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长恨歌之”。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摘要
王安忆的《长恨歌》是一部平民的史诗。描述了一个在上海弄堂里生活的女人王琦瑶跌宕起伏的一生,作者用平民人物一生沉浮变换展现出上海这座大城市的历史变迁。本文将从平民性的特征、平民性的背景、平民性的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平民性,王琦瑶,小人物,城市] I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ABSTRACT
Wang anyi’s everlasting sorrow is a civilian epic describes a woman living in Shanghai lilong wang qiyao ups and downs of life, the author use civilian character life ups and downs transform to display the history change of the big city of Shanghai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from the background of civilians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 of civilian civilian sex of aesthetic value, etc.Keywords: Civilians,Wang qiyao, a worm, city
]
II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一平民性的特征...............................................................................................................................1
(一)小人物...........................................................................................................................1
1选取市民阶层的女性来担当主体角色........................................................................1 2与主人公关系密切的男性小人物................................................................................1
(二)小日子...........................................................................................................................2
1弄堂生活........................................................................................................................2 2闺阁友情........................................................................................................................3 3私人化的生活场景........................................................................................................3
(三)小事件...........................................................................................................................4 二平民性的背景...............................................................................................................................5
(一)城市的背景:弄堂的化身...........................................................................................5
(二)城市的肖像:繁华.......................................................................................................5
(三)城市的主流:大众.......................................................................................................6 三平民性的审美价值——以小见大...............................................................................................7
(一)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广大市民阶层的命运...........................................................7
(二)以主人公王琦瑶的命运反映城市的命运...................................................................7 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
III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一平民性的特征
(一)小人物
《长恨歌》描绘的是平民人物的生活,而平民性正是体现在小人物,及其经历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中。
1选取市民阶层的女性来担当主体角色
主人公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是上海弄堂女儿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正如文中写到:“上海弄堂里,每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同小姊妹窃窃私语,在和父母怄气掉泪。上海的弄堂里总有一股小女儿情态,[1]1这情态的名字就叫王琦瑶。”每一个弄堂的女儿都是一个王琦瑶,这样的小人物是典型的上海女儿。主人公王琦瑶就是日常化的历史小说主角,是许许多多王琦瑶中的一个。是极具平民性的。
