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绘本引进语文教学中(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绘本教学建议”。
把绘本引进小学语文教学中
刘似惠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把含义深刻、图画精美、形式有趣的绘本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有益补充,无疑是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培养教育人的目的的。
什么是绘本呢?绘本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图画书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一、儿童绘本的特点
1、儿童绘本提供儿童全面阅读的情境
儿童绘本,综合了图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为孩子营造一个个自然的阅读情境。儿童既可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又可以与书面对面的交流、对话。
2、儿童绘本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
儿童绘本蕴含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情感。儿童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阅读并参加相关的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语言智能,同时也为发展幼儿的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个人内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提供了操作运用的机会。
3、儿童绘本促进儿童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儿童绘本是想象和创造的结果。阅读儿童绘本可使幼儿的创造力受到激发,让他们突破现实空间的限制,构造出有趣的想象世界,随机而来的猜测和创编故事的活动,能让他们充分体会创造学习的快乐。正因此,了解绘本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就值得研究。
二、教师如何看绘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上好一堂绘本教学课,之前必须把手中的绘本反复研读把玩,细细体会,才能备好课继而上好课。一册绘本在手,教师应该怎么看,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去品读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绘本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图画的重要性还比文字要来得高,我们在阅读绘本时最好具备一点美术素养,思考画面的色调,构图,文字大小要表达的意思。绘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读者(尤其是小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或是美感的经验,获得美的教育。比如《鼠小弟》系列,画面简约,留白很多,细腻感人,展现了一种极简却含义深远的日本文化特色。
其次,绘本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的情节很像一篇小小说,有的会像一首散文诗,有的是一种生活场景的呈现,有的故事会有一
定的结构。绘本的文字一般不多,英语文童书绘本来说,押韵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现在其中的。翻译的时候,语言大多反复锤炼,体现美感。比如《我爸爸》《我妈妈》中将生活场景一一呈现,亲切温馨,语言形式反复,句式整饬有趣,适合低年段孩子理解。再次,理解绘本蕴含的深刻道理。绘本以其精美的图文,配以家长或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犹如一部微电影,深受孩子们喜爱,同时绘本中往往蕴含着许多道理,洋溢着充沛的情感,这些更能促进孩子们的成长,陶冶情操,也是绘本能引进课堂教学的原因。教师在看的时候要读懂图文背后的温度和深度。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主要体现着亲人的爱,还可以理解成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节约环保过好日子等也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作者不同,绘本还会有不同的风格,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还必须仔细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目的。
一册精美高品质的绘本,不仅含义隽永,而且构思巧妙,不仅画面吸引人,而且每一页都是一件艺术品,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应当先受感染。
三、教师如何引领孩子读绘本?
因为绘本图文并茂,让孩子喜欢不难,绘本的可读性强,让学生理解往往不难,又因为其高艺术性,有点像课本里的诗歌,有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不好条分缕析,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往往有些犯难。绘本教学无指导、过分强调讲读提问、识字朗读、精读分析都会折杀它的美,而孩子们虽然喜欢阅读绘本,读得也很快,但是不一定能够
领略其中深藏的含义和艺术性。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将绘本内容作为小学语文的有益补充:
1、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吸引人前进的有时是好奇心和一团谜云。在介绍绘本时,不妨就封面做做文章,让学生猜一猜,设疑思考,吸引他们的思考力和创新能力,也可以隐去文字,让学生填一填,在猜测和创造中,感受绘本语言的美,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设疑,培养质疑能力,深度理解含义。比如在绘本《菲菲生气了》的教学中,当教师问到“菲菲为什么小兔会生气?”时,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迫不及待地翻开书仔细看了起来,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原来是姐姐抢走了她的黑猩猩布娃娃,在争抢时菲菲又摔倒了。教师又问:“菲菲生气了,是怎样的呢?”后来呢?周围的事物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想象符合孩子的生活实际和理解水平,这些问题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开拓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思考力和想象力。
2、配乐配音朗读,积累语言
如何让孩子喜欢读书一直是父母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享有“日本绘本之父”美誉的松居直认为,要使孩子喜欢书,不是靠文字,也不是靠图画,而是靠耳朵。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亲自给孩子讲故事,能给孩子带来的独特体验。因为语言是有感情和温度的,在家庭中最重要、最宝贵的就是夫妻、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由此,教师的语言讲述也是有同样的作用的。绘本的语言精练,可以
用配音方式实现情景再现,也可以运用配乐的深情朗读,让孩子们有滋有味地理解内容,同时受感染,体会绘本传达出来的情感。孩子们之间也可以进行模拟配音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含义理解了,感情熏陶了,情操升华了。
如在非常幽默滑稽的《小猪变形记》的阅读中,运用夸张的语言,活灵活现地展现小猪的有趣,孩子们不时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同时在这轻松愉快的配音中感悟内涵。在指导幼儿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让孩子也来猜猜看,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有自己,通过角色替换,进行合作朗读,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当精炼的文字、精美的图画遇上动人的声音和优美的音乐它将魅力无穷!3.指导看图,领悟主旨
绘本的许多含义都潜藏在图画里,由于年龄小,经验限制,理解有限,孩子们往往只关注到表面,未曾了解作者的构图和设计意图,还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作为教师就需要深度指导看图。有时还需要介绍背景、作者或者挖掘图文进行引导,让孩子理解绘本中蕴含的道理,这样也是对绘本教学的深度挖掘。
比如在教《逃家小兔》时孩子们不能理解小兔是对自由的渴望,才会逃家,也无法体会兔妈妈对小兔的逃家体现出的宽容,更深刻地体现了兔妈妈对小兔的爱,这时可以通过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来引导他们理解,更好地理解主旨,受到教育。4.练说练写,想象拓展
学习的目的在于迁移和运用。绘本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很强,不可过于分析肢解,但是进行语言的训练也是可以的,有的绘本押韵,朗朗上口,背下来也很好。有的绘本故事性强,对其进行改编或续写;还可以采用“说一说”的形式复述故事,议一议”的方式进行辩论赛;“演一演”创编情景剧;甚至可以尝试自己把课文或自己创编的故事制成一册图文并茂绘本,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说不定一个潜在的“凯迪克奖”获得者就在其中呢!
记得在教学《我爸爸》绘本时,我让低年级孩子仿照比喻的式样进行练说,有个二年级孩子这样写道:我的爸爸是个大帅哥,一出门总爱穿西装,头发梳得油光发亮》。我的爸爸像只大懒虫,总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我的爸爸是狡猾的狐狸,常常躲着妈妈抽烟、嚼槟榔.....充满稚气的语言让我感到又惊又喜。
绘本的魅力就在于,它没有教条说教,却感化人心,洗涤心灵;它简约精巧,却含义深远,遐想联翩;它形式直观,却表达形象,彰显美感。享有“日本绘本之父”美誉的松居直认为,喜爱阅读绘本的人是不分年龄段的。因为每一年龄段的人都会从绘本读到相应年龄段能理解的内容。
愿我们的小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更有滋有味地品读优质绘本,汲取丰富的营养,滋润幼小的心灵,直到长成栋梁之材。也愿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爱上绘本,爱上阅读,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中国人。
绘本教学《艾玛捉迷藏》作者:孙丽艳 时间:2012-10-20 08:29:52 艾玛捉迷藏 活动目标:1、感觉格子画的色彩与线条美。2、尝试涂色,体会制作格子画的独特方法。 活动准备:《艾玛捉......
绘本教学(精选15篇)由网友“著名吃饭专家”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绘本教学,希望大家喜欢!篇1:绘本教学心得通用 我非常庆幸我参加了咸宁举办一场绘本阅读的讲座,由南京师范大......
低年级绘本阅读的研究之绘本阅读教学四部曲一、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
发现、思考、表达——绘本教学三要素2009-03-27 10:34:52 来自: 幸福的书虫(追求自由的向度)“一个人的阅读,就是一个人精神的发育史。”——题记一、什么是绘本? 绘本,英文为......
小学一年级绘本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在读讲故事中,发现绘本的精彩之处,初步培养阅读的兴趣。2、品读图画书中的特殊性语言,培养想象和说话能力。3、体验绘本所表达的幽默。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