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思考[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外干部选拔任用规定”。
关于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国家教育部发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中就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等工作提出意见。对于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来说,加强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现阶段,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存在哪些问题?有何破解之道?作为高校统战工作者,如何立足于基层建言献策?这些都是需要高校统战工作者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党外干部选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24-02
一、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高校进行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当今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是每一个高校想要立足于当前新形势而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在各项改革发展工作中,各大高校把学校统战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凝心聚力、最广泛地凝聚和发挥全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不断开创高校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实现高校大发展。由此可见,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进行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
在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大力发展党外干部人才储备工作,充分调动党外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性,不仅是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基本工作,也是凝心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的领导机构成员进行座谈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努力。中共中央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各民主党派人才荟萃、各具优势。希望各民主党派弘扬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成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可见,建立健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可以推进高校深化改革,实现高校科学发展。同时,通过选拔任命更多的优秀高校党外人才,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技术过硬、知识过硬,能够党中央思想保持一致,能够与共产党合作共事的党外干部队伍,就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工作。
二、现阶段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一直以来,高校统战队伍人才济济,更是培养和选拔党外干部的摇篮。随着高校人才引进制度的完善和加强,各大高校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识分子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也不断增加,其中不少人是学术上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学者和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民主党派领导、无党派代表人士,他们的数量、知识结构、学术专长、社会交往等己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资源和财富。然而,随着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大,各大高校的人事制度及改革方向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出现了不少新情况,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第一,因为收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改革制度的影响,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也渗透到各大高校。人事制度的调整,机构的精简,使得干部队伍人数上也有明显的减少。如此一来,就为加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第二,一些地区合作办学的模式日益增多,干部“超员”问题凸显,更增加了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难度。
第三,为了实现高校卓越发展,教学和科研任务大幅提升。如果参加干部选拔竞争,就会在无形中增了的工作量,这也从客观上打消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第四,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大,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人员的流动性增加,一旦培养的党外干部缺少相对的稳定性,流失过大,就会严重影响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三、如何科学有效地完善和改进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为了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深化高校统战工作改革,从而实现高校科学发展,高校党委要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干部人才工作整体范畴,制定总体工作思路,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一,扩宽选用渠道,着力干部储备。高校是知识分子云集的摇篮,也是党外人才储备的重要来源,注意从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骨干、海外留学归国人员中发现党外代表人士,注重物色年轻人才,及时发现,及早培养,就能避免因人事制度调整、机构精简而使党外干部队伍人数减少的问题。高校还可以建立党外代表人士人才库,建立储纳党外人士的电子档案,有针对性地予以培养。同时,在高校引进的高端人才中,可以有意向的加大党外知识分子的人数,纳入重点培养范畴。
第二,建立健全选用机制,提升党外干部人数比例。高校可以根据党中央及教育部的方针政策,制定一些列强而有效的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命体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可以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大型会议人数比例形成制度。可以定期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座谈会、教学科研专题研讨会、重要决策咨询会等方式,保证了各党派、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
第三,加强党外干部的储备培养,提升综合实力。高校可以通过学习培训、考察调研、社会服务多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和培养,着力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可以选派党外代表人士进行理论培训,组织他们到基层考察进行社会实践,使他们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他们立足本岗搞建设、凝心聚力促发展的共识。充分发挥党外代表人士高层次人才多、智力密集的优势,为他们创造参与公众事务的机会,着力发现典型,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第四,多搭台促发展,为党外干部发展助力。一是高校要发展统一战线工作,就要搭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平台。着重吸纳党外代表人士进入高校核心组织和部门,让他们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发挥重用作用。二是高校制定更多激励政策,支持党外知识分子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高层次成果。化压力为动力,减轻党外知识分子的负担,让他们能有跟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校统战工作中,投入到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中来。三是高校要加强管理搞好配合,搭建和谐校园建设平台。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涉及许多部门,需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必须建立健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规范有序,各有关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机制。
第五,真抓实干,力争取得明显成效。高校要在党外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坚持选用“德才兼备”的原则,侧重储备干部的公信度和群众基础,在思想要积极进步,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要不断优化党外干部队伍的结构,施行民主选拔,坚持走群众路线,礼贤纳士,在更大范围选拔党外于部。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改进工作方式,优化选拔方法,逐步形成有利于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
在中国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高校统战工作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建立健全高校党外干部选拔任命机制、大力推进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是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推进统一战线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体会到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真心实意、重才重用、事业凝聚。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清差距和不足,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使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参政议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完善直属高校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领导班子[DB/OL].中国新闻网,http://hebei.ifeng.com/edu/zhonggaokao/detail_2014_02/19/1870739_ l.shtml.[2]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为实现中共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DBI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2/25/c_1141562 66.htm.[3]新世纪新阶段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初探[DBIOL]http://.
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落实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有关任务的通知》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在地县两级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
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心得体会杨楼镇人大主席 黄文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也是最易受人们诟病的主题。近几......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问题的调研与思考近几年来,我县在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监督工作中,不断扩大民主,立足机制创新,从建立制度和健全机制入手,把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
报告: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坚持严格的选人用人制度、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等四方面近年来,市**党组坚持以《干部任用条例》为指导,按照“健全制......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结-单位总结一、认真、《条例》和《办法》党组高度重视《条例》和《办法》的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工作。《条例》和《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委党组按照中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