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的产品意识与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网络编辑的把关人意识”。
网络编辑的产品意识与能力本期精彩观点
页面不值钱,就承载不起高质的东西,因为没有人会长时间停留在那里
网编要做的事情比传统编辑多的多,对网编的要求非常高
做产品的第一原则是“用户是傻子”,要假设他什么都不懂
你的产品会说话,在做完后它就是个有生命的东西
以下是本期训练营的文字记录(待完善):
网络编辑的产品意识与能力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崔毅龙,来自体坛网,大家应该都知道体坛周报,不过集团一直没有在互联网做太多工作,只是05年和Tom在线做过一个网站。体坛网是去年五一正式上线的,到现在刚过一岁生日。我自己在去年奥运后开始做体坛网。我最早一直在百度,06年离职后自己去创业,因为想做一些些喜欢做的事。
我在百度一直做的是产品,自己做公司也是和产品接触多一些。我大学学的是媒体,专业是编辑出版,大学4年都以做报纸为主,在传统媒体方面有一些经验。所以今天主要说一些网络编辑在产品方面的意识。我在体坛网也接触不少网编,发现拥有这种意识后你的工作会更容易些,也会多一些出路。
大家有没有不是做网编、做产品方面相关的?不知道大家的薪水是多少。网编即使在门户起步月薪也是1K左右,做的好一点涨到2到3K,做到责编主编会更高一些。而产品方面根据我拿到的资料,初级产品经理猎头给出的月薪已经是1万多,实际工作中完全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起步月薪是3K,产品做到总监级别年薪50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做产品对各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多了解一些产品相关的知识,对大家的职业选择会有一些好处。产品行业的人才非常缺乏,编辑则很容易找、很容易培训,但让网编去提升一个层次却非常困难,因为从意识培养、有没有人带你等各方面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我讲到的第一点是职业选择。为什么要做网络媒体,互联网是个非常大的产业,你为什么进入媒体,你是怎么思考的,你是怎么认识行业的,网络媒体给这个世界带来的价值是什么,你所处的位置又是什么,这些都做好了,你才会有明晰的判断。网络媒体也分很多职位,有销售、产品、运营、编辑等等太多,你为什么选了编辑?
了解这些后,你怎么来增加一些产品天赋,把自己的工作做的和别人不一样。
第四部分会讲一些技能,来增加我们的能力和知识。
最后我会提一下懂产品之后,我们能做什么。
为什么要进入网络媒体
你为什么不去做搜索引擎、做客户端之类?在这个大楼附近有很多互联网行业的公司,都需要人,为什么你选择了网络媒体,你认为你所做的东西有什么用呢?你们认为网络媒体和平媒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去做报纸杂志?
做网络媒体,首先要知道你从事的是媒体行业。做媒体,最应该知道的一个人是麦克卢汉,他是现代传媒之父,是最知名的传媒人,他开设了现代传媒的意识和理念。即使你只是把现在的工作作为过渡,你也应该对行业有一个认识。你要对得起你在媒体中付出的生命,你获得了什么。麦克卢汉有一句名言是“媒介即信息”。网络媒体和纸媒完全不同,即使他们都一样发新闻,甚至发同样的新闻,他们也是完全不同的。报纸和杂志,你们认为一样吗。同样的新闻发在报纸上和发在杂志的铜版纸上,给用户的体验是不一样的,用户得到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一些时尚杂志都比较厚、使用铜版纸、采用非常高端的包装,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样的纸张?因为女性买时尚杂志不是为了获取信息,她是要获得可炫耀性的消费体验,至于讲什么内容并不是那么重要,杂志所用材质本身的价值就影响内容的价值。
麦克卢汉讲到媒介即信息时的举例是,为什么埃及文明保留的最少,因为它只是保留在纸莎草上,而中华的文明都是选择最坚固的材质保留,甲骨文、竹简等都是,千年前的宣纸到现在依然可以保存良好。其他文明是采用纸莎草、泥版来记录,所以很容易损坏--材质能够影响体验。
网络媒体同样有些不同的东西。网络媒体生产的是页面,它的页面和报纸的页面不同,报纸一页8开,一版全部写上汉字大概不到2万字,一份报纸也就32版。而网页,如果我疯狂一些可以在一个页面堆砌十万字,页面无限大,成本却是非常便宜的。页面不值钱,就承载不起高质的东西,因为没有人会长时间停留在那里,用户在互联网上看到大部头的文字会受不了。所以网络媒体承载信息的特征是轻、快、趣。我们不可能通过网媒出版哲学著作,网媒更多的属性是娱乐媒体,轻而快,用户
很快读完一个页面。另外关于趣味性,日常看到的报纸、杂志信息相对沉重,用户在网页上不愿再看到同样的内容。
