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刑法学1作业答案”。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刑法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两种类型(B)
A、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B、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 C、成年人主体和未成年人主体
D、法人主体和非法人主体
2、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C)
A、消极行为
B、无意识行为 C、消极地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行为
D、危害不大的行为
3、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方法是(A)A、先减后并
B、限制加重 C、绝对相加
D、先并后减
4、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告之自己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形态?(D)
A、实行终了的未遂
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2年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D)
A、有认罪表现
B、有悔改表现
C、悔改并有立功表现
D、没有故意犯罪
6、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A)
A、1/2
B、1/3
C、2/3
D、1/4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7、国家工作人员肖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某公司的回扣40000元,归个人所有,肖某的行为构成(B)
A、贪污罪
B、受贿罪
C、介绍贿赂罪
D、贪污罪和受贿罪
8、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A)
A、中国公民
B、外国人
C、无国籍人
D、任何人
9、伪造信用卡的,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先伪造信用卡,然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应(B)
A、二罪并罚
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C、吸收犯,重罪吸收轻罪
D、连续犯原则处理
10、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15周岁
11、农民孙某深夜偷割正在使用的通讯电缆,被偷割电缆价值500多元,中断通讯持续12小时。孙某的行为属于(B)
A、破坏生产经营罪
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盗窃罪
12、民政干部杨某1998年7、8月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抗洪救灾款2万余元,借给其兄经营服装。杨某的行为属于(A)
A、挪用公款罪
B、职务侵占罪
C、挪用特定款物罪
D、挪用资金罪
13、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A)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14、收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青工罗某偷盗的工业用紫铜。罗遂偷出价值人民币1500元的铜块交予赵某。二人的行为(B)
A、罗某构成盗窃罪,赵某构成销赃罪
B、属于共同盗窃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C、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犯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D、赵构成盗窃罪,罗构成贪污罪
15、司法解释是指(D)A、公安机关所作的解释 B、法院和检察院所作的解释
C、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所作的解释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所作的解释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自首的概念、成立条件及其处罚原则是什么?
答:(1)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交代所犯罪行的行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自首的成立条件:第一,自动投案;第二,如实交代所犯罪行;
(3)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2、一般累犯的概念与构成条件是什么?
答: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第一,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第二,前罪被判过刑罚,后罪也应当判处刑罚;第三,前罪发生在刑罚执行完毕或假释后的5年内。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试述我国刑法对几种特定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并说明理由。答:
一、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四、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试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特征及与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特征如下: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国家 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也侵犯公共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权。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公款而有意违反有关规定予以挪用,其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第一,犯罪主体不同;第二,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不同;第三,公款(物)的用途不同;第四,犯罪成立的条件不同。
作业刑法学1、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答: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有哪些罪刑种类(刑种),各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
刑法学专科作业题 作业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犯罪有犯罪目的的是( )。A.直接放意犯罪 B.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C.间接故意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2.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
《刑法学》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2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犯罪的刑事违法性表述,正确......
《刑法学(Ⅰ)》第一次作业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刑法空间效力问题上,主张不论犯罪......
人民警察的正当防卫12k060 【摘要】 实行正当防卫是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有效保障了社会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