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
八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测试
(时间:100分满分,100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磬口(qìnɡ)眩目(xuán)污秽(huì)驰骋(chěnɡ)....
B.滋润(yùn)姮娥(hãnɡ)迸射(bânɡ)一撮灰(zuǒ)....
C.浸没(jìn)胭脂(zhǐ)飞窜(cuàn)胆怯(qiâ)....
D.忏悔(chàn)踌躇(chú)掩藏(cánɡ)号叫(háo)....
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我曾从海中拖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朔雪罗汉。
C.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退尽了。
D.在天边的矿野上,在凛洌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3.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朔方:北方。霁:雨或雪后转晴。
B.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旸,日出。馈赠:赠送礼品。
C.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稽首:一种礼节,见面轻度点头。
D.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4.下列句子中加黑成语使用欠妥的一项是()。
A.一个人办事应学会干净利落,不应该拖泥带水。
B.他一贯盛气凌人地欺侮人,因而人人都恨他。
C.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D.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_____,______。
A.那是音乐是诗是自由是跳舞
B.那是自由是诗是音乐是跳舞
C.那是跳舞是音乐是自由是诗
D.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6.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上填写最恰当的一组动词是()。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______,在日光中灿灿地______,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______大空,使大空旋转而且升腾地______。
A.奋飞 发光 弥漫 闪耀 B.飞舞 发光 布满 闪耀 C.奋飞 生光 弥漫 闪烁 D.飞舞 生光 布满 闪烁
7.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格最多的一项是()
A.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B.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D.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8.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鲁迅笔下的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情感的氛围。B.《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不可能与风暴。雷电完全融为一体,这只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而已。C.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摔到悬崖上,把迷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大阳的,——是的,遮不住的!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
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9.暴风雨即将到来,海鸥、海鸭、企鹅的毒现各是怎样?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刻画它们的丑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第一段中加粗字的含义。这一幅景象象征了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二两段对波浪的精彩描写表现了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海浪与乌云等的剧烈搏斗中,海燕表现怎样?(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把“闪电”比喻成什么?“闪电”象征了什么?“大海与闪电”的激战象征了什么?激战的结果怎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采的时候,小屋置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大阳。大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丁,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的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大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5.作者列举了洗手时,______、______、_____;躺在床上时,_______、______来具体描绘时间的飞逝,也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4分)
16.描绘时间的飞逝,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掩着面叹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分)18.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9.以《家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文章在叙事写景的前提下,能出现少量的抒情议论句。
答案与提示
1.D提示:A.眩xuàn B.润rùn 撮cuō C.脂zhī 2.D提示:A.托 B.塑 C.褪 D.旷 冽
3.C提示: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跪下,叩头到地。4.B
5.D提示:此题可从词义的递进关系来理解。6.C
7.D提示:用了拟人、排比、对比三种。
8.B提示:此题要结合全文主旨和写作背景来辨析。9.(1)“呻吟”“飞窜”“恐惧”“吓坏”“胆怯地躲藏”。(2)这是一群形形色色的假革命或不革命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它们惊恐万状的丑态。(3)与海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悔燕的高大形象。提示: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10.(1)“暗”,写出云块浓厚;“低”,形容直逼海面;“压”表现出乌云凶暴。(2)“黎明”前黑暗的社会环境。提示:此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1.
(1)写出了波浪的乐观精神与战斗雄姿。(2)显示出了大海的力量. 12.“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这些都回应了上文,加深读者印象。从“叫喊”到“大笑”、“号叫”,更显示其欢快、洪亮、豪壮;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示其敏捷、勇猛。绘形绘声地进一步把海燕藐视反动势力、敢于斗争的乐观主义精神与英勇战斗的雄姿突现了出来。
提示:此题要抓住关键动词分析海痛的形象特点。13.
(1)把“闪电”比喻成“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2)“闪电”象征了气焰嚣张的沙皇反动势力。(3)“大海与闪电的激战”象征了阶级斗争的激化。
(4)结果:沙皇反动势力最终必将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14.表达了海燕作为“胜利的预言家”的无比豪迈的情怀。
提示:此题可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语气语调,揣摩句中的感情基调,并结合文意来综合思考。
15.吃饭时 默默时 伸手遮挽时 和太阳再见时 掩面叹息时 时间无时不在匆匆逝去
提示:此题可抓住句中关键词作答。
16.拟人。把时间的流逝写得有声有色,可见可闻。提示:此题抓住修辞的特点理解即可。17.时间流逝而自己一事无成 提示:此题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18.具体描写时间的匆匆流逝。19.略
八年级(下)英语Unit 3 单元测试题一.单词拼写.1.What was he doing when the UFO l________?2.The girl was shopping when the alien g_____________ out.3.What was the gir......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38分) 一、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在方格里,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3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shāo wēiwān yáné jiǎo zh......
八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散文诗一、单元分析:《新课程标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
语文八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 六 雪 【教学思路】这是一篇意韵丰富的散文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体味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控制好课文的语速、节奏与感情,以提......
姓名班级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憎恶(zâng)琐屑(xiâ)稀罕(hǎn)寒噤(jīn) ....B.诘问(jí)伎俩(liǎng)吊唁(yán)阻遏(â) ....C.哀悼(d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