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学生的消费调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90后的消费习惯调查”。
90后学生的消费调查
10级临床系妇幼一班谌艳
一、90学生的消费观
如今,无论科技,社会还是人们的观念,生活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正所谓“芝麻开花,节节高”,二者一切的变化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与精神文明需要,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而这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与精神文明需要必然导致了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可以说,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也就可以说他们的消费观的取向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消费观念。也许你认为我有些言过其实,其实不然。如今,我国大学生的比例与以前相比应该说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近年来大学一直在扩招,很明显,国家现在是投入一切可以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普及高等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自身素质,我们可以推算,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各行各业的人才将占去一半以上,半数以上的人的消费观自然也就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消费观。
在人们大谈“知识经济”、“科教兴国”的资本时代,教育投资无疑成为众多家庭中的又一投资热点,对于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说,子女的教育经费已占去了大半,许多父母为了子女能“成龙”、“成凤”,不得不节衣缩食。然而,当呼机、手机、高档时装、电脑、VCD等高档消费品纷纷涌入大学校园时,这又不得不使我们感慨万分,大学生的消费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远超出了一般层次的衣食住行,逐渐脱离了他们的经济能力和消费水准。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有的人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已经被腐蚀了,他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变得畸形了。其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吃讲究情调。对于如今许多大学生而言,到校外的餐厅、酒店去吃饭已是常事,经济条件好的就更不用说了。原因有两种:不满意校内食堂的饭菜;找一个理由请客吃饭。但不管出于哪种原因,他们都会选择那些装修漂亮、温馨舒适或有独特韵味的餐厅。当然消费群中不免会有一些农村来的同学,他们对“宴请风”既痛恨又显得很无奈。有很多家庭贫困的学生学费都需东挪西借,进校还要为情义去请客,不去就不给别人面子,去了将来肯定要回请,档次还要差不多,想想这,真觉得对不起父母。
时尚的“透支”族。现在的大学生,十分注重自身的形象,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我形象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西装革履,更多追求的是时尚与品位。如今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已经“信息化”了,腰挎BP机、手机的人群是越来越多。在饭厅、操场上不时地会有些学生顺手掏出手机来大讲一番。当然时尚的女孩子不仅有这些,她们的化妆品也都逐步“升级”,“资生堂”、“玫琳凯”、“美宝莲”、“欧莱雅”等诸多国际知名品牌逐步进入大学校园。
“网费、话费”节节升。信息化的另一个标志是网络,网络成了他们另一消费特色。拥有自己的一台电脑(当然最好是笔记本电脑)是所有大学生的梦想。他们认为这些高科技产品能给自己带来信息和方便,是自身形象外在的“物化”形式。他们上网大多都是聊天、打牌、玩游戏,这种网上游又花钱又浪费时间。除此之外,在众多的感情投资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话费投资,高校的电话卡非常畅销,而且种类繁多。这些感情投资不仅使双方花了一笔很大的电话费,而且严重影响寝室同学的休息。那些煲电话粥的男女生也成了众多消费者中的一个“重点”。
二、90后大学生消费趋势
1.基本生活消费向营养型、质量型方向发展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其主要标志,是硬性消费比值下降,软性消费比值上升,恩格尔系数降至41.9%.预计未来几年,消费结构必将更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从消费的内容上看,一方面,大学生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的消费比重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开始上升;另一方面,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购买保健品的支出将会上升。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将会变得更有营养和质量。
2、学习消费的比值将大幅度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大学生日益认识到学习不再是一件阶段性的事,而将伴随人的终身。不过有调查显示,北京目前用于继续学习的费用,大多数是自掏腰包,其中完全个人付费者占49%,个人与单位共同承担的占33%,全部由单位承担费用的18%.据北京市的推算,1999年继续教育的费用支出,人均约800余元,全市约达10亿元。
另外,一个新型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将会越来越成熟。2000年底,中国的上网用户达2250万人,比上一年的增幅为25.3%,24岁以下的用户占总数的56%.自1997年以来,网络教育出现了3种形式:一是国内著名大、中学校开通的网校;二是以开发教育软件的企业开办的网校;三是网络经济大潮催生的纯粹的网校。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有7.5%的青年参加过网上教育;网上大学也开始出现,许多著名大学已经开始这种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目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高速传输网和中高速地区网已经开通多条线路,建立了35个节点,通达全国70多个城市,连通了全国700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这意味着网络教育在未来将可能成为“继续教育”的主流方式。
3、休闲及娱乐消费呈现多样
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有着比其他年龄群体更为旺盛的需求,这在90年代已经开始显现。进入新世纪,大学生的这种需求必将愈加强烈,并将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领域,显现出新的发展势头。
休闲度假消费将会有较大的变化,大学生越来越不满足于看电视、进影剧院这样一些静止的休闲方式,而是追求新颖、出奇、刺激和有品位的活动:迪厅、游戏机,台球和保龄球将更为普及;蹦极、攀岩、速降、滑翔、漂流、潜水、探险、探幽这类刺激的活动,今后会吸引众多的青年大学生;听音乐、进茶仿、泡吧、泡沙龙,也将成为主流方式。
旅游观光消费,90年代在我国大学生中才开始流行,但发展的势头强劲。大学生是青年旅游者中的主体。未来大学生的旅游有两个趋势会更加凸显:一是首选自然风光;二是游出文化品位。
体育健身消费在大学中渐成时尚,“花钱出汗”不再被视为可笑的事,随着校园体育场馆建设的增加,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也将由单纯的室外场地转到室内室外并重,乒乓球、台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室内运动健身项目日益受到青睐。同时,健康消费还向保健器械、保健衣物、营养品等领域扩展。青年大学生对各种健康产品的需求,已超越基本的预防疾病的需求,进入更高层次。
4、人际交往消费成本昂贵
在我国步入信息时代的进程中,信息消费的发展迅如潮涌,据信息产业部赛迪资讯顾问公司2000年的调查,9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手机,其用户35岁以下者占80%;电脑用户24岁以下者占59.7%,35岁以下者占80.9%;网民年龄分布的高分值在20-30岁。信息消费的最大群体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可以预见,未来信息消费用户年轻化,将是一个不会逆转的前景。
