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看守所智能化技术方案(优秀)_看守所智能化设计方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3:05: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某市看守所智能化技术方案(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看守所智能化设计方案”。

某市看守所

智能化系统

案 XXX有限公司

2015年08月

目 录

一、1.2.3.4.5.二、1.2.总体说明....................................................17 项目概况................................................17 设计目标................................................17 设计原则................................................17 设计依据................................................19 设计范围................................................20 看守所综合管控平台系统......................................21 设计目标................................................21 系统概述................................................21 2.1.设计目标.............................................21 2.2.系统概要说明.........................................22 2.2.1.3.系统总体架构..................................22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25 3.1.综合信息调度与呈现...................................26 3.2.集成通讯子系统.......................................27 3.3.应急调度与控制子系统.................................27 3.3.1.3.3.2.3.3.3.3.3.4.预案库系统....................................27 事件分类系统..................................29 远程可视化指挥................................29 一体化联防体系................................30 3.4.数据分析辅助决策.....................................30 4.5.三维GIS地图系统........................................30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32 5.1.软硬件系统集成接入...................................33 5.1.1.视频监控系统集成接入..........................33/ 362 5.1.2.5.1.3.5.1.4.5.1.5.5.1.6.5.1.7.5.1.8.5.1.9.门禁系统集成接入..............................34 报警系统集成接入..............................35 数字广播系统集成接入..........................36 周界控制系统集成接入..........................37 LED显示屏联动报警模块........................38 AB门系统集成接入.............................39 RFID人员动态管理系统集成接入.................39 巡更系统集成接入..............................44 5.1.10.在押人员呼叫系统集成接入......................45 5.1.11.LED显示系统集成接入..........................46 5.1.12.远程押运车辆管理系统集成接入..................46 5.1.13.人、车进出管理系统集成接入....................47 5.1.14.远程网络提审系统集成接入......................47 5.2.综合安防业务应用平台.................................48 5.2.1.5.2.2.5.2.3.5.2.4.5.2.5.5.2.6.5.2.7.5.2.8.5.2.9.综合智能业务管理..............................48 报警分级管理..................................49 报警联动......................................50 预案管理......................................51 视频巡查......................................51 业务系统综合日志管理..........................52 日常工作检查督导..............................52 民警值班管理..................................53 民警信息管理..................................53 5.2.10.羁押人员信息管理..............................53 5.2.11.预案管理......................................54 5.2.12.民警值班管理系统..............................55 5.2.13.应急演练系统模块..............................55 5.2.14.犯人信息系统接入模块..........................55/ 362 5.2.15.民警值班管理系统接入模块......................56 5.2.16.视频巡逻功能..................................56 5.2.17.巡视自动排班..................................56 5.2.18.手机侦测屏蔽系统..............................56 5.2.19.警情案件管理..................................57 5.2.20.警情随时发布..................................57 5.2.21.一体化联防体系................................57 5.2.22.统计报表......................................58 5.2.23.统计分析决策..................................58 5.3.综合业务分析管理平台.................................59 6.一体化运维系统模块......................................59 6.1.综合拓扑监控.........................................59 6.2.网络设备监控.........................................59 6.3.主机设备监控.........................................59 6.4.数据库服务监控.......................................60 6.5.中间件服务监控.......................................60 6.6.应用软件服务监控.....................................60 6.7.设备监控管理.........................................60 6.8.资产管理.............................................60 6.9.设备管理.............................................60 7.系统管理................................................61 7.1.登陆管理.............................................61 7.2.用户管理.............................................61 7.3.权限管理.............................................62 7.4.部门及组织关系管理...................................62 7.5.监控区域管理.........................................63 7.6.报警管理.............................................63 7.7.录像管理.............................................64/ 362 7.8.门禁管理.............................................64 7.9.巡视管理.............................................64 7.10.日志管理.............................................64 7.11.地图管理.............................................64

三、1.公共安全系统................................................66 视频监控系统............................................66 1.1.系统概述.............................................66 1.1.1.1.1.2.系统建设目的..................................66 系统建设作用..................................67 1.2.需求分析.............................................67 1.2.1.1.2.2.系统建设目标..................................67 系统需求分析..................................68 1.3.方案设计.............................................68 1.3.1.1.3.2.1.3.3.1.3.4.1.3.5.1.3.6.1.3.7.系统架构设计..................................68 前端设备选型..................................71 前端摄像机点位分布............................75 视频监控传输设计..............................76 控制、记录与显示部分..........................77 服务器管理及控制系统..........................78 存储系统......................................79 1.4.系统功能.............................................81 2.看守所监区周界报警及照明系统............................83 2.1.系统概述.............................................83 2.2.需求分析.............................................84 2.2.1.2.2.2.2.2.3.2.2.4.智能周界高压电网装置的建设标准................85 周界照明的建设标准............................85 周界雷达墙入侵报警系统的建设标准..............85 执勤哨位四防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标准..............86/ 362 2.3.基本组成.............................................86 2.4.智能周界高压电网系统方案设计.........................87 2.4.1.2.4.2.2.4.3.2.4.4.2.4.5.2.4.6.2.4.7.2.4.8.系统概述......................................87 传统电网......................................87 智能高压电网系统的创新之处....................88 系统工作原理图................................89 周界高压脉冲电网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表........90 智能周界防范系统报警联动拓扑图................93 具体设计......................................93 智能周界高压电网系统安装规范..................95 2.5.看守所围墙LED自控照明系统方案设计...................98 2.5.1.2.5.2.系统概述......................................98 具体设计......................................99 2.6.周界全天候立体防护系统方案设计......................101 2.6.1.2.6.2.2.6.3.2.6.4.系统概述.....................................101 系统特点.....................................102 雷达墙联网探测器.............................102 具体设计.....................................104 2.7.武警岗楼光纤通信及四防一体化系统....................106 2.7.1.2.7.2.2.7.3.系统概述.....................................106 武警岗哨四防一体化系统.......................106 具体设计.....................................108 2.8.看守所周界报警特点..................................112 3.应急报警系统...........................................114 3.1.系统概述............................................114 3.2.需求分析............................................114 3.3.系统设计方案........................................114 3.4.系统功能............................................115/ 362 3.4.1.3.4.2.3.4.3.3.4.4.3.4.5.3.4.6.4.报警处理.....................................115 报警联动.....................................115 报警查询.....................................115 应急预案.....................................116 报警预录.....................................116 警情管理.....................................116 门禁系统(含监区门禁、办公区门禁、AB门、通道门禁).......118 4.1.系统概述............................................118 4.2.需求分析............................................118 4.3.方案设计............................................118 4.3.1.4.3.2.4.3.3.4.3.4.4.3.5.系统组成.....................................118 系统拓扑图...................................120 看守所二大门四防一体化设计...................121 看守所专用通道门禁管理子系统.................128 系统主要特性及功能...........................131 5.监仓对讲系统...........................................135 5.1.系统概述............................................135 5.2.需求分析............................................135 5.3.系统设计方案........................................135 5.3.1.系统组成拓扑图...............................136 5.4.系统功能............................................136 6.停车库(场)管理系统...................................138 6.1.系统概述............................................138 6.2.需求分析............................................138 6.3.系统设计............................................139 6.3.1.6.3.2.系统架构.....................................139 设计特点.....................................139 6.4.实现功能............................................144/ 362 6.4.1.6.4.2.6.4.3.6.4.4.6.4.5.6.4.6.6.4.7.6.4.8.6.4.9.满位显示、语音提示及对讲功能.................144 自动道闸设计.................................144 图像对比.....................................144 防砸车.......................................145 防反传功能...................................145 远距离读卡功能...............................145 数据查询功能.................................146 车牌自动识别功能.............................146 固定车辆车牌识别进出场流程...................147 6.4.10.外来临时车辆车牌识别进出场流程...............147 6.4.11.车主照片抓拍功能.............................148 7.指挥中心...............................................149 7.1.系统概述............................................149 7.2.需求分析............................................149 7.3.设计依据............................................149 7.4.方案设计............................................151 7.4.1.7.4.2.7.4.3.7.4.4.7.4.5.7.4.6.7.4.7.图像显示系统.................................152 图像接入和矩阵切换系统.......................155 扩声系统.....................................155 电源系统.....................................156 防雷接地系统.................................158 其他设备.....................................159 系统连接示意图...............................160 7.5.系统功能............................................160

