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_政府金融支农政策研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1:44: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府金融支农政策研究”。

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9日 09:39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40期)作者:万道琴

【摘要】我国目前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大,增长逐年提高,营造出了有利于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的金融环境。但目前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支农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主体较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要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并建立信贷担保基金。

【关键词】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农村公共财政体系 资源整合 信贷担保基金

中共中央在1982~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2009年又连续六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特别是2010年1月31日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强化近年来“三农”工作的好政策,提出了对农业加强财政金融补贴等一系列新的重大原则和措施。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了中央加强对农业财政金融支持的决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财政金融对农业支持的现状。

财政金融支农现状

财政支农现状。

一、财政支农规模较大,增长逐年提高。近几年来,我国中央财政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以及财政支持是以往的数倍,财政支出涨幅一直大于20%。其中在2008年更是一度达到了37.9%的高额度,总支出达到了5955.5亿元,包括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这几项,增幅达到了107.7%。

二、财政支农增加了直接补贴的额度。为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中央财政今年下拨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986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农资综合补贴835亿元、粮食直补资金151亿元。这些直接补贴的措施可以减少不法分子或地方政府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农民可以放心、安全使用政府提供的各种农资,避免盲目乱用、滥用,还可以进一步融洽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强化政府为农服务的意识,打造服务型政府。

三、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前几年,我国财政主要把农业作为支农的重点领域,而对农村社会领域的关注不够,这导致我国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欠账较多。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村社会领域,重点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财政支农资金总量逐年增加的基础上,资金结构不断优化,资金投入的针对性得到提高。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重视改善民生,逐步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纳入保障范围。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245.2亿元,比2007年增长96.5%。

金融支农现状。为适应“三农”发展的实际形势和对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各地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精神,充分发挥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功能,不断增加支农信贷投放,提高支农服务效率和水平,为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提供了强大助力。

一、搭建政策平台,营造有利于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的良好环境。中央人民银行坚持有利于“三农”发展、有利于强农惠农的政策取向,有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充分发挥信贷政策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三农”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大幅增长,年末余额达到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4.8%。

二、推动创新业务,满足“三农”发展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际需求。金融机构根据“三农”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了方式灵活、手段多样的支农金融创新业务。中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部分县(市)开展的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有力助推了全国范围内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密切关注民生,改善对农村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将改善民生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开展针对农村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

四、加强体系建设,提高不断改善支农金融服务的保障能力。各地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加强协作,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服务配套体系建设,为不断改善支农金融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各地通过创建金融生态示范区,全方位提升对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放和开展金融服务的吸引力,促进了当地支农金融服务工作的开展。二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31个省(区、市)所辖的2682个县中,已有2372个县开展了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三是金融服务不断向基层乡镇延伸。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已由2009年6月末的2945个减少到2792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由708个减少到342个。

财政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的力度不够,投入资金缺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虽然越来越多,但是投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我国财政的整体增长速度。这说明我国对财政支农仍然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财政支农的重要性。

二、财政支农结构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由于农业的收益见效比较慢,体现出的政绩也不太高,所以在财政支农资金中只有少部分被投入到有长远意义、见效慢的农业项目中来,而大部分的资金都被投入到见效快、收益高的农业项目中来。这种情况导致农业项目发展不平衡,反过来又严重阻挠了整个农业的发展。

三、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政策工具缺乏灵活性。财政支农方式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农业补贴过多地用于流通环节。1996~2000年,每年用于粮、棉、油、糖流通的补贴在300~800亿元,占农业支持总量的30%左右,占国家政策性补贴支出的70%左右,年均增幅为27.16%。然而,如此巨额的补贴主要都是补在流通环节,补在价格上。

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主体较少,服务性较差。大的、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往往选择那些风险性小的、收益高的项目,而对农村的这种收益低、风险大的项目不感兴趣,因此都纷纷撤出农村金融领域。依然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并没有创造出适合农村需要的金融融资方式,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较差,对支农的贡献较小。

二、农村金融资源外流,服务资金短缺。当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新农村建设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各项资金需求也逐渐显示出了刚性增长态势,与这相适应的金融政策和资金支持却呈现出了空缺的状况,而且农村金融资金供给发展机制也呈现出与预期相反的发展趋势,即对贷款的支持力度有限,部分地区贷款增幅几乎为零甚至一度显示为负增长,而存款数额却有逐年上涨的趋势;另外,由于大量资金并没有应用到农村市场的发展当中,农村资金出现了供求失衡的状态,这就限制了农村经济的积极发展。

三、信贷管理机制不畅,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由于当前农村信贷管理机制的限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及联保贷款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本来很多曾经筹划上马的业务也呈现出了萎缩甚至停滞的状态,究其根本还是在于农村资金供需矛盾这一根源问题。

四、农村保险业务萎缩,影响金融支农力度。在我国,农业一直是高投入、低收益、高风险的行业,因此农村的保险业务发展较慢。一方面,保险公司鉴于农业的特点往往开出比较苛刻的条件,使农民自身并没有进行较大投保的勇气。另一方面,农村的整体状况较差,农民自身也确实拿不出担保还款的财产物品。这两种因素使得农村的保险业务发展较慢,影响了金融支农的力度。

解决途径

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一是通过农村公共财政直接投资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提高农村的技术水平和对一些经济行为给予补助。二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包括居民生活补助和救助、基础的生产生活设施和文化教育支出,还包括对农户个体生产及合作组织的补助。

把财政和金融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提高融资效率。财政和金融两者相互补充、支持、促进,形成合力,就可以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极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通过财政直拨或其他渠道下拨的支农资金千头万绪,要通过市场建设和融资推动的方法加以整合,改变长期以来支农资金使用分散、效率低下的局面,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资金一旦整合,就能发挥集合效应,提高支农效果,产生“一个平台、一个信用、一个账户”多种功能的贷款模式。

建立信贷担保基金。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拿出一部分资金成立一个信贷担保基金,剩下的部分由当地企业共同出资募集,形成一个以工补农的良性机制。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贷款时缺少担保人这个老大难问题。

整合商业性金融承担的政策性职能,将之全部移交至政策性银行。除了继续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以外,还要继续加强政策性金融支农的发展与完善,如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使其逐步发展为政策性银行;研究制定诸如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粮食生产专项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各项惠农支农的业务;中央财政也应该加大对这类银行以及这部分业务的财政补偿与支持。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财政支农是政府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之一。现阶段的财政支农资金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极大制约了其......

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

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张蕾国贸08—120081483我国劳务输出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劳务输出是劳动力空间流动的一种形式。包括国际劳务输出和国内劳务输出。国际劳务输......

我国煤炭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陕西理工学院学年论文我国煤炭产业进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李梦柔(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1102班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老师:马静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

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我国财政支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院 (部): 商学院 专业: 工商管理 班级: 工商061 姓名: 何开生 学号: 2006091188 指导教师: 孙学辉完成日期: 2010年6月11日山东建......

下载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财政金融支农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