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三标认证)_环境职业健康程序文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2:57:3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三标认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境职业健康程序文件”。

编 号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文件控制程序 页 次 1/5 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文件管理的部门职责,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评审、更改、作废、回收等管理内容和程序,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的版本,严格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的控制。3.职责 3.1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制定《文件控制程序》并组织实施,对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 系所要求的文件标识、编制、识别、审批、发放、使用、更改、作废和评审进行有效控制;负责定期发放公司受控文件清单。

3.2工程管理部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组织更改及工程项目应用技术 性文件和项目性文件的控制,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发放管理。3.3总裁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发布。3.4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审核。3.5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及资料的编制、更改、报批和发放工作,定期向集团公司办公室报受控文件清单。4.工作程序 4.1文件的分类 a)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等;

编 号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文件控制程序 页 次 2/5 b)技术文件:技术标准、图纸、作业指导书、规范等 c)外来文件:法律、法规、顾客提供的文件资料等; d)其他文件:工程合同文件、行政管理文件等。

4.2文件的编号 4.2.1管理手册的编号:

HTCX-B/0-2011 年代号

版本号/修改状态 管理手册代码 4.2.2程序文件编号:

____________年代号

程序序号

版本号 程序文件代码 4.2.3其他文件编号:

□□-×××

顺序号 部门代号

编 号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文件控制程序 页 次 3/5 部门代码表示:办公室-BG;人力资源部-RL;经营开发部-JY;计划合约部-JX;材料设备部-CL;财务部-CW;审计部-SG;工程管理部-GC;质量安全部-ZA;中心实验室-SY;项目经理部-XM。文件分发号:总裁-001、管理者代表-002、副总经理-003、总工程师-004、经营开发部-005、计划合约部-006、办公室-007、人力资源部-008、材料设备部-009、财务部-010、审计部-011、工程管理部-012、质量安全部-013、中心实验室-014、项目经理部-015。

4.2.4外来文件按原编号。4.3文件的编写和审批 4.3.1管理手册由工程管理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裁批准。4.3.2程序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写并交与质量安全部统一修改装订成册,管理者代表审批。4.3.3其他管理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写,部门领导审核,分管副总批准;重大项目文件由总裁审批。4.3.4上级下发的管理性文件由集团公司办公室首先进行识别,然后送相应的主管领导审阅,并按审阅意见传递各相关部门,文件原件由集团公司办公室保存。4.3.5存档文件做好标识,由集团公司办公室统一归档保存;确保文件的正确、清晰、协调、易于识别和检索。4.4文件的收发 4.4.1各部门文件管理人员按签发范围发放文件,文件领用人须在《发文登记》上签名。4.4.2各部门资料应有专人管理,收到资料要进行《收文登记》。4.4.3公司范围内发放的文件为“受控”文件,在封面加盖“受控”印章,注明分发号;向顾客提供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不盖印章。

编 号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

修改状态

B/0 文件控制程序 页

4/5 4.4.4 当文件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文件使用人应到原文件管理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并延用原文件分发号。破损文件由原文件管理人员负责销毁。4.4.5文件丢失,文件使用人须填写《文件领用审批表》重新办理文件领用手续,并予以说明。原文件管理人员补发文件应重新编分发号,注明丢失文件分发号作废。4.5文件的复印 4.5.1受控文件未经批准不得复印,必要时应由文件产生部门申请,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复印。复印受控文件后按文件发放程序办理手续。4.5.2需使用文件但未领到文件的人员或部门,不得使用他人文件复印,应按文件领用程序办理领用手续。

4.6文件的评审修改及再次批准 4.6.1由工程管理部通过内外审核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适宜

性作评审,并组织相关单位每年底或第二年初对现有的体系文件进行全面评审,因评审或其他原因需对文件进行修改时,发布前应再次批准。4.6.2《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需要局部修改时,由职能部门提出书面修改意见,经质量安全部审核,总裁、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并发《文件更改通知单》。4.6.3公司各部门制定的文件需要修改时,由撰稿部门报分管副总批准后进行修改。4.7文件的换版、作废与保存