王琦瑶也是典型的待字闺中的女儿,“那些洋行里的练习生,眼睛觑来觑去的都是王琦瑶。在伏天晒霉的日子里,王琦瑶望着母亲的垫箱,就要憧憬自己的嫁妆的。照相馆橱窗里婚纱曳地的是出嫁的最后的王琦瑶。王琦瑶总是闭花羞月
[2]2的,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一系列的描述都鲜明地体现了待字闺中的女儿的形貌特征。王琦瑶是她们的一个代表,从王琦瑶的身上可以折射出千万闺阁儿女,王琦瑶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并且王琦瑶的美是有些家常的,是过日子的情调。
王安忆在《王安忆说》里也提到:“我觉得上海最主要的居民就是小市民,上海是非常市民气的。市民气表现在对现实生活的爱好,对日常生活的爱好,对
[3]3非常细微的日常生活的爱好。”王琦瑶就是如此,她是广大小市民阶层的一个代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2与主人公关系密切的男性小人物
程先生、康明逊、萨沙、老克腊、长脚都是作品中所塑造的在故事发展[1]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2
2[2]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20-21 3 [3]王安忆 王安忆说[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207 ]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的不同阶段与主人公王琦瑶有着密切关系的男性小人物形象。他们既存在着共性 ,又个性鲜明 ,分别代表了痴情型、胆小懦弱型、怀旧型、小混混型的小市民。
首先,痴情男性小人物,以程先生为代表。小说描写程先生的爱是含蓄而又深沉的。是他发现了王琦瑶的美,并对她一往情深,助其当选上海小姐。可是王琦瑶最终投入了李主任的怀抱,而程先生也终生未娶。从中可以看出程先生对王琦瑶的款款深情。
其次,胆小懦弱型小人物以康明逊、萨沙为代表。康明逊是旧时大家庭中的独子,并且为二房所生。以家庭为生活依附的他注定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因而,当王琦瑶怀了他的孩子,在他知道家人不可能同意的情况下,他开始退缩了,他没想过主动在家人面前争取,他甚至连陪王琦瑶去打胎的勇气都没有,他承担不起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可见这个男人懦弱到了什么地步。萨沙同样是胆小懦弱的,当王琦瑶欺骗他孩子是他的,他也信以为真时,他并没想留下这个孩子,最后也是一走了之,可见他也是个不敢承担责任的懦弱男子。
再次,怀旧型小人物,以老克腊为代表。老克腊是80年代怀旧的新人,而
[1]4王琦瑶却是新时代的“遗老”,“旧上海的风情便成了两人共同的心里幻想。”王琦瑶在爱情上从未得到满意的结局,因而她总是在不断寻找,不断憧憬美好的爱情。所以,接受老克腊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小混混型小人物,以长脚为代表。他是生活在都市夹缝中的寄生虫,他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伪善的面具下掩藏着凶残本性。因而当王琦瑶发现他偷盗时,他怕王琦瑶揭露他的真面目,便无情地杀害了王琦瑶。
对这些男性小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创作意图:通过对男性小人物的塑造来烘托主人公王琦瑶的形象。王琦瑶的身边并不乏追求者,可是兜兜转转,她也没有获得真正的爱情,甚至还成为一个未婚的单身母亲,可见王琦瑶的命运之悲惨。
(二)小日子
1弄堂生活
文章一开篇,作者就将弄堂、闺阁、流言这样的日常生活推到读者眼前。“每[2]5天早上,提着花书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上海早晨的有轨电车里,坐的 45 [1]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33
4[2]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20]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都是王琦瑶的上班的父亲,下午街上的三轮车里,坐的则是王琦瑶的去剪旗袍料[1]6的母亲。”上海的弄堂生活就是如此平常,小孩去上学,男主人去上班,女主人则有自己的爱好。看似普通的生活,也洋溢着闲适与幸福。
“上海的弄堂里,每个门洞里,都有王琦瑶在读书,在绣花,在同小姊妹窃窃私语,在和父母怄气掉泪。上海的弄堂里总有着一股小女儿情态,这情态的名
[2]7字就叫王琦瑶。”这种情调是可人心意的,是家常的,是过日子的情态。这些情态都是弄堂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充满了酸甜哭辣,却也是真真切切的幸福。
2闺阁友情
就某些方便而言,王琦瑶是个幸运的人,因为她遇到了两个对她推心置腹的闺阁密友,这两个人对她付出的比较多,要求的则比较少。其中一个是吴佩珍,另一个则是蒋丽莉。
吴佩珍是王琦瑶在纯真的学生时代的第一个好朋友,她们有着“小姊妹情谊”:“她们是上学下学路上的伙伴,她们梳一样的发式,穿一样的鞋袜,像恋人[3]8一样手挽着手。”王琦瑶对吴佩珍付出一分,吴佩珍就像报恩似的,加倍对王琦瑶好。这样的“小姊妹情谊”不仅仅是体现在王琦瑶和吴佩珍身上,这也是上海弄堂所有女孩闺阁岁月的一个标记。然而,这段纯洁无忧的闺阁友情终因蒋莉莉的介入、王琦瑶参选上海小姐而一去不复返。
蒋丽莉是继吴佩珍之后与王琦瑶关系最密切的人,她让王琦瑶住在自己家,并对其照顾有加,王琦瑶几乎成了蒋家中的一员。蒋莉莉在王琦瑶参加“上海小姐”的选举过程中也出了不少力,她动用自己家庭的关系为王琦瑶的竞选添加筹
[4]9码。她对王琦瑶可谓是掏心掏肺,“因是一厢情愿,那付出更是加了倍的”。但最终因程先生,两人也分道扬镳。
3私人化的生活场景
王琦瑶从外婆的娘家邬桥回到上海之后,便住进了平安里三十九号三楼。她到护主教习所学了三个月,得了一张注射执照,便在平安里弄口挂了牌子,从事帮人打针的工作。她在那里认识了严家师母、毛毛娘舅、萨沙等人,三个人经常聚在王琦瑶那里一起打麻将。到后来索性将打麻将中输赢的一部分钱作为办下午茶的资金,此后下午茶成了例行公事。并且下午茶的前一日,毛毛娘舅还需到王琦瑶处与王琦瑶商量怎么安排茶点。王琦瑶处的私人化生活场景充满了生活情 67 [1]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20
[2]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22 8 [3]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22 9 [4]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82 ]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趣,这也是平安里生活的真实写照。
