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面试阅读材料(1——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招警考试面试大全”。
1、百行以德为首
人类从茹毛饮血进化到现代文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离不开两座社会基石的支撑——道德和法律。法律起源于原始道德规范,而道德的日臻完善,使之成为无所不在的隐形法典。所以,有哲人指点迷津:“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
尚德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培养选拔干部的标准也历来将“德”列入首位,力求德才兼备。由于坚持了正确的用人观,因而涌现了像焦裕禄、孔繁森、李国安等一大批具有强烈责任感、为民解忧、淡泊名利、深受人民爱戴且具有时代精神的光辉典范,在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德”的崇高伟大。可谓“百行以德为首”。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具有科学性。因为不论是法制制度,还是公共道德规范,都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健康意识和要求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成果的“凝集”。而这种成果又反过来为人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起规范作用,起凝聚作用,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道德建设提到与法制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
“德”乃为人之本。德,就是人的德行,德行就是灵魂的力量。正如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所说:“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处于统帅地位的,它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影响和左右着人的行为。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一些仁人志士,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至于中国共产党人中重德行、讲品格的人和事,更是不胜枚举。
“德”更是为官之本。当官德为首,才能施德政。衡量为官者是不是施德政,必须以人民是否高兴、是否赞成、是否拥护、是否答应作为标准。一切背离人民的愿望、损害人民的利益、侵犯人民的权利的做法,都是背道而驰的。施德政,为官者必先有德。只有具备“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爱民之心,我们才能在作决策、办事情时,胸中装着人民的疾苦,拿出有益于人民的政策举措来。
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也是人民群众的一杆旗帜,为官当政切莫轻视自己的德行。要常以“心正,办事公道;手洁,廉洁奉公”约束自己,做到“面对利益不伸手,对下帮助紧握手,见到钱财莫张手,自己工作有一手”,对上不吹吹拍拍,对下不盛气凌人,尤其是心术要正,正正派派做人,清清白白处事,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官,做一个德高望重、以德服人的好干部。
24、莫让常败将军常挂帅
按理讲常败将军是应该取消其挂帅资格的,这是确保战斗胜利的需要,对此儿戏不得。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败将军常挂帅”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如近年来发生的恶性强制拆迁案件,有的后果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但涉事官员很少丢其官帽。有的官员因一些事件被问责,但免职撤职辞职竟然成了带薪休假,风头
一过,又易地做官甚至官复原职或者带病提拔了。有的地方和部门,一些不学无术,素质低下的酒囊饭袋,他们不仅没有造福一方,反而祸害一方,使一些地方丧失了发展的大好机遇,竟一直稳座钓鱼台。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极为繁重和迫切。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要有效破解各种艰险阻,必须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而一些常败将军,无力承担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这不仅贻误了工作,制约了事业发展,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理应及早取消其常挂帅资格。而有些人为何对此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反让其常挂帅,其原因有:一是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把正常的市场交换原则搬到党内,大肆进行钱权交易,买官卖官。二关系网复杂,后台硬。使人摸不得、碰不得,奈何不得,难以铲除。三“一把手”拥有选人用人的决定权。