4.7.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需整体更改或进行较大幅度修改时,经总裁批准后确定原版文件作废,换发新版文件,同时收回作废文件并加盖“作废”标识。文件销毁经管理者代表批准,由工程管理部统一销毁。4.7.2公司各部门制定的文件经分管副总批准作废后,编写部门通知集团公司办公室,由集团公司办公室发文件作废通知,各有关部门负责销毁旧版文件,并填写《文件销毁记录表》。对有存查价值而须保留的作废或失效文件,要加盖“作废留查”标识,防止误用。4.7.3文件的归档,执行公司《档案管理办法》。

编 号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文件控制程序 页 次 5/5 4.8文件的管理

4.8.1公司各部门每年十二月下旬向集团公司办公室报本部门现行的《受控文件清单》,(包括技术性文件和项目性文件及各部门内部自定的管理性文件),集团公司办公室每年一月核定整理出公司总《受控文件清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发布,间隔期各部门发放的受控文件,由各部门自行控制,报集团公司办公室备案。4.8.2各部门文件管理人员对该部门文件经常进行自检,保证在用文件的有效性。4.8.3借阅文件,须填写《借阅登记》并经该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借阅者应在指定的日期内归还,到期未还的由文件管理人员负责收回。4.9外来文件控制 4.9.1各职能部门要定期核查所使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有关外部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及时更换过期文件,并通知集团公司办公室,对受控文件进行动态管理。

5.相关文件

5.1《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5.2《公文处理办法》 5.3《档案管理办法》 5.4《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及附表 6.1《发文登记表》 6.2《收文登记表》 6.3《文件领用审批表》 6.4《文件更改审批单》 6.5《文件销毁记录表》 6.6《受控文件清单》

6.7《文件借阅登记表》

编 号 HTCX-B/0-02-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记录控制程序 页 次 1/3 记录控制程序 1.目的 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贮存、检查、保护和处置进行控制和管理,为证明产品、过程符合要求及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据,同时也为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及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保证和改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提供信息。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项目经理部在产品实现过程和管理体系运行中记录的控制。3.职责 3.1质量安全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明确记录的管理职责。3.2质量安全部负责检查本程序的实施及记录目录清单的检查、汇总。3.3工程管理部负责施工过程中各类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3.4公司各部门负责本系统记录的检查、指导和管理。3.5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项目各类记录的建立、收集和管理。3.6各部门/项目经理部资料员应做好记录的收集、标识、贮存、检索、保护以及保存期限和处置工作,并填写记录目录清单。4.工作程序 4.1记录的收集、标识 4.1.1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收集、整理、编目工作。项目经理部设专人负责本部门项目记录的收集、整理、编目等工作。4.1.2各部门/项目经理部要对本部门记录的名称、编号、形成时间和相关人员签字

编 号 HTCX-B/0-02-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记录控制程序 页 次 2/3 等内容进行标识,并填写《记录目录清单》。记录内容的填写必须与工作同步进行,应 保证客观、真实、准确、清晰、具有可追溯性,有关人员签字要齐全,重要记录需经核对、审核、批准。4.2记录的贮存、检索4.2.1公司各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贮存本部门的记录。记录可采用不同的载体形成,如文字、图片、磁带、磁盘、照片、胶片、录像带等。记录的储存环境要通风、防潮、防火、防虫蛀、鼠害等。4.2.2公司各部门、项目经理部将其主管的记录以目录清单的形式,每年十二月下旬报公司质量安全部,由质量安全部核定整理出公司总的记录目录清单并备案。4.3记录的保护、保存期限 4.3.1各部门应做好记录时的收发登记工作,填写《记录归档清单》和《记录借阅登记》,保证记录传递过程中的完好,防止破损、涂改和丢失。

4.3.2保管借阅执行公司《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应规定,并填写《记录借阅登记》。若合同有要求,在商定期内记录可供顾客代表查阅。4.3.3主管部门确定本部门记录的保存期限并在目录清单中注明。a.记录的保存期限分为短期(三年)、长期(十年)和永久保存,在记录清单中标明。b.超过保存期限的由工程管理部依据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及本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销毁。4.4记录的归档

