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土地流转对策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思考:
问题及对策http://.cn2009年01月20日15:06红网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使原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承包制度面临新的时代难题。十七届三中全会公布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解决新的时代难题开了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一批学者提出改革建议,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由此可见,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够
个别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对土地流转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运用土地流转这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形式去操作,仍然沿用行政干预和强迫命令的老办法;有的地方放松
了对土地流转的管理,不闻不问,自行发展;不少群众对土地流转不重视,不了解流转程序,不了解如何流转其行为才合法有效,因而在流转中未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土地流转不规范
从调查看,不少地方还没有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发放,致使土地流转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口头协议多,缺少书面的材料,发生纠纷后没有处理依据;不经发包方同意,私自流转,致使流转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流转合同不统一,个别地方条款繁琐,操作性不强。
3、流转机制不健全
尽管土地使用权流转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土地流转无论有形还是无形的市场都未形成,转出、转入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联系,阻碍着土地流转在更多方式、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进行。转包费、租赁费缺乏科学依据,没有与之相关联的评估、咨询、公证、仲裁等中介机构。
二、土地流转的几种形式及好处
土地流转改革,有利于土地相对集中,实现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农民从土地转让中获得财产性收入。
1、农户互换土地,方便各自的需要
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2.农户出租土地,提高土地的效益
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出租方按年度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其中,有大户承租型、公司租赁型、反租倒包型等。
3.农户拿地入股,推进农业现代化
入股,亦称“股田制”或股份合作经营,是指在坚持承包户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股份公司。在土地入股过程中,实行农村土地经营的双向选择(农民将土地入股给公司后,既可继续参与土地经营,也可不参与土地经营),农民凭借土地承包权可拥有公司股份,并可按股分红。该形式的最大优点在于产权清晰、利益直接,以价值形态形式把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确定下来,农民既是公司经营的参与者,也是利益的所有者,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新突破。
4.建立农地市场,促进产权的交易
如山东省枣庄市通过给农民发放土地使用产权证、建立农地产权交易市场和推进农村合作社建设,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农地性质“三不变”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农村土地改革的新路子。
5.完善仲裁、调解机制,解决土地流转纠纷
可以通过加强农村土地纠纷仲裁机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不断探索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长效机制。乡、村两级共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制定和规范了纠纷仲裁的各项制度和程序,加强了仲裁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仲裁机制。达到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保持了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摘 要]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这次物权立法十分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重要的是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推动......
农村土地流转、林权改革、水域改革、农业机械合作社等改革不仅解决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更为实现城镇化大改革提供了土地、财力、人力等多方面的有效资源。我们继续中线......
题目: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选题背景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其中有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
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命根子。20世纪50年代全国进行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农村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获......
重庆市土地流转的现状(一)我市土地流转的总体水平农村土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农民拥有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