四、1.信息设施系统...............................................163 计算机网络系统.........................................163 1.1.系统概述............................................163 1.2.需求分析............................................163/ 362 1.3.设计原则............................................164 1.4.方案设计............................................165 1.4.1.1.4.2.1.4.3.1.4.4.2.网络系统关键技术.............................165 点位布置.....................................169 网络系统架构.................................170 设计说明.....................................173 综合布线系统...........................................180 2.1.系统概述............................................180 2.2.需求分析............................................180 2.3.设计依据............................................181 2.4.方案设计............................................181 2.4.1.2.4.2.2.4.3.系统组成.....................................181 系统架构.....................................182 设计说明.....................................183 2.5.系统功能............................................188 3.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190 3.1.系统概述............................................190 3.2.需求分析............................................190 3.3.方案设计............................................191 1.4.5.1.4.6.系统架构.....................................193 设计说明.....................................193 3.4.系统功能............................................195 4.广播系统...............................................196 4.1.系统概述............................................196 4.2.需求分析............................................197 4.3.方案设计............................................198 4.3.1.4.3.2.系统组成.....................................198 系统架构.....................................199/ 362 4.3.3.1.4.7.设计说明.....................................199 点位布置.....................................202 4.4.系统功能............................................203 5.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206 5.1.系统概述............................................206 5.2.需求分析............................................206 5.3.方案设计............................................206 5.4.系统功能............................................206 6.会见管理系统...........................................208 6.1.系统概述............................................208 6.2.需求分析............................................208 6.3.方案设计............................................209 6.3.1.6.3.2.6.3.3.6.3.4.系统架构.....................................209 逻辑结构.....................................210 物理结构.....................................211 设计说明.....................................212 6.4.系统功能............................................214 6.4.1.6.4.2.6.4.3.6.4.4.7.系统业务功能.................................214 业务流程.....................................215 家属会见功能.................................217 律师会见和提审会见功能.......................219 人员定位管理系统.......................................222 7.1.系统概述............................................222 7.2.需求分析............................................222 7.3.方案设计............................................222 7.3.1.7.3.2.7.3.3.系统组成.....................................222 系统架构.....................................223 设计说明.....................................224/ 362 7.4.系统功能............................................232 7.4.1.7.4.2.7.4.3.7.4.4.7.4.5.7.4.6.7.4.7.8.4.1身份识别.................................232 4.2人员点名.................................233 4.3人员追踪.................................234 4.4主动报警.................................235 4.5在押人员外出管理.........................238 4.6视频联动.................................239 4.7 定位系统与监管场所管理系统的业务对接.....240 手机信号屏蔽系统.......................................241 8.1.系统概述............................................241 8.2.需求分析............................................241 8.3.方案设计............................................241 8.4.系统功能............................................242 8.4.1.8.4.2.8.4.3.测量条件及判决依据...........................242 指标要求及测量方法...........................243 环境试验.....................................247

五、1.机房工程...................................................249 机房工程...............................................249 项目说明...............................................249 设计标准...............................................249 总体规划介绍...........................................250 1.3.1 警务大楼3层机房布局:..........................250 1.1 1.2 1.3 1.3.2 B段监仓2层总监控室布局:..........................251 1.4 1.5 机房环境特点...........................................251 项目概述...............................................252 1.5.1 1.5.2 1.5.3 概述............................................252 用户需求........................................252 设计内容........................................253/ 362 1.5.4 设计标准与原则..................................253 1.5.4.1 设计标准.....................................253 1.5.4.2 机房配电设计标准.............................254 1.5.4.3 机房空调通风设计标准.........................254 1.5.4.4 机房防雷接地设计标准.........................255 1.5.4.5 机房安全防范设计标准.........................255 1.5.4.6 其它设计标准.................................255 1.5.5 设计原则........................................256 1.5.5.1 规范化、标准化...............................256 1.5.5.2 实用性、先进性...............................256 1.5.5.3 管理维护方便.................................256 1.5.5.4 安全可靠.....................................256 1.5.5.5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57 1.5.5.6 经济合理.....................................257 1.5.6 1.5.7 1.6 设计指导思想....................................257 建设目标........................................257 警务大楼机房设计方案...................................258 1.6.1 1.6.2 1.6.3 机房建筑情况....................................258 机房设备布置....................................258 机房和装饰装修设计..............................258 1.6.3.1 设计概述.....................................258 1.6.3.2 总体装饰设计说明.............................259 1.6.3.3 拆除工程.....................................260 1.6.3.4 天棚工程.....................................260 1.6.3.5 地面保温处理.................................260 1.6.3.6 架空地板工程.................................261 1.6.3.7 墙面工程.....................................262 1.6.3.8 门窗工程.....................................263/ 362 1.6.3.9 设备支架.....................................263 1.6.4 机房供配电及照明系统设计........................264 1.6.4.1 机房供配电系统...............................264 1.6.4.2 设计依据.....................................264 1.6.4.3 配电系统设计构想.............................264 1.6.4.4 配电系统设计.................................265 1.6.4.5 电气线路布线和电器安装技术要求...............266 1.6.4.6 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268 1.6.5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269 1.6.5.1 机房防雷与接地的重要性.......................269 1.6.5.2 机房防雷设计.................................270 1.6.5.3 机房接地设计.................................271 1.6.6 UPS系统设计........................................273 1.6.6.1 系统概述.....................................273 1.6.6.2 设计目标及原则...............................274 1.6.6.3 UPS设计方案.................................275 1.6.7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277 1.6.7.1 精密空调系统.................................277 1.6.7.2 机房新风系统设计.............................286 1.6.8 机房气体消防报警系统............................287 1.6.8.1 系统分析.....................................287 1.6.8.2 功能设计.....................................287 1.6.9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288 1.6.9.1 系统概述.....................................288 1.6.9.2 系统特点.....................................288 1.6.9.3 系统功能.....................................288 1.6.9.4 系统架构.....................................289 1.6.9.5 监控对象及内容...............................290/ 362 1.6.10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296 1.6.10.1 项目概述.....................................296 1.6.10.2 系统总体性能规划.............................297 1.6.10.3 主配线区.....................................298 1.6.10.4 水平配线区...................................299 1.6.10.5 设备配线区...................................299 1.6.10.6 支持空间.....................................299 1.6.10.7 布线系统产品要求.............................300 1.6.11 机柜系统设计....................................303 1.6.11.1 系统概述.....................................303 1.6.11.2 机柜设备介绍.................................303 1.7 B段监仓总监控室设计方案................................306 1.7.1 1.7.2 1.7.3 机房建筑情况....................................306 机房设备布置....................................306 机房和装饰装修设计..............................306 1.7.3.1 设计概述.....................................306 1.7.3.2 总体装饰设计说明.............................308 1.7.3.3 拆除工程.....................................308 1.7.3.4 天棚工程.....................................308 1.7.3.5 地面保温处理.................................309 1.7.3.6 架空地板工程.................................309 1.7.3.7 墙面工程.....................................311 1.7.3.8 门窗工程.....................................312 1.7.3.9 隔断工程.....................................312 1.7.3.10 设备支架.....................................313 1.7.4 机房供配电及照明系统设计........................313 1.7.4.1 机房供配电系统...............................313 1.7.4.2 设计依据.....................................314/ 362 1.7.4.3 配电系统设计构想.............................314 1.7.4.4 配电系统设计.................................314 1.7.4.5 电气线路布线和电器安装技术要求...............316 1.7.4.6 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317 1.7.5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318 1.7.5.1 机房防雷与接地的重要性.......................318 1.7.5.2 机房防雷设计.................................319 1.7.5.3 机房接地设计.................................320 1.7.6 UPS系统设计........................................322 1.7.6.1 系统概述.....................................322 1.7.6.2 设计目标及原则...............................323 1.7.6.3 UPS设计方案.................................324 1.7.7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326 1.7.7.1 精密空调系统.................................326 1.7.7.2 机房新风系统设计.............................333 1.7.8 机房气体消防报警系统............................334 1.7.8.1 系统分析.....................................334 1.7.8.2 功能设计.....................................334 1.7.9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设计............................335 1.7.9.1 系统概述.....................................335 1.7.9.2 系统特点.....................................335 1.7.9.3 系统功能.....................................335 1.7.9.4 系统架构.....................................336 1.7.9.5 监控对象及内容...............................337 1.7.10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343 1.7.10.1 项目概述.....................................343 1.7.10.2 系统总体性能规划.............................344 1.7.10.3 主配线区.....................................345/ 362 1.7.10.4 水平配线区...................................346 1.7.10.5 设备配线区...................................346 1.7.10.6 支持空间.....................................346 1.7.10.7 布线系统产品要求.............................347 1.7.11 机柜系统设计....................................350 1.7.11.1 系统概述.....................................350 1.7.11.2 机柜设备介绍.................................350

六、1.2.XXXX股份有限公司..........................................354 公司简介...............................................354 售后服务方案...........................................355 2.1.维保机构设置........................................355 2.1.1.2.1.2.2.1.3.组织结构保障.................................355 售后团队保障.................................356 维保服务计划.................................356/ 362