4.4.1记录由各主管部门整理保存,需归档的按公司《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应规定执行。4.4.2工程施工记录归档,执行合同要求或国家、地区、行业要求。

4.4.3 工程资料的管理执行公司《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管理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 a.向建设单位移交的竣工资料。

编 号 HTCX-B/0-02-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记录控制程序 页 次 3/3 b.项目经理部归档的竣工技术资料。c.公司管理制度所规定的记录。

资料移交时,应填写《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移交表》,记录其移交的时间,内容,移交人及接收人信息。4.5记录的处置 4.5.1记录到期后,由主管部门决定继续保存或销毁,并通知质量安全部,质量安全部在《记录目录总清单》中注明保存或注销。4.5.2当合同有明确规定时,按规定办理。4.5.3来自供方(分包方)的记录,项目经理部进行控制管理。5.相关文件

《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管理规定》 6.记录 6.1《记录目录清单》 6.2《记录目录总清单》 6.2《记录处理审批表》

6.3《记录借阅登记表》

6.4《记录归档清单》

6.5《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移交表》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编 号 HTCX-B/0-03-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1/5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及时获取、识别、传递和更新适用于本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公司制定《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2.适用范围 涉及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的法律、法规的获取、识别、传递和更新;对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中的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合规性评价。3.职责 3.1公司总裁负责批准公司《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清单》并传达满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重要性。3.2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定期公布公司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清单》负责组织对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进行每年一次的评价。负责接受上级下发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并转发给公司相关职能部室。3.3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获取与本部门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发布,建立部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报集团公司办公室备案;并对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进行评价。4.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图: 法律法规、标准的获取

编 号 HTCX-B/0-03-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2/5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标准的识别 填写部门法律法规清单

发放使用的法律法规、标准 对法律法规的保存和管理 N Y 失效 /作废 对法律法规的更新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 4.1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 4.1.1获取范围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所涉及的所有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1.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 4.1.2.1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 4.1.2.2省(市)地方法律和相关部委的规章; 4.1.2.3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标准; 4.1.2.4使用的国际公约、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4.1.2.5其他要求。4.2获取途径

编 号 HTCX-B/0-03-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集团公司办公室负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3/5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4.2.1责接受上级下发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文件,并及时转发给公司相关职能部门。4.2.2公司各职能部门应对获取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确认其适用性,经公司分管领导批示后,传阅相关职能部门。4.2.3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站、出版社、行业协会等途径及时获取与本公司相关的国家与地方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确认适用性 4.3.1公司各职能部门对于获取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由本部门负责人对其版本、有效性与公司产品、服务活动的适用性及环境因素的关联性条款进行识别确认,经分管领导审批后,确认为公司和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填写《法律法规获取(更新)确认登记表》,一式两份,集团公司办公室备案。4.3.2当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新时,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应重新对其适用性予以确认,及时填写《法律法规获取(更新)确认登记表》,一式两份,及时送达集团公司办公室,经办公室确认其适用性后,以《信息交流联络单》形式传递到各部门、项目部。4.3.3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建立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清单》,并经公司总裁批准后,向各部门、项目部发放。4.3.4集团公司办公室每年1月对公司《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清单》的有效性进行再确认,如发生变化应对其进行更新,并以《信息交流联络单》形式传递各部门、项目部,各部门、项目部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清单》中作出更新和标识。

编 号 HTCX-B/0-03-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法律法规和其他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4/5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4.4要求的管理 4.4.1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清单》和留存的《法律法规获取(更新)确认登记表》妥善保管,防止丢失。4.4.2各部门应根据公司《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清单》,建立本单位适用的《法

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4.4.3公司各职能部门对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归档管理,并根据使用和更新的情况随时予以更新。公司各职能部门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给管理体系覆盖的相关单位。4.4.4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部门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按国家、地方、行业分别建立清单,对获取或更新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实填入清单,妥善保管,并

负责跟踪其变化,对于作废的文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处置。4.4.5公司各职能部门应结合自己所承担的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活动的职责和内容组织对相应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标准的学习、宣传或培训,培训工作具体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4.5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 4.5.1各项目经理部可针对自己所承担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定期进行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填入《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登记表》,经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后,予以留存。4.5.2当进行合规性评价时发现活动中的环境因素控制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时,各单位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纠正或纠正措施,并保存纠正、验证记录,具体执行《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5.3公司各职能部门负责定期对项目经理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

