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行业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土地整治需求分析”。
土地整治行业分析 定义
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包括农用地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建设用地整治等。
发展历史
1)发育阶段(1987-1997年)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是我国土地整治由起步到发展的阶段。1987年在本溪召开了首次全国土地开发经验交流会;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出台;同年在山东青州南张楼村开展了“土地整理与村庄革新”的试验;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要求“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土地整理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写入中央文件,并明确了土地整理的内涵。
2)发展壮大阶段(1998-2007年)
1998年以后,土地整治逐步实现了由自发、无稳定投入到有组织、有规范、有比较稳定投入的转变。1999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04]28号),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2006年,国土资源部以增减挂钩试点为平台探索了农地整理与村庄土地整治相结合的实施途径。这一时期的土地整治主要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农地整理为主。
3)综合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国务院2010[47]号文“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推进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等为土地整治指明了方向并做了战略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从单纯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村庄整治相结合的综合整治转变。
这一阶段的土地整治工作已颇具规模,每年都有相当规模的新增农用地和新增耕地产生,下表为我国2011~2013年中国政府验收的土地整治项目个数和整治规模。
图表 1我国土地整治规模
2011 2012 201
3验收土地整治项目(万个)
1.08 2.05 2.0
5总规模(万公顷)
250 240
来源:国土资源部
图表 2我国通过土地整治而新增的农用地和耕地规模
来源:国土资源部
上图为我国各年因进行土地整治而新增的农用地和耕地面积。另据调查,近几年全国每年用于土地整治的资金达到1 000亿元左右。产业政策
对上文已经提到的产业政策不再熬述。
2012年3曰27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了规划期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成效显著。与有关规划衔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2666.7万公顷(4亿亩),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补充耕地任务全面落实。土地整治补充耕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2120万公顷(18.18亿亩)。其中,农用地整治补充耕地72万公顷(1080万亩),损毁土地复垦补充耕地28.3万公顷(425万亩),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59.7万公顷(895万亩)。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范有序推进。在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整治农
村建设用地30万公顷(450万亩),加强散乱、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格局得到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土地整治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制度规范更加完善,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公众参与更加充分,监督管理更加有效,为土地整治持续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据单位为万亩。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特别提出,到2015年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60万公顷。
此外,《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还指出,“编制各级土地整治规划,要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研究探索土地整治市场化资金运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土地整治投融资渠道,形成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土地整治资金保障体系。制定社会资本投资土地整治项目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社会资本准入和退出机制,推进土地整治产业化”。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新36条”提出,鼓励民资投向土地综合治理项目。
可见,国家对于土地整治在政策上是很支持的。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中国的出口需求也将随之复苏,并使得中国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中国政府已经将2014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定位在7.5%左右。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在几年内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据调查,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有着较强的正相关性,所以中国依然强劲的宏观经济将促使土地市场需求和供给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并进而促进中国的土地整治市场也相应发展。2)国家政策将继续支持土地整治
城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而在2012年,上述两个指标分别为52.6%和35.3%。照此推算,未来8年,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速预期为0.92%左右。而土地整治是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新的平台,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土地治理工作也相应发展。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土地整治的发展做基础。土地政策
由上文中“产业政策”的分析可知,国家在产业政策上对于土地整治是大力支持的。
展望
1)市场规模
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到2015年要增加有效耕地面积160万公顷,而2011~2013年已经增加的耕地面积为116.23万公顷,所以2014和2015两年由于土地治理所能增加的耕地面积可能在43.77万公顷左右。而如果按2012~2013总共进行土地整治491万公顷对应于同期总共增加耕地81.23万公顷的数据(比例为491/81.23=6.04)估算,2014和2015两年总的土地治理面积应在264万公顷左右,对应的土地整治投入应在1,100亿元左右。
2)发展趋势
土地整治的内涵逐步丰富,目标多元化,区域综合性特点越来
越鲜明。
未来土地综合整治是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整体
推进,不仅要统筹安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还要统筹农田整治、村庄整治、市地整治,统筹农民生产、生活、生态问题。
土地整治从农地整治拓展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将来地质环境灾害治理问题也要纳入土地整治中,土地整治已经具有国土整治的意义。
1.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系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土地整治是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
生态发展调节器——以石柱县脱贫攻坚项目调查为例土地整治+N 生态;产业;效益;脱贫;科技 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的补救措施。据统计,1999~2005年,全国建设......
IT行业分析 IT行业现状:好的:1众多发达国家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手段。软件产业,更是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软件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未来,软件产业将成为21世......
君子之一:资源类永远的王者原材料上涨时,上游行业企业及占据政策或垄断、专利优势的强势企业具备提价权,比如东方钽业(000962)预计2011年上半年销售价格有较大升幅,新产业业绩同......
从IT市场发展前景来看,据赛迪顾问预测,2005-2009年,中国IT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保持15.8%的年均增长率。从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计算机硬件产品的份额将持续下降,而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