一、总体说明

1.项目概况

XX市看守所位于XXX县XX镇,由警务大楼、看守所后勤楼、监舍及提审楼、武警营房、武警厨房、岗楼等组成。

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羁押人员,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看守所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法律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实行武装警戒看守,保障安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管理犯罪嫌疑人的生活和卫生;保障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2.设计目标

近年来,随着看守所等级化管理的不断深化,看守所工作已从“死看死守”的传统模式转向“管教并举、寓教于管”的新模式,因此民警编制严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监管工作实践迫切要求把有限的警力从繁重的值班、巡视等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向教育转化、深挖犯罪方面重点倾斜。同时,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启动,使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入监管工作之中,也为看守所办公自动化和技术防范智能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我们将以包括通讯指挥系统、应急警报系统、民警巡视管理系统、讯问指挥系统和电化教育系统等在内的较完备的技术体系为目标,在确保看守所安全,配合侦查办案、加强对在押人员的管理教育以及监管队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不断完善对XX市看守所的信息化建设。

3.设计原则

XX市看守所智能化系统设计既能达到技术先进,更符合实际需要,并遵循/ 362 下列原则:

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所有设备,在性能上将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首位。要求数据不丢失,系统在可靠连续运转的同时,符合中国或国际有关的安全标准,并可以在非理想环境下有效工作。

先进性:

系统具备当今的先进水平;在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内,在保证投入的情况下,系统能够不断完善、扩充、更新,使功能愈来愈丰富,性能愈来愈完善,使用愈来愈方便,而不至于过早地被淘汰。

实用性:

在充分考虑先进性的同时,采用成熟的技术满足功能和管理需求。经济性:

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本系统,使资金的投入产出比达到较大值。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可扩充性:

系统所应用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用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同时考虑到本系统的功能、服务对象的不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也要充分考虑到将来扩展的需要。

可管理性:

由于系统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系统的运行性能、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易维护性:

建筑智能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是极为重要的。应尽量做到简单易操作。系统的运转尽量做到给电后可启动工作,平日免维修。维护过程中无需使用过多的专用维护工具。/ 362 4.设计依据

XX市看守所智能化系统设计结合业主实际需要并遵循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具体如下:

 《看守所建设标准》 建标[2013]126号  《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

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 《周界防范高压电网装置》GB 25287-2010 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 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5-2007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7-2001 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96-2007 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2002 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2006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 50174-2008 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 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 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2011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 362 5.设计范围

XX市看守所智能化系统设计范围如下:(一)看守所综合管控平台系统(二)公共安全系统

1)视频监控系统

2)看守所监区周界报警及照明系统 3)应急报警系统

4)门禁系统(含监区门禁、办公区门禁、AB门、通道门禁等)5)监仓对讲系统 6)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7)指挥中心(三)信息设施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 2)综合布线系统

3)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4)广播系统

5)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 6)会见管理系统 7)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8)手机信号屏蔽系统(四)机房工程 / 362

二、看守所综合管控平台系统

综合管控平台系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1.设计目标

系统按照“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硬件基础为支撑,以软件平台为核心,以系统集成为手段”思想进行设计。系统以硬件平台为基础,通过软件平台的中间件实现对子系统的系统集成,并严格按照看守所业务需要开发应用软件,最终将系统建设成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有线、无线通信为纽带,以事件传递、处理为核心,以资源共享和计算机辅助决策为载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2.系统概述 2.1.设计目标

XX市看守所是以指挥调度为重点,依据系统建设标准,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全流程、全资源的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项目进行一个有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分步骤分阶段完成实施与部署。总体上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并在确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分解出各级组织在不同阶段的实施目标与任务,确保各部门在开展建设应用时不偏离总目标和大方向。

在整体设计上应达到以下设计目标:

数字化:信息采集、控制、显示和存储均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信息经过IP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网络化:采用分布式系统设计,实现端到端的网络化,利用光纤主干网和快速以太网解决网络带宽、网络时延、网络稳定性和网络安全性等问题,实现省局与看/ 362 守所两级之间数字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集成化:中心管理平台除实现视频监控、报警、门禁的整合集成外,还应能通过中间件开发支持不同联网协议实现监舍对讲、电子巡更等第三方应用系统的集成。

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应具有移动侦测、视频录像触发、录像检索和视频分析功能等,将视频监控的事后防范功能提升为事前预警功能,能及时处理,便于事后查证。

2.2.系统概要说明

2.2.1.系统总体架构

2.2.1.1.软件架构说明一:安防数据采集与感知层

安防数据采集与感知层,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的数据采集,即1.从系统硬件/ 362 直接采集有关数据,如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直接获取看守所内场所的现场视频流数据;2.通过管理自成一体的硬件的软件系统所提供的数据接口采集,如通过AB门系统,获取AB门开关情况和关联的摄像文件;3.从外部系统接口获得所需要的数据,如从犯人信息系统获得犯人的基本信息等等。其中,从系统硬件直接采集有关数据,系统的硬件通常可包涵交换机、视频采集设备,部分门禁设备,部分周界设备、路由器、多媒体调度服务器、网络存储、用户终端等设备。对于第2点和第3点两种方式,通常需要借助“数据交换平台”等专业工具,实现跨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开发环境的数据交换,清洗和融合等功能。安防数据采集与感知层,为XX看守所综合管控平台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友好的数据采集和软硬件融合运行环境,结合监警综合业务管理-分析调度与决策层的服务总线,可以使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

2.2.1.2.软件架构说明二:数据传输层

在看守所环境下,系统业务数据的传输主要由专网提供通道,在应急等特殊情况下,通讯方面可以有安全的通讯设备如固定电话、无线电话、数字对讲、视频会议、应急调度指挥车;集群通信网、超短波通信网、短波通信网、IP电话/卫星电话、等综合接入能力加入、实现音频、视频、图文、控制等信息的推送。

2.2.1.3.软件架构说明三:数据集成与交换层

“数据集成与交换层”是整个综合管控平台的数据中枢核心。来自看守所如视频监控、门禁、周界等基础安防系统或其它如犯人信息系统产生的报警数据、视频分析结果数据、管理数据等,在数据交换层进行数据的规范化、数据的清洗和比对后,成为规范的综合管控平台的可用集成化数据。形成如门禁报警、AB门管理记录、周界报警等主题库,和更进一步的业务应用数据表群,供综合管控平台进行综合的业务分析和数据挖掘时利用。本平台的所有的应用业务的数据操作和数据分析,都是基于集成化数据上实现。这种对数据的一次或多次的集成和整合所形成的业务应用数据表群,可以根据业务层的具体的业务需求,实现设计/ 362 或重构,显然,这种数据结构保证了系统在数据层面的友好性和安全的数据接入开放性。

在上述数据结构的支撑下,直接面向看守所的所有业务综合应用的统一结构的集成数据中心、具有大数据结构的特征。可以从数据层面确保:1.所有的数据是规范统一格式的;2.具备历史可追溯性;3.新增加民警应用系统,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的规范数据;4.可以方便的向外推送统一规范数据,保证综合管控平台在数据层面上的友好性和开放性。

2.2.1.4.软件架构说明四:分析调度与决策层

综合业务管理-分析调度与决策层,是综合管控平台的应用层,在服务总线技术的支持下,平台按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应用的集聚和统一管理:1.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平台;2.综合安防管理平台;3.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4.平台系统管理;5.三维GIS地图框架。综合业务管理-分析调度与决策层是整个综合管控体系结构的业务核心,通过服务总线实现业务应用层中各业务之间的业务交互与流程穿透,在集成化数据的支持下,所有的业务应用平台,可以综合地使用集成化后的各种数据,并实现对基础安防等支撑层各类硬件的控制。

接入综合管控平台的各系统,通常按如下方式实现接入;

1.设备接入。视频或其它看守所专用设备,采用支持H.264、G.723等国际标准编解码协议和系统内部标准接口协议的设备接入组件,实现对各种编码器、视频会议终端、摄像机、视频矩阵、VGA矩阵、报警/门禁、智能分析和摇杆键盘等采集与控制设备的接入和控制。

2.通讯服务。采用TCP/UDP/组播/RTP/RTCP等多种网络传输协议,通过专网或其它有线/无线网络,实现视音频等监管数据和系统控制指令的传输。

3.平台系统管理接入。主要为系统提供用户注册、权限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视频转发、数据存储等公共服务。

4.综合业务管理-分析调度与决策层:分1)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平台;2)综合安防管理平台;3)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4)三维GIS地图框架四个维度为整个综合管理平台提供综合的看守所业务日常业务管理及应急调度指挥。实现包括/ 362 图像显示、报警管理、设备控制、预案与策略管理、日志维护等多种应用服务组件。向用户提供包括应急指挥、预案管理、视频会议、值班管理、一体化运维管理等业务功能。

