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危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本危机系列”。
日本危机:中国还要做“救世主”吗?
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自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作为对 世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慷慨伸出援手买“债券”,救美国救欧洲救日本救世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一片赞誉。怎奈,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日债危机和世界经 济危机依然深不见底,而且还正呈现愈演愈烈之势。那么,中国真的能当“救世主”到“至死方休”吗? 【1】财政状况不佳 日本评级遭降恐“在劫难逃”
据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1年08月24日报道,穆迪对日本主权信用等级的3个月负面观察期“大限将至”,却遇日 本首相即将易人。8月23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对内阁官员表示,一旦日本国会在未来几天通过两份关键议案,他就将辞职。此前一日,穆迪表示将就日本评级问题 “很快作出决定”。穆迪曾在5月31日将日本的“Aa2”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评估期为3个月。分析人士称,日本评级遭降预计“在劫难逃”。
评级遭降几率增大
穆迪发言人22日表示,无论日本即将进行的领导层更替结果如何,该机构均有可能会下调日本的评级。目前,穆迪维持日 本“Aa2”级的主权信用评级,该评级在穆迪信用评级等级中为第三档。通常而言,如果评级机构将某一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但是其观察要素 在改善之中,那么评级机构可以选择延长评估期。不过,日本目前的经济表现和财政纪律未必能够提供支持。
日本财务省本月公布的数据称,截至今年6月底,日本的国家债务余额达到943.8万亿日元(约合12.25万亿美 元),创历史新高。据初步估计,日本最新的国家债务余额与GDP的比重或已达到224%,居发达国家之首。另据经合组织(OECD)数据,日本政府 2010年的财赤规模占GDP的比重为8.14%。
在三大评级机构中,标普给日本长期国债信用评级为“AA-”,而惠誉给日本外币债务的评级为“Aa”,分别为两者信 用评级等级标准中的第四位和第三位。两机构还在今年4月底和5月底将日本当前评级前景定为“负面”。这都表明日本的实际债务负担与财政赤字水平之高早已被 市场熟知。
西班牙对外银行高级经济师夏乐表示,近来由于欧美债务问题暴露,日元成为了避险货币。但如果日本评级遭降,那么原本 流入该国的海外资金或出现部分回流,去寻找新的避险对象,导致日元走软。另外,日本被降级会抬升该国发行国债的成本,进一步恶化其财政状况,不利于日本震 后的财政刺激措施的实施和经济的复苏。【2】面临巨额预算赤字
日本主权债务评级被下调至Aa3
据中新网2011年8月24日电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周三下调了对日本的主权债务评级。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日本已 经是财政状况最为糟糕的工业国,评级下调给日本政界领导人带来更大的财政整顿压力。穆迪表示,已将日本国债评级从Aa2下调至Aa3,理由是日本政府面临 巨额预算赤字,同时日本政府债务自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以来一直在不断累积。调整之后,穆迪对日本的评级与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评级对日本的评级对 等。这两家评级机构对日本主权债务的评级均为AA-,评级展望为负面。【3】标普再辩美债评级下调之因 声称不会对欧盟手软
据中广网2011年08月23日报道,自1988年以来,全球各经济体主权信用恶化的情况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发达国家出现债务问题,„AAA‟评级比例在不断下降。这种变化反映出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健康社会福利支出持续上升和缺乏更好的财政赤字解决方案的 长期性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应当警惕。” 8月22日,标准普尔董事总经理、全球主权政府和国际公共产业评级主管David Beers在北京称,标准普尔降级的出发点实际上与美国财长盖特纳观点一致,并强调不会因为“下调美国主权评级带来巨大的市场波动”就对欧盟区手软。
