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特色_园林建筑小品评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1:56:3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特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园林建筑小品评析”。

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

课程:

学院:

姓名:

园林建筑小品特色——建筑构造课结课论文 教师: 班级: 学号:

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特色

摘要:

园林建筑小品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融于生活,但在现今社会中,却缺乏特色、千篇1律、盲目抄袭,使城市的失去特色。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由人作为主要活动载体施加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地域为人们服务的小品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性。但是随着文化受到各种外来的冲击,技术与文化逐渐趋同,大量平凡的作品在城市中出现,城市有的地域特色被削减。在不满于地域特色消失,试图保持原本存在的地域特色,面对着新文化的冲击满足人们的需求,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以滇西北不同文化背景为依据,系统地对滇西北园林建筑小品民族特色进行了分析、比较。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是滇西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读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分析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地域特色为打造滇西北园林景观做出铺垫。

关键词: 藏族白族纳西族色彩应用

1.园林建筑小品发展趋势

1.1 整体景观的协调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人们不断地致力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整体景观的独特组成部分之一园林建筑小品,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园林建筑小品附属于地域建筑、地域环境等共同组成大环境,保证环境的整体协调,人流活动的流畅性。现在的地域景观收到新文化、新技术、新材料等的影响,小品作品逐渐消失自身的特色,许多作品和地域景观格格不入,导致地域景观新旧不一,不伦不类。希望在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的冲击下,挖掘和融合地域特色的因子,警惕本土文化记忆的丧失,更要在自我更新中保持特色。

1.2 对人性的关怀为发展前提

园林建筑小品除了其自身的使用功能要求外,欣赏价值也是其主要功能之一,还有通过小品的装饰性提高园林建筑的鉴赏价值,这就要求园林建筑小品不紧满足人们的生活行为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人类文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历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发现人、重视人、服务人、启发人的人性化过程。随着园林建筑小品的发展,也走到了搿关注人的设计“这一步。因此在设计和应用园林建筑小品时,应坚持人.为本,结合人的行为特点,心里需求等综合考虑。

1.3 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园林建筑小品的建设离不开当地的文化,而作为本土特有的创作元素与精神正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只有在满足人的需求和环境前提下,具备一定文化内涵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具备吸引力,反映着城市的文化精神面貌,表现了城市的品质和性格,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走跟国际化结合的道路,才能为地区继承和发挥旅游城市的特色。

2.滇西北园林建筑小品概况

2.1 藏族的园林建筑品概况

在藏族的发展史上,苯教是藏族地区固有的一种宗教,是生根于原始公社时期的宗教,当佛教传入之前,就已在古代藏族社会中广泛传播。7世纪中叶,佛教在藏区传播过程中,逐渐吸收了藏区本土文化,于10世纪后半叶,形成了颇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藏族的园林建筑小品特色随着苯教、佛教的衍生而衍生,并有着密切的因缘。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1957年9月13日成立,而迪庆藏族其本身受西藏地区藏族的影响,园林建筑小品的特色更明显的体现在西藏地区流传过来的藏族民族特色上。

2.2 白族的园林建筑小品概况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白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唐宋是白族形成的重要时期。佛教约于唐代晚期盛行于洱海地区,这个期间白族与中原地区交往密切,在许多方面受到了汉族的影响,促进了本民族的发展,还同化了一部分迁移来的汉族。白族先民自古就与民族先民杂居共处,同东南亚各国交往密切。

可见,白族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吸纳其他文化的民族。而最早的园林建筑小品则受其本主崇拜影响较深。同时,在唐代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典型的代表有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

2.3 纳西族的园林建筑小品概况

在纳西族的发展史上,纳西族主要受东巴教影响,东巴文化指纳西族东巴教文化,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纳西族古代文化的缩影。东巴文化有些有关道德的教义、教规影响着一代代滇西北地区纳西族人民的行为规范。东巴教是丽江纳西族的传统宗教,源于纳西先民远古的巫教。从民族特色的角度出发,纳西族更多是采用了东巴文字、东巴画装饰于园林建筑小品上。其次,在纳西生活习俗中,最具特点和最稳定的是祭天习俗,纳西族的人们往往将一些物化的如狮子、龙等神兽塑造出来,保佑他们。

