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_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学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0:23: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八年级物理下册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物理欧姆定律学案”。

7.4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学习目标: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活动1:自学课本31-32页,然后小组交流。应用欧姆定律具体分析一下,二、断路和短路

活动2:阅读课本32-33页:

三、注意防雷

活动3:自学33页“注意防雷” 小组交流对雷电的了解。阅读34页“STS”,认识科学防雷的重要性。用心爱心专心

1合作探究:

1、人体触电的本质,是有通过人体。因此,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主要与通过人体的大小。

2、经验表明,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人体是导体,由欧姆定律I=U/R可知:对于电阻R一定的导体,电压越高,电流,所以电流大到一定程度就有危险。

3、若用湿手触摸电器,由I=U/R知,U一定,人体潮湿时电阻R,会有(填“大”或“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同时,用湿手摸电器,使本来绝缘的物体导了电。

4、有关资料表明:人体出汗或潮湿时的电阻为200—800Ω;人体中电流超过30mA时将会造成生命危险。若某人身体潮湿时的电阻为500Ω,则当他接触电压为220V的照明电路时,通过他的电流为mA。

5、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__________的部分,所以室外天线或高大建筑物要装设__________装置以确保安全。

当堂训练:

1、发现电线着火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用水浇灭B、找电工来处理

C、拉下开关,切断电源D、用小刀或剪刀切断电源

2、为了安全用电,下列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不准用剪刀或绝缘柄破损的钳子剪带电的导线

B、不准在电线上晾衣服

C、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将他拉离电源

D、发现输电线的断头落地,不要走近更不准去拾电线头

3、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电线的接头处包有黑色的胶布,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绝缘、避免漏电B、美观一些

C、使电线带电D、使接头处更结实

4、人体发生触电的原因是

A、人体能导电B、人体带电太多了

C、人体接触了电池D、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5、我国古建筑上的屋顶的中央常装有铜葫芦,其作用是()

A:美观B:相当于风铃C:相当于避雷针D:避邪

6、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湿布擦拭亮着的电灯泡;

B: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将电源拉离;

C:为了固定导线,可以将有绝缘外皮的通电导线直接绕在钉在墙上的铁钉上;

D:即使站在绝缘体上,也不允许人体的不同部分同时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

7、落在高压线上的鸟儿不会触电死亡,这是因为()

A:鸟爪上角质层是绝缘体;

B:鸟儿对电流的承受的能力比较强;

C:鸟儿双爪落在一条导线上,通过鸟的电流很小;

D:高压线有绝缘的橡胶外皮。

8、在照明电路中,下列情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可以随意搬动亮着的台灯或工作中的电扇

B、发现有人触电,赶快掰一根树枝把电线挑开

C、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家用电器的开关

D、居民院里突然断电,利用这个机会在家中赶快检修日光灯

9、关于触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流通过人体就是触电事故

B、只有高压线路才能发生触电

C、只要不接触高、低压线路就不会触电

D、在低于36V的电路上,一般不会发生触电

10、连接用电器导线的绝缘皮破损,两根导线直接连在一起,就造成短路。短路时电路中电流非常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会造成火灾。想一想,短路时为什么电流非常大呢?

●物理阅读:

富兰克林捕捉雷电

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在十八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从未获得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的观点。在一次试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这虽然是试验中的一起意外事件,但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却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电。他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

学会。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冷嘲热讽,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7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著作也被译成了多种语言。他的电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不祥的东西,违反天意会带来旱灾。就在夜里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终于将战胜愚昧。一场挟有雷电的狂风过后,大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层房屋却平安无事。事实教育了人们,使人们相信了科学。避雷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最后普及世界各地。富兰克林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数学方面,他创造了八次和十六次幻方,这两种幻方性质特殊,变化复杂,至今尚为学者称道;在热学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可以节省四分之三燃料,被称为“富兰克林炉”;在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戴上这种眼镜既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也可看清远处的东西。他和剑桥大学的哈特莱共同利用醚的蒸发得到零下二十五度(摄氏)的低温,创造了蒸发致冷的理论。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

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精选12篇)由网友“向沙托夫问好”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八年级物理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案,欢迎阅读分享。篇1:八年......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优秀)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习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短路和断路。3.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快乐预......

八年级物理下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人耳的构造。2.知道声音在人耳的传播过程。3.了解“双耳效应”,能分析一些有关的声现象。 教学重点: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难点设计探究的实......

初四物理欧姆定律教学案

初四物理欧姆定律教学案实验中学王学文教学要求: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1. 2. 3. 1. 2. 3. 明确定律中的三个量I、U、R是对同一电路而言能够说清三个量中任意一个量改变时,是通过什么方......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1课 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能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2、能简要叙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能归纳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中英《南京条约》......

下载八年级物理下册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物理下册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