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_icu高危因素及预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2:25: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icu高危因素及预防”。

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摘 要】分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而复杂,应综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预防或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ICU;医院感染;高危因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365-02

医院感染现已成为影响医院发展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问题,WHO的有关调查和其他研究均表明,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是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问题是导致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现对其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总结分析如下:高危因素

1.1侵入性置管多

为便于抢救、治疗及观察,ICU患者留置侵入性置管较多,如动、静脉置管、漂浮导管、气管插管、胃管、尿管、各种引流管、造瘘管等,导致自然防御机制被破坏,成为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突破口,易于感染。

1.2 患者的易感性

ICU患者常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使得机体天然屏障(如皮肤、黏膜)遭到破坏、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致医院感染。

1.3 药物应用

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耐药致病菌活跃、增殖而致病。药物副作用,如抗酸剂、受体抵制剂,可使细菌移位定植而致感染。胃肠外营养的应用,影响肝功能,且改变肠内菌群。

1.4 病室环境难于掌控,操作频繁,易造成交叉感染

多种危重患者同住一室,致病菌复杂;医护、探视人员流动性大,将病原菌带入室内;室内空气流通性差;相关物品消毒不彻底或再污染;相关人员医院感染知识不够,监控措施或管理不严。预防措施

2.1 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掌握有创监测指征,控制有创导管置入时间;制订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对于严重感染,多重耐药患者,放置隔离单间,各项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严格手卫生;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应考虑导管感染可能,拔出置管并剪导管尖端0.5cm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加强探视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人员过流动。

2.2 提高认识

如抗生素的合理选择与应用以及有创操作的适应证都要熟练掌握和应用;应把ICU院内感染率作为衡量监护治疗质量之标准;要认识消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感染,灭菌是最彻底的消毒。

2.3 抗生素合理应用

抗生素使用宜早期、足量,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一般在经验性用药3d以后,应依据培养与药敏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评估治疗效果及时更换和停止。

2.4 物品管理

消毒制度合理有效,严格执行。消毒后一定保持干燥,避免污染。原则上能高压灭菌的用物一律采用高压灭菌法消毒,不耐热,或不宜高压的物品则可用环氧乙烷或高效消毒剂浸泡消毒;一次性消耗物品不重复使用。购入一次性无菌物品时确保质量安全可靠,操作前应检查包装的严密性,在有效期内使用。

2.5 基础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昏迷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做好气道管理,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抗病能力;加强皮肤、口腔护理,及时发现隐蔽病灶,预防褥疮及新的感染灶发生;定期进行通风换气,室温20℃~22℃,湿度40% ~60%;人人掌握六步洗手法,保持手卫生,减少致病菌通过手的传播而引起交叉感染。讨论

3.1 ICU 目标性监测

ICU目标性监测是大家一致认为比较科学的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之一。国内关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监测研究虽有一些报道,但研究不够深入,时间也较短,缺乏长期监测数据。同时国内有关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多为单因素分析,局限性太大,影响因素太多。

3.2 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的发现是制定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原发疾病的病情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感染发生率逐渐增加。因此,我们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重视调整患者机体的免疫力。除给予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外,还需加强营养,满足机体需要,提高免疫力。

3.3 医院感染会与患者的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与感染机率成正比。研究显示,住院时间超过5天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危险性约为5天内患者的4.193倍,住院30天以上危险性可高达到ll2倍,可见,严格控制人住ICU的时间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3.4 有创性操作带来的危害

有创性操作为细菌侵入机体及正常菌群的移位提供了条件。有创性操作中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者分别与未用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并使感染的危险程度明显增加。另有文献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为15%,病死率达38%。呼吸机在积极抢救病人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医源性感染的危险。这与使用呼吸机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不仅破坏上呼吸道屏障功能,刺激上呼吸道产生分泌物,而且分泌物及细菌易积聚于气管导管气囊处,随气囊的轻微漏气而下行进入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有关。同时,由于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湿化及过滤作用,故气道黏膜容易干燥,影响纤毛运动而阻碍分泌物的排出,再加上口咽部定植细菌的下移使得医院感染高发。

总之,通过以上对ICU患者高危因素的分析与讨论,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冰.ICU感染的监测与控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4,11(4):30-31.[2]李荔,高哲平,祖丽媛,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860―862.[3]吴晓兰.ICU病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J].中外医疗,2009,22:130.131.[4]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等.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5,4(4):266-270.[5]任玲,周宏,郑雯,等.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995-997.[6]曾铁英,钱嫒,黄玉兰,等.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研究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72―174.

神经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摘要】 目的:对神经内科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本科室接受过治疗已出院患者中的3......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一、空气消毒病房:以自然通风为主,每周用艾叶空气消毒1次,流行季节隔日1次。 室内活动室:每天1次,以12㎡房间燃烧2根艾条,燃烧1小时后通风。 治疗室:在密闭门窗、......

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论文.

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医学论文本文由中国论文范文收集整理。 【关键词】 ICU;肺部感染;护理对我科ICU患者机械通气 治疗 发生肺感染的年龄差异,建立人工气道与......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目的 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某医院ICU病房感染多重耐药菌患者病历50例,分析危......

ICU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

ICU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摘要: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103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

下载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ICU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