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珍珠泉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游珍珠泉记”。
游珍珠泉记清 王昶(chǎng)散文
(fú)(水在地底下伏流),(yǎn)把木头的一端削尖,杙(yì一头尖的小木桩)诸土,(洁白明亮,极为清澈)盖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gǔ扰乱)。然未有若珍珠泉之奇。泉在巡抚署廨(xiè)前,甃(zhòu砖砌)为池,方亩许,周以石栏。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jī小粒珍珠),皆自底以达于(sè)(形容泉珠冒出水面发出细碎的声音)累累然(泉珠接连不断地冒出水面)。《亢kàng仓子》云:“蜕(tuì变化,蜕变)地之谓水(从地底下蜕变出来的就叫做水),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指空间)。”观于兹泉也,信。
是日雨新霁(jì天刚刚放晴),偕(xie)门人(门生、弟子)吴琦、(guǐ)过了一段时间乃去。
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
【译文】
济南府城,是济水流经的地方。济水的水性是潜在地下流动,遇到地面空隙,就立刻喷涌出地面。
人们砍一根树枝,削尖枝头,插进地里,只要插下三四寸光景,把树枝拔起,跟着就会有泉水涌出来。这泉水亮晶晶的,很清澈,因为地面都是沙土,所以泉水不为泥土搅浑。可是当地所有的泉水,都及不上珍珠泉奇妙。
珍珠泉在巡抚衙门前面,用砖砌成的池子,有一亩地大,四周用石栏围着。靠在石栏上看泉水,只见泉水从沙土里涌出,忽儿合拢忽儿分散,忽儿中断忽儿又连接,忽儿急忽儿慢。日光照在泉上,大的水珠像圆圆的大珍珠,小的水珠像一颗颗小珍珠,颗颗都从水底直冒上水面,碧绿透亮,一串接一串。《亢仓子》上说:“自地里钻出来的是水,从水里腾出来的是气,从气里化出来的就成了空虚。”看了这珍珠泉,能相信这句话说得对。
这一天正当雨后初晴,我和我的学生吴琦、杨环栋在这里游览,停留了很久才离去。
济南的泉水有名称的共十四处,这珍珠泉是其中最有名的。
珍珠泉:在山东济南。平地涌起,错落如珠,故得名珍珠泉。与趵突泉、黑虎泉、金钱泉并称济南四大名泉。
《亢(kàng)仓子》:书名,旧题庚桑楚作。或唐代王士元著或续补。
王昶(chǎng)(1725--1806),乾隆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他学识渊博,能诗词,善古文,通经学考证,好金石之学,时称“通儒”。曾参预编撰《大清一统志》等书。著有《春融堂集》。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所以作者先对济南多清泉的原因作了简要考释。在结构上既点明珍珠泉所在,介绍了济南城的特点,同时又说明了珍珠泉清的原因,突出了珍珠泉的优越。然后转入描述珍珠泉,而集中表现其所以为“珍珠”的奇景,并引证以解释泉珠的聚散原因。该文文笔简洁生动,记叙集中明了,是一篇精短有趣的山水名胜小品佳作。
这篇游记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如“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与“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偕门人吴琦、杨怀栋游焉,移晷乃去”与“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似同出一辙。
游珍珠泉日记一天即将过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日记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游珍珠泉日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珍珠泉记(清)王昶 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济性洑而流,抵巇(xī)”则辄喷涌以上。人斩木剡其首,杙诸土,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泉莹然至清,盖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然未有若......
游珍珠泉作文游珍珠泉作文1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的小路弯弯曲曲的,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
游珍珠泉作文10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游珍珠泉的作文篇一:春游珍珠泉暖洋洋的微风轻轻抚过湖面,波光粼粼。无数雪白的柳絮,就像漫天飞舞的精灵。我第一眼看见了湖面上的竹筏,正当我准备掏腰包时,导游好像什么都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