爱丽丝公寓也是一处私人化生活场所,是达官显贵金屋藏娇的地方。然而“‘爱丽丝’是女人的心,丝丝缕缕,又细又多,墙上壁上,窗上幔上,都挂着[1]10的”。里的女人都是处于被动的一方,她们都是在等待、等待、无尽的等待„„
大多时候,这里是冷清的,偶尔也有热闹的时候,那就是“李主任”来的时候。此时,爱丽丝公寓便忙开了,“老妈子平时是闲着的,专到这一日来用,一个不够,还要到燕云楼定菜请厨子。这可真是喜上眉梢的日子,红蜡烛也要点起
[2]11的。过年的新衣穿上身,鸳鸯被一针一线缝起来”。自是一番别样的热闹,然而这短暂的热闹却衬托出爱丽丝公寓长久的冷清。“这城市不知有多少‘爱丽丝’这样的公寓,她们是这城市的世外桃源,公寓里的生涯总有着隐秘感,有多少不[3]12为人知。”这其中的辛酸王琦瑶最是清楚,因此,当她住进平安里,当起护士,为集雅公寓的女主人打针时,相似的场景勾起了她的回忆,也引发了她对女主人的同情。
(三)小事件
上海的弄堂里每天都在发生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例如文中写到“每天早上,后弄的门一响,提着花书包出来的,就是王琦瑶;下午,跟着隔壁留声机哼唱‘四季调’的,就是王琦瑶;结伴到电影院看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是一群王
[4]13琦瑶;到照相馆去拍小照的,则是两个特别要好的王琦瑶。”从王琦瑶去上学,听留声机,看电影,照相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可以折射出平民大众的生活及上海的时代背景。
住进平安里,也免不了生活的琐碎。“‘小心火烛’的摇铃声声,是平安里的一点小心呵护,有些温暖的。平安里的一日生计,是在喧嚣中拉开帷幕;粪车的轱辘声,刷马桶声,几十个煤球炉子在弄堂里升烟,隔夜洗的衣衫也晾出来了,[5]14竹竿交错,好像在烟幕中升旗。”这一点一滴的生活小事,描绘出一幅平淡、自然、闲适的生活图景,充满家常的温馨和幸福。
1011 [1]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98
[2]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99 12 [3]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99 13 [4]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20 14 [5]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149 ]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二平民性的背景
作者笔下的平民小人物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产物。幽深古朴的弄堂,浮华的城市,大众化的主流生活为平民人物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一)城市的背景:弄堂的化身
小说一开头便将“弄堂”置于读者的视野,“站在一个至高点看上海,上海
[1]15的弄堂是壮观的景象,它是这城市背景一样的东西”,因而上海的弄堂是上海这个城市的一个缩影。
“ 上海的弄堂形形色色,声色各异。石窟门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权势之气的一种,上海东区的新式里弄是放下架子的,西区的公寓弄堂是严加防范的,[2]16那种棚户的杂弄是全面敞开的样子。”这形形色色的弄堂,孕育出各色各样的人物。但他们终究是弄堂儿女,都具有一定的平民性。
上海的弄堂充满了感动,而这些感动来自于最为日常的生活情境。上学归来的小姐,厨房里忙活的老妈子,夜晚互相串门的邻居以及弄堂里横七竖八晾衣竹竿上的衣物,这些都充满了家常的气息,充满了平淡的幸福。
(二)城市的肖像:繁华
上海是一座摩登的城市,上海这座城市的精髓体现在女性身上,“上海小姐”的选举则是上海浮华景象的极致体现。小说中也这样写到“上海的繁华其实是女
[3]17性风采的,风里传来的是女用的香水味,橱窗里的女装比男装多”。可见,女性是上海的灵魂。竞选“上海小姐”的人容貌全是百里挑一,她们集起精华,钟灵隽秀,画下了这城市最美的图景。
上海的夜生活也是极尽繁华,霓虹灯,歌舞厅,灯光酒绿交织的不夜城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皮囊。而王琦瑶来自上海的弄堂,她走进这晚会,给这晚会的风情和艳丽增加了有意义的一笔,是心里的那点渴望,即情调,使这繁华也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上海小姐”的投票方式也体现出一种极致的繁华。“台前一排花篮,系着
[4]18各小姐的芳名,有意于哪一位,便将手中的康乃馨投入哪一位的花篮。”这种 1516 [1]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
1[2]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4 17 [3]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52 18 [4]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62
]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投票方式使舞台成了康乃馨的舞池,红白交错的风情,极尽艳丽和繁华。这是上海这座繁华城市的产物。
(三)城市的主流:大众
在《长恨歌》中,作者选择了平民化的角度,把大量的日常琐碎作为叙写的对象,并体现出一种大众化的城市主流。王琦瑶当选“上海三小姐”正是大众主流的驱使。
王琦瑶竞选时所着的婚服是最简单最普通的一种,她的艳和风情都是轻描淡写的,不带侵略性。然而这样一个普通的弄堂女儿却在角逐激烈的“上海小姐”竞选中占得一席之地,原因在于她是最体现民意的。正如文中所说“可说她是真正代表大多数的,这大多数虽是默默无闻,却是这风流城市的艳情的最基本元素。
[1]19马路上走着的都是三小姐。”三小姐与人们的日常起居有关,是使人们想到婚姻,生活,家庭这概念的人物。体现出平民化倾向。
“薇薇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追赶潮流,追求时尚的时代,然而这种潮流体现的也是大众化的审美取向。“她们一般是利用反其道而行之的原理,推算时尚的进程。比如现在流行黑,接着流行白;现在流行长,紧跟着就是短;
[2]20也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她们总是从大多数人的喜好中预测潮流的趋势,时尚也只是为引起群众注意,赢得大众的认可。可见时尚也是一种大众化,符合大众的审美追求。
1920 [1]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6
5[2]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278]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三平民性的审美价值——以小见大
