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西方经济学电大”。
西方经济学 填空、选择、判断。
一、填空题
1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2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动。
3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4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产品))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价格出发的平行线)。
6.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7.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一方作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情况被称为(逆向选择)。8.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
9.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10.IS曲线是描述物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1.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12.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3.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肮脏浮动))两种。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
4.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5.短期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固定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6.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7.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称为(劳伦斯)曲线,根据这种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8.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10.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表示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1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关键差别是完全竞争产品(无)差别,而垄断竞争产品(有)差别。6.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7.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种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的行为称为(搭便车)。8.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9.经济增长是指(.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10.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11.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12.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13.内在均衡是指(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1.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2.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减少)。
3.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市场出清)状态。
4.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的大小只能用序数表示。
5.在分析技术效率时,短期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6.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7.假设某一市场的销售额为1000亿元,在该市场上最大的四家企业的销售额分别为200亿元、160亿元、140亿元和100亿元,则该市场上的四家集中率为(60%)。
8.如果一件事件未来的可能结果可以用概率表示就是(风险)。
9.国民生产总值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11.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最初存款成(正)比。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13.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紧缩性财政政策包括_(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14.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4.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就是会计利润,会计利润减去(机会成本)_就是经济利润。
5.(用公式表示)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AC)。6.劳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8.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
9.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物价水平(上升)。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11.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1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13.开放经济中的乘数(小于)封闭经济中的乘数。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2.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
1.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需求缺乏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
3.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4.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平行移动。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6.在短期,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固定成本)本,生产工人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成本。7.市场集中程度指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9.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险)。10.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两个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11.GDP-折旧=(NDP)。
12.需求管理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个内容。
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14.外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减少),向右移动是需求(增加)。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6.分配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9.M2=(M1)+(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11.货币供给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1.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2.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4.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
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7.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9.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总支出))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1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2.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上升)。
1.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6.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零);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
(一)。7.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民收入)。
9.资本──产量比率是指(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10.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11.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通过(存贷款业务)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12.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和(收缩)阶段。
13.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被称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1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
1.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2.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B.消费可能线)3.机会成本是指:(C作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4.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C垄断竞争市场)
5.收入分配的平等标准是指:(C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6.劳动力总量包括:(A工作年龄人口中的所有就业者和失业者)
7.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B工作时期储蓄以便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调节货币供给量)9.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C周期性失业)
10.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C.相互补充的)
2.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减少)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A.适当降低价格)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5.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差别,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A.垄断竞争)6.货币中性论认为,货币的变动:(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7.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以上都是)
8.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提高失业率)
10.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C.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的变动影响总需求: 1.需求定理表明:(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2.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3.在垄断市场上,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的关系是:(B.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4.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B.等于一)
5.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A.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情况)6.劳动力参工率是指:(B.劳动力人数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
7.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B.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8.引致消费取决于:(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9.下面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在通货膨胀不能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10.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C.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2.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边际效用为零)
3.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A.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D.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价值加总)7.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B.投资)
8.IS-LM模型研究的是:(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9.周期性失业是指:(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0.汇率贬值将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价格上升)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A.企业数量很少)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B.国内生产总值)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B.摩擦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提高失业率)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资源的有限性)
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调节货币供给量)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2.农产品市场上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的原因必定是(C.开发出了高产的新品种)
3.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B.主要由消费者承担)4.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
5.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是指(C.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6.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C.等于零)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劳动的供给量会(B.先增加后减少)8.充分就业的含义是(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9.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75)
3.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B。MR=M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A。等于零)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A。消费物价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B。2。5)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C。政府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10.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C。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C。15)
3.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5.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B。边际成本曲线)6.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C。技术)
7.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8.公开市场活动是指:(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9.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10.清洁浮动是指:(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1.互补品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递减)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产量增加)
4.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5.下面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D。路灯)6.通货是指:(C。纸币和铸币)
7.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
8.IS-LM模型研究的是:(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9.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0.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增加消费)
三、判断正误题: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
3.(√)如果对食盐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只占一个极小的比例,那么对食盐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
4.(√)寡头市场上各企业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5.(√)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与私人边际收益都不一定相等。6.(×)用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所计算出的物价指数是相同的。7.(×)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8.(√)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使LM曲线的位置平行移动。
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10.(×)在开放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一般的乘数。
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2.(×)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4.(√)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的区别主要在于产品是否有差别。5.(×)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6.(×)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7.(×)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失业。8.(×)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存在的失业就是自然失业。9.(×)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0.(×)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3.(×)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之点就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4.(√)一般来说,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5.(×)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6.(×)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7.(×)充分就业就是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都有工作。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物价水平决定的。9.(×)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要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
10.(√)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支出(即国内总需求)与对国内产品支出(即对国内产品总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2.(√)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4.(√)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5.(√)垄断的存在会引起市场失灵。
6.(√)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是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7.(√)只要人们普遍接受把“万宝路”香烟作为交换媒介,“万宝路”香烟就是货币。8.(√)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9.(√)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10.(×)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4.(×)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5.(×)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由政府来取代市场机制。
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7.(√)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水平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9.(√)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10.(√)汇率贬值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1.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2.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是基本相同的。√
1.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根本区别之一。(√)2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给减少。(√)3.某种物品越是易于被替代,其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
4.电力部门对工业用电与民用电实行不同的价格属于二级价格歧视。(×)5.产品有差别就不会有完全竞争。(√)
6.生产要素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和联合的需求。(√)7.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8.周期性失业就是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9.在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要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10.开放经济就是参与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
1.(×)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2.(√)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3.(×)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也可以是它们的切点。4.(×)等产量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线。
5.(×)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6.(×)价格管制就是政府对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进行控制。7.(×)在工作年龄人口中,所有人都是劳动力。
8.(×)货币中性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9.(√)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1.(×)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2.(×)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3.(×)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4.(√)在长期中无所谓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之分。
5.(√)现代生产的特征之一是迂回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6.(×)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差就是GDP平减指数。7.(×)物价上升时,财产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8.(×)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9.(×)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10.(×)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2.(×)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
3.(√)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将增加。4.(×)分析技术效率时所说的短期是指1 年以内,长期是指1年以上。5.(×)正常利润是对承担风险的报酬。
6.(×)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7.(×)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8.(√)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9.(×)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率为零。
10.(×)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 试题 2010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该题后的括号内) 1.当汽油的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金融等专业 西方经济学(本)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计l5分) 1.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保持其他......
b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b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b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 MP......
一、填空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3、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