8月5日,标准普尔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并对该长期评 级的展望转为负面。这一决定引发了市场的巨大波动,也招致了美国政府的不满。David Beers昨日指出,盖特纳日前在接受美国某财经电视台采访时,在对标准普尔下调评级进行批评的过程中提到了两点:一是国会两党有关债务期限旷日持久的辩 论导致了政治分裂,二是长期而言,美国政府的公共财政状况仍不可持续。“上述两点正是标准普尔作出降级决定的两个核心要点。”David Beers说:“盖特纳可能不同意我们的结论和分析方法,但他的观点与我们实际上是一致的。”
此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偿债能力与信用评级无关,美国可以偿还所有债务,因为它可以印更 多的钱,所以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为零。” David Beers表示,标准普尔并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美联储没有办法来避免美国政府的违约。“格林斯潘忽略了债务上限问题,如果债务上限不上调,按照法律,则 不允许再借钱,政府就无法偿债,在这种情况下,违约的可能性就确实存在。”David Beers说。
【4】卡扎菲发表讲话宣称将对抗“侵略”,不是胜利就是战死
据中新网2011年8月24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路透社记者24日从利比亚发来消息说,al-Orouba电视台播 放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最新讲话,卡扎菲在讲话中表示,撤离阿齐齐亚兵营是战术性动作,在对抗“侵略”斗争中,他要么胜利,要么战死。报道还说,在北约 64次空袭轰炸后,阿齐齐亚兵营已被夷为平地。
【5】网闻博评:美国“生病”全球“吃药”谁来埋单?
作为美国公司的世界评级机构标普给美国主权信用“降级”,“降级”对象又对评级机构挥舞政府执法监管“大棒”,这出 信用评级“双簧戏”,亦如美国总统与国会的“民主闹剧”,这场大戏的谜底现在已经开始浮出水面。因为标普从美国头上开刀“以身作则”了,所以绝不会“对欧 盟区手软”就顺理成章了。而既然对美欧都“毫不手软”,日本主权信用遭降级,也就“在劫难逃”了。穆迪将日本国债评级从Aa2下调至Aa3,自然是“手起 刀落”说到做到。
其实,欧洲与日本的“借债成瘾”,也是美国“负债经营”先进经验的流播感染,同时也是在不得不为美国“分摊账单”。当然,除了日本和欧洲是美债的传统铁杆买家,美债市场上升起的最耀眼新星,自然非中国莫属。中国现在不但连续卫冕着“美债冠军”,而且欧洲与日本也都纷至沓来 伸手向中国求援。就在中国慷慨“救世”之时,世界评级巨头会不会“背后捅刀子”,会不会对中国也一视同仁地“毫不手软”呢?据经济观察网2011年08月 18日报道,惠誉(北京)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高级董事、在华首席银行分析师朱夏莲表示,“假如银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会出手相助,这或许会影响对中 国政府的主权评级。”由此可见,中国的处境,同样不容乐观。
显然,各个国家的经济危机与债务危机,并不是穆迪、标普和惠誉这世界信用评级三大巨头直接制造的,但往往是由它们最先点燃和引爆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美元帝国”垄断专制,其“影子政府”还是在华尔街。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世界上就是这样被“看不见的手”在“计划管理”着。
那么,美债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危机,这场危机究竟有多严重呢?从最近接连发生在西方世界心脏 地带的挪威枪击恐怖事件、英国骚乱和德国骚乱,我们就能感知到这场风暴源地的寒流。至于如火如荼的“阿拉伯之春”和“印度二次革命”,只是西方向世界“派 单”的“危机输入”反应。譬如,此前的伊拉克战争和正在进行的利比亚战争,究竟是“民主革命”的“人民选择”?还是“丛林法则”的“西方侵略?恐怕“国际 社会”的主流舆论,并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认同。
美欧及西方世界危机,阿拉伯世界和利比亚纷纷遭殃,这就是美国“生病”西方“催帐”的必然结果。“美元帝国”的“货币殖民时代”,悦耳动听的“普世价值”布道背后,同样是“坚船利炮”的野蛮和血腥!那么,美欧及西方世界转嫁和“输出危机”,非洲和中东及南亚国家接连动荡“埋单”,中国就能安心做置身事外的看客 吗?中国就不会继续遭受“催帐”的要挟吗?进而言之,中国不继续做“救世主”,能由中国自己做主吗?问题是,在这个“货币殖民时代”,中国还有完全的“货 币主权”吗?美联储量化宽松,人民币就得被动升值,包括所持美债在内的中国外汇储备就得缩水蒸发,中国就得被迫接受“通胀输入”,人民币就得被迫出现“外 升内贬”,中国13亿人民就得被迫遭受双重乃至三重盘剥,难道这就是中国接轨市场经济“国际惯例”而获得的“民生福利”吗?而一旦美欧及西方世界继续“催 帐”且变本加厉,中国又将会面临怎样的险境呢?