2.2.1.5.软件架构说明五:信息展现与交互层

信息展现与交互层,是整个综合管控平台的人机交互界面,主要为用户提供一个综合、全面、简洁、易用和美观、大方的显示和操作界面。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各分控中心及业务部门电脑和其它业务显示设备在内的所有用户交互界面,实现组织管理和各项业务应用调度

看守所的应急指挥调度中心,部署有应急指挥大屏、视频转发服务器、双屏显控管理席位、单屏显控客户端、IP矩阵以及系统运维管理席位实现系统的人机交互和指挥。

看守所各级监区采用分控客户端进行独立管理和控制,通过看守所监控中心提供所辖范围的视频分享和人机交互管控。

武警监控分控室,可以实现音视频信息的共享,可以和应急指挥中心之间实现业务配合和联合调度等人机交互操作。

3.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是整个平台的核心业务系统,它以XX市看守所已建成的原有系统,与本次将新建的看守所软硬件系统作为支撑平台,提供了对看守所业务的综合协调运行和管理能力。在应急的情况下,它是应急处置的协调、调度和决策指挥的中心,同时也是对各个分控平台和现场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指挥的平台。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核心业务目标是作为看守所管理日常管理和战时的中心指挥平台,向看守所管理者提供:1.通过事前的监控管理,实现预测预警;2.通过事中的协调、调度和决策指挥,实现应急事件的妥善应对处理;3.通过事后的事件回放和分析评估,实现对事件的有效总结和再发防范。/ 362 为实现上述核心业务,从软硬件综合体系的角度出发,系统需具备以下四大类主要功能,即:1.综合信息调度与呈现功能;2.集成通讯功能;3.应急调度控制功能;4.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功能。具体分述如下:

3.1.综合信息调度与呈现

本系统利用三维GIS地图系统及设备和业务图层提供的强大的图形显示和和控制能力,结合综合安防管理系统中提供的成熟的图像监控及联网报警、可视化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构建出可视、直观、便捷、联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应急的应急指挥处置综合调度与呈现平台。在汇聚了所内各种信息的平台上,实现联动指挥,有效处置对日常事务的监管和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指挥。

对看守所管理业务的基本数据实现全方位的调度和呈现。例如:羁押人员信息、警察信息、看守所辖区内的汇总信息、建筑汇总信息(监区、医院、会见楼等)、楼层汇总信息(监区楼层等)、监室汇总信息(单个监舍、禁闭室等);看守所内部的所有的监控视频数据、图形、图像数据;看守所GIS地理信息、业务图层信息;看守所周边信息(如:交通设施: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城镇设施:看守所附近区域的学校、商场、医院、油库、化工厂等;安全卡口的布控及相关人员信息)。

信息数据呈现的方式,支持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业务图层显示法和常规的表现形式,数据可以按时间、空间维度调度呈现,例如:对逃脱人员的活动半径以时间为单位进行预判,以便追逃民警设置卡口布控。具体包括:

1)看守所内GIS地理信息应急业务支持图层 2)看守所周边GIS地理信息应急业务辅助决策模块

3)看守所GIS综合管控业务图层集:如监控、门禁、周界报警、监听对讲、围墙电网、公共广播、音视频报警、监仓对讲、手动报警按钮、广播、高压电网、AB门等。/ 362 3.2.集成通讯子系统

实现对看守所内各种主要通讯手段的集成和综合应用(需第三方系统或设备提供接口供接入。包括:通讯设备的固定电话、无线电话、数字对讲、视频会议、应急调度指挥车;有线、无线的互联互通,集群通信网、常规通信网、超短波通信网、短波通信网、移动公网的(GSM/CDMA,内置GSM,无需外接线路)、IP电话/卫星电话、PSTN、PABX等的综合接入能力、音频、视频、图文、控制等信息的推送。下

系统通过看守所专网,与看守所内部、武警部队、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等实现互联互通。在集成的各种通讯手段的支持下,构成可靠的基于有线(无线)的调度指挥通信系统、预案管理与会商系统、事件相关图像调度、报警信息发布等系统,使决策者对发生在辖区范围内的突发事件能够“看得见、听得清、信息准、反应快”,确保“指令下得去,情报上得来”。

3.3.应急调度与控制子系统

包括:应急指挥预案调度、应急指挥调度管理(在综合信息调度呈现和集成通讯子系统的基础上,在数字化应急预案的支持下,提供可视化的、集成通讯的、快捷安防设备调度的应急响应)。支持硬件联动、软件联动、智能联动化的应急控制(对安防设备如:数字监控、红外对射、辐射电缆、应急广播、智能门禁等的可视化直接控制和各种联动控制),支持基于图像和地理信息子系统的设备显示和设备控制。支持音频、视频、图文、控制等信息的应急调度。实现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联动指挥、资源调度、辅助决策、事后评估等功能。提供平时模拟演练的功能。

3.3.1.预案库系统

系统提供行应急预案的研究与编制,实现各类型应急预案的录入与联动设定,通过提取预案的数据元素和信息资源,形成资源目录;看守所发生突发事件/ 362 时,可以响应“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调用指令。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事件自动关联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为值班领导提供直观的事件执行指导依据。

平台集成预案管理功能: 1)预案编制管理

可以对某一事件设置预案的工作流程,并将自动关联设置好的预案规则,实现对发现的警情按预案进行自动处理。支持对讲机、短信、报警器、摄像机预置位调整、图像显示等并发告警处理方式。

2)预案演练计划管理

看守所领导及总控中心值班人员可以快捷方便的查询已制定的演练计划,系统提供按演练计划的时间,审批状态等条件进行模糊查询,同时也提供精确查询。

3)预案演练审批管理

系统支持基于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将已编制的演练计划提供到领导客户端,支持领导进行远程网络审批。

4)预案演练计划执行

为了有效提高看守所干警的应急能力和处置能力,系统实现了看守所应急演练计划,可按照演练时间设置进行提醒,达到规定演练时间时看守所总控中心值班人员可进行手动启动演练操作计划。

5)指挥预案管理

指挥预案管理与指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形成统一系统平台,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互联互通、应急指挥、会议商讨,系统支持建立看守所应急指挥预案,可灵活实现指挥预案的增删改查,目的为了实现各级系统按照指挥预案进行流程化工作,有效提升看守所应急处置和各级沟通能力。

6)会议预案管理

会议预案管理可按照看守所常规应用模式,建立日常会议预案、紧急会议预案、应急会议预案等;实现系统对预案的自动执行和会议相关参与方的会议终端加入,更好的体现了数字会议的应用发展要求,同时更全面的提升了看守所各级参会终端的组织协调和沟通工作。/ 362 3.3.2.事件分类系统

系统对看守所发生的事件类型进行归类,按照事件级别进行划分,分为四种事件等级;建立事件类型资源库,提供事件类型的多维度检索。

在各看守所控制中心和看守所管理指挥中心分别部署视音频指挥调度与视频监察终端,并通过摄像机采集指挥员图像,通过话筒采集指挥员声音,经过视音频指挥调度与视频监察终端编码处理后提供远程服务。同时视音频指挥调度与视频监察终端可以显示远端视音频指挥调度与视频监察终端的图像,终端支持单画面显示、多画面显示模式,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

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和模块化功能设计思想,实现多级的图像监控、报警联动、应急预案、指挥调度、办公协同等功能。同时,系统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支持多种方式与其它系统整合。

通过中心管理服务器传输到看守所指挥控制中心,通过电子地图报警管理席位实现对报警区域、状态、图像的直观显示,以及报警图像联动、报警设备联动。

看守所报警系统主要采用总线制方式实现对周界防越探测设备的接入,如:微波对射、高压电网、泄露电缆等,以及室内微波、双鉴、微波探测器以及门禁系统、紧急报警按钮的报警接入。通过分防区管理的方式实现对报警信息的集中管理。

同时,报警主机通过总线通讯方式或TCP/IP通信协议与中心管理服务器之间进行通信,由中心管理服务器负责对报警信息进行管理与发布。

3.3.3.远程可视化指挥

上下级平台通过级联后,上级平台用户或同一公安网的用户可远程登录下级平台访问报警点附近的视频,并在电子地图上定位报警点位具体位置,及结合在押人员报告系统或通信指挥系统进行远程指挥和互动,及时调度案发现场附近的有用资源,以快速处置突发事件,达到及时、高效、规范的应急处置水平,可有效降低事件危害程序、避免事态扩大。/ 362 3.3.4.一体化联防体系

平台软件可视频报警、应急报警、智能分析报警、周界报警、高压电网报警、门禁报警、巡更报警、对讲报告等安防应用子系统报警统一在一个界面上显示并进行统计和联动。同时,平台软件与监管信息系统“无缝链接”,可随时查看和联动在押人员相关信息。一旦上述安防应用子系统报警时,可联动报警视频显示、在押人员信息显示、报警视频录像、报警日志记录、语音播报、声光提示、短信和邮件发送,以及将报警信息转发给相关控制平台和人员。

