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应对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子商务诚信浅谈”。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及应对方
法
姓名:杨进芬
指导教师:陈少克
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年级:2011级
层次:业余专升本
完成时间:2013年 5月7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①
浅谈我国电子商务中的诚信问题及应对方法
[摘 要] 诚信体系作为一切商务活动的基本准则,在电子商务活动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但是,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中却出现了诚信严重缺乏的问题,且已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障碍之一,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所以探索解决我国电子商务中诚信问题的基本方式,具有现实的意义。文章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原因,并就此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以求为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诚信环境服务。
[关键词] 电子商务 诚信问题 原因对策
一、绪论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信网络进行的一种商务活动。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和运用的产物;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人类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晶。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贸易市场上异军突起,并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中的各个角落中。在电子商务领域,企业、消费者、银行等任何一方诚信缺失,交易就不能顺利实施。电子商务企业必须把诚信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深入到企业文化的核心。消费者利用电子商务完成自己的消费活动,是电子商务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其诚信问题是个社会性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通过各种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电子商务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建立我国电子商务信用管理体系,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信用环境,对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二、我国电子商务诚信问题的现状分析
诚信,从电子商务登陆中国以来,一直都是电子商务在中国快速发展的瓶颈。由于消费者同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交流,双方很难有面对面直接沟通的机会。对于彼此的信任一般都是通过感受和体验等比较初级的手段,并没有成熟的体制或者适合的载体来支持开放性的真实信息的传递。于是,消费者无法准确的知道经营者的信用状况,只能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判断进行消费;经营者无法完全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程度,只能遵循着对方的需要和要求实现销售。在双方互相探索和尝试信用程度的集合之中,中国的电子商务难免有许多尴尬和无奈,千分之一的交易成功率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欧美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有很大的不同。欧美国家的企业经由MRP、ERP再到CRM,其信息化程度高,并且网络普及率高,社会信用体系良好,这些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没有欧美国家企业高,企业应用意识不强,社会应用整体水平较低;中国的电子商务尚未形成成熟的法律体系和统一的标准;还没有形成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社会的信用体系也尚未建立起来。
由于网络信息本身具有虚拟性和流动性,其格式和媒体可以分离,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的诚信问题使得电子商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相比对信用的要求更高,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加强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问题,最终将会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三、电子商务诚信存在的问题
1、网络商务信息的不真实
网上销售商品主要是以销售商的描述为主,有的网络销售商在网上夸大他们所售商品的质量,对商品的性能指标等描述模糊或者夸大其词,导致消费者不能得到与预期相同的产品。有些商家甚至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使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
2、消费者的诚信意识淡薄
消费者不诚信的现象主体要表现有:注册提交的信息不真实,给企业的业务处理增加难处。恶意竞拍情况屡屡发生,有的人竞拍买下商品后不付款,由于会员注册的匿名性,他们可以通过另一个注册账户进行网上购物,所以对其恶意的竞拍没有任何惩罚性。同样,对于卖方,在网络交易的平台上,某个网络交易者大多具有多个较强的竞争对手,他们可以故意注册多个身份或者利用家人、朋友的虚拟身份与竞争对手以及自己发生虚假的交易行为,凭借诚信信息系统对对手诚信进行恶意的评价,对自己的诚信进行高度的评价,达到诋毁对手诚信,提升自身诚信的目的。
3、产品的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
在售后服务方面,顾客购买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便很难享受到应有的售后服务。其一,由于地域限制和法律未涉及到网上维权的问题,致使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过高,卖家会因此销售不合格的商品。其二,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坏究竟由谁来承担尚且没有定论。虽然许多卖家在买家必读里面注明“如无质量问题概不退换,请购买前仔细斟酌”。然而质量问题并没有相关部门出示的统一标准,买家在收货后觉得有缺陷、残损,也会因证据不足而息事宁人。此外,网购普遍存在交货延迟的现象。这些都导致消费者对网购产生不良的印象。
4、通过网络进行诈骗
目前有许多网站并没有取得网络经销的资格,但却在网络上声明销售商品,当消费者在网站选购商品后,便让顾客向指定帐户汇款,因为绝大多数的网络销售是先付款后发货,等收到款项后便销声匿迹,因为其在网站上所留存的联系方式都是假冒的,消费者无法联系经销商,这些网站以此手段来骗取顾客的钱财。
5、客户隐私受到侵害
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需要将自己的个人资料提交给网站,例如姓名,联系方式和住址等等,以方便收货和接受服务。但是有些网站却将客户的资料随便散播,给客户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对客户的隐私造成了很大的侵害,而且这种侵害有时会持续很长时间。
四、电子商务中诚信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1、我国的诚信基础薄弱,导致电子商务社会信任度低
自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以来,诚信问题一直存在于整个经济体系,社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意识和信用道德规范。现实社会中,假冒伪劣商品肆虐、虚假广告泛滥、合同履约率低、经理人缺少诚信、信用卡诈骗、对欠债追讨不力等诚信问题每天见于报端,几乎成了普遍现象。此外,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也非常淡薄。电子商务参与者的诚信观念、规则意识的不强,彼此之间缺乏信任。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人与人之间防范多于信任,势必会干扰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2、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虽已颁布了部分的网络法律法规,但有关于电子商务的认证体系、支付结算、交易规则和电子支付安全、隐私权保护、售后服务、网上打假等问题的解决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且我国关于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规范立法比较晚,还没有能对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形成强有力的法律保护。除此之外,我国缺少和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和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因此难以对社会经济中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而有力的法律打击与规范。失信行为不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大大的阻碍了诚信问题的解决。
