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服务型政府及其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与发展
梅星09思政200930013008
2【摘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在不到十年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不断地融合与创新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新阶段的主要特点,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和人民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完善与发展既是新时期的需要,又是未来电子政务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
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既有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加速与普及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助推力,与此同时,在政治经济体制和电子政务发展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又给电子政务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完善造成了一定的困境。
一、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有利环境
在不到十年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不断缩短同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过程,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国内的有利环境是分不开的,正是这些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国家政策与法律的保障
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应用系统,应优先由国内企业承担,在同等性能价格比条件下应优先采用国产软件系统。”文件把国内软件企业和大型公共网络平台作为重点支持对象。
2006年初,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明确指出:“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予电子政府公共服务明确的定位,并强调了电子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2006年6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上,中央再次提出“信息管理要向公共服务转变”,并着重指出“信息网站建设要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①
以上国家出台的文件和相关政策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创新指明了方向,即电子政务的发展要向公共服务和发挥社会力量转变,这对于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新时期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直接动力。
(二)政务处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政府政务面临着信息量大、信息技术落后、办公效率低以及管理体制不顺和政务信息化人员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效率,但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
第一,政务信息量大。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政府部门每天要输送和接收大量的信息,对于传统的政务处理方式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电子政务项目本身是一个大型的由软件、硬件、技术和操作人员构成的有机综合系统,它本身就具有更新速度快、处理能力强、涉及面广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处理政务中的庞杂信息来说是一个天然的优势。① 以上摘自《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0》——融合与创新:电子政务发展新阶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二,信息技术落后。传统的处理信息的方式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而且准确性也受到限制,因此,在新时期越来越不能适应政府和社会的需要。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则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相当高的准确率,自然在今天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受到政府和一些企业的推崇。
第三,管理体制不顺。传统政务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上下级的政策和文件传达容易出现沟通障碍和信息失真等问题,这些都容易造成政策执行的缺损,使党和国家的意见与指示不能很好地得到理解与执行。在电子信息系统下,由于是网络化的方式传递信息,所以可以省掉政策传递的中间环节,使文件精神能够被更准确地理解。
第四,政务信息人员不足。传统的政务处理系统中,信息处理的人员有限,无法及时有效地完成大量的信息处理的任务,而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同时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三)政府与民间信息沟通方式的改革
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的信息沟通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民众及时与准确了解政府信息的需要,在传统模式下,信息的沟通既耗费人力和财力,又耗费时间,由于政府与民众长期缺乏沟通,容易造成民众对政府政策和指示的不理解以及政府部门对社会民情的不了解,这不利于良好的官民关系的建立,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逐步采用和推广将改变这一状况,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公共服务平台,民众可以及时了解相关的政府政策并对政府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也为政府与民众沟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窗口,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
二、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不利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学者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困境来源于三个方面:政府机构方面、社会公众方面和平台及建设者自身方面。①
该学者的分析很透彻,基本上说出了目前我们都能感受到的一些不利因素,但是我认为这只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微观层面的问题,其背后的宏观因素更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的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发展至今,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完善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其影响是世界瞩目的,然而,目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是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巨大障碍。我认为,目前政治体制中的问题在于中央与地方发展建设的不协调、上级与下级部门政策执行的不连贯以及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交流的不畅通。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国的一些政策和文件很难及时有效地被下级部门理解和贯彻执行,下级部门和基层政府由于缺乏理解和认识,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的动力不足,再加上长期以来的发展滞后造成的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整个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都带来巨大的阻力。
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条件的不足。毛主席曾经说过,社会主义制度要长盛不衰就得依靠社会主义的民主力量。然而时至今日,在我们的社会中,民主环境的建立还需要政府和民众作出很大的努力。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官本位”和“金本位”的思想认识,由此催生出一批“官二代”“富二代”飞扬跋扈的怪现状,这些不利的因素正在影响人们对民主的态度,似乎谁掌握了社会资源谁就有话语权,就有社会资本,就有“民主”,政府部门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的乏力和低效,让民众渐渐对政府市失去了信任,从而引发了民众对政府信息和政策的不关注和不了解,因此也就在公共服务平台这样一个与政府对话的机制中不参与。所以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中民众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不高也是阻碍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一大困境,解铃还须系铃人,创造有利的社会主义民主条件将是重中之重。
第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这一点主要是关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合理。① 见《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0》第73页
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增长方式,一个是分配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不计成本的,所以在一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开发公司的开发过程中缺少一定的创新精神,再加上本身这一类系统的开发就需要开发公司对我国政府的业务模式有较高的了解,因此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并不完善。其次是经济分配方式的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期,由于中央长远的考虑,在分配上国家和企业占得比例较大,个人分配的比例较小,所以我国的人民大多数不算富裕,这也为民众参与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制造了障碍,民众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①此外,我国信息化发展也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中部和西部地区很多尚处于发展阶段:单位计算机拥有量30%~50%,家庭计算机拥有量10%~20%,上网人数比例10%~30%。所以,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是关系到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的几项建议
关于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在分析了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后,我也对未来的改革方向有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协调政府部门,建立公共服务网络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太差,存在着上下级之间政策不连贯、同级别之间信息无交流的状况,这对于提高政务处理效率、提升政府服务形象是不利的,所以有必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积极构建一个信息共享、交叉互补的政府公共服务网络,这既是提升政府职能和工作积极性的一个举措,也是改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建设环境的一种方式。
(二)创造民主条件,建构民众参与平台
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对象不是政府官员和国家领导,正是广大的民众,民众都不参与,那么建设的意义何在?所以我们必须创造一定的社会主义民主条件,让民众有参与的意愿,同时创造一定的经济基础,让民众有参与的机会,同时提高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让民众有参与的能力。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参与的平台,政府与民众才有对话的窗口,服务型政府的宗旨才能得以体现。同时,②广泛的公民参与不仅可以提升政府决策的权威性,而且可以弥补官僚制的缺陷,改善政府管理绩效。
(三)实行绩效考评,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这一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鞭策政府部门不断创新,积极进取,改善服务质量,使民众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得以反映,同时也是规范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项举措,使这一平台的功能得到发挥并且不断完善。通过考评,既能反映政府在创建和完善这一平台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能不断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为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借鉴。
四、结语
我国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完善既需要政府部门的建设性指导,也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只有这样,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才能不断前步,社会主义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0》 主编:王长胜 许晓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版
2、《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 主编:燕继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①
② 摘自《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0》第74页摘自《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 燕继荣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11页
建设服务型政府———基于科举制度残余“官本位”思想消极影响的视角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而在科举制度基础上生成的“官本位”思想,则对中国现行的社会制度......
法律类论文:贯彻十七大精神: 建设服务型政府法律类论文: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全面推进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
建设服务型政府6月22日,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他......
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摘要: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的、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
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声音】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温家宝指出:一年来,政府自身改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