3.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分类

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使用功能、装饰功能、设置位置等。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影响,可将建筑小品分为两类,五种。

3.1 宗教建筑小品

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宗教的特征之一就是维持人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思想上的平衡,也就是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宗教建筑小品的修建用作人们祭祀等活动物态化。云南省是我国宗教种类最多的省份,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宗教与多种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使云南的宗教呈现出很强的民族性。

(1)迪庆为藏族自治区,宗教文化更多在迪庆藏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原始苯教、藏传佛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发展。藏传佛教在藏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等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藏传佛教文化成为藏族文化的核心。

(2)白族宗教具有多元并生的特征。它是五大宗教(佛、道、伊、天、基)并存,兼有民族宗教和原始宗教形态的多层次、多种类的多元宗教区域。其中影响最深的是本主崇拜、佛教和道教。

(3)历史上纳西族是个信仰多种宗教的民族,既信仰本民族原始宗教东巴教,也信仰外来的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东巴教是丽江纳西族的传统宗教,源于纳西先民远古的巫教,后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逐渐吸收了藏教的苯教,藏传佛教的一些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形态。

在受以上文化的影响下宗教建筑小品主要有:宗教建筑小品之祭祀小品和宗教建筑小品之佛寺装饰小品。

3.2 民间建筑小品

民间文化在滇西北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传承的习俗、艺术活动及其他的社会观念的精神和物质的产物,寄托于神话传物,从而塑造出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地域性特色研究神灵的形象来加以保佑生活幸福安康。

3.2.1图腾小品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不同民族有各自不同倾向的符号图腾意识,它们是和本民族的文化观念相连的。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1)藏族图腾

在藏族的佛寺中常常塑有鹿的雕塑。此时,它们代表自然的和谐和神之净土的无畏,还

代表着佛陀在斯里那他鹿野苑的初转法轮。与孤寂的犀牛一样,鹿象征着断灭,因为它从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连续过夜。

(2)纳西族东巴神谱中的图腾

纳西族非常崇拜青蛙。纳西族人以此寄托对蛙的崇敬之情。青蛙的雕塑多摆设在庭院、广场的。

飞螺是一只长着翅膀的海螺,它是海神,亦是一种东巴用的法器,大鹏鸟修曲、战神优麻、双鱼则分别是保护、勇气和吉祥的象征。多用于雕塑艺术小品。

(3)白族图腾

雄鸡是白族先民崇拜的图腾。大理三月街民族节节徽的图案就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鸡。除以上几种动物外,还有很多腾图也被运用于园林建筑小品。不过图腾意识固然有着民族特色,但不是所有园林建筑小品设计都能用图腾意识来表现,应根据主题内容来定,用图腾意识表现园林建筑小品只是一种手段,而园林建筑小品的表现和体现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客观地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基础之上,结合现代设计观念,才能很好地体现出园林建筑小品的含义。

3.2.2 民俗小品

在某个特定的地域内,发生有不同的民俗故事,人们会把这些故事作为题材通过一定的手法表现出来,而作为园林建筑小品即独立有代表性、又统一于大环境之下,是表现这些题材很好的载体。如:五朵金花、传奇人物、生肖、自然山水、金榜题名、大理的“风花雪夜“、街容街景、歌舞、节日庆、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地域性特色研究典等。

3.2.3 生活小品

在滇西北地域内,人们会逐渐形成一些特有的生活习惯,从生活来源中会无意识的造就一些生活类小品,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比如大理扎染用的木桶、避邪小品用的挂在大门入口、丽江古城中的木制作。

4.滇西北主要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地域特色影响因素

云南滇西北园林建筑小品设计的演绎方法根植于传统民族美学和宗教信仰,导入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在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创新当地文化中的要素,进而创造出真正富于地域灵魂的小品。建筑、装饰、雕刻、绘画的材料和技术揉合了纳西、白、汉、藏等民族的风格,形成丰富多彩的特点。