从表面上看,作者在小说中描述的是一些平民人物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质上作者是想通过这些小人物来反应一些大事件。
(一)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广大市民阶层的命运
《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一文中提到“在小说的前四节,王安忆不厌其详地描述了王琦瑶们的生活环境,指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1]21她只是她们的缩影,从而使王琦瑶的命运具有了普遍意义。”王琦瑶入住爱丽丝公寓,成为未婚单亲妈妈,恋上女儿的同学,甚至最后被入室抢劫者所杀,她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那个时代背景所驱使,她的人生悲剧具有一定的共性与个性。那个时代不只产生一个这样的王琦瑶,有千千万万个王琦瑶,她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所以,“《长恨歌》咏叹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美丽女人的失意情怀,而是借一个女人的毕生遭遇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对一种融汇和浓缩了
[2]22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二)以主人公王琦瑶的命运反映城市的命运
王琦瑶每个人生阶段的转折,都暗合了上海四十年的历史变迁。王安忆在谈到《长恨歌》时称:“在那里面我写了个女人的命运,但事实上这个女人只不
[3]23过是城市的代言人,要写的其实是一个城市的故事。”王琦瑶就是这个城市的代言人,她生活中琐碎细致的小事的改变渗透出了整个时代的变迁。
从四十年代的“沪上淑媛”、“上海小姐”、“地下情人”到六、七十年代隐居平安里,成为单亲母亲,再到八十年代与有着怀旧情结的“老克腊”开始“忘年恋”,王琦瑶身份的每一次转变都暗合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四十年代的内战到六七十年代的*,再到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都在王琦瑶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出了一种真真切切的生动。王安忆将大城市的政治风云变化融入了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巨大的政治力量,普通小人物是无法避开其影响的。在大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个体充满了无奈。无论是个人与城市,还是个人与历史,都变得密不可分。因而,2122 [1]沈红芳 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1
21[2]沈红芳 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123 23 [3]王安忆 王安忆说[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153
]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主人公王琦瑶的命运反映的是城市的命运,体现的是历史的变化。]8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结论
作家王安忆以日常生活化的女性为主体,以日常琐碎的生活为材料,以市民阶层的生活变化为视角,塑造了一个平民化的生活场景。同时,通过对这些平民人物的生活及人生经历的描绘,反映了繁华都市跌宕、真实、连续的发展史。
作家选取平民化的角度,把大量的日常生活作为叙述的对象,用生活的真实来反映现实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她用这种细致的琐碎创造了一个个平淡无奇却又富有意味的私人生活场景。这些细碎的生活场景也是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
]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王安忆 长恨歌(王安忆自选集.第六卷)[M]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8 [2]沈红芳 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 [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9 [3]王安忆 王安忆说 [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3.9
]
长沙学院学年设计(论文)
致谢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峻教授,他严谨细心、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在学习、工作中的榜样;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他耐心地给我指导,在组织论文方面给我提出了诚恳的意见。在这里感谢老师。
同时也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感谢你们在我失意时给予我帮助,在我困顿时给我温暖,感谢你们!
]
学生签名:
日期:
《长恨歌》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深闺(guī) 回眸(móu) 玉扃(jiōng) 马嵬(wéi) ....B.霓裳(ní) 骊宫(lí) 鼙鼓(bí)......
《长恨歌——围炉夜话》导学案【新课】成功学校白汉华12月13日学习目标1.了解《长恨歌》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王琦瑶)和语言特色。2.理解节选中所描述“日常与历史”,感受这种超......
《长恨歌》教学目的: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
《长恨歌》读后感长恨歌,歌“长恨”。虽是“欲惩尤物”之立意,却成了一首爱情颂歌。长久不绝的遗憾,诗人“恨”的是什么?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极度......
《长恨歌》——白居易教学目的: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教学重点:1.运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