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始社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1章原始社会”。
第一章 原始社会
历史学者通常把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即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考古学称原始社会为石器时代。根据石器的制作方法,石器时代又分为旧、中、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相当于原始群时期和氏族制度的初期,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制度的发展、繁荣直到瓦解时期。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旧石器时代又相当于新生代第四纪的更新世,新石器时代相当于第四纪的全新世。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旧石器时代是人类进化发展期,新石器时代现代人已经形成。
一人类自身的体质演进过程及我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序列
1、猿人(直立人),特征是,眉脊骨特别粗壮,骨壁厚,前额低平,明显倾斜,牙齿硕壮,脑壳较厚,脑容量很小,大约为780毫升。(现代人脑量平均为1350一1400毫升)
巫山能人,距今约204-201年。
山西芮城的西侯度遗址,距今已有180万年。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文化遗物十分丰富,有32件石制品,带有切割和刮削痕迹的鹿角,被火烧过的兽骨、鹿角和马牙化石,还有大批古脊椎动物化石。
元谋猿人,是我国发现较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但最近有些科学家研究后认为,元谋人的化石年代不早于73万年前,可能为距今60―50万年 蓝田猿人,距今约80-65万年。
北京猿人,距今60-20万年不等。
2、古人(早期智人),大约到了距今二三十万年前,人类便由直立人进入早期智人阶段。古人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地质时代为更新世中期之末、晚期之初。主要有:陕西的大荔人,广东曲江的马坝人,山西襄汾的丁村人,山西阳高的许家窑人,湖北的长阳人,辽宁营口的金牛山人等。
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两大传统:之一“小石器传统”,是由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北京猿人开创,至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西峙峪人而定型,考古学家把它命名为“北京周口店第1地点—峙峪系”,又称“北京人文化—峙峪文化”。许家窑文化是二者之间的重要环节。
之二“大石器传统”,是由西侯度人开创、经过匼河人发展,到了丁村人进一步成熟。考古学家把它命名为“匼河―丁村系”。
3、新人 五万年左右,古人发展为新人,又称为晚期智人,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代表性的有: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内蒙的河套人,山西朔县的峙峪人,四川资阳人,广西柳江人,台湾左镇人,广西来宾麒麟人,山东新泰人,辽宁建平人,云南丽江人,吉林榆树 1
人等,其中山顶洞人最具有代表性。
晚期智人的共同特征是脑量增加,山顶洞人的脑量为1300―1500毫升,脑内动脉支也同现代人接近,颅骨变高,厚度减薄,头骨最大宽度上移,额部丰满,眉弓变矮,吻部后缩,牙齿变小。
二 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及其发展序列
1、黄河流域上游:马家窑文化(甘肃临洮),发展为齐家文化(甘肃广河)。中游: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河北武安)、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发展为龙山文化(山东章丘县龙山镇)。
下游:大汶口文化(山东泰安),发展为典型的山东龙山文化。
2、长江流域下游: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马家浜文化(浙江嘉兴),发展为余杭的良渚文化。
中游:大溪文化(四川巫山),发展为屈家岭文化(湖北京山)。
3、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内蒙赤峰)。
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第一,由被动依赖自然的攫取经济跃进到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第二,生产劳动开始使用磨制石器。
第三,广泛烧制和使用陶制器具。
第四,出现了原始的建筑业和纺织业。
第五,文化、艺术和宗教有了一定的发展。
中华文明发祥地“四大区域”説:黃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珠江流域文化区,辽河流域文化区
三婚姻形态的发展过程
1、血缘群婚婚姻集团是按照辈份而区分的,开始排除不同辈份之间的杂交关系,同一辈的男女,既是兄妹,又是夫妻。这就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血缘家族。
2、族外婚一个家族的兄弟与另一个家族的姐妹互为夫妻,这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群婚形势,人类排斥了血亲婚配,这是人类进化中的一大进步,氏族就在这一进步中形成。
女性不仅在婚姻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且在经济生活中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社会组织也先进入母系氏族。
3、对偶婚是一对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比较固定的偶居,对偶婚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中间环节,还很不稳定,因而不能使母系氏族公社解体。
4、一夫一妻制一是建立在丈夫的统治之上,二是婚姻关系的稳固,社会也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