从媒体工作来讲,传媒学有个基本概念,“把关人”。传统媒体中,编辑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位,一般都是从记者起家,做好记者后才能做编辑。媒体在向大众传播什么东西是有编辑把关的,经过筛选的,编辑认为符合他个人意愿和媒体定位的信息,才会发表。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的视角不同,是因为编辑起到了作用,编辑把关了。而网媒,最大的特征是去中心化,网络上信息生产的成本极其低廉,想在网上发表一篇文章容易,但在纸媒比如体坛周报上发一篇文章,实际么?体坛的记者年薪都在十万以上,不是随便什么文章都可以上的。因为用户花钱了,这上面每个字都有价钱。但网上的成本几乎是为零的,网络完全去中心化,不再由编辑主导。虽然舆论方面会有一些控制,但无论如何,编辑的作用越来越小,在网络媒体中的编辑不会和平媒一样,网媒不会有普利策奖,更不可能发给网编。
大家有空可以看看麦克卢汉的书,在书店很容易找到。他的书科普性很强,在国外是作为大众读物来推荐的,可以让你对媒体有更深的了解。
为什么选择网编这样一个职业
每个人都认真想想,为什么要做网编?是因为它起点很低么,还是有其他原因。(会员提到的原因:起点低、兴趣、喜欢上网、更加自由、更快接触本质)大家说的都比较对,它没有标准的解答,我讲的内容也是一样,我说的不一定正确,所有问题都可以拿来讨论。
你从事一个行业,所有的问题比如金钱、物质都是可以换的,只有时间不可以。你花了生命在这个行业,你一定要让它有价值。所以你要想,你在做什么,你会做什么,你想做什么。你在做的不一定是你想做的,你想做的不一定是你能做的。你做它是图什么啊?挣钱是一种想法,但你不能永远是这种想法。
大家对网编会有这样的判断:搬运工、加班且没有加班费、薪水低(最低薪水除了前台就是网编了,好一点的可能前台还会更高些)、新人的威胁和未知的前途。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傍身,又随时又有新人可以顶上来,因为门槛低,新的毕业生会随时赶上来,他们要求的薪水又很低,你如果没有向上走一层,你的竞争力会非常弱。
入门级的工作都是这样的,抱怨没有用,也没有必要抱怨。
为了避免大家有这些消极想法,所以应该先建立心理优势。我们可以来看一个对比,传统编辑的核心技能包括:很好的文字能力、选题策划能力、行业知识储备、做版或剪辑能力。对于网编来说,它的核心技能则要求更多,除了以上所有之外,还包括相关工具使用技能、推广能力、用户分析能力、市场调研能力、HTML和CSS等基本网页技巧、美工功底等等。
网络编辑需要做的事情比传统媒体编辑要多的多,对你们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当你掌握好这样的技能,你可以去任何一家平媒,所欠缺的只是人脉。在平媒,很多时候有人脉就有一切。网络编辑仅仅只有人脉的话根本不会有太大发展,就算门户级频道的主编,他对行业人士的影响也绝对没有平媒主编的影响力大。在网络媒体中,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再配合好的人脉你就会有好的发展。
来看网络编辑的发展方向,他意味着:媒体的未来走向,美国最著名的300家媒体已经倒闭了很多,媒体正在剧烈的转变着。起初大家没觉得互联网怎么样,但现在,成批的传统媒体在死掉,纽约时报都要卖自己的大楼了,这时你要知道,媒体在变革,未来是新媒体的时代,报纸是会消亡的,杂志落入窄众,新媒体、手机、互联网这些都是浪潮,而你们身处在浪潮中,做网编是很好的事情;培养网络一代的阅读习惯,为什么新浪、陈彤牛逼,因为他们树立了我们这一代人做网络媒体的样板、决定了我们的阅读习惯,无数的编辑是把新浪编辑守则当圣经来读的。在未来,你们同样可以培养新的阅读习惯,未来20年中国网媒不会再可怜巴巴的看着陈彤的编辑手册;更高的自我挑战,不仅有编辑能力,还要有产品能力;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可塑性。你将来的发展方向是很多元的,从小编到责编、主编、总编,只是其中的一条路。你做什么,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是你的上司或老板。增加你的产品天赋点
先说明一下,我讲的不是定义,只是我的体会。什么是产品?杯子是产品、手机是产品、报纸是产品……产品的基本概念是,产品是为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环境下--满足了特定需求--的某种功能,这就是产品。产品是为特定人群做的,任何产品都有特定情境使用,比如手机在潜水时肯定没法带。需求则包括解决问题、带来价值等。
需要培养自己的一些思维模式,最重要的是从用户视角出发。做产品的第一原则是“用户是傻子”,要想象他什么都不懂,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他服务。
