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研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复合符号原则上不是任意的,是有理据的 B、正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是可变的 C、最基本的单纯初始符号都是任意的D、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先由某一个群体约定,继而向周围扩散推广
2、关于书面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经过加工和提炼,比较规范,所以,语言研究应该首先研究书面语
B、书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任何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D、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主要是风格上差异
3、产生与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叶的语言学被称为(B)A、结构主义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功能语言学
4、组合关系现在一般称为(C)A、联想关系 B、类聚关系 C、句法功能 D、语义组合
5、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中,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的是(D)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6、元音和辅音本质区别是(C)A、元音的发音可以延长,辅音不可以 B、元音发音响亮,辅音不响亮
C、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辅音一定受阻
D、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均衡紧张;辅音则不然
7、[ε]的发音特征是(D)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下面各项中,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C)A、[t§ ½] B、[d §] C、[b z] D、[p k]
9、“升帐”的“帐”和“热胀冷缩”的“胀”,其理据性体现在(B)A、初始性 B、同源性 C、拟声性 D、复合性
10、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是(B)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是成词语素
11、“伟大、美好、性急、霜降”等词的构造方式是(D)A、都是陈述式 B、都是并列式
C、前两个是陈述式,后两个是并列式 D、前两个是并列式,后两个是陈述式
12、结构形式大多相当于句子的“语”是(A)A、谚语 B、成语 C、惯用语 D、格言
13、正是因为什么样的特性,才是语法规则是一种简明的规则,只需重复使用有限的几条规则就能管住大量的现象(B)A、抽象性 B、递归性 C、系统性 D、稳定性
14、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 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 D、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
15、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A)
A、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变化中缀
D、异根
16、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她”(D)
A、表示性范畴
B、表示格范畴
C、表示人称范畴
D、什么语法范畴都不表示
17、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
18、“阿Q圆圆地画了一个圈儿”中的“圆圆地”语义指向(C)A、阿Q B、画 C、圈儿
D、没有指向
19、“连老王都打了”是一个歧义结构,歧义的原因是(D)A、词汇意义不同造成歧义 B、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C、句法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D、语义结构不同造成歧义
20、关于自源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都是意音文字 B、都是词语文字 C、都是语素文字
D、都采用了假借字直接表音
21、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A)A、象形的 B、会意的 C、表音的 D、假借的
22、语言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变化最慢的是(C)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修辞
23、洋泾浜语和克里奥耳语属于语言的(C)A、语言的借用和吸收 B、语言的转用 C、语言的混合 D、双语现象
24、关于语言能力,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D)A、语言能力指语言表达能力
B、语言能力指利用语言进行思考的能力 C、语言能力指不同年龄段获得语言的能力
D、语言能力指人类的大脑为人类提供了掌握语言的先天基础
25、普遍语法的提出者是(C)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布洛卡
26、下面对中介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A、中介语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B、中介语是儿童学习母语过程中的过渡语
C、中介语两个母语背景不同的人使用的共知的第三种语言 D、中介语是科技语言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元音的发音特征取决于(ABDE)A、起主要作用的部位 B、声带是否振动 C、唇形的圆展 D、舌位的前后 E、舌位的高低
2、基本词汇的特点是(BDE)A、数量最多 B、使用范围广 C、理据性强 D、产生历史长 E、构词能力强
3、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可以将文字分为(CDE)A、音节文字 B、音位文字 C、表意文字 D、意音文字 E、表音文字
4、来自原始印欧语的亲属语言有(ABC)A、拉丁语 B、日耳曼语 C、古斯拉夫语 D、苗语 E、阿尔泰语
5、下面提到的研究内容,属于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范畴的是(ABDE)A、外语教学的规律 B、母语教学规律
C、社交称谓语的演变规律 D、语言规范化问题 E、语言信息处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1、发音方法:①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②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有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五种,声带振动的是浊音,不振动的是清音。(③如[p]发音方法是:塞音、不送气音、清音。
2、语法单位的构成关系:①语法单位共有三级,语素和语素组是一级,词和词组是一级,句子和句组是一级,同级之间是量变关系,功能相同;不同级之间是质变关系,功能不同。②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量变关系叫做构成关系。③如“花”都是词,“红花”是词组,“花”和“红花”功能相同。
3、预设:①就话语本身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且句义乙是句子的背景信息,那么甲以乙为预设。②预设是不能否定的,否定了甲,乙依然成立。③如“他哥哥来了”(甲)的预设是“他有个哥哥”(乙),否定了甲,“他哥哥没来”,预设仍是“他有个哥哥”。
4、字符:①“字符”也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基本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②如汉字的“字”,拼音文字的字母都是字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索绪尔对语言学的主要贡献。
