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ppt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成本会计简要”。
《成本会计》 本科考前辅导
成本的含义-----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不同于理论成本)
成本会计的内容
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分配要素费用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费用的合计数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
配
•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原始记录 •定额管理
•内部结算价格 •规章制度
要素费用的分配 要素费用的分配
•正确划分各种支出的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各期费用成本的界限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费用的分类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工资费用的分配(例)
•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折旧费用(提取范围、方法、计入何帐户)•低值易耗品摊销(一次摊销、五五摊销)
•某工业企业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C三种产品,其工时定额为:A产品15分钟,B产品18分钟,C产品12分钟。
本月产量为:A产品14000件,B产品10000件,C产品13500件。本月该企业工资总额为:基本生产车间工人计时工资23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辅助车间(锅炉)工人工资2800元,管理人员工资12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600元;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820元。
•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将基本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在A、B、C三种产品间分配;编制工资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
工资费用的分配(例)(1)产品定额工时:
A产品=15/60×14000=3500(小时)B产品=18/60×10000=3000(小时)C产品=12/60×13500=2700(小时)
分配率=23000/(3500+3000+2700)=2.5元/小时各产品分配工资费用:
A产品=2.5×3500=8750(元)B产品=2.5×3000=7500(元)C产品=2.5×2700=6750(元)工资费用的分配(例)(2)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人工)8750——B产品(直接人工)7500——C产品(直接人工)6750
辅助生产成本——锅炉车间4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1500管理费用2600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82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31920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例)
企业有锅炉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这两个车间的辅助生产明细账所归集的费用分别是:供电车间10 200元,锅炉车间5 032元;供电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27 2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用2 200度电; 锅炉车间为生产甲乙产品、各车间管理部门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1 360吨热力蒸汽;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02吨。
直接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1)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1)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1)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1350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1350
•借:原材料13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130
•借:其他应收款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40
•借: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2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1220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2)
•某企业生产A种产品,合格品为190件,不可修复废品为10件,共发生工时20 000小时,其中废品工时1 500小时。共发生费用 : 直接材料80 000元,直接工资44 000元,制造费用76 000元,废品残值回收800元,原材料系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废品损失,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2)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2)
借:废品损失13000
贷:基本生产成本13000
借:原材料800
贷:废品损失800
借:基本生产成本12200
贷:废品损失12200
制造费用的核算
•实际分配率法
1.生产工时比例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3.机器工时比例法
4.直接成本比例法
5.产品产量比例法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计划费用分配率分配法
•计划费用分配率=某生产单位年度制造费用预算总额÷该生产单位年度计划完成定额总工时
•计划完成定额总工时=Σ(某产品年度计划产量×该产品单位产品定额工时)
•某产品当月应分配费用=(该产品当月实际产量×该产品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计划费用分配率
•月末、年末¡°制造费用¡±帐户可能有余额,借方(少分配)或贷方(多分配)。
•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计价法
•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定额比例法
在产品成本忽略不计
•该方法的基本点是:生产成本明细帐中归集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在产品不负担。对于在产品数量少而稳的企业,算不算在产品成本对于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很小,为了简化核算,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方法。
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
•年内各月的在产品成本都按年初在产品成本计算,固定不变。
•每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该月完工产品的成本。
•年末根据盘点数重新确定年末在产品成本,作为次年在产品成本的依据。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计价法
•在此方法下,月末在产品只计算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所耗用的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减少了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工作。
在产品成本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
•如果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或者已经加工完毕的产品,但尚未验收或包装入库,也算在产品。为简化核算工作,这些在产品视同完工产品分配生产费用,即按照完工产品的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数量作为分配标准进行费用的分配。
约当产量比例法
•所谓约当产量,是指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加工程度和投料程度折合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数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或投料程度)
•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
约当产量法(投料程度的确定)
•当直接材料于生产开始一次投入时,投料百分比为100%。
•当直接材料随生产过程陆续投入时,在产品投料程度的计算方法与完工程度的计算方法相同(参考加工程度的计算)。此时,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在产品约当产量按完工程度折算。
•当直接材料分次在每道工序开始一次投入时,月末在产品投料程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某工序投料%=到本工序为止的累计材料消耗定额/完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100%约当产量法(完工程度的确定)
•某道工序上的在产品完工程度=(前面各道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本道工序工时定额×50%)/完工产品工时定额
约当产量法(例)
