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必修14综合练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治必修一综合练习”。
高三政治随堂检测
(必修1-4)
一、选择题
1.中国选手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夺得冠军后,收获一张120万欧元(约1138万人民币)的巨额支票。在我国,支票是①经济往来结算的信用工具②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③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④个人直接购物消费的信用工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四组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2012年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发生严重地震灾害,给灾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9月8日,中央财政拨付云南省地震救灾资金10.5亿元,为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这表明
A.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通过财政支出,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财政是促进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财政支出是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行政手段
4.“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漫画《变身份》告诉我们
①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②必须规范市场秩序,强调诚实守信
③取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④市场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6.③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坚持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12年9月25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官方网站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众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网站等多种渠道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公民就《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是
A.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B.通过网上评议政府参与民主监督
C.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D.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8.下列北京市2012年为群众拟办的重要实事中,属于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是 ①对26条小区出行路、断头路等道路开展路灯改造工作
②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提供21个学科数字化名师授课资源
③加大就业工作力度,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5%
④实现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畜禽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可追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2012年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网站正式开通。公民可以通过网络达自己的意愿积极参与到十八大的活动中,中心网站将为网民提供各种服务。网站的开通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②加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④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近几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体会议公开举行,绝大多数人大代表团分组会议也对外开放,许多代表团还在讨论结束后留出时间接受中外媒体集体采访。人大会议对外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②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6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三级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12.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随着国际能源危机的加剧,越南、菲律宾等国相继提出所谓“主权诉求”,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大国搅局,使南海由“平静之海”变为“复杂之海”。某班同学就此展开讨论,最切合讨论主题的观点是
①国家间的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②发展中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③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仍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④世界的发展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14.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这说明
A.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C.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决定的D.在综合国力中文化居于重要地位
15.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B.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C.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16.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17.“名医”郑某退休后,在其住宅内私自将多种中药、西药配置成治疗癫痫和肝病的药丸,并通过邮寄等形式销售药丸,非法经营数额高达人民币410多万元。从文化的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
A.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
B.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建设
C.必须引导公民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以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
D.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18.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人们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学者称,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发展的哲学”。这说明
A.哲学是智慧之学,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科学地看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D.哲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19.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根据统计预测,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支付的不断完善,加上物流业的配套建设,网上购物方式获得更多人群的青睐。据统计,2012年上半年网上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66%。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产业,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系统开发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职业砍价师、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消费等相关知识,分析网购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作用。
22.2012年9月30日,第十三届西博会在成都圆满闭幕。在筹办西博会期间,成都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西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有关部门筹备情况汇报介绍。成都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城市管理中的疑难顽症。成都市民认同西博、参与西博、服务西博,数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成都市人民齐心协力,创作了一曲展示西部田园城市的美妙乐章。
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成都各界是如何“创作了一曲展示西部田园城市的美妙乐章”。
23.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 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24.据载,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科学家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
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高三政治随堂检测(必修1-4)
参考答案
1-5ABCAC6-10CDBBB11-15CBBCC16-20BBBCA
21.22.23.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包含了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和情感。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舌尖上的中国》借鉴了世界文化传播的先进手法,推动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24.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练习1.庄子曰:“精神出于道,形本生于精。”与这一观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精神不是万能的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月圆则亏.水满则......
政治综合练习一一、选择题13.2013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8亿人次,同比增长15.1%,有多处旅游景点出现“井喷”现象,当地宾馆、餐饮费用比平时涨价30%~50%。这说明A......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B、对人民负责C、为人民服务D、民主集中制2、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江苏省如皋市2011年高二政治(必修)哲学综合练习(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播种......
高三政治综合练习三(11.2)1.假设某国2011年甲产品的总量是2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元。2012年生产甲产品的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货币购买力增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