所谓增强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最大的危机和忧患,正是在于中国为何要接轨这样的市场经济“国际惯例”?中国又该怎样脱离这个世界“资本丛林”的苦海呢?
【6】鉴古往而知兴替,让历史告诉未来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前的《印度革命:民主为何跑不赢腐败》及《货币殖民:阿拉伯 的春天故事》及《丛林游戏:“狼国”与“羊国”的战争》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回望来路,从“向钱看”争先富,到接轨市场化私有化“国际 惯例”,到形成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再到贫富两极分化和“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现在的美债危机和“输入性通胀”危机,我们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大蛋糕”,却原来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顶多,只算是给救美国救欧洲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贡献。
为何会这样呢?难道我们不正是从“向钱看”开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货币真当成了自己的财富吗?可到头来,自己真金白银的物质财富,却被“虚拟”给了西方富国,而自己仅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来很美”的数字和不断贬值缩水的纸钞!现在,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 “输入性通胀”危机,还看不到尽头。与其说这是以“东莞模式”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倒不如说是“向钱看”的思维模式已经陷入绝境。拜 物拜金,反而失财。自私自利,反倒自损自残。
拜金拜富,就得学习世界上最富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接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买办 精英通过世界舆论大合唱,顺着中国人“向钱看”争先富的“求学”愿望,又循循善诱地给我们送来了“科技崇拜”、“市场崇拜”、“GDP崇拜”、“法治崇 拜”及“普世价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这里面最核心的教义,还是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简称“市场经济”。
于是,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全球财富盛宴狂欢中,世界经济繁荣景气时,贫穷的中国人以血汗劳动供养美国和西方富国消费。而当经济景气低迷危机海啸来临时,遭受“血汗钱”缩水蒸发和“输入性通胀”打击最惨重的,还是贫穷的中国人。穷国供养富国,穷人供养富人,这究竟是哪门子 的“国际惯例”和“普世价值”?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今天实现危机突围的出路,同样需要回归到历史的起点上再出发!
日本核泄漏“盐比金贵” ——去抢盐??? 广告103 刘洁学号:10406200224 幽默一角:1、某超市,众人争相抢购食盐,唯一老太镇定自若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并不时摇头嘲笑。旁人上前问她为......
日本核泄漏危机的真相中评社北京3月16日电: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灾害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高度关注,尽一切可能向日提供必要的援助。在前期援助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
地震后政府危机公关对企业意义政府管理论文摘 要: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媒体日渐强势和经济法规逐步完善,中国企业品牌危机频发在公众视线中;自然环境突变、经济科技环境多变等,政府......
日本有句谚语:“要是闻着发臭,那就盖上盖子。”(眼不见为净。)丰田汽车公司(Toyota)似乎就在以这种方式处理其日益凸现的汽车安全问题。对于不能刹车的刹车以及颇有“主见”的油......
从日本危机看中国核电安全(东方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月14日上午3号反应堆机组发生了氢气爆炸,福岛核电事故已再次引发公众对核电安全性问题的讨论,如何在确保核设施安全性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