如今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或单位的选人用人,是“一把手”定框框、划圈圈。一个因用人腐败而落马的副省级高官有句名言:干部辛苦辛苦干五年,不如到“一把手”家里坐半天。由此可见,要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防止常败将军常挂帅,关键是要规范各个地方、各个单位“一把手”的用人权。要根除“常败将军常挂帅”这一腐败现象,必须把好选人用人关,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一要坚持任人为贤,坚持集体研究决定,主要领导绝不能搞一言堂。二对选错用错官员的,对推荐者,提拔者,考核者,要切切实实地严格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预以彻查。三要打破用人上的神秘化、暗箱操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和监督权,防止任人唯亲、唯近。四实行“公推直选”。这样不仅能防止干部选用提名权的“暗箱”操作;同时,公推直选也使干部选用的程序和过程公开透明,极大地降低了干部选用过程的腐败风险。五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
2、学习三步曲
学习主要是读懂有字无字之书,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适合的路径,开拓前所未有的空间,创造前所未有的智慧,收获前所未有的果实。完成学习、理解、融会贯通的学习动作,各人有各人的套路,各人有各人的方式,我的体会就是采集、升华、释放的有机结合,或者说是学、悟、用——吸收、消化、创见的有机结合。采集。采集是提升素质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完成知识储备的必过之关。采集包括知识采集,信息采集,原始资料采集,等等,缺一不可。获取知识,主要靠读书。读书应像蜜蜂采蜜,不畏艰辛,不拒点滴;应像水牛吃草,善于反刍,善于回嚼。阅读之时,尽可能打破专业、门类、师承、学传之类的界限,不妨杂。掌握信息,时事方面的,主要是上网、看报、听新闻、览资讯,既求最新最近,又贯穿其渊其源,解决被分割、包围的问题;决策方面的,主要是听、看、访、问、查、考、谈,当防的是弄虚作假,当为的是深入细致,解决受骗被蒙的问题。积累原始资料,虽然做的不是档案工作,但要有档案员的意识与品格,从文字、图片到音像„„,一一不放过,一一不落下。采集要不戴有色眼镜,不掺私心杂念,忌猴
子掰苞谷——掰一包丢一包,凡是能收集到的都收集到,凡是能掌握到的都掌握到,凡是能积累起来的都积累起来,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时,消化的工作、释放的工作自然而然进退裕如!
升华。掌握的信息再多,获取的知识再丰富,积累的资料再厚实,没有自己的见解,顶多是一书袋、书柜、书橱,或者说是一“知道分子”,用处不大。升华,是把学到的知识、经验、教训掰开了、揉碎了、搓熟了的质的飞跃,既有认识的更进一步,也有实践的更高一层。所以说这学习的第二步,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取之于书又高于书,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怎么高呢?离不开思考。思考的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综合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判断的过程,也就是把死的弄活,把粗的变精,把散的聚拢,实现观念的更新和认识的再造,完成思想的移植和行为的转换。思考,一个是“思”。思就是在采集的基础上,想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别人能成功的我为什么不能成功,找出其中的经验教训,看出其中的破绽,形成灵感,得到新知新法;一个是“考”。考就是疑。学问之道贵在有疑。宋朝的张载有言:“学则须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疑,才能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措施,新的办法。疑,要不畏权威,不惧风险,敢于挑战,要在别人见疑处有疑,别人不疑处有疑,在疑中见机,在疑中出新。考就是尝试,就是论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思考的标准。通过现实的比对、考量,就能够有效避免主观盲动,实现积极稳妥。
释放。有了前面的采集、升华,释放就如蓄积已久的江河,打开闸门便浩浩荡荡。释放,最忌的是“临时抓急慌”,最怕的是后继乏力,最恶的是江郎才尽。很多人原本是很优秀的,只是走上岗位之后,或是因为自得,或是因为自满,或是因为安于现状,慢慢地消弥、堕落、颓废起来,结果“王老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还有,钻书本的人因为不接触实际,要么清谈,要么空议,成了“百无一用的书生”;忙事务的人因为不接触书本,直接断了脐带,没了源源不断的供给,没了及时必要的补充,慢慢地吃光了老本,变得庸俗,变得不堪。所以,走上岗位之后,学习最好抓得更紧,坚持边干边学,学用相长。要善于挤时间,车上、厕上、枕上都可以学;要善于抓机遇,“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善于搞研究,“不动笔墨不读书”,把学习的东西转化成文字,就完成了学习的二次转换。当然,这样会很苦很累,但是,获得了超然物外的体验,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就步入了坦然面对的层次,忘却了一切的烦恼,得到了追求的宁静和快乐。
