古代中国,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在于()
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②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③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 ④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A.①②
C.①④B.②③ D.③④
5.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一直没有被纳入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主流历程中。西方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处于强势地位,这严重影响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方向。当今世界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 ②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 ③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使中华文化体现民族性,符合全体中国人的需要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6.中国艺术有许多独到之处,以一种文字的书写方式和笔迹的律动,表现出书写者的情绪和审美的追求,从而使文字的书写升华为一种艺术方式,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精髓。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
①书法和绘画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标志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多姿多彩的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C.①④B.②③ D.③④
7.豫剧具有浓厚的河南地方特色,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革新,创作由粗到细,粗中有细;由俗到雅,雅俗共赏,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同时,也涌现了常香玉、马金凤等一大批深爱全国观众喜爱的演员。豫剧这一艺术形式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的特点
C.区域性的特点B.独特性的特点 D.民族性的特点
8.徽州(现黄山市)多山富水,道光《徽州府志》有载:“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峻。”自汉末至唐宋,曾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不少中原地区的缙绅仕宦移民徽州,使中原文化在此积淀,与徽州土著山越人文化交融,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徽州文化。这表明()
①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②中华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A.①②③
C.②③④B.①③④ D.①②④
9.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也就与水有密切关系。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④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10.苗族女子的头饰反映出浓郁的民族习俗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图腾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土族妇女斜襟上衣的袖子是用五色彩布缝制成的,远看如同两道美丽的彩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各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本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④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②③④ D.①②④
11.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需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这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永葆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C.①②④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长达四年之久的精心准备,数十位古籍专家的倾心之作,最能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所有重要古代典籍的影印线装本《四库全书》,在深圳文博会期间与国人见面。这表明()
A.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13.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是中华民族之魂,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小学生诵读古诗文,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有助于他们()
①提高文化品位 ②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②③
C.①②④B.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14.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就跨。下面对民族精神的理解错误的是()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B.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C.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民族精神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前夕,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组织开展的“文化扶贫老区行”活动在江西省永县正式启动。30多名书画家、摄影家、企业家、新闻记者组成的文化扶贫小分队,将深入江西永新、贵州遵义、陕西延安、山西太行山等地,开展文化扶贫系列活动,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据此回答15~16题。
15.中华文化的力量()
①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③无所不能,激励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 ④是中华民族不竭的力量之源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②③④ D.①②④
16.文化扶贫体现出中华民族()
A.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来源:学,科,网] D.自强不息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就是()
①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
C.①③B.③④ D.②④
18.由南海舰队“海口”舰、“运城”舰组成的第十批护航编队,从广东湛江某军港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九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护航行动是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远海运输线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重大军事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表明中国人民具有()
A.伟大的民族凝聚力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D.勤劳自强的高尚品格 C.反对霸权的斗争精神
19.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发生6.5级地震。抵御灾难、重建家园的伟大实践,让我们又一次认识到了国家统一、人民团结对于中国和平发展的重大意义,也认识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思想的永恒价值。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②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④中华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决定因素
A.①②③
C.①③④B.①②④ D.②③④
20.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添鲜活内容,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二五”目标而奋斗。要深入挖掘、大力弘扬蕴含其中的思想和精神的原因有()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民族精神应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高昂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A.①②
C.②③B.①③ D.②④
21.2013年10月14日至16日,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交易博览会在贵阳举行。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新疆维吾尔族能歌善舞,蒙古族热情豪迈,藏族同胞的文化则充满神秘的宗教色彩。
据此,有人说:各民族的文化截然不同。请评析这一观点。
2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纲领性文件。
《决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激励全体人民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为何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2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1)我国为什么要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10分)
(2)“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必须与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10分)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
高考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六课 教案 【教学目标】1.识记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包容性的含义2.理解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3.......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承接第二单元,全面回答了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中华民族......
2016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组题人:马玉静一、选择题1.(2016·湖北七校联盟2月联考,8)2015年11月20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和廊坊市联合主办的“匠·艺——2015北京海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