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一期末复习检测四”。
曲阜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
(四)姓名班级小组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81、在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时,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传播基督教是重要推动力②进行殖民扩张
③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④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82、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83、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此事说明()
A.工业文明冲击传统农业文明B.洋务运动需要改变纲常伦理
C.资本主义的萌芽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
84、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85、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A.万能蒸汽机、火车机车 B.电灯泡、电动机 C.汽车、汽轮D.电话机、内燃机
86、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工业③洋务企业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87、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新”在()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国家控制经济命脉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88.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89.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90.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③关贸总协定④联合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1、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92.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实施B.人民资本主义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建立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9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的“三次高潮”,它的不同点是()
A.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B.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严厉限制
D.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但又有依赖
94.1967年,英国工党领袖麦克米伦在参加首相竞选时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个英国人都成为股东。”这一口号包含的主要思想是()
A.“混合经济”B.“经营者革命”C.“人民资本主义”D.建设“福利国家”
95.流行语是带有明显阶段性历史色彩的词汇,印证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四组流行语能够反映建国初期历史的一组是()
A.工业化、三大改造、过渡时期、一五计划
B.红卫兵、走资派、伟大的舵手、造反派
C.身份证、包产到户、私营企业、发家致富
D.互联网、安居工程、股票、房地产
96、“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这首新民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改革开放新时期 B.农业合作社高潮中C.“大跃进”运动 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97、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98、苏联农民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对老婆说:“我们可以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有柴啊!”伊万气坏了,抓起鱼扔进河里 那鱼刚进水,就探出身体,高举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了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片面发展重工业政策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99、明朝中后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商品经济繁荣B.手工业发展迅速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00、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上述认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制度D.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二、非选择题
101、(18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肚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论语》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2分)
材料二1929年10月美国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危机,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届总统。他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三R”,即复兴、救济、改革。
材料三从邓小平同志在“*”后期复出以后搞整顿,到拨乱反正工作,再到“南巡讲话”,经历了不断思考,回答和解决许多历史问题的过程,最后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急社会主义道路”的命题。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思考罗斯福新政之前,社会上出现了哪些不利于美国社会和谐的问题?(3分)针对这些问题,罗斯福新政是怎样解决的?(5分)
问题:
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中国1978年以前的情况,思考中国农村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存在哪些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改革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4分)
问题:
措施:
(4)根据材料,你认为古代中国、西方新政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当前建立和谐社会可借鉴之处?(4分)
借鉴:
102.(2012年5月济宁模拟)(22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渐形成密不可分的世界体系,它的形成与演变历程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经济体系并非总是处于静止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倾向于获取更大的空间。从16世纪开始,首先成为依附性地区的是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美洲部分地区和西非的一些地区,后来,这个行列不断地扩大。——[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吏》 材料二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材料三 主导了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是国际性的。„„大萧条起因于欧洲和美国工业经济中的新问题,世界其他地区长期以来的衰弱也是原因之一。结果是一场几乎给每一个社会都带来政治和经济压力的全球范围的崩溃„„。——[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哪些重大的进步影响。(4分)
因素:
进步影响:
(2)据材料二、三,指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并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8分)
问题:
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际社会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对世界经济体系作出了怎样的调整?(4分)
调整:
曲阜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
(四)参考答案 选择题
81—85 A B A B A 86—90 A D C C A 91—95 B A C C A 96—100 C C C C C 非选择题
101、参考答案
(1)主张: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该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秩序
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分)
(2)问题:a爆发了经济大危机,b银行倒闭,企业破产,(1分)
c失业人数激增,(1分)
d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1分)
解决措施:a整顿银行、金融业,(1分)
b调整农业政策,(1分)
c复兴工业,(1分)
d建立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1分)
e社会立法:保护劳工权利。(1分)
(3)问题:人民公社体制分配中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1分)措施: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b废除人民公社,代之以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1分)
c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发展乡镇企业。(1分)
(4)借鉴:a加强国民的道德文化建设;(1分)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1分)
c关注民生问题,(1分)
d缩小贫富差距等。(1分)
102.参考答案
(1)因素:a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发展的推动;(2分)
b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2分)
c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分)
进步影响:a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分)
b促进了资本、人员和物资全球范围内的交流;(1分)
c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传播。(2分)
(2)问题:存在着不合理的国际分工。(2分)
影响:a导致工业国与落后国家的矛盾与冲突,不利于世界的稳定,(2分)
b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2分)c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冲击,造成世界购买力的相对下降,制约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2分)
(3)调整: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关贸总协定;(2分)
b使世界经济体系朝着法律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分)
高2013级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四答案一、基础知识1.解析: A.葩pā;C.怙hù;D.谑xuè。答案: B2.答案:C 【解析】本题要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A中“圈juàn养”,考察常见的多音......
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题四姓名一、我会写。(10分)bōluïxiōnɡpúhuābànrïngmáofēnfu()()() () () húdiãjùdàzhǔnbâichuítïusànɡqì()()()()二、我会组。(5分)要()坑()峰()诚......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社区: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
嘉兴市2017~2018学年 4.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某一时期表示:“武汉已为我抗战之政治经济及资源之中枢, 故其得失关系至巨。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是为上策。”这一认......
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27小题,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4分。 2、答案必须用黑色钢笔、水笔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