监督、检查,并将结果反馈到集团公司办公室。4.5.4集团公司办公室每次在管理评审前,负责组织对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合规性进行一次全面评价,评价结果应形成《合规性评价报告》,并作为管理评审输入内容之一。

编 号 HTCX-B-11-0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5/5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4.5.5评价方法:审核;文件和(或)记录评审;对设施的检查;面谈;对项目或工作的评审;常规抽样分析或实验结果;取样或实验;设施巡视和(或)直接观察;其他。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记录 6.1《法律法规获取(更新)确认登记表》 6.2《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登记表》 6.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清单》 6.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6.5《合规性评价报告》 6.6《信息交流联络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编 号 HTCX-B/0-04-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1/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为了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及所有设施进行危害因素辩识与风险评价,确定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重大危害因素,为建立目标、指标提供依据,公司制定《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施工活动、产品、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及控制。3.职责 3.1质量安全部负责编制本程序,组织职业健康安全初始评审。3.2质量安全部、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辩识危险源因素、风险评价与控制,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和《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3.3项目经理部,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确定本单位危险源及重大危险因素及风险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和《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4.工作程序 4.1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根据本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a)施工生产作业活动、施工工艺。b)施工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c)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和运输。d)其他辅助活动。4.2识别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害因素由质量安全部组织各部门、项目经理部相关人员,依据活动或服务的范围、性质和时限,组织对危险源因素的辩识,确定活动中的重大危险源因素。4.2.1危险源因素的类别 a)施工产品、机械设备、人员、材料;

编 号 HTCX-B/0-04-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2/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b)劳动保护用品; c)供方、分包方的影响; d)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化学危险品、交通安全类; e)活动、服务类; f)特殊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类; g)其他类。

4.2.2 可导致的事故类型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划分为以下类别: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4.2.3 进行危险源辩识时,可以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系统安全分析、类比等方法。4.2.4危险源辩识应满足以下要求,以确保其充分性: a)危险源辩识应考虑所有进入施工场所的人员。b)危险源辩识应考虑所有的施工作业活动(常规和非常规的)管理活动。c)危险源辩识应考虑所有的施工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的设备。d)危险源辩识应考虑机械能、电能、势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七个方面。e)危险源辩识应考虑所有场所和环境。

编 号 HTCX-B/0-04-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3/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4.2.5 根据危险源辩识的结果,质量安全部、集团公司办公室编制《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4.3风险评价 4.3.1总则 a)风险评价应在危险源充分辩识的基础上进行。

b)风险评价为确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和进行控制提供信息。c)风险评价应为建立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d)风险评价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公司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提供衡量的基准。4.3.2风险评价应征求一线作业人员的意见和要求;评价人员应进行适当的培训。4.3.3风险评价的方法 4.3.3.1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L值表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度用E值表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用C

值表示。4.3.3.2为简化评价过程,采用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具体分值见下表: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能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编 号 HTCX-B/0-04-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2: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4/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表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每周一次暴露 3 每月一次暴露 2 每年几次暴露 1 非常罕见地暴露 0.5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经济损失 人数 500以上 10人以上 100 大灾难 50—500 3—10人

灾难 10—50 1人 15 非常严重 5—10 重伤 7 严重 1—5 至少一人 3 重大 1以下 轻伤 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编 号 HTCX-B/0-04-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4:危险等级的划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5/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表分(D)(D=L+E+C)分数值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160—320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4.4风险控制

4.4.1重大危险因素的确定 从表4中查出D值对应的分数值,D≥70的,确定为重大危害因素即重大风险;D ﹤70的,确定为非重大危险因素。重大危险因素确定后形成公司《重大危险因素清单》。4.4.2重大风险必须控制,控制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小、隔离、个性防护”的原则,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必须控制。4.4.3重大风险的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a)公司确定《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重大危险源清单》,项目经理部根据《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的《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b)公司通过下发年度计划等提出《重大危险源清单》文件,指出有关重大风险控制的要求。

c)项目经理部针对《重大危险源清单》制订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提供资金、专项技能、防护设施和用品等必要的资源。d)通过目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运行控制、应急与响应绩效监测,落实和改进控制措施。

