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村建设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生态村创建规划”。
达埔镇达德村创建市级生态村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市环保局《泉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泉州市级生态村创建考核验收(试行)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现就开展创建市级生态村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达德村基本概况
达埔镇达德村位于永春县北部,距永春县城19公里,省道305线公路贯通全村,辖区内溪流流域系晋江上游山美水库的主要支流之一。全村现有23个村民小组,1114户,总人口4106人,耕地面积950亩,林地面积18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36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一个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生态资源得天独厚的秀美山村。村庄的主要产业结构以旅游业、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全村现有芦柑、香蕉等名优水果650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坚持从农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现有生态优势,根据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重点开发和综合治理为突破口,以创建生态示范村的具体项目为依托,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突出问题,加强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夯实生态建设基础,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努力打造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以人为本原则。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进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帮助和引导农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科学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绿化与基础设施共建,一方面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另一方面注重生态保护和建设,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保护饮用水资源水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4、注重实效原则。生态示范村创建规划,应立足于农村当前的实际,在对农村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创建方案,努力做到创建与管理并重,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使创建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总体目标
利用2年的时间,通过保护和建设,有效遏制生态破坏,改善村庄生态环境质量,使村庄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生态文明,珍惜爱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积极利用新能源,做到区域经济高效化,农产品无害化,经济发展绿色化,达到并提升生态示范村的标准和生态旅游区的档次。
三、创建实施的主要内容
1、村庄饮用水源地的治理。保护饮用水源地,种植水源涵养林等。计划2年内在达德流域两侧种植生态公益350亩,同时对境内1360亩生态公益林派专人管护并有效保护好生态植被,在村自备饮用水源地设立警示标志,并鼓励和引导村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净化水源,最终使全村的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
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计划动员村民改厕45户,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成立一支7人的农村环卫队伍,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配置环保垃圾箱22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部,实行垃圾“户集、村收、乡运输”统一处理,确保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100%,进一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3、计划在各角落、村道安装路灯50盏,在主干道、公共场所安装路灯15盏,使全村角落亮化达到90%以上。
4、强化沿溪两岸的绿化、美化。达德村水资源十分充沛,桃溪流域贯穿整个村,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方便。为进一步美化村庄,将对溪道进行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对溪流两侧进行绿化,按“河边柳、路边桉、房前屋后造观赏林”的规划要求,计划植树500多株,营造四季“树荫、叶绿、花繁、果硕”的新村景色。
5、建设安全文明村庄街。按照“环境整洁、村貌优美、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对村庄大道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6、加强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认真宣传国家有关政策、路线、方针,提高广大村民的利用和保护土地的意识,坚决制止非法占有耕地和林地的现象发生,提高生态环境意识,保护森林资源,成立护林防火小分队,配备必要的防火器材,设立防火警示牌,聘请2名护林员,负责日常山林管理,杜绝乱砍滥伐现象发生。
7、加强生态经济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一是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业。按照优质、高产、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引导发展规模养
殖小区,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村庄周围、庭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木,使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
8、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是创建生态示范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强农民生态意识,提高农村整体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必须整体推进。一是加强生态环保教育。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乱砍乱伐林木,不捕、杀野生动物,不污染环境,因地制宜,开展丰富、生动、具有实效的“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活动;二是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计划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结合农村实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9、加强动植物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村两委从自身做起,制定相应野生动植物保护措施,严禁加工、销售、捕捉、食用珍惜动植物。回归大自然生态平衡。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
根据达德村创建生态示范村实施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经济发展水平趋势,对一些项目工程的投资进行估算。
(二)总投资估算与年度计划
达德村生态示范村建设总投资245万元,其中2010年计划投资145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100万元。