答:①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②区分了言语活动中的“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社会的、抽象的、匀质的,言语是个人的、现实的、异质的。(③给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创制了专门术语----能指和所指。④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逐步形成了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20世纪的语言学对其它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修路”、“老人可以接待”都是歧义结构,试从语义角色的角度加以说明。答:①“修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通过“修”这个动作,使之有了“路”,另一个是原本就有“路”,但“路”有问题,通过“修”使之好。“老人可以接待”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可以接待老人”,另一个是“老人可以接待别人”。②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就叫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结果、工具、处所等等。语义角色不同,常常造成歧义。③“修路”的第一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结果。第二个意思中,变元“路”的语义角色是受事。“老人可以接待”的两个意思中,变元“老人”的语义角色分别是受事和施事
3、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规范花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语言规范化就是要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且又难以被社会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则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②原则和标准是:语言规范化应该在认识了解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应该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去分析各种语言变化的利弊得失,即使是语言学家认为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现象,只要社会上普遍承认,也应该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予以承认。语言规范化必须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保证规范化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分析下列语言事实,从词汇对语法的影响的角度说明其中的规律。a、差点考上了、差点没考上
b、差点摔倒了、差点没摔倒
c、差点中奖了、差点没中奖
d、差点淹死了、差点没淹死
答:①这四组例子,a、c是一类,b、d是一类。a、c组的“考上、中奖”是积极意义的,b、d组的“摔倒、淹死”是消极意义的。②词汇对语法有影响,针对这些例子来说,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积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肯定形式表达的是否定意义,“差点儿考上了”的意思是“没有考上”,“差点儿中奖了”的意思是“没有中奖”,否定形式表达的是肯定意义,“差点没考上”的意思是“考上了”,“差点儿没中奖”的意思是“中奖了”;当谓词的词汇意义是消极意义的时候,进入“差点儿----”句式后,不论是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表达的意义都是否定的。“差点儿没摔倒”和“差点儿摔倒了”的意思都是“没有摔倒”,“差点儿淹死了”和“差点儿没淹死”都是“没有淹死”的意思。
2、试从词语的构造方式的角度对下列合成词进行分类,分别填入相应的各项中:
修辞 阿姨 瓜子 燕子 女儿 马儿 作者 司仪 刚刚 第三 作为 忘记 窗户 木头 开头 后现代 后年
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 前加式派生词 后加式派生词
答: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 修辞 女儿 司仪 刚刚 作为 忘记 窗户 开头 后年 瓜子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 阿姨 马儿 燕子 作者 第三 木头 后现代 前加式派生词 阿姨 第三 后现代 后加式派生词 燕子 作者 马儿 木头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8分,共18分)
1、举例说明几种主要的语法手段。
答:①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语法形式的类叫语法手段。②语法手段又可以分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③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三个小类。词形变化如:book—books是附加形式,foot-feet是内部屈折形式,go----went是异根形式,fish(单数)----fish(复数)是零形式。词的轻重音如:东西/东•西的意思不同,买卖/买•卖的意思也不同。词的重叠如:人人、年年、天天等都有逐个的意思,看看、说说都有尝试的意思。④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个小类。虚词手段如:a boy和the boy 的区别就是靠冠词来表达的,“看书”和“看了书”的区别就是靠时态助词来表达的。语类选择如:“读书”之所以是动宾结构,“好书”之所以是偏正结构,这和词类是有关系的。语序手段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的意义不同,是由于语序的不同,前者的“客人”是有定的,后者的“客人”是无定的。语调的手段如:“你去吧?”和“你去吧!”,前者是疑问,后者是祈使,语调的作用明显。
2、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答:①音位就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可以包含若干个音色不同的音素。②归纳音位的原则有三个,第一个是对立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对立关系之中,都具有辨义功能,那么它们属于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对立性原则。如汉语普通话中,bǔ(补)和pǔ(普)中“b[p]”和p[p>]出现的语音环境相同,音节的对立实际上是“b[p]”和p[p>]的对立,区别了不同的意义,根据对立性原则,“b[p]”和p[p>]是汉语的两个音位。③第二个是互补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不在相同的环境中出现,不能区别意义,那么我们可以把它们归为一个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互补性原则。如:普通话的[Q] [a] [A] [A]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Q]出现于[i-]、[y-]与[-n]之间,[a]出现于[-i]、[-n]之前,[A]出现于无韵尾的韵母中,[A]出现于[-u]、[-N] 之前。它们不区别意义,根据互补性原则,这四个音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一个音位。④第三个原则是相似性原则,如果几个音素处于互补关系之中,而且,它们音质之间的差异不能从各自出现的环境之中得到解释,音质之间的差异较大,那么我们把它们也归为不同的音位。这就是归纳音位的相似性原则。“[p]”和[N]普通话中是互补的,出现的语音环境不同,但这两个音素的音质差别太大,所以我们仍将它们看作不同的音位。
语言学概论试题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语言学概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的建立,使语言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一门独立发 展的科学。2、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3、一个音节可以没有起音和(),但......
2010汉语言文学业余班(专升本) 《语言学概论》作业 岳云平E100131018六、简答题1.什么是语言问题的“名”和“实”之争?答:“名”“实”之争自古就有。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言的......
语言学概论 13.已有的自源文字,从字符跟变化现象D.学别,国际音标在使用时通常在符号模拟试题 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习母语过程中语言水平提高或降外别上方括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