具调查数据显示,33%大学生拥有手机,还有37%的大学生希望购买电脑。随着手机、电脑等产品由商务消费转向生活消费,大学生上网率的增长,个人电脑的畅销,也使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实用至上转向感受为本。
5、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
今天的大学生消费有着强烈的模仿性特征,有着很深的“白领情结”: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生所羡慕、仿效的社会形象。今天,发达快捷的消费信息、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使大学生对时尚的领略和把握更为及时准确,尽管他们还不一定拥有,但却能对许多时尚品牌如数家珍。一方面希望拥有舒适的物质生活,一方面希望拥有高雅的精神享受。“工作时拼命地工作,玩乐时拼命地玩乐”,这就是今天年轻人信奉的人生信条。与此同时,他们更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消费的选择,他们注重讲求生活的品味和质量,宁缺勿滥,宁高勿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既有物质享受,又讲求精神生活的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三、调查情况
总体情况: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是属于中等小康水平的,他们的消费会根据自己本身的实际生活需求而进行的,理性度较高。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个人消费主要包括:伙食、学习用品、日常用品等带来的消费及恋爱中的开销。大家购物时,总会选择实惠的小店选购,对于流行新产品,会在自己的消费水平限度内选择性购物,并没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另外,同学们对名牌产品的消费普遍较理性,不会盲目跟风或者攀比。同学们在伙食方面的消费较高,大多数集中在每月200—400元左右,而学习、恋爱、旅游、送礼和装饰等方面的支出较少。而且大部分同学并不支持追求潮流、时尚和名牌。绝大部分学生的消费都是来源于父母,少部分同学会选择打工、做兼职或创业等自主方式换取生活费用。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可知,较少部分90后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无计划性、冲动性,观念矛盾且不成熟,消费状况中存在攒钱观念淡薄、经济独立意识较弱、过分追求名牌和时尚、消费的选择力较强、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不协调等问题。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原因分析:
(1)消费来源单一。根据调查结果得知,87%以上的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造成此结果的因素有二:一方面是受到现阶段我国的封闭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大学生自身对父母过于依赖的因素。
(2)理性消费是主流。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大部分大学生在购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商品的价格。多大87%的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于父母,这些大学生大多数来自贫穷家庭;而6.1%的大学生则是通过兼职等形式换取生活费和2%的大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而获得奖学金来补助生活。
(3)消费无计划性。仅有12.2%的大学生能事先做好消费计划再进行消费,同时,40.8%的大学生很少有记账的习惯,14.3%的大学生向来没有记账的习惯。
(4)储蓄观念淡薄。
2、大学生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总体健康,部分异常。当前大学消费心理主体是健康的,但其中出现部分消极消费心理,主要表现在:
(1)个性自觉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强。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现在的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强烈的消费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没完全成熟,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2)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是大学生消费攀比心理的心理学动因。大学生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风骚的畸形心理。
(3)社会原因:①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西方消费主义文化和其他一些消费文化的入侵,一些人开始追求享乐,事事讲排场讲面子,认为勤俭节约已经过时,甚至有些人把节俭视为见不得人的事,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不少的大学生也开始随大流,赶新潮,节俭实惠等传统的消费取向在他们的头脑中存留很少。②媒体的不良诱导。大众媒体是现代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其特有的轻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③家庭原因。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于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五、树立健康消费观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教育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因特网最大的使用群体,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使用因特网,因为互联网信息的多样性和快捷性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巨大需求。因此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
(2)家庭教育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家长要适当控制孩子的花销,家长与孩子
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帮助孩子建立具体合理的消费计划形成正确的理财思想和理财方法。
(3)大学生自我教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关键的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消费有度原则、消费计划性原则、消费主导性原则和消费自立性原则,以此规范消费行为。
(4)大学校园应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校园消费氛围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在校内开展消费道德教育,并加以引导。同时,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吉林工商学院学生消费情况调查作者:汤宇凡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403 学号:27 授课教师:白桂清学期:2016-2017学年(上)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
调查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消费领域中也出现了炫富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和人情消费等不理性......
学生手机消费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观,我们调查小组诚邀你参加此次调查,本调查不记名,严格保密个人隐私,感谢你的参与。1你的性别A男B女2你的年级A大一B......
华农大学生消费调查(1)基本信息: (1)性别:A、男B、女(2)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其他(3)您来自:A、大城市B、中小城市C、县城D、乡镇(4) 您所在的专业类别:A、理工类B......
90后大学生消费调查问卷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大学生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