2010年具体治理内容及投资是:
1、村庄饮水污染的治理。在水源保护区设立警示标志,营造生态公益林250亩,并保护好现有的公益林1360亩和生态植被,共需投入25万元;对溪道进行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计划植树500多株,共需投入70万元。
2、村庄生活污染治理:投入20万元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配置环保垃圾箱22个,配备垃圾转运车1部,组建一支卫生保洁队伍。
3、鼓励农村改厕40户,共需投入20万元。
4、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计划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期,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投入10万元。
2011年具体治理内容及投资是:①村庄饮水污染的治理:生态公益林100亩,并派专人管护好1360亩的生态公益林和一些绿化植被,共需投入40万元;②完善环保设施,组建一支环
卫人员,需投入10万元;③投入15万元改厕30户。④村庄亮化:各角落、村道安装路灯60盏,在主干道、公共场所安装路灯25盏,需投入35万元。
(三)资金筹措
达德村生态示范村建设资金的来源,镇村自筹资金万元,其中村自筹85万元,镇政府配套120万元,申请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40万元,共计投资245万元。2010年的建设项目共需投入资金145万元,其中镇村自筹145万元;2011年的建设项目共需投入资金100万元,其中镇村自筹60万元,申请农村环保专项资金补助40万元。
五、环境效益分析(一)生态环境效益
1、饮水状况改善效益。达德村饮用水源污染得到治理后,辖区内4106人的饮水问题就有安全保证,同时也给下游人口提供可靠的安全卫生水源。
2、人居环境改善效益。达德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治理后,村庄可实现“管网通、沟渠通、道路通”,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可使游客和村民受益。
(二)社会效益
达德村环境综合整治后,可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整洁,人居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安定稳定,逐步成为城里人生态旅游休闲的好去处,进一步完善农家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为创建优质生态示范村奠定基础。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4月)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加大宣传力度,制定《达德村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实施方案》,讨论年度实施计划,为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
1、2010年4月底前完成池1座,改厕45户,建设垃圾收集池13个,垃圾箱22个,组建一支7人环卫队伍,配置垃圾转运车1部。
2、2010年5月30日前完成种植生态公益林250亩,并对1360亩的公益林进行养护。3、2010年7月底前完成达德村溪流两侧整治,清理溪道内杂草、污泥、废物;整修溪边防护堤1000多米,对溪流两侧进行绿化,种植绿化树500棵。
4、2010年11月底前完成建设农民健身运动场所1个,建设农家书屋1处,增设中老年活动室,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期,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5、2011年种植生态涵养林1000亩;改厕30户;完善环卫设施,继续组建一支环卫队伍。
(三)生态村申报阶段(2011年11月)
完成项目建设扫尾工作,整理创建档案资料,做好迎接检查考核的所有准备工作。向市环保局提出验收申请,并争取验收通过。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由驻村挂钩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驻村工作队、村主干、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强化对生态示范村创建的工作部署,明确整治思路、具体措施,分解责任到人,将创建工作列入村务工作考核内容。
(二)强化监督。达德村的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列入乡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列入干部的绩效考核内容,乡政府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实施项目进行跟踪督查,及时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现场指导和帮助,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资金保障。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光靠村级财政是远远不够的。乡政府依据财力状况,结合本村生态环境建设实际,逐年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确保市级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顺利实施。要拓宽投资渠道,引导嫁接民间资金,巧借力量推进我村经济与环保事业共同发展。
(四)科技支持。要进一步推动农村环保的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的应用,鼓励和引导村民推广应用一些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
(五)群众参与。生态示范村的创建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需要全村人民的共同参与。要加强生态示范村创建过程与成果的舆论宣传,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积极参与,通过深入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为群众参与提供平台;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增强环境保护透明度;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和带动村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
(六)建章立制。要通过制订和完善《达德村生态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达德村绿化管理公约》、《达德村河道保洁村民公约》、《达德村村民卫生公约》、《达德村村民文明守则》等制度,使环境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要坚持依法治村,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环保、森林、土地、水资源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各类工农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
附件:2010-2011年达德村创建生态示范村建设资金估算表
项 目信息名称公开方式发布时间文件编号1.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状况2010-12-3 主动公开 创建生态村建设规划 内 容杨家场村位于永丰乡西南方,紧邻仓山镇,仓永路穿境而过。1.2人......
昌西村生态村建设规划基本概况1.1自然条件概况昌西村是周至县哑柏镇西南部一个行政村,全村共4辖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921户,3866人其中男性2116人,女性1750人,劳动力1951人,全村共......
尚勇镇尚冈村委会生态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概况(一)尚冈村基本情况尚冈村委会辖区内有9个村民小组和1个茶场,共有农户666户3241人,其中劳动力23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099人。......
叫安乡那布村生态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概况(一)那布村基本情况那布村辖24个自然屯,31个生产小组,总户数755户,人口3364人,有壮、汉等民族。耕地面积4850亩,其中水田2100亩,旱地2750亩......
建设生态村工作总结大北村位于省道大青县和慈张线交汇处,即将竣工的黄祁高速将贯穿全村,距祁门县城 26公里,交通便利,为乡政府所在地,曾被县里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