四古史传说时代
关于古史传说时代,我国已故的著名的古史学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指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最初的历史,总是用口耳相传的方法流传下来。在古文献中保存有古代传説,而在当时未能用文字把它直接纪录下来的史料,用这种史料所记述的时代,就叫作传说时代。”
1、炎黄时代
按照徐旭生《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划分,中国远古部落大体是三大集团,即中原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
翁独健教授主编的《中华民族关系纲要》是五大集团,另外还有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北狄民族集团,西北地区的西戎民族集团。
华夏集团包括炎帝族、黄帝族,同出于少典氏。传说中的炎帝,号神农氏。传说中的黄帝,号有熊氏,或轩辕氏。
东夷集团是中原以东地区氏族部落的总称,包括太昊、少昊、九黎诸氏族部落,主要活动于山东一带。
苗蛮(三苗)集团,苗蛮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南北地区。
炎黄联盟是超越亲属部落联盟的新型联合体,打破了氏族之间的界限,导致了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们称为“炎黄子孙”。
2、唐虞时代尧姓伊祁名放勋,陶唐部落,都平阳。
据《尚书·尧典》记载,尧在位时期,关心人民的疾苦,为民办事,政绩卓著。能“平章百姓”,“协和万邦”。
《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
对尧的政绩,《尚书·尧典》称他“允恭克让,光披四表”,《史记·五帝本纪》称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孔子对他更是推崇备至,《论语·泰伯》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临汾有尧庙和尧陵。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尧庙再迁于城南今址。主殿广运殿祀尧,之右重华殿,祀舜,之左文命殿,祀禹。康熙帝御笔题匾,尧殿曰:“光披四表”,舜殿曰:“浚哲文明”,禹殿曰:“万世永赖”。
尧陵在市东郭行乡乔村,陵高50米,周匝80米。
舜是有虞氏的一位平民,姓姚名重华,都蒲坂。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称赞舜“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百行孝为先”,舜“父顽,母嚚,弟象傲”,但舜都能善待。
尧有意让他继承帝位,并对他进行考验,“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相处以观其外”。事实证明,舜的成绩卓著,“一年而所居成聚(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于是“代尧践帝位”。
舜亲操五弦之琴,唱《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舜在位期间,通过部落联盟会议,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他举“八恺”管理土地,举“八元”掌管教化,让契管人民,伯益管山川林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垂管理工匠等等。这样的改革,标志着部落联盟会议逐渐演化为国家机关,它的管理功能日益強化,议事传统逐渐消亡。
禹姓姒名文命,有崇氏。舜派禹去治水,大禹治水八年,用了疏导的办法才成功。因治水有功,接替了舜,建都安邑,古安邑在今夏县西北。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我国境内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序列。
2、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的发展水平有什么不同?
3、新石器时代我国有哪几种主要文化类型?其分布情况怎样?
4、试用半坡遗址说明仰韶文化的特征。
5、叙述人类婚姻形态的发展过程。
重要名词:
对偶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炎帝黃帝禅让
参考书目:
摩尔根《古代社会》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二、九章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
翁独健《中华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年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
林耀华《原始社会史》
《中国原始社会》,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文物出版社1977年。马承源《中国青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原始社会一.农业和畜牧业1.作物:北方粟,南方稻【世界最早】2.耕作方法:刀耕火种3.农具:耒耜【神农】4.农耕起源:神农尝百草5.家畜:鸡,狗,猪,水牛二.手工业1.冶铜2.缫丝【世界最早】......
原始社会建筑(一个人)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学前教育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从广义上说,凡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均属学前教育范畴;从狭义上说,是指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
史前时代元谋人(170万年)早期:直立人(猿人)蓝田人(80万年-60万年) (300万年-10万年)北京人(70万年-20万年) 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期智人(古人):长阳人﹑丁村人﹑马坝人、(300万年-1万年)(10万年-4、5......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