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医知识复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医半期复习题”。
2014年上半年中医知识部分复习题
1、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最常见的辩证是膀胱湿热证,护治原则是清热利湿。
2、妊娠期间宜食甘平甘凉之品;产后哺乳期间宜食富于营养、易于消化、补而不腻之品。
3、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4、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促健。
5、六腑是指大肠、小肠、胆、胃、膀胱、女子胞。
6、肾的生理功能包括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冬季相通应.其基本机能是藏精。
7、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
9、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10、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方法有 顺应四时,平衡阴阳、调摄环境,慎避外邪、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有节,不宜过饥,过饱,否则易伤脾胃;春季护理起居要早睡(夜卧)早起;夏季护理起居要晚睡早起,适当午休;秋季护理起居要早睡早起;冬季护理起居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1、饮食有节,不宜过饥,过饱,否则易伤脾胃。
12、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13、中医学极为重视护理工作,认为对待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
14、标本缓急护理原则的内容包括急则护(治)其标法,缓则护(治)其本法,标本同护(治)法。
15、食物四性是指温、凉、寒、热。
16、七情致病中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优伤肺,恐伤肾。
17、八钢是指表里、虚实、寒热、阴阳。
18、在中医护理理论中,病室环境要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19、饮食有节是指饮食宜定时和定量。
20、辩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病人的方法和手段。
21、首创“麻沸散”的是华佗。
22、饮食有节是指饮食宜定时和定量。
23、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是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具体体现在同病异护、扶
24、气的分类有:人身之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
25、正祛邪、调整阴阳、护病求本、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制宜、预防为主。
26、在病情观察望神的内容中,神志分有神、无神、假神。
27、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最常见的辩证是膀胱湿热证,护治原则是清热利湿。
28、七情致病中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优伤肺,恐伤肾。
29、根据生活起居护理的要求,病人起居应适应四时气候变化,要遵循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30、热证或阴虚患者的病室温度可稍低,湿度可适当偏高,病室光线可稍暗。
31、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32、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辩证施护。
33、儿童宜性味平和,易于消化,又能健脾胃的食物,应忌食滋腻、峻补之品。
34、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方法有顺应四时,平衡阴阳、调摄环境,慎避外邪、起居有常,劳逸适度。
35、中医一般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和预防护理等。
36、食物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
3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38、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
39、基本观点有_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预防观。
40、正护法的内容有寒者热,热者寒之,实者泻之和虚则补之。
中 医 学 单 选 题1.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春秋时期属:A、孕育阶段B、奠基阶段C、分化融合阶段D、临床发展阶段E、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2.首先确立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黄......
医学院-中医学思考作用题(2)1.八纲辨证表证(表寒证、表热证)、里证寒证(恶寒、畏寒)、热证虚证(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2.脏腑辨证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胃热炽盛证、食滞胃......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和自治区“两文件、一条例”知识复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教职人员的资......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法律法规复习题1、执业医师对被注销注册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采取的司法救济途径是( A)A.行政复议B.行政诉讼C.行政赔偿诉讼D.民事诉讼E.刑事诉讼2.下列人员可以参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中医知识学习心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