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柏拉图教育思想论文”。
西方哲学史论文
___________
从柏拉图谈西方哲学
刘俊超 信计1202 摘要: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一生著作等身,是哲学史上开天辟地的伟人,在哲学中开创了不少的思考方式和方法,引导人们不断的思考人生,他主创了理念论,扩展了辩证法,将认识论引入人们的思想。通过对前人的思想的总结和自己的思考,将哲学带入新的纪元。
关键词:西方哲学 柏拉图 历史
思想 理念
辩证 柏拉图的生事,和相识,著作:
柏拉图生于古希腊后期,生于公元前427年,死于公元前347年。相当于我国的东周战国时期。大约孔子去世后52年出生。也就是墨子、孟子、老子等同时的轴心时代。柏拉图师从于苏格拉底,和孔孟一样,是人类思想史上十分重要的、影响十分巨大的、伟大的思想家。在柏拉图的青年时期,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在乱世中相逢,正如同中国的春 秋战国时代。两人生活的时代,烽烟四起,他们共同经历了被誉为“古代世界大战”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如马克思说:“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相反,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1]正是这种和战国时期一样的动荡的社会环境,激起了这人们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柏拉图师从于苏格拉底,但是其成就已经超越了苏格拉底。一生留下了三十多部著作,有《伊壁鸠鲁篇》《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篇》 《斐多篇》《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巴曼尼得斯篇》《菲力帕斯篇》 《飨宴篇》《斐德罗篇》 《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 《高尔吉亚篇》 《智者篇》《政治家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理想国》 《苏格拉底的申辩》 《理想国》 《巴曼尼得斯篇》《苏格拉底之死》等。这些书籍展示了柏拉图以对自然科学批判为基础的哲学体系,他不仅继承了老师形而上学,合乎逻辑的哲学思想,还在老师之上建立了认识论,理念论等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思想: 黑格尔说过:“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的哲学是具有世界历史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的各个年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其重要的影响。”[2] 其最重要的贡献就表现在认识论和理念论上。
认识论:
柏拉图把一切伦理道德行为归结为认识问题,认为认识的对象和目的是达到和个别结合在一起的一般本质,而不能停留在个别的可感性范围。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认识真善美后,才能逐渐升华,提高自我。在柏拉图看来,感性认识只能认识可感世界,而这种认识是肤浅的,它得到的只是相对的、主观的感性意见,不能认识理念世界。对理念世界的认识,对真理的对象、理念的追求,只能依赖于理性认识才能达到。他说:“知识不在于对事物的感受中,却在于对所感受而起的思维中;显然,由思维才能达到事物之存在与事物之理,由感受则不能。”[3]直观点说,一朵花,你定义它是花可以,定义它是树也行,这便是感官,感性的认识,你看到它知道它是什么,但你真的知道吗?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理性的认识才能真正认识花。哲学也是这样,要由理性思维去认识。
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即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位,是万物的动因和目的,是最高的智者。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一方面我们说有多个的东西存在,并且这些东西是美的,是善的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又说美本身、善本身等等,相应于每一组这些多个的东西,我们假定一个单一的理念、假定它是一个统一体而称它为真正的实在。”[4] 他把理念看作是脱离和先于可感个体事物的客观实在,理念和可感个体事物是分离的,理念成了本体,因此可感世界处在运动变化中,不是实在。理念世界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5]是真正的实在,是理性认识的对象,知识由此产生。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位,是万物的动因和目的,是最高的智者。它以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真理就是理念的最高形式,是对世界最正确的认识。通过对辩证法和哲学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后,才能把握理念,并在理想国中阐述了对于善这一理念,借此指出了理念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关系。理念是事物的本原、模型,具体事物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
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的发展:
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很多思想,其中之一便是辩证法。在苏格拉底那里,辩证法就是借谈话进行讨论和论证的一种理智的方法。“真理必须通过对话或争论来获得,这种对话或争论可以是在两个探索者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单个探索者的心里进行,此时他的‘心灵’是自问自答。”这种说法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较之苏格拉底的“精神接生术”式的辩证法,柏拉图的辩证法有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是质的飞跃。它要求撇开感性事物,从理念出发,完全依据理念,揭露理念之间的关系,最后上升到无矛盾的善的理念。同时他也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要为事物寻求目的的思想。也就是将理念融入了辩证法之中,加入理念的辩证法并非机械的将思想组建在一起,而是要求从现实出发,从认知开始,将事物的本质,模型等抽象出来辩证思考,他的论证过程以及关于思想、谈话、判断、陈述的真假等等事实上也就是逻辑学,而不是简单的辩证。
柏拉图哲学的特征:
柏拉图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哲学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批判以前的自然哲学思想,开始以人或者说以心灵为物体的本源,强调心灵的重要性。并将心灵定义为理念来阐述,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从更高的世界,即理念界投生到现实中的,灵魂在取得他的形体前就已经存在。并具有知识,只是在获得形体时玷污忘却理念,现实的学习是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虽然他的理论现在广为接受,但是其理论具有唯心主义局限性也是事实,他的哲学对唯物主义具有极强的批判性,列如,爱菲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是主张万物沐变的,但是柏拉图对这种以“变”为中心的相对主义理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承认万物流变、一切相对,无异于说关于任何一物所作的一切结论都同等正确。这样就导致了一种恍惚性,否定了绝对的存在。对与不对到底是怎样定义也不存在了,这和柏拉图的思想是不一致的。不过柏拉图也没有完全否定这种看法,对相对主义的批判尽管措词激烈,却并不彻底,他仅仅在理念世界中排斥了赫拉克利特的“变”的思想,在现实世界中,却默认和“接受”了这一思想。因此,变与不变就成了推动柏拉图哲学发展、演变的基本矛盾线索之一。另一个特点就是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紧密结合,正如黑格尔认为,“思辨的辩证法”(即概念的辩证法)是“柏拉图哲学中最重要之点”,在柏拉图的对话中,诸如美、知识、美德等许多问题的讨论,都是循着从个别到一般的途径进行的,体现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 年版,第 2 卷第 82 页.[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3] 柏拉图.巴曼尼德斯篇 [M].陈 康,译.北京 : 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4] 熊明辉,吕有云.论柏拉图对理想国的毕生追求[J].广西大 学学报,2000(5).[5] 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 142 页.
《会饮篇》是柏拉图写得最富艺术才华的作品,所谓“柏拉图式的爱”就来自此篇文章,而自从“柏拉图式的爱”这个名词产生后,它就成了人们说不尽的话题。从内容来看,《会饮篇》主要......
论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时期大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名作之一。属于柏拉图学术生涯中的的中期作品。全书共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一生......
西方文论原著选读论城邦的信仰、诗人与神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真正善的城邦护卫者的天性,应该把爱好智慧和刚烈、敏捷、有力,这些质量结合起来。但对于城邦教育的养成,苏格拉底认......
柏拉图的思想对现代思想的影响班级:财管姓名:孙吉蕾学号:11-3201108051082 柏拉图( 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
柏拉图1.把数据做成柱状图2.把百分比数据右击,换成折线图,Y坐标用次坐标3.把主坐标的最高值调成总和,次坐标的最高值调成100% QC七大手法第一章 概述一、起源 新旧七种工具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