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商关系的努力方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型政商关系意见”。
新型政商关系的努力方向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商关系重要讲话精神
游立寿
大家好!今天,有机会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在座各位企业主,并通过你们向广大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经济保持低速增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过去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干部职工努力奋斗的结果,也凝结着在座各位企业老板们的心血和智慧,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政商关系涉及政府与市场、公职人员与企业家的关系,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密切相关,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问题,也是当前各级党政干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将新型政商关系精辟而深刻地概括为“亲”“清”两字,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指明了努力方向,廓清了新时期政商交往的方向和内涵,明确了政商交往的新标尺。
当前,省、市提出要加大企业创新发展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健康新型政商关系对于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规范市场秩序,坚定发展信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政官员积极作为、主动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政商关系总体上处于良性互动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4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实现的。”“长期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政商之间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的结果。
当前,公有制经济也好,非公有制经济也好,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主要问题是:市场准入限制仍然较多;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大量存在;一些政府部门为民营企业办事效率仍然不高;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等等。
对目前遇到的困难,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一时一事会有波动,但长远看还是东风浩荡。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优势凸显,我国仍然是全球投资机会最好的国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施展才华面临的空间更加广阔、机遇更加充分、前景更加美好,完全可以有更大作为。
信心很重要。我国发展一时一事会有波动,但长远看还是东风浩荡。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大势,提振发展信心,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取得更新更好发展。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在一些领域也出现了不健康的政商关系,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变成权钱交易、利益输送,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效应,破坏了政治生态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
去年,全国工商联就政商关系多次赴地方开展调研,访谈550多名党政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和商会负责人,召开5次由纪检、政法部门有关人员和专家学者以及民营企业家参加的研讨会;同时,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00多份。通过分析阶段性调查结果,国内不健康政商关系的部分原因包括以下方面:
政府干预市场过多过宽。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公职人员和企业家认为,“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权力过大”是导致官商勾结的主要原因。很多企业反映,当前通过审批、管理、监督、处罚、资格认证等环节进行寻租,仍是形成官商勾结的重要因素。有干部说:“政府的权力就像火焰,企业家离得远了,得不到温暖;离得太近了,又会被烧伤。”
公权力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各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过大,是腐败高发人群。一些副省级或副厅级干部落马,其问题大多是在担任市委书记、市长或县委书记、县长等一把手期间发生的。
行政执法司法自由裁量权过大。有的企业家反映,一盒薯片过期,罚2000元合法,罚5万元也合法。在司法审判中,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等常交叉发生,与滥用自由裁量权关系很大。
公权力行使缺乏有效信息公开和监督机制。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公职人员和企业家认为,“党政官员的权力缺乏约束和监督”是产生不健康政商关系的重要原因。一些工程项目、政府采购依然存在暗箱操作、违规招投标等现象,有些招标文书为锁定对象而设计,中标后转包出去,“抽提成”已成为民营企业经常反映的问题。
法治规则不健全。某市中级法院副院长说:“十八大以前,我们办理的民商事案件中,来自方方面面的官员过问甚至干预的非常多。由于法治缺失,潜规则替代了法治规则,导致不健康政商关系滋生蔓延。”某检察院干部反映,目前立法对不作为规定不清,乱作为界定不明,检察机关不好介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败斗争呈高压态势向前推进,经济和政治生态不断改善,官商勾结现象明显降低。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对反腐败工作表示支持,认为腐败现象得到了遏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党政干部不作为、不担当、不与企业家联系交往的现象。
有些党政干部见到企业家“躲着走”。调研中发现,有的党政干部感到“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有的采取“不接电话、不批文件、不办事情”等。个别官员谈商色变,故意离其甚远,只怕不“清”,不怕不“亲”。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公职人员认为,不愿与企业家接触的原因是“怕惹麻烦”。
有些党政干部对企业家采取“软拒绝”。企业家反映:有的官员虽然接触企业客客气气,但就是不拍板、打“太极拳”、推诿扯皮,为避责而不作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做事的心态;或新官不理旧账,前任领导定的事,后任不予承认。有企业家说:“以前是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现在是饭不吃、礼不收、事不办。”根据问卷调查,少数党政官员不作为的原因,其中“怕担责任”占76%,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占65%。
不少党政干部感到“不清楚如何交往”。他们感到与企业家交往的度不好把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得不采取消极的态度。随着被查处的官员数量不断增多,一些企业家也感到“害怕”与官员接触,以防万一受到牵连。
不健康的政商关系,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不利于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发展信心,更不利于共同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论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破解当前政商交往难题给出了明确答案,特别是突出了干部靠前服务、遵规守纪的内涵,明确了法治底线和廉政红线,为领导干部在与企业家交往中如何把好分寸明确了根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表后,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各地党委政府都在积极学习和深入贯彻,许多地方已经对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行了努力探索,有的省出台了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规定或细则,有的省制定了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方案,有的省开展了党政领导干部与企业家谈心活动,有的省提出了把破解政商关系难题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构建“亲”与“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围绕下沙镇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工业强镇、绿色立镇、和谐兴镇”的奋斗目标,结合我镇情况谈四点看法:
畅通政商沟通机制。镇党委政府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全镇干部下挂服务企业,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要求,就是要建立完善制度化、经常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坦荡真诚同企业主接触交往,主动积极倾听企业呼声,关注大家的困难和困惑;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广大企业主主动同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镇企业服务中心要积极作为,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让政商关系在“清”的前提下“亲”起来,实现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共同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挑战。
厘清权力和责任边界。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明确责任和权力边界,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把办事流程、时限和责任人员情况向企业公开,让服务信息可见、可查。企业反应的困难和问题可以由镇里直接解决的马上落实,责任到人;需要由市里部门解决的镇企业服务中心全程代办,企业派人配合;特别重大事项需提请市党政班子会议研究的,由镇党委政府负责与市委市政府领导沟通汇报,总之,要让政商关系更加清白,做到交往有道、廉洁互信、共谋发展。
完善干部监督问责机制。根据镇党委政府下发的企业服务中心工作实施方案和镇干部职工岗位绩效考评方案,把责任明确化、透明化、程序化,建立责任认定和评估制度。坚持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探索建立企业对镇干部和站所服务质量、工作作风的评议制度,对懒政、怠政、庸政行为进行曝光和责任追究,对守廉政、能干事的党政干部给予嘉奖。
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引导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守法诚信、坚定信心,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致富思源、义利兼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发挥企业主才能,为全面建新下沙贡献力量。
习近平用“亲”“清”二字密切新型政商关系“两会”伊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了联组讨论,强调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
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要明确国家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之间的互动边界,出台详细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但政商关系要想富有活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对于任何政府来说,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是最重要的关系,是决定自身盛衰兴亡的基础。在当代社会,人民群众是划分为阶层、界别、地域、团体的。作为人民政府,正确......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作者:方世南《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29日 06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河南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暂行办法》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