某种产品经三道工序完成,其材料在每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各工序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30公斤,第二道工序210公斤,第三道工序160公斤。9月末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分别为:第一道工序100件,第二道工序200件,第三道工序38件。该种产品9月初原材料费用为1538元,9月份原材料费用为1462元。该月完工产品800件。
约当产量法(例)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 A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5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该产品分两道工序加工,第一工序工时定额为4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2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为:工资4元,制造费用3元,A产品5月份完工300件,本月月末生产数为第一工序80件,第二工序70件,生产费用合计为原材料22300元,工资9200元,制造费用7000元,合计38500元。•要求:用定额成本计算法计算在产品定额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定额比例法
•某成本项目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月末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某项目实际成本 =该项目费用分配率× 完工产品该项目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月末在产品某项目实际成本 =该项目费用分配率× 月末在产品该项目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
定额比例法(例)
•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定额费用为 12 500 元,工时定额为 50 000 小时。月初在产品的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 13 100 元,燃料及动力 4 100 元,直接工资 3 890 元,制造费用为 11 290 元。本月直接材料的定额费用为 25 200 元,定额工时为 70 000 小时。本月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 23 469 元,燃料及动力 61 900 元,直接工资 48 910 元,制造费用为 66 710 元。本月完工产品材料定额费用为 13 000 元,定额工时为 80 000 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定额比例法(例)
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
•单步骤生产
•多步骤生产
按生产组织特点分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生产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对象的确定上,为了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着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以及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为主要标志的三种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此外,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还对成本计算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分配费用产生影响。
生产类型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对成本核算对象的影响
•对产品成本核算期的影响
•对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划分方法的影响
•对生产费用的归集及计入产品成本的程序的影响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
•分类法
•定额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特点
•适用范围
•区别
品种法特点:
•成本计算对象是每种产品,因此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需要为每一种产品设置一本产品成本明细帐
•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最基本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分批法特点:
•以内部生产批号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产成品成本的核算期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而与会计期间不一致
•通常不需要将基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批法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组织中的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根据购买者定单生产的企业
•产品种类经常变动的小规模制造厂
•专门进行修理业务的工厂
•新产品试制车间
分批法
•一般分批法
•简化的分批法
简化的分批法
特点:
•需要设立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或全厂基本生产费用登记表。
•每月发生的各项间接计入费用不是按月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是先在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中累计起来,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按照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对未完工的在产品则不分配间接计入费用,即不分配计算在产品成本。
分步法
1、逐步结转分步法
(1)综合结转
(2)分项结转
2、平行结转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
逐步结转分步法
•综合结转法的计算
•综合结转法的优缺点
逐步结转分步法(例)
平行结转分步法
•优缺点
定额法特点:
(1)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对产品成本进行事前控制;
(2)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加强对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
(3)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定额法(例)
企业生产丙产品,月初在产品200件,上月末在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为每件50元,本月初调整直接材料消耗定额为每件45元,本月又投入丙产品600件,本月的直接材料脱离定额超支差异为2500元,丙产品在月份内全部完工。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试计算本月份丙产品的(1)直接材料定额成本
(2)直接材料定额变动差异
(3)直接材料实际成本
定额法(例)
(1)直接材料定额成本=(200+600)×45=36000(元)
(2)直接材料定额变动差异=200×(50-45)=1000(元)
(3)丙产品直接材料实际成本=36000+2500+1000
=39500(元)
分类法特点:
•以各类产品为成本计算对象
•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先将各类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在该类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确定该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然后,按一定的标准,将完工产品总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确定类内各种产品的成本。
•简化产品成本计算
•适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成本报表的特点
•成本报表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成本报表的种类、格式、项目和内容等由企业自行决定
•成本报表提供的成本信息反映企业各方面的工作质量
–反映企业报告期内产品成本水平;
–反映企业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为制定成本计划提供依据;
–为企业的成本决策提供信息。
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产品生产成本表
1、按成本项目反映
2、按产品种类反映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
•数据填列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可比产品总成本-本年可比产品实际总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可比产品总成本×100%
成本分析
•比较分析
•比率分析
•因素分析(连环替代法)
第一章2.X VXVXXVXVX3.(1)机构设置人员配备(2)产品成本期间费用(3)企业的具体企业特点和目标会计制度和法规(4)产品成本 期间费用(5)生产资料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6)生产成本(7)一定数量一......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这里给大家......
二、单选题1、(D)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A、已消耗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消耗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