3.4.数据分析辅助决策

包括:基本信息关联分析调用,基于GIS的决策辅助支持(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以及该区域的学校、商场、医院、油库、化工厂等特殊区域标识;安全卡口的布控及相关人员信息和通讯、控制区域规划推演)。

4.三维GIS地图系统

三维GIS地图系统是支撑“应急指挥调度”、“综合安防管理”、“一体化运维”等子系统的业务图层的框架,通过三维GIS地图,系统可以在GIS地理信息框架之上,叠加看守所业务和设备图层如视频监控设备、门禁设备、周界报警设备、监听对讲设备、围墙电网设备、公共广播设备、音视频报警设备、监仓对讲设备、手动报警按钮、广播、高压电网、AB门等的图层,实现图层化管控,在一体化运维系统中,可以动态直观显示出上述设备的当前工作运行状况;图层系统采用树状目录的形式展现,直观便捷的展示设备图层的分布位置,在综合安防管理系统中可以从上述设备和业务图层上直接快捷访问、控制相关设备,调用业务如可在地图上对设备进行视频浏览等操作;能够方便地在地图上定义监控点和报警点;支持放大缩小地图;报警时,能够在地图相关位置显示报警,并且能够通过点击报警图标调看现场图像并进行PTZ控制。

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中,三维电子地图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全局的监视场景,便于用户进行应急指挥。当前端发生报警事件时,自动切换到设备所在的图层,/ 362 同时设备图标开始闪烁,直观、方便,如下图所示:

电子地图示意图

应急指挥和监控中心通过对报警/告警区域、状态的图形化显示以及报警/告警图像联动形像化显示当前情况,结合各路业务信息的图上显示,实现一体化快捷应急指挥管理。

提供看守所周边防范业务图层如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等关键交通要点以及区域内学校、商场、医院、油库、化工厂等特殊敏感场所的信息呈现、GIS作业如卡口规划等。

系统兼容以下多种地图格式: 1)矢量地图。2)BMP地图。3)JPG地图。

系统具备以下基于GIS的方便操作功能:

1)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选择设备图标进行各种控制(点播,录像,布防,撤防等),也可以通过设备列表选择控制。

2)可对在图上作业,对设备进行批量控制,对单个或多个设备组发起控制。3)GIS界面自动适应多种屏幕分辨率(1024³768,1280³1024,1600³

/ 362 1200),在大屏幕中使用可以通过组合包含更多信息,更广阔的视野。

4)可以在图上自定义多种报警处理方式如:

报警后可以设置包括点播图像,报警声音提示,录像,输出到大屏幕,警灯,警号等对应处理方式。

5)可以针对图上不同的区域或报警点,定义不同的报警声音。

5.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是整个XX市看守所安防系统的集成应用平台,它由“软硬件系统集成接入”、“综合安防业务应用平台”和“综合业务分析管理平台”三大部分组成。从整体讲,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系统以智能化监控作为核心设计理念,专注看守所安防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综合管理平台。

在“软硬件系统集成接入”部分,通过整合,集成接入视频监控系统、音视频报警系统、手动报警按钮系统、监区门禁系统、AB门系统、高压电网等周界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在押人员呼叫报告系统及监听对讲系统、监舍对讲系统、数字广播系统、监仓对讲系统、综合和紧急报警系统等各种安防业务系统,实现对各业务系统的关键业务数据的实时接入和部分设备及软件的控制指令的实时推送。

“综合安防业务应用平台”,对所有接入的软硬件系统关键业务数据,提供了统一的综合管理界面,将所集成的与安防有关的各种内部和外部(需要外部系统提供数据和系统调用接口)系统,如监控类、报警类、广播通讯类、巡查管理类的业务系统所产生的单独的业务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在数据层面、展现层面和控制层面实现统合,通过综合分析,在统一的界面上集中呈现,并实现可视化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定制实现各接入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安防设置与相应的报警联动。从而提高XX市看守所管理部门对整个看守所安防系统的利用效率,同时为看守所应急指挥系统的部署提供条件。具体功能如下

各级主管部门、看守所领导以及各职能管理部门,按照各自不同的管理角色,通过对本平台管理和认证服务器的进行访问,实现对系统的不同管理任务。看守所后期通过接口定制开发,实现与看守所犯人信息系统数据的交互。

/ 362 “综合业务分析管理平台”以软件业务数据综合智能分析化的核心设计理念,在数据层面整合包括:看守所医院管理、犯人信息管理、心理矫治、家属会见管理等业务数据,以羁押人员、场所、重要行为征兆、事件为分析线索,运用大数据和数据综合分析技术,实现对事件的事前预测预警,事中分析支持和事后的业务分析评估。

5.1.软硬件系统集成接入

“软硬件系统集成接入”部分,通过整合,集成接入下列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音视频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各种安防业务系统,实现对各业务系统的关键业务数据的实时接入和对部分设备及软件的控制指令的实时推送。具体如下:

5.1.1.视频监控系统集成接入

视频监控是看守所安防的基础,平台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集成,在综合安防集成管理界面实现高清图像联动、录像查询、电视墙管理、智能报警管理,同时可以实现视频监控与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对讲系统、高压电网等其他安防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大幅提升视频监控在看守所实际管理业务发挥的作用。

1)视频浏览

 包括客户端视频通道选择、画面配置(1491632画面切换)、云台控制等,实现全监所视频的实时播放、历史回放和视频片段检索;  支持窗口比例按照实际显示器分辨率自适应(4:3, 16:9);  支持预览窗口中云台控制操作;  支持电子放大功能;

 支持预览画面时的即时回放。2)录像回放:

 支持按时间对某一路录像进行搜索,支持按计划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手动录像或报警录像像进行搜索;  支持按事件进行录像搜索及回放;

/ 362  支持 1/4/9/16 画面同步或异步回放;  支持回放抓图、支持边放边录,本地下载;

 支持进度条时间轴方式显示,可以拖动时间轴来进行跳转播放,回放操作简单。3)电视墙控制:  支持录像回放上墙;

 支持监视屏当前输出类型实时显示(预览/报警/回放);  支持监视屏及客户端图像同步显示;

 支持电视墙预案设定,一键调度、预案自动轮巡  支持高清、标清、数字、模拟等各类监控图像资源上墙 4)智能分析报警:

 警戒区闯入检测报警、逃离监控区检测报警  围墙翻越智能报警  人脸识别应用  车辆检测应用  徘徊检测应用  限高检测应用  厕所检测应用  脱岗检测应用  人员聚集检测应用  行为分析检测应用  火焰及烟雾检测应用

5.1.2.门禁系统集成接入

门禁控制系统是看守所安防的重要屏障,用于对所有进出看守所的人员进行约束,平台实现了门禁控制系统的集成接入。

基于看守所综合安防管理平台,门禁系统可以和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只要有人刷卡,将自动弹出刷卡人员信息和照片供值班人员比对,抓拍现场图像,并启

/ 362 动录像存储,及时记录人员进出的信息,为每一条门禁的进出记录留下实时的图像与视频资料。对于非法入侵事件如强行破门、长时间不关门,还可通过门禁系统发出的报警信息触发监控系统的一系列联动操作。

平台通过OPC与门禁系统接入,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 通过标准接入模块接入,按门禁点进行分类分组管理;  可自行选择门禁点/警情类型进行布撤防,可支持定时布撤防;  支持门禁报警事件检测,对出现胁迫密码开门、长时间不关门、非法闯入或出逃,系统立即报警,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

 支持门禁状态图形显示(关闭的状态显示绿色,打开的状态显示为红色),监区门禁状态在监视器上一目了然;客户端界面上能够显示门禁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哪些门禁控制器和对应管理的通道;  具备门禁远程控制功能,突发状况可实施“一键戒严”;

 门禁系统告警:长时间不关门或者输入三次错误密码,需要产生相应的告警;可对报警的联动策略进行设置,包括关联的视频源,以及该视频源的告警联动策略设置;

 合法开、闭门不报警,系统记录门禁开、关的状态日志;

 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如有门处于开启状态,系统自动提示,并记录日志中。 在信息框对报警进行处置,并对警情处置结果在处警情况记录中提交。 支持门禁进出记录查询,门禁报警事件查询,所有记录可自动关联现场录像。

 如未进行处警记录提交,不能解除报警,超过规定时间不处警,系统将自动将记录在报警未处理状态中。

5.1.3.报警系统集成接入

报警系统包括手动报警系统和监听对讲报警系统,平台集成了手动报警系统和监听对讲报警系统。

1)手动报警系统

当出现紧急按钮被按下,或其他探测器受到报警触发时,报警子系统与视频

/ 362 监控子系统联动,自动触发指挥中心自动弹出报警点图像,启动录像存储,联动对应级别的语音报警提示,平台自动弹出报警应急处理预案,值班民警可按照预案标示的流程进行应急处理。