3、选调生要做一名基层的“老实人”
当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干部工作中选人用人的标准。中组部李源潮部长曾强调:选干部要兼顾德才,重用“老实人”,不用“老好人”。那么,对德才兼备的老实人的重视和重用,不仅是对当前干部工作提出的深刻要求,同时也会对广大干部、特别是选调生的思想认识和品格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老实人”,这个词似乎和当代大学生扯不上多少关系。在常人的眼里,现在的大学生学历高,眼界宽,点子多,嘴皮快,和木讷寡言的传统老实人形象有天壤之别。其实,这只是因为人们普遍误解了老实人。“老实人”本是个褒义词,指不争虚名假利,只做好分内之事的忠厚诚实之人。但是在市场经济不成熟、各
种体制机制不健全、诚信缺失的社会背景下,老实人却成了墨守陈规、难以突破、难懂曲径则通幽的笨傻形象。
在这种理解下,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拔出来到艰苦基层工作的选调生就成了老实人的典型。选择下基层,就是一种老实人的行为。既然甘愿选择基层,就代表没有对城市奢华的物质生活过分迷恋和向往,也代表对于众多“短平快”机会的放手,而对于基层的艰苦和清贫则抱以大无畏的态度和精神,并渴求在艰苦中磨砺性格和补足缺陷。在很多人的眼里,选择艰苦而放弃舒适和快捷,难道不是老实到有点傻的人?但即使这样,选调生更要做一名基层的老实人。
首先,选调生应该在基层守住自我,潜心锻炼、安心工作,传承老实人的秉性。不可否认,由于体制机制和年龄结构等问题,当前有些基层单位人浮于事,存在着消极、浮躁、投机取巧的不良作风。从大学象牙塔里走出来的选调生多是单纯老实的,是充满信心和干劲的,要坚决摒弃这些旧习气和坏作风。不偷奸耍滑,不拈轻怕重,不推诿扯皮、逃避责任,远离懒惰和消极,面对诱惑时能不断自省,保持洁身自好和扎实肯干,并能一以贯之,就是典型的老实人。“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样的老实人实际上是古人眼中的君子。
其次,在艰苦环境下坚定理想,始终把实现党的事业和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展现一种老实人的精神本质。现实中很多人精于计算机会成本,总是渴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简单的方式实现目标和理想。因此,“成名趁早、赚钱及时”的思想在很多年轻人的思想里已扎根。那么相比而言,满怀远大的家国抱负,选择深入并不熟悉的农村基层,从最底层打拼的选调生,无疑是选择了一条见效慢、成本高而又荆棘遍布的路子。特别是有一天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时候,或是怀才不遇、不被提拔重用的时候,依然能够坚定理想、固守目标,这便是将“老实人”的精神实质体现到了极致。
“老实”,体现了“德才兼备”中的那个“德”字,秉性老实与有才干不冲突,老实人必是实干之人,那么德才兼备的老实人就是“才干+实干”的有用之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的正是“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老实人。国家和社会不仅需要重视和重用那些长久以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老实人,而且需要提倡和鼓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从一开始就做一名让别人放心、让自己坦荡的老实人。作为选调生,只有做基层的老实人,才能在基层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和提升,才能为沉闷的基层带来一股清新而有活力的实干精神,才能更好地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这样的选调生干部,将来无论走到哪里、上升到哪一步,都会以“老实人”扎实肯干的精神和态度面对工作、垂范他人,从而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无愧于内心。
2012年招警考试面试一、关于自己的一些面试试题:你有何特长?【参考解析】该题没有标准答案,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应答,以下是几种特长的描述,供考生参考。第一,我的性格较偏向文......
招警面试指导:招警面试问答(3)谈缺点有几种方法:①避实就虚。谈一谈无关紧要的小缺点,不要过于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结构中的重大缺陷。或者谈一些与报考职位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缺点,例......
近几年来,全国招警异常火爆,与其他考试同样,笔试依然是进入面试的门坎,它直接决定着自己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时它也决定面试的信心和努力的大小,一般来讲,笔试的成绩好,尤其是名......
各地招警面试真题北海公安局特警的面试题:介绍个人有关情况;1、特警岗位比较辛苦,一些地方曾出现一些个别新录用人员被分配后自动放弃录用资格,你为什么还要考这个岗位?2、当前为......
从2010—2012年外交部公务员面试命题的情况来看,外交部在面试中较少涉及对社会热点的直接考查,即问你“对某某政策怎么看”。而有些题目间接涉及国家政策,比如2012年1月15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