4.1色彩应用分析

一个国家、地区或城市,会因其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和传统等因素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或偏爱使用的色彩,并展现在城市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色彩成为表达城市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反映城市形象气质的重要因素。

各民族的色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由颜色为表征的符号存在于民族审美意识中,它是民族演变和发展过程中通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经验的结果,与民族的生活环境、历史、宗教、心理、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滇西北地区民族对色彩的喜好及运用是在与自然融合的审美的习惯中孕育的出来并有着自身的色彩崇拜,并运用于建筑小品上。

(1)黑色:黑色崇拜在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在早期处于纳西文化的主体地位,是纳西文化的最初胚胎,纳西族的自称也源于此例。

(2)白色:白族,崇尚白色,不只是服饰、民居,整个大理古城的建筑以白色为主调。

纳西族,白色代表善良、正义,白色崇拜是后期唐宋时期才出现的,是受到白族、藏族的白色崇拜影响的产物。藏族,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他们对白色的偏爱几乎到达了崇拜的地步。在雪域高原广大的蓝天下,白色被认为是最吉祥、最纯洁的颜色,白色自然也会广泛应用到与他们生活休戚相关的建筑装饰上,并成为民居墙体装饰的主要色调。这些古朴精巧的藏房隐隐约约流露着一种古典的残缺美,浑然中透出一片明快。

(3)红色:在藏族的文化观念中红色是权利的象征,是英勇善战的英雄们的鲜血的标志,是血气方刚,战斗意志旺盛的体现。所以,红色代表着尊严,象征着一种威慑的力量。从宗教意义上看,也赋予人以驱邪的解释。因此,部分藏族的衣服和妇女的头饰选择红色。特别是藏族建筑的外墙,基本上分为红、白两色,通常宫殿、民居和寺庙常用白色。寺庙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等建筑的殿堂外墙常用红色,所以红色明显象征

(4)金色:藏族佛寺建筑小品装饰多采用金色。金的美学价值就在于他的金属光泽,这种光泽是一般颜色所不能反映的,由于很难获得,使金从一开始就作为权利与财富的象征。“金碧辉煌”、“金光闪闪一依然传达着人们对于金的渴望与追求。

(5)灰色:大理的白族民居采用灰瓦白墙并将山水画和诗词绘在墙上,再加上白墙上独特的花纹,真是种淡雅的丽。还有些村落则采用灰瓦红墙。丽江古城的灰色屋顶与天空成为一体。

4.2设置位置分析

园林建筑小品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小品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小品外形轮廓,使小品与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不同的园林小品设置于不同的位置有着它的适用功能和不同的意义,如藏族的白塔多设计在雪山高处代表着一种崇敬的思想。摩岩石刻在岩石壁上随处可见藏族经文,以及随处可见刻有经文的石头或石块,象征吉祥幸福。丽江古城进门就有标志性的建筑小品——大水车,而在整个丽江古城的水系上则分布有大大小小形状类似的小桥和水车。

5.结论与建议

吴良镛教授在《北京宪章》中提出:“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一地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景观的发展必须探求适合自身条件的途径,即所谓的“殊途”,表达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要保持景观的“异质化“或“多元化”,把握地域性特征,重视与地域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历史文脉等因素结合起来,重构性地创造具有本民族的地域性特色景观,从而实现地域表达,创造出一种从文化和生态上都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园林建筑小品》阅读答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园林建筑小品》阅读答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园林建筑小品》阅读答案

《园林建筑小品》阅读答案①园林建筑小品是指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单、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构筑物。在我国,园林建筑小品源远流长。从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亦......

西北少数民族及宗教信仰

西北少数民族概况西北地区通常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五省区,总面积3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在这片广袤辽阔的土地上,自古就有中华民族的众多成员,生息繁......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教案

《园林规划设计》电子教案 模块三:园林绿地组成要素设计项目四: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园林建筑小品的概念掌握园林小品的设计,并能正确处理各小品的位置关系......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与构造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与构造摘要:园林建筑极其小品种类繁多,它们的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得其所的精致小品。关键字:园林建筑小品;设......

下载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滇西北少数民族园林建筑小品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