3、电子商务秩序至今尚未形成作为一个新型的商务活动空间,网络市场所具有特征决定了一些传统经营准则在网络市场中缺乏网民的认同,而一种能够被网民普遍认同的、具有广泛约束力的网络经济秩序尚未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市场中的商务交往必然将处于缺乏规则约束的无序状态,因此在不知不觉中违背了商务运作的诚信原则。
4、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特殊性,导致客户的知情权难以保证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但是也有其不足,那就是交易双方不能面对面地交流和沟通,顾客对自己所要购买的商品只是感性认识和想象。因此对购买商品的质量也就不能鉴定,只有当货物到达顾客手中时,才知道商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有些商家在收到客户的汇款后,便销声匿迹,或者以次充好,以假冒商品骗取顾客。顾客有过这种购物经历后,势必对交易的诚信度产生怀疑。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诚信缺失根源颇深,强烈地制约着企业电子商务各方面的发展,由此可以观察到,在我国信用评价与监管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非常淡薄,因为人们失信成本很低,甚至说有时还不存在失信的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越来越不守信。但是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诚信缺失,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五、诚信缺失的对策研究
1、提高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自我保护意识
诚信消费是在人们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习惯于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如电子信用卡或电子汇款方式支付货款,电子商务的进程会大大加速。然而,由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观念的差别,中国大多数人还不会在短期内将使用电子信用支付手段购买商品的行为演变成习惯。千百年来,中国人在消费时,习惯于绝不借钱消费,习惯于用现金支付。如果让人们在网上购买商品并用电子信用卡支付,就等于让国人从用现金消费跨越到了用信用卡消费的阶段,直接进入了电子支付阶段,这未免强人所难。因此,需要积极稳妥地引导消费者采用先进的诚信消费手段。如果更多人接受了这种电子信用支付模式,就会逐渐将这种消费行为演化为习惯,而这种习惯会大大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会推进电子商务诚信机制的日益完善。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建设
信用是一个多视角、多范畴的概念,既然它是一个法学概念,就应该在理论和立法上不断完善它,因此完全有必要加强信用法制的建设。法律、法规作为诚信的最后一道保障,在不断完善现行法律体系的前提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和修改,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同时,根据电子商务的环境和交易特点,建立电子交易法律和制度、电子支付制度、信用卡制度等。
3、建立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价和监管机构
因为电子商务在虚拟环境交易的特点,诚信问题成为公众或商家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然而信用评价就是对卖方诚信的评估,因此公众与商家在网上交易前,很是关注卖方的信用评价。我国的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对失信行为的监督惩罚机制。对于电子商务这一新型的网上交易活动而言,建立起以政府为背景跨部门(包括银行、公安等部门、工商管理、税务),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企业与个人的信用评价和监管体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六.总结
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一个“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的市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子商务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对于扩大贸易机会,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应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通过对客户的调查和事前、事中、事后的风险控制,不仅有利于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降低企业呆、坏账损失,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而且还有利于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使我国早日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诚信国家。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商务活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叶依如,叶晰.浅析电子商务诚信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商场现代化,2007.2、张凤,张平.电子商务诚信机制建立与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6.3、石滨.网上交易的信用缺失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5(2)
4、张卫东.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谢鹏.[3]许雄奇.赖景生.网络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探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6、高维.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安全技术研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7、杜江.电子商务中网上支付方式分类研究.商业研究.20068、杨德礼,王茜.电子商务的安全体系结构及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3,29(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1.焦虑被焦虑所困惑的大学生常症状是烦躁不安、思想受阻、行为不敏感、行为不敏感、身体不舒服、失眠、胃口不振等。紧张的焦虑能使人失去全部情味和......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及应对【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呈现出新面貌,城市的环境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普遍呈现恢复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
摘要:本文从C2C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出发,以淘宝网的“支付宝”为例,通过分析当前电子商务的实务操作流程,对其所采用的信用交易手段——第三方支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C2C电子......
浅谈电子商务诚信问题【摘要】古语云:“人无信则不立”,可见,古人早就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如今也成为企业经营、生存之本。但是,在如今飞速......
论钓鱼岛问题及我国的应对策略文法学院法学+会计学2011李建峰1101070211 摘要: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