百度刚开始做竞价排名时,销售拿着黄页挨个打电话,我们每天能听到好多笑话。有时会听到销售对客户说,你先打开浏览器,客户问什么叫浏览器?销售只好说桌面上一个写着“e”的图标,然后又说是电脑屏幕上有图标的桌面,不是桌子的桌面……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你为这样的用户做产品,只能把他当傻子来看。很多国外知名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翻船,就是因为它们不懂中国的用户。hao123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看来很粗糙的页面,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这是因为hao123的设计是从用户视角出发,它理解用户需求。
产品是有生命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你的产品会说话,在做完后它就是个有生命的东西,它会告诉用户自己是做什么的,而不是需要你去告诉用户。
新闻也是一样,网编要把新闻当做产品来看,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提升。比如你想让一个事件持续多久,需要控制它的生命力,就得把它当做一个产品来做。
最重要的是,需求、需求和需求。这三点是不同的,重复说它并不是为了强调。
第一个是用户的需求。为什么他要来看你的内容。互联网出现后,已经没有“独家”这个概念了。对于日报来说,我们的新闻被其他平媒转载,以天为单位,所以才有独家的概念。而互联网中,独家的概念是以秒为单位的。为什么很多新闻是上了新浪后才有影响,很多帖子上了天涯才有影响。同样的新闻、同样的事件,为什么他会到你这里看。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个阶段你应该理解并适应用户的需求,不要强行改变用户,不要让它觉得“你在教育我、管我”。他们会去争,现在的用户都是很独立的一代,他们不会接受你的教育,他们希望的是你理解我,给我提供方便。
第二个是你的需求。给你发工资的是你的老板,做事的是你,你做事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你做这些是要名,还是要利,还是要什么?想清楚。
这个阶段要开始引导用户的需求,慢慢把他的需求往你的方向引导,让他接受你。
第三个是产品的需求。最终的需求是满足一群用户,让特定用户中的大部分人都获得满足,就是产品需求的实现。这个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到这个阶段要控制并改变用户行为。用户使用的产品都是可控的,他看什么、点什么、停留多长时间,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一些基本的技能
工具使用的能力。做网编,最起码要会网络工具的使用。作为一个网编,如果连RSS、Twitter都没有用过,英语都不会,搜索引擎都用的不好,怎么能报道好新闻,怎么能获取最新的消息?宏观与广阔的视野。了解趋势,站在高处,才能对资讯有所选择。做产品往往是要做CEO的,你只看脚下的一块地是不行的。
丰富的知识储备。
好奇心与谦逊。
极强的学习能力
良好的市场敏锐
优秀的沟通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
网络编辑能力怎样提升:很多朋友从选择编辑到做编辑很久了,可能还是一个编辑,没有任何的提升。其实是大家对网络编辑不是特别的了解,导致了做编辑做了很久,还是一个小编,不了解编辑......
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由于传播网络化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中充斥着海量的新闻信息,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让自己的新闻吸引到受众的眼球,需要新闻编辑从传统的“把关模式......
网络编辑最常用搜索引擎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关键词。一般要求关键词在文章中重复出现3-5次,加粗、加链接。为什么出现3-5次?这里就涉及到关键词密度的问题,如果过多就......
(三)它做什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站内容建设,主要工作内容是:采集素材,进行分类和加工;对稿件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审核及监控;撰写稿件;运用信息......
报纸编辑创新意识和能力应与时俱进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下面是关于报纸编辑创新意识和能力应与时俱进的内容,欢迎阅读!【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