手动报警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 通过标准接入模块接入,按防区进行分组分类管理;  可自行选择防区/警情类型进行布撤防,可支持定时布撤防;  支持报警联动设置,自定义报警级别,可多级上传报警;

 支持报警事件记录,领导可方便检索报警类型、处警记录,报警事件自动关联现场录像;

 支持声光报警、声强应覆盖监区、行政办公区和武警营区。2)监仓对讲报警系统

监仓对讲报警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 监仓内的分机可向管理室主机报警,并能双向对讲;

 武警岗亭的分机可按突发事件类型向管理室主机报警,并能双向对讲;报警时,岗亭和管理室的液晶显示屏,可同步显示突发事件内容,便于民警人员查看;

 巡岗的武警人员遇及突发状况,可通过手持无线按钮向民警管理室报警;  分控管理室主机可相互托管各自监仓分机;

 可对通话内容进行录音录像保存,并能上传服务器查看;  所有管理室主机之间可相互呼叫、双向可视对讲;  管理主机可对管理的每一个监仓分机自动循环监听;  监仓分机附近有持续大声喧哗时,可向管理主机报警;  管理主机可对所有分机进行MP3文件广播或全区广播喊话。

5.1.4.数字广播系统集成接入

通过看守所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实现与数字广播系统的无缝对接,完成广播预案的制定,包括终端选取,音乐选取,播放模式制定等,并且可以实时管理正在播放的声音媒体。

/ 362 数字广播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如下:

 通过标准接入模块,可以按区域进行广播点分组管理;  支持广播预案设定,包括播放内容、播放时间、播放区域等;  支持与作息时间表关联,可按作息时间表进行广播提醒;  管理中心对多个监仓的寻呼;  定时、定节目、定点播放;  定时背景音乐播放;  支持与报警事件联动。

5.1.5.周界控制系统集成接入

围墙周界作为看守所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报警控制系统的作用不言而喻,一般包括高压电网系统和振动电缆报警系统。

1)高压电网系统

通过看守所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实现与高压电网系统接入,实现对高压电网系统的网格化管理。

高压电网子系统与视频监控子系统联动,可在发生电网报警时自动触发监控中心自动弹出报警点图像,启动录像存储,平台自动弹出报警处理预案,值班民警可按照预案标示的流程进行应急处理。同时系统也可管理电网的布防与升压,实时获取电网参数上报至分控中心。

高压电网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 通过标准接入模块接入,按分机防区进行分类分组管理;  可自行选择防区/警情类型进行布撤防,可支持定时布撤防;  可实时获取电网相关设备参数、支持图形化状态显示;

 支持电网报警事件分类检测及报警联动,如常见的触网、断线、短路、通讯故障等均可分类检测进行报警;

 支持电网报警事件查询,所有记录可自动关联现场录像。2)振动电缆报警系统

通过看守所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实现与振动电缆报警系统集成,实现对振动电

/ 362 缆报警系统管理,当看守所发生周界报警时,报警处理如下:

 系统发出语音报警提示;

 自动弹出报警点及相关联多路摄像头实时监控视频,系统进行报警录像;  电子地图自动切换到发生报警区域,闪烁提示报警设备;

 报警列表显示报警提示信息,包括报警类型、报警监区详细位置、报警时间、报警设备名称、报警事件等;

 值班民警调阅报警处置预案,进行接警和处警;  系统记录报警信息和接处警民警信息。

5.1.6.LED显示屏联动报警模块

当智能监控系统检测到报警时,自动将发生报警信息:事件、时间、地点显示在LED显示屏上。

1)声光报警联动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报警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在监控中心控制室内才能接受到报警信息,现场语音报警对于闯入警戒区域的闯入者有现场语音提示功能,在逃者企图越界逃跑时,安装在现场的语音设备能够现场喊话,提示逃脱者立即停止,具有阻吓的作用;另外,对讲联动功能可以在警报发生时通过对讲机传递语音信息,告知所有持有对讲机的安保人员,何地、何时发生警报,通知安保人员尽快赶去处理。

2)大屏自动切换

在报警发生时,不需要人工手动查找、调看报警地点的相关视频信息,智能监控系统自动将发生报警的视频画面切换到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省去了人工查找的繁琐过程,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中心指挥人员立即进行指挥,最大限度提高系统应用效率。

3)枪球联动球机

当报警发生时,枪机捕捉到报警画面,立即联动到最近的球机,球机对报警事件进行跟踪的同时,监控中心可以控制球机的镜头拉近拍照,以得到更为清晰的画面。

/ 362 4)模糊图像还原应用

在现有的视频监系统中,有大量的现场录像资料由于摄像机摇晃、抖动以及受到“光污染”而导致图像存在着模糊、残影、逆光、强光、暗光、模糊、偏色等情况,从而使重要的现场资料难于辨认。实际上,图像受光污染后,许多原有信息并未丢失,只是人眼感受不到。系统可对视频录像文件截图产生的数字图像进行模糊图像还原再处理,尽可能的提取图像中某些“有用”的信息,扩大图像中不同物体特征之间的差别,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并对某些特定信息进行增强,清晰地还原图像的原始信息,能极大提高资料的可用价值。

5.1.7.AB门系统集成接入

“双门互锁”(AB门联控)的概念:所谓双门互锁联动门是指两道门具有互锁联动的功能,即当一道门被打开时,另一道门将打不开,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才能打开其中的任一道门。并且每通过一道门时必须按规范锁好该道门后,才能进入后一道门,如进入第一道门后没按要求关好此道门,则将不能进入第二道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发生尾随进入。在每道门进入时都必须经过身份认证。,示意图如下所示:

综合安防管理系统对AB门系统的联动方式设计要求如下:

1)AB门的任何门的开启都会通过综合安防管理平台采集到,自动联动摄像机预置位对准门口,同时系统对该事件进行报警录像,供日后查看。2)当有人开启或关闭AB门系统时,平台自动将摄像头图像自动弹出到分控客户端和总控中心电视墙。

3)对刷卡进入人员或车辆,综合安防管理平台通过对门禁刷卡信息的读取,自动弹出人员信息,如为非法卡可立即联动报警系统,同时上报总控中心。

5.1.8.RFID人员动态管理系统集成接入

RFID人员动态管理系统可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看守所所内各个受控区域被

/ 362 监管人员的详细信息及数目,有效防止被监管人员的出逃,减少被监管人员结党闹事的几率,秘密监控高危被监管人员,追查及跟进暴力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障管理人员和被监管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系统还要求能实现自动点算指定区域内人数及周边执勤干警信息,大大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定位执勤干警的所在位置。

1)定位服务中间件

RFID人员动态管理系统通过RFID定位服务中间件,对来自于射频信号网络的海量射频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外输出移动目标实时位置与各类报警信息。

定位服务中间件的主要功能包括:

 射频信号处理:海量射频信号的接收与处理功能。

 移动目标定位:移动目标的实时位置实时计算,对外提供位置服务。 报警信号处理:可靠接收并输出移动目标发出的紧急按钮报警报警信号。 设备监测:可靠接收设备工作状态,接收并输出电子腕带拆卸报警、设备非正常工作报警、低电压报警等设备报警信号。2)地图服务

看守所地理信息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来自实时定位管理终端的看守所二维地理信息对象信息、对象模型数据,实现地理信息模型计算等服务,并向实时定位服务器、行为分析服务器以及其它看守所信息系统提供看守所地理信息对象信息与地理信息模型计算服务。

看守所地理信息服务器主要功能包括:

 对象管理:支持建筑、楼层、区域、设施、设备、羁押人员、干警等看守所地理信息对象类型;

 支持看守所地理对象的定义、存储、更新与删除等管理功能;  支持看守所地理对象分类查询与对象信息调阅。

 区域管理:支持二维域定义、存储、更新与删除等管理功能;  支持的区域查询及数据调阅功能。

 视点管理:支持二维视点定义、存储、更新与删除等管理功能;  支持视点查询以及数据调阅功能。

/ 362  轨迹管理:支持二维轨迹存储、更新与删除等管理功能;  支持轨迹查询及数据调阅功能。

 报警记录:支持对报警记录的存储、更新与删除等管理功能;  支持对报警信息的查询及数据调阅功能。3)行为分析服务

行为分析服务器根据看守所地理信息服务器提供的地理信息,实现移动目标位置信息综合分析。服务器还根据监控对象历史位置轨迹进行个体模式、群体模式综合计算,提取监控对象行为轨迹模式,并结合监控对象业务信息与预定义预警报警规则,对监控对象个体或群体目标的异常行为模式对外输出预警或报警信号。