编 号 HTCX-B/0-04-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危险源辩识、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6/6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4.5风险评价和控制的管理 4.5.1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有效性。4.5.2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生产工艺和施工设备及施工项目、现场发生重大改变时,施工安全科学技术出现重大进步时,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知识 和方法有了新的发展时,公司资源有良好保证时,应重新考虑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更新、补充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的信息。4.5.3每年管理评审时,应根据目标和管理方案实现情况,对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予以更新、补充、改进。5.相关文件 5.1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5.2公司《管理手册》

6.25.3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6.记录和表格

6.1《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一览表》

《重大危险源清单》

编 号 HTCX-B/0-05-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1/7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最大限度的识别出公司在施工生产、产品或服务活动中能够控制和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进行更新,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得到重视,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施工生产、产品或服务活动中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 管理。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的批准 3.2质量安全部负责组织各单位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汇总、评价和更新,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对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3.3集团公司办公室负责对公司机关办公区域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汇总、评价。负责对各单位的节能降耗情况进行监控。3.4公司各项目部指定专(兼)职环保员负责识别、汇总、评价和更新本单位内的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将结果报送公司质量安全部;负责本单位重要环节因素进行策划、运行控制、监测,根据需要配置监测、测量设备,定期委托有关部门校准。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 4.4.1识别的范围 a)各部门、项目部在施工生产、产品、管理或服务活动中自身能够控制或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编 号 HTCX-B/0-05-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2/7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b)工程分包方、劳务分包方、物资供给方等相关方提供的施工生产、产品或服务活动中的环境因素。4.1.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依据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包括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弃物排放、土地污染、放射性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社区和当地环境问题在内的七个方面的环境因素。4.1.3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下列四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a)现场询问和咨询

b)问卷法

c)现场观察法 d)排查法 4.1.4环境因素的确认 各单位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对本部门的活动和服务进行分析,将各方面环境因素尽量全面的识别出来。识别环境因素通常使用《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通过填写此表

将意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进行分类,报质量安全部备案。4.1.5环境因素的更新 a)环境因素的更新应每年进行一次,如果各单位(部门)在施工生产、产品或服务活动中没有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即没有新的环境因素产生,经质量安全部同意可不再进行环境因素的填报工作。b)新组建的项目部在施工前,应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执行本 程序4.1的内容。c)当项目部承接的工程超出以前的施工工艺范围,或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由施工单位在一周内对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进行补充和识别。

d)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时,发现原来的环境因素识别认识不深入,需要重 新进行更新。4.2环境因素的评价

编 号 HTCX-B-11-05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3/6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4.2.1 评价原则: a)将环境因素按其自身性质和其对环境影响程度分为Ⅵ类: Ⅰ类:违反法律、法规、标准; Ⅱ类:潜在危害健康或存在安全隐患; Ⅲ类: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Ⅳ类:浪费资源、能源; Ⅴ类:影响企业形象,受相关方关注: Ⅵ类:可持续改进,逐渐替代使用绿色产品。b)根据对环境因素改进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五级: A级:无/低费投资,加强管理即可改进或控制; B级:无/低费投资,已经可改进或控制,需正常保持; C级:进一步改进的技术可行,有投资保证可实现; D级:近期(一、二年内)改进有难度(技术不成熟或投资较高); E级:技术经济暂不可行,只能列为远期目标。4.2.2 确定评价方法 采用是非判断法与多因子评价法相结合进行评价。4.2.2.1是非判断法 公司质量安全部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分别对各项目部报送《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和《水量消耗节超情况报表》、《电量消耗节超情况报表》中所登记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材料设备部对施工生产中使用原材料所造成的资源消耗进行评价。4.2.2.2多因子评价法(见附表)多因子评价法评分标准

