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
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同志首先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前进的。而邓小平同志则从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高度,正确区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对社会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刻分析和具体把握,抓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竭力主张和推动全面改革,扩大开放,克服发展生产力的主要障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使人困惑的重大问题。
一、发展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作为一般社会形态均具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两类矛盾学说、我国的主要矛盾理论、体制改革思想和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深入的具体的分析,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进行全面改革。邓小平同志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现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之间的矛盾,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把握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深化了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也从根本上论证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指明了改革的对象和任务。
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的发展,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同志继承并发挥了这一思想,在1956年便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据此,我们坚定地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移。
三、发展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创造性地并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学说。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为体制上的弊病,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僚主义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在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二者应当相互依赖、相互配合。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改变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使政治生活民主化,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的权力;更为重要的是从制度上保证政治生活民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怎样理解公平正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内容摘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世纪新阶段,党......
怎样理解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社会发展过程就是科技进步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科技演化史。对科技进步与社......
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有何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既存在社......
全面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在新经济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人类社会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
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谈谈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优秀)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改革的必然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通过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