行为分析服务器软件的主要功能包括:

 移动目标点名:基于看守所地理信息实现对各区域移动目标数量实时点名功能;

 支持输出区域移动目标清单。

 行为分析监测:支持羁押人员违规进出特定区域、异常集结、包夹违规、违规靠近重要设施、违规靠近看守所周界、脱管等行为分析与监测。 规则设置:支持移动目标行为分析、预警、报警规则设置。 业务数据接口:支持羁押人员、干警等看守所管理业务数据接口。4)系统功能  身份识别

我们给每个在押人员入所时佩带一只腕带式RFID有源电子标签,该RFID电子标签拥有唯一的ID号,且不可更改,很好地解决了在押人员的身份唯一识别问题。

 人员点名

根据监管业务的需要和实际场所环境,区域的重要性和敏感性不同,用定位器将整个监管场所划分成不同区域,区域一般是很大的范围,如某某监区、教学区、会见室、活动区、放风场、围墙等。

在区域边界做控制,在押人员通过不同区域边界时系统自动感知相关信息。

/ 362 可在民警值班室放置LED显示器,人员进出不同区域的的信息可同步显示在LED屏幕上。

 人员追踪

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比如在押人员提审)可能会需要知道在押人员的具体位置,但是看守所里面犯人基数大,而且穿衣、着装等都比较类似,民警可能很难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从而浪费了大量的警力。

‘人员查找’的功能可以帮助民警快速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只要在系统中输入自己想要查找人的信息,系统会立刻弹出人员所在区域,所在区域会有闪烁效果,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 历史轨迹追踪

历史轨迹追踪功能主要是记录民警或在押人员在某段时间内的历史轨迹,它可以准确的告诉管理人员“什么时间、什么人、到了什么地方”。

通过部署在整个监管场所的各种位置感知设备,系统能够记录每个被监管人员在不同区域边界、房间、关键点等历史活动轨迹。

管理人员输入人员姓名或者编号等查询条件,可以查询任意一个佩戴了人员腕带或者民警卡片的人员在一段时间内的活动轨迹,其途经的通道和关键点等位置信息与经过时间可以在地图上显示出来,也可以以列表的形式展现。

 主动报警

在人员腕带、民警卡片上有隐蔽报警按钮,在押人员、民警以及临时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如被攻击、遭到威胁或者突发疾病等情况,能够通过按腕带或者卡片上的报警按钮实现快速、安全地报警。报警通过无线传输至报警中心,以便及时处置。

 危险区域主动报警

在看守所等场所,有很多区域是在押人员不能靠近的区域,比如看守所大门、围墙周界、会见通道、民警值班室等,但是由于在押人员过多、民警注意力不够集中,很有可能发生在押人员靠近危险区域民警还不知道的情况,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在看守所大门、民警值班室安装们进行定位器,将此区域设置为危险区域,42 / 362 只要在押人员靠近该区域,系统立刻发出报警提示。报警方式可以是声光报警、语音提示等。

在看守所谈话室外安装RFID人员定位器,羁押人员佩戴腕表,当值班民警需要与羁押人员进行谈话时,通过羁押人员佩戴的腕表,自动感应,平台自动弹出谈话时视频监控画面,系统记录谈话自动开始,系统可对谈话时长进行设置,当谈话时长超过预设时间,平台自动产生报警信号,联动公共广播进行语音提醒。

 围墙周界报警

围墙周界是看守所的重中之重,是看守所最总要的一道防护网,安全防护提高到任何程度都不为过。当在押人员靠近围墙周界,系统必须实时、准确的告诉民警是谁、在那段围墙、在什么时间靠近了围墙周界,并产生报警,结合视频调取实时画面。

在围墙周界安装周界报警器,20米间距安装一个,覆盖整个围墙周界,当有佩戴RFID电子标签的在押人员靠近周界围墙时,系统产生报警,告诉民警是谁、在什么时间闯入了围墙周界。

周界危险区域报警  单个犯人滞留报警

看守所会对在押人员的行为有所限制,尤其当犯人独自滞留在某个区域时,系统必须告知民警此人非法滞留。

 腕带破坏报警

在押人员佩戴刚开始佩戴人员腕带时,一般都会有抵制的情绪,甚至会想方设法的将腕带破坏、摘除。

首先,由于腕带的特殊材质,在押人员很难在将腕带拆除;其次,及时在押人员将腕带拆除,腕带会发出腕带被破坏的信号告诉系统,提示管理人员:在押人员的腕带被破坏了,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 腕带低电压报警

当人员腕带或者民警卡片电池电量不足时,系统会提示管理人员对电池进行更换。

5)在押人员外出管理

/ 362 在押人员需要外出就诊、押送、出所辨认时,需佩戴一个特殊腕带,同时民警携带RFID手持机。系统将二者做绑定,在押人员离开民警距离超过规定距离或者该腕带被破坏时,RFID手持机发出声音报警,报警信息通过民警确认后第一时间传送到监控指挥中心,以便在第一时间部署警力。

6)视频联动

系统预留视频对接模块,可主流视频做视频对接,实现视频联动。当产生报警时,系统立即调阅报警区域中的监控画面,第一时间告知管理人员该区域发生了什么事情,管理人员还以对报警视频进行存储、回放等操作,方便事后分析。

5.1.9.巡更系统集成接入

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在押人员动态,值班干警需要定时在监区走廊、巡视道等地进行巡视,巡视记录需要通过巡更系统实时上传。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视频监控子系统与电子巡视子系统的联动,值班民警在巡视点刷卡登记时将自动触发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图像抓拍和录像存储。如在规定时间内未有巡更记录,则可以通过巡更系统的报警信息触发监控系统的一系列联动操作。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可以提供对巡视系统的网络化管理,主要的应用有:  通过标准接入模块接入,按巡视路径进行巡更点分组管理;

 支持巡视预案设置,包括巡视路径、巡视点、巡视人员、巡视时间等;  巡视时间到达时系统自动提示巡更,巡视过程全程监控、巡视完成进行状态提示;

 支持巡视与视频监控联动,当巡视点规定时间内无巡更记录,系统立即报警,并联动视频监控或其他安防子系统。

 支持巡视与视频监控联动,可对民警巡更路线进行设定,当发生巡更路线与设定路线不一致时,系统立即报警,并联动视频监控或其他安防子系统。

/ 362  支持巡视记录自动载入数据库,方便检索,同时若有未巡、漏巡、错巡系统均可自动标注供领导查询监督;  巡视记录可导出、方便打印。

5.1.10.在押人员呼叫系统集成接入

通过综合安防管理平台,视频监控子系统可以与对讲子系统联动,一旦取机,就自动触发监控子系统做出一系列联动操作,包括联动录像功能:分控中心与监室进行对讲时,分控中心对讲主机可通过分控终端联动显示该监室监控图像,实现可视化对讲。各授权用户可直接通过终端电脑查询对讲录像,并远程回放。录像的回放要求谈话双方的内容应清晰,能辨别谈话人的声音。当监室按下对讲分机上的对讲呼叫按钮时,同时也触发预(报)警机制,系统自动在监区值班员终端上联动显示监控图像。

1)声音监听

监听对讲分机采用线缆分出一路接入摄像机的音频输入口。监控系统进行图像监控时,可以实时监听该监控点的声音。

2)图像联动

当对讲分机呼叫分控中心/总控中心或者当分控中心/总控中心呼叫某监室时,综合安防管理平台识别出对讲对应的监室,并将该监室的图像自动切换到客户端或者监控电视墙大屏显示,当出现未接、延时接机系统均会记录异常。

综合安防管理系统通过接入分控点对讲主机,实时监控各分机状态。具体管理和联动功能设计要求如下:

 通过标准接入模块接入,按区域进行对讲点分组管理;

 三级架构:总控、分控、值班主机,综合安防管理平台通过对讲主机接入和监视对讲系统状态;

 对讲分机状态实时显示、延时接机、未接机报警提示,并记录该事件;  与视频系统报警联动,当有在押人员建立呼叫时,安防平台能够自动记录该监室图像和声音,以供日后查询。对讲处置流程:

/ 362 1)监房在押人员按下对讲按钮;对讲信息通过对讲主机传输到综合安防管理服务器;

2)对讲呼叫时,可以联动该在押人员所在监房的视频信号,并且在综合安防客户端上显示对讲呼叫的位置,也可以显示该监房在押人员的所有相关信息(调用在押人员信息系统);同时可以联动视频信号在客户端上显示,并且可以联动到电视墙上;

