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预习考点(四十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级经济法基础考点”。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预习考点(四十六)2.所有企业+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
(1)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其折余价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后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所有企业+专用于研发
企业在2014年1月1日后购进并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
(1)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4.重点行业
下列重点行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1)符合相关条件的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包括自行建造);
(2)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的企业,2015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
【解释】上述重点行业企业是指以上述行业业务为主营业务,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当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50%(不含)以上的企业。
资产的税务处理——其他资产★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费用
1.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2.计税基础
(1)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3.最低折旧年限
(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10年;
(2)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3年。
(二)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1.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1)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2)自创商誉;
(3)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4)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2.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3.计税基础:
(1)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2)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3)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4.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三)长期待摊费用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解释】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1)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2)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四)投资资产
1.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2.企业在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五)存货
1.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2.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第一单元 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税收优惠——计算应用型政策★★★
1.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案例】居民企业甲公司2016年将自行开发的一项专利技术转让,取得转让收入1200万元,与该项技术转让有关的成本和费用为300万元。
技术转让所得=1200-300=900(万元),其中500万元以内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假定甲公司当年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2016年甲公司就此项业务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1200-300-500)×25%×50%=50(万元)。2.加计扣除
(1)“三新”研究开发费用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
①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②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
【例题·不定项选择题(节选)】(2015年)甲公司为居民企业,2013年……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30万元,已计入管理费用……
【解析】
(1)甲公司发生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而是计入了管理费用,在按照规定据实(30万元)扣除的基础上,还可以加计扣除50%;
(2)准予扣除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总额=30×(1+50%)=45(万元),或者,纳税“调减”额=30×50%=15(万元)。
(2)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3.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案例】某企业为创业投资企业,2014年8月1日,该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向境内未上市的某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200万元。2016年度该企业利润总额9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2016年该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900-200×70%)×25%=190(万元)。4.抵免应纳税额
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案例】甲企业购置环保专用设备用于生产经营,取得普通发票上注明设备价款11.7万元;2016年度甲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0万元,已知甲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甲企业当年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60×25%-11.7×10%=13.83(万元)。
税收优惠——文字记忆型政策★
1.农林牧渔业
(1)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①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②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③中药材的种植;
④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⑤牲畜、家禽的饲养;
⑥林产品的采集;
⑦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⑧远洋捕捞。
(2)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①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
②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2.三免三减半政策
(1)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的,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
(2)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小型微利企业
下列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1)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
(2)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含30万元)之间的小型微利企业。
4.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从2014年11月17日起,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票等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6.减计收入
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7.西部地区的减免税
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新增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自2014年10月1日起,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8.综述
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形式包括免税收入、可以减免税的所得、优惠税率、民族自治地方的减免税、加计扣除、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减计收入、抵免应纳税额和其他专项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典型案例★★★
【例题·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为居民企业,2014年度有关财务收支情况如下:
(1)销售商品收入5000万元,出售一台设备收入20万元,转让一宗土地使用权收入300万元,从其直接投资的未上市居民企业分回股息收益80万元。
(2)税收滞纳金5万元,赞助支出30万元,被没收财物的损失10万元,环保罚款50万元。
(3)其他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合计3500万元。
已知:甲公司2012年在境内A市登记注册成立,企业所得税实行按月预缴。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甲公司取得的下列收入中,属于免税收入的是()。
A.出售设备收入20万元
B.销售商品收入5000万元
C.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300万元
D.从其直接投资的未上市居民企业分回股息收益80万元
【答案】D
【解析】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
2.甲公司在计算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项目是()。
A.环保罚款50万元
B.赞助支出30万元
C.税收滞纳金5万元
D.被没收财物的损失10万元
【答案】ABCD
【解析】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选项C);(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选项AD);(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6)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选项B);(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3.甲公司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是()。
A.1720万元
B.1585万元
C.1805万元
D.1820万元
【答案】D
【解析】(1)本题不能从案情中确定甲公司的会计利润,应采用直接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2)免税投资收益80万元不计入,各项不得扣除的项目(5万元、30万元、10万元、50万元)不减除,甲公司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5000+20+300-3500=1820(万元)。
4.下列关于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应当自2014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
B.甲公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为A市
C.甲公司应当于每月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预缴企业所得税
D.甲公司2014纳税年度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
【答案】ABCD 【解析】(1)选项AD: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2)选项B: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3)选项C: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案例】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度取得销售收入8800万元,销售成本为5000万元,会计利润为845万元,2016年,甲企业其他相关财务资料如下:
(1)在管理费用中,发生业务招待费140万元,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费用280万元。
【解析】①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额的60%=140×60%=84(万元),销售(营业)收入的0.5‰=8800×0.5‰=44(万元)。因此,准予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44万元,纳税调增额=140-44=96(万元)。
②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因此,准予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280×150%=420(万元),纳税“调减”额=280×50%=140(万元)。
(2)在销售费用中,发生广告费700万元,业务宣传费140万元。
【解析】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限额=8800×15%=1320(万元),企业实际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700+140=840(万元),小于扣除限额,实际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以全部在税前扣除,不需要纳税调整。
(3)发生财务费用900万元,其中支付给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全年借款利息700万元,年利率为7%,金融机构同期同类贷款年利率为6%。
【解析】借款本金=700÷7%=10000(万元),借款利息的税法扣除限额=10000×6%=600(万元),实际发生额700万元超过限额,准予扣除的借款利息为600万元。因此,准予扣除的财务费用=900-(700-600)=800(万元),纳税调增额=700-600=100(万元)。
(4)营业外支出中,列支通过减灾委员会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的捐款50万元,支付给客户的违约金10万元。
【解析】支付给客户的违约金10万元,准予在税前扣除,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公益性捐赠的税前扣除限额=845×12%=101.4(万元),实际捐赠支出50万元没有超过扣除限额,准予据实扣除,因此,纳税调整额为零。
(5)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实发工资总额500万元,并实际列支职工福利费105万元,上缴工会经费10万元并取得工会经费专用拨缴款收据,职工教育经费支出20万元。
已知:甲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解析】①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500×14%=70(万元),实际支出额为105万元,超过扣除限额,纳税调增额=105-70=35(万元);
②工会经费扣除限额=500×2%=10(万元),实际上缴工会经费10万元,可以全部扣除,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③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500×2.5%=12.5(万元),实际支出额为20万元,超过扣除限额,纳税调增额=20-12.5=7.5(万元)。
【综上所述】
(1)甲企业2016年度应纳税所得额=845(会计利润)+96(业务招待费调增额)-140(三新开发费用调减额)+100(财务费用调增额)+35(职工福利费调增额)+7.5(职工教育经费调增额)=943.5(万元)。
(2)甲企业2016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943.5×25%=235.88(万元)。
(本文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预习考点(十四)第二单元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例题1·多选题】2008年张某初次就业到甲公司工作。2015年初,张某患重病......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预习考点(九)高工资的特殊处理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预习考点(二十一)代理开户(1)由他人代理开户①开户申请人开立个人银行账户或者办理其他个人银行账户业务,原则上应当由开户申请人本人亲自办......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预习考点(三十三)销售额的确定(★★★)(一)一般规定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
2018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预习考点(四十五) 【例题2•单选题】2013年甲企业取得销售收入3000万元,广告费支出400万元;上一年度结转广告费60万元。已知,甲企业发生广告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