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四检测题_必修二第四单元检测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12:43: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必修三专题四检测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必修二第四单元检测题”。

历史专题四测试题

命题人:江红梅 审题人:杨大天

一、选择题(50分)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正式提出于()

A.兴中会成立时 B.中国国盟会建立时 C.《民报·发刊词》中 D.临时总统誓词中 2.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主要含义不包括()

A.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把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 C.突出反满反清 D.将反清与反帝结合起来 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民权主义主要解决了()

A.夺取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B.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问题 C.怎样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关键问题 D.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根本途径

4.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了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5.下列关于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实现三大政策的唯一途径

C.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 D.新三民主义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6.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方面,比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表现在()

A.反对清王朝专制 B.反对帝国主义 C.自由、平等、博爱 D.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7.毛泽东曾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A.新三民主义是三大政策的代名词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8.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9.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阅卷老师,在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该给分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 D.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0.毛泽东在下列哪篇文章中明确指出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 11.1927年9月,毛泽东创作了《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创作时毛泽东已()

A.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D.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12.毛泽东从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道路的文章是()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

D.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14.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①《论人民民主专政》②《论十大关系》③《井冈山的斗争》④《新民主主义论》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5.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依据是()

①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②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正确经验的总结③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④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16.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 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②一国两制③大跃进运动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7.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的理论成果有()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②中国革命的动力与前途问题

③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提出 ④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指的是()

A.纠正了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C.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D.使全党认识到“*”是错误的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式开辟,其依据有()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形成③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④正式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③人民民主专政 ④新民主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1.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B.中共十四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2.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什么历史课题()

A.“中国的革命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D.“姓资还是姓社” 23.下列不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是()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 2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25.关于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有()

①前者是后者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②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③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④后者取代前者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3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5分)

27.中国农业人口众多,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不能背离这一国情。(15分)

材料一

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中国还存在一种“另类”的乡村政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苏维埃政权 中国的苏维埃政权虽然始终在农村,来源却很洋气,是直接从苏俄引进的。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张鸣《苏维埃乡村追求》

材料二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神情隐秘而带悲壮地签订了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5分)

(3)聆听历史,是一种智慧。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认识。(5分)

28.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22分)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

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

1959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建国10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材料三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民网》 材料四

2009年的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奋斗创业》《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和《科学发展》……

阅读材料,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答,6分)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5分)

(4)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6分)

高二历史专题四测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5.C D A C B 6-10B C B C A 11-15.A B C B B 16-20.D D B B A 21-25.B B D C B

二、非选择题 26.(1)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3分)(2)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变化的原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

际的帮助。(2+3分)

(3)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成为当时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5分)27.(1)“中国化命运”: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原因: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武装斗争的失败教训。(2+3分)

(2)原因:“左”倾思想的影响;人民公社化体制的阻碍;农民生活困难。

影响: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3+2分)

(3)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要符合农业大国的实际;农民在民主革命和改革开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全社会都要关注“三农”。(5分)

28.(1)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实践上: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中华民族的新篇章。(3+3分)(2)表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2+3分)(3)心声:对领袖的尊敬爱戴;对改革开放的拥护。

原因: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2+3分)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6分)

文化生活三四单元检测

政治必修三年月日周末作业编号:004装订线动,也得到了港澳台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这表明() A.中华民族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B.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C.中......

必修三检测题答案

高二历史必修三检测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CABA6——10:DCDDC11——15:DDABA16——20:BDBDD21——25:ABABA26——30:BADDC31、(1)以德治民、仁。(2分)(2)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和......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3分)A流憩育jīnB 蜂窠送núo憎恶zâng 犬吠.qì 尺牍.dú投奔.bân矜..kě 傩...fãiC髭须zī 欺侮寂 cãnD付......

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

语文必修三四文学常识导语: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必......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课程纲要

《高中语文必修三、四》(人教版)课程纲要郑州106中学高一语文组李新涛◆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高一语文必修三◆课程名称:高一语文必修三◆设计:李新涛◆授课课时:40课时◆......

下载必修三专题四检测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三专题四检测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