3)分控中心接通对讲后,值班人员可以与在押人员交流,并在综合安防客户端弹出的告警框中记录处置内容。

5.1.11.LED显示系统集成接入

LED显示系统通常由LED控制系统和LED显示板组成,在日常的看守所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在总控中心LED可用于显示警情通知、警情位置信息等,在大门或办公楼大厅LED控制系统可用于信息发布平台。

通过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的接入在统一的安防客户端界面即可完成LED显示信息录入与发布,同时可以根据相应报警联动显示相应的警情信息,如报警位置、事件类型等,供总控中心值班人员参考。

5.1.12.远程押运车辆管理系统集成接入

应急指挥远程车辆接入需认证,车辆信息录入与查询;押运人信息录入与查询;被押对象信息录入与查询,在地图上显示车辆的行驶轨迹显示,在地图上查询车辆的位置。

 录入车辆的基本信息。

 具有车载视频接入功能,可实时监控指定车辆的音视频图像。 押运人信息录入与查询,被押对象信息录入与查询。 电子地图对车辆押运路线的轨迹显示。 智能显示车辆在电子地图上的位置。 可保持与车辆上相关人员的通话功能。

/ 362 5.1.13.人、车进出管理系统集成接入

集成外来人员和车辆管理系统功能,并通过指挥调度平台增加外来人员登记信息比对功能(与羁押人员信息数据库集成),历史记录查询功能,异常报警提示功能,外来车辆超时停留告警功能,值班民警操作过程记录;外来人员和车辆系统需提供接口能够与安全防控平台及指挥调度平台无缝对接。

当外来人员或车辆进出看守所时,可由指挥中心负责指挥调度:外来车辆、外来人员需进入看守所,由带车民警带至办证室进行摄像和身份证件读取,系统自动录入,发现身份异常或有被看守所处理前科等情形的,系统自动报警。

人、车管理是对人员、车辆进出看守所的信息统计,大大提高了管理员对看守所人员信息的管理效率。

 外来车辆信息记录,车牌自动识别与拍照。

 外来人员信息记录,包括访问时间、访问对象、身份证等,实现人员登记时自动拍照。

 当前在监外来人员车辆统计。 今日外来车辆信息查询统计。 历史外来车辆信息查询统计。 今日外来人员查询统计。 历史外来人员查询统计。

5.1.14.远程网络提审系统集成接入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开通远程网络提审。1)应用场景

看守所离检察院有比较长的路段 2)功能说明

 申请系统:由提审单位提出申请,看守所同意,并发出授权(审批);  在约定的时间将要提审的犯罪嫌疑人带到指定的提审室对其进行提审;  提审结束将音视频文件存档保存,远程打印审讯笔录,提审民警可在网

/ 362 上调阅相关资料,调档记录保存;  技术控制中心可全程跟踪提审过程。

5.2.综合安防业务应用平台

5.2.1.综合智能业务管理

1)值班督察智能化

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严重影响着公安监管场所的安全保障,需要对值班人员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平台软件具有在线用户统计和在线用户相关信息显示功能,可随时对统计结构进行实时刷新。同时,可结合智能视频分析中的离岗检测手段对值班人员进行智能监督,一旦有人员脱离岗位,平台软件立即报警并提醒相关人员。

2)智能后检索功能

视频监控资源在应用中,视频图像主要以人工方式检索和比对,往往一个案件要花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小时不间断查阅。由于检索和比对困难,视频信息的应用效率要远低于文本信息,在打击犯罪中的应用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检索慢、比对慢”已成为当前制约公安监管场所视频应用成效发挥的主要问题。智能后检索功能对于提高公安监管场所在案件侦查时检索有效录像的效率及降低检索工作量有很大帮助。

3)视频智能分析功能

智能视频监控与传统的监控系统相比,它能够识别不同的运动物体,能够实现7³24小时“不知疲劳”的全天候工作,大大减轻视频监控中工作的强度,发现监控画面中的需要关注的情况,并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提高系统的利用效率。

针对公安监管场所这一特殊环境,可以侦测并记录区域入侵、剧烈运动、半夜起身、攀高、徘徊、突然加速等行为,实现可疑人员检测,预防危害事件的发生。此外,还可以实现人员跟踪、人流量统计及值班民警离岗等智能分析功能,提高公安监管场所智能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保障公安监管场所的安全。

/ 362 另外,平台通过接入视频质量诊断服务器,可实现对视频的质量诊断功能,该功能是通过对前端设备的码流进行解码与图像质量评估,从而实现对视频信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和告警。

4)人脸检测识别功能

平台可以接入人脸识别分析子系统,支持通过统一客户端对人脸识别分析系统进行相关配置。主要实现人脸图像的建模、属性特征的提取和事后人脸检索与人像布控等功能,通过对前端抓拍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将人脸特征在数据库中进行存储,建立人脸检索标签。用户可以将在押人员的抓拍照片输入该系统进行实时布控,当系统在抓拍区域抓拍到输入照片特征相近的人员时即产生报警,或可通过后检索的方式搜索数据库中特征相近的人员照片,并可还原当时关联的录像片段及关联的场景图片。

5)一体化联防体系

平台软件可视频报警、应急报警、智能分析报警、周界报警、高压电网报警、门禁报警、巡更报警、对讲报告等安防应用子系统报警统一在一个界面上显示并进行统计和联动。同时,平台软件与监管信息系统“无缝链接”,可随时查看和联动在押人员相关信息。一旦上述安防应用子系统报警时,可联动报警视频显示、在押人员信息显示、报警视频录像、报警日志记录、语音播报、声光提示、短信和邮件发送,以及将报警信息转发给相关控制平台和人员。

5.2.2.报警分级管理

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整合各安防系统的报警信息,根据各系统的重要性质不同将报警信息分为四级,按报警级别优先处理高级别报警信息,当处理低级别报警信号时高级别报警信号发生,系统将自动切换至高级别报警界面,进行优先处理,从而实现监所安全等级化管理。不同等级、不同地点的报警信息将根据系统先前配置分发到不同用户或岗位的客户端。(以下为常用情况,具体可以依实际配置)

一级报警:高压电网报警、紧急报警、门禁胁迫密码报警;

二级报警:巡更异常报警、智能视频行为分析系统报警、AB门禁报警; 三级报警:监室对讲呼叫报警系统,未巡更报警、门禁非法卡报警、门禁非

/ 362 正常出入报警、周界报警系统报警;

四级报警:视频移动侦测报警、无图像报警、设备异常报警。

当发生一级报警时:总控和责任单位全部岗位都接受到报警,各岗位接收到本岗位的处置预案,所有声光报警器开启,领导岗位将负责对该事件作决策、调度。报警源必须手动现场消警。

当发生二级报警时:系统产生二级系统报警处置预案,总控中心或值班领导岗做最终消警处理并说明原因。

当发生三级报警时:由分控岗监控报警地点画面,作报警结果记录,可无线对讲呼叫就近岗位进行现场巡查。

当发生四级报警时:由直接分管岗位监控报警地点画面,作报警结果记录。

5.2.3.报警联动

统一的综合安防管理界面,集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紧急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巡视系统、在押人员报告系统等于一体,可以实现各子系统的管理与相应的报警联动。当对应子系统出现警情会自动上报,综合安防管理平台根据报警联动设置进行报警输出模块(LED、电子地图、声光报警器、监管信息系统等)的联动,具体如下:

系统报警联动后可出现功能:

 触发监控现场警铃,警示现场人员(在监控现场配置警铃) 自动把报警现场图像上传到监控中心大屏或电脑上  自动对报警现场进行录像存储

 在操作员电脑上发出报警提示,同时发出报警声音  支持图像切换、录像、读秒等联动操作  支持电子地图报警定位  支持报警短信通知

 支持报警时自动弹出紧急预案

 摄像头预置位回调:摄像机自动转动到特定位置,获取现场图像  通过开放整合实现更丰富的报警联动功能

/ 362

酒店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酒店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目 录第一章 系统概述 5 1 前言 5 2 需求分析及设计定位 6 2.1 工程概况 6 2.2 需求分析 6 2.3 系统规划 7 3 总体设计要求 8 4 设计原则 9......

酒店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全)

酒店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目 录第一章 系统概述 5 1 前言 5 2 需求分析及设计定位 6 2.1 工程概况 6 2.2 需求分析 6 2.3 系统规划 7 3 总体设计要求 8 4 设计原则 9......

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

关于印发《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的通知公监管[2002]1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单列市公安局:为了加强和规范看守所技术建设,公安部制定了《......

市看守所“人性化”管教纪实

市看守所“人性化”管教纪实新闻来源:遂宁日报 更新时间:2010-7-25 10:52:27 【字体:小 大】民警温情关怀 在押人员走上新生路——市看守所“人性化”管教纪实 高墙、电网、铁......

看守所对讲方案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

下载某市看守所智能化技术方案(优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市看守所智能化技术方案(优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