编 号 HTCX-B/0-05-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4/7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评价因子 评分说明 评分 连续发生—每日一次 5 每日一次—每周一次 4 3 发生频率a 每周一次—每月一次 2 每月一次—每年一次 1 一年以上时间一次(偶然发生)≥100%(或不受控)4 50%~100% 排放值与法规标准值之比b 3 50%~80%(不受控,但不彻底)(或管理受控情况)30%~50% 1 30%以下(或完全受控到控制)5 国家乃至全球性严重破坏 4 省或市严重破坏 3 影响范围及程度c 镇区附近较严重破坏 2 厂区附近轻微的影响 1 厂内影响 5 不可恢复或一年以上可恢复 4 半年至一年内可恢复 环境影响的可恢复性 3 一周至半年内可恢复 或持续性d 2 一天至一周内可恢复 1 一天内可恢复

编 号 HTCX-B/0-05-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5/7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国际高度关注 5 国家高度关注 4 公众和媒介的关注程度e 地区性关注 3 厂区附近 2 不为关注 1 能源、资源消耗的评价参数取值标准 内容 得分 a)万元产值年消耗量 大 5 中 3 小 1 b)可节约程度

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5 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 3 较难节约 1

编 号 HTCX-B/0-05-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6/7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4.2.3确认重要环境因素 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优先项级别 环境因素得分X值(X=am,m=bcde中的最大值)求出之后,就要根据得分进行环

境因素评价: ①一般X≥15为重要环境因素。②X﹤15为一般环境因素③根据环境因素得分X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优先项级别(污染物类)m=5或x=25为紧急优先项

x=20 为高度优先项

x=16 为中度优先项 x=15 为低度优先项 ④能源资源消耗类环境因素评价及优先项级别 x=a+b a=5或b=5或x=10为紧急优先项

x=9 为高度优先项 x=8 为中度优先项 x=7 为低度优先项 质量安全部将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送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到体系覆盖的单位和部门。4.2.4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 质量安全部应将各单位上报后的更新后的环境因素按第4.2.3条款及时确定该因素

是否为重要环境因素,如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将该因素及评价报告送管理者代表审批,并将审批后的补充重要环境因素下发到体系覆盖的单位和部门。

编 号 HTCX-B/0-05-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7/7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5.相关文件 5.1《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5.3《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6.记录 6.1《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6.2《环境因素识别排查表》

6.3《体系运行检查记录》 6.4《水量消耗节超情况报表》 6.5 《电量消耗节超情况报表》 查看详细

编 号 HTCX-B/0-23-201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版本号/修改状态 B/0 页 次 5/8 文件 附: 三标对照表 Q E O GB/T50430-2007 引言 引言 1.1总则 1范围 1总则 1.2应用 1总则 2引用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2术语 3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4质量管理体系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素 4.1总要求 3.1一般规定 4.1总要求 4.1总要求 4.2.1总则 3.3.3 4.4.4文件 4.4.4文件 4.2.2质量手册 3.1.1 4.4.4文件 4.4.4文件 4.2.3文件控制 3.5.1、3.5.2 4.4.5文件控制 4.4.5文件和资料控制 4.2.4记录控制 3.5.3、11.2.2、11.3.3 4.5.4记录 4.5.3记录和记录管理 5管理职责 4.3.1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1结构和职责 5.1管理承诺 4.3.1 4.2环境方针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1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4.3.1环境因素 价和风险控制后策划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4.3.1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2环境方针 4.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5.3质量方针 3.2.1、3.2.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一)、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各个场所都能得到有效版本及适用的文件......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1115)(版)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十一)-劳务供方控制程序劳务供方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劳务供方的评价、选择、管理、验证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劳务供方在施工过程中,满足质量、环......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程序文件(1619)

(十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确保最终产品达到规定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物资、施工过程、施工工序和最......

环境与职业健康认证强制性文件(材料)

TO:天铭/田先生FR:邦立达咨询/秦老师 DATE:2014/11/18 RE:关于贵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须提供的强制性文件以下文件须来自于政府环境部门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 1) 2) 3) 4) 建设项目项......

三标管理体系工作汇报 质量、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评审汇报

2015年三标体系管理评审汇报自2013年我公司通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以来,今年已是我公司三标体系的第二次审核,在此期间我公司的三标体系完善逐渐地趋于成熟,在2014年度......

下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三标认证)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三标认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