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_柳州八年级下期末试卷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11:43: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柳州八年级下期末试卷”。

2013-2014年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一、选择题

1.“落后就会挨打”,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词“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可知此文件是1842年8月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此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领土l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俄国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3.“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他()A.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率军收复了新疆 D.在新疆建立了行省 【答案】C 【解析】

历史上张骞和班超都曾经出使过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域地区,推动了中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联系。左宗棠在近代史上率领军队收复了被外国势力侵占的新疆地区,维护了祖国领土主权,因此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收复新疆。

4.“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真受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是对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概括()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顺口溜中提到“割台湾”、“设工厂”,这是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条约规定: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开矿办厂等。此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甲午中日战争。

5.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下列条约中,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北京条约》进一步使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了。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6.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洋务运动是近代洋务派发动的以学习西方科技用来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前期,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和目的,在全国展开工业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

7.《马关条约》签订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爱国志士掀起的救亡图存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戊戌变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康有为、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通过变法的方式在政治上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为此在1898年他们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

8.在探究性学习中,小钟同学查阅了“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资料,他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提到的“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 都是辛亥革命运动中的主要内容。中国同盟会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它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成为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而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中武装斗争的体现。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

9.“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人物中,首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发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传播。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李大钊经过不断地求索和鉴别,逐渐摆脱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影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者。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10.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这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19年5月5日”和“青岛问题”,可以判断此事件是1919年5月4日由北京爱国学生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此事件是由于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而引起的。运动中学生提出“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等口号。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11.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l921年召开的()A.中共一大 B.冲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l921年召开中共一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国共产党成立。

12.战士们唱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时代战歌,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城这一历史镜头反映的是()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出现的“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时代战歌出现在北伐战争中。此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7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13.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开始意识到掌握武装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经历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失败后,毛泽东率领队伍来到敌人力量薄弱的井冈山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有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遵义会议 D.挺进中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诗中的提示内容有:“生死攸关转折点”,“党和红军脱危险”,这是1935年1月中共在贵州的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的影响。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红军不怕远征难。15.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爱国将领有()①张学良 ②杨虎城 ③李宗仁 ④傅作义

A.④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近代史上曾经逼蒋抗日的“兵谏”事件是西安事变。它是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兵谏”。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难忘九一八。

16.“……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这首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件 C.台儿庄战役 D.南京大屠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词“钟山”可知此事件发生在南京,再结合“三十万冤魂”可知歌词反映的是日本对中国人民进行的南京大屠杀。此事件发生在1937年的12月13日,是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17.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A.解放战争打响了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大决战开始了

D.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8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此行动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8.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是()

①辽沈战役 ②百团大战 ③淮海战役

④台儿庄战役 ⑤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

19.“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它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侯德榜的《制碱》 C.严复译著的《天演论》 D.鲁迅的《狂人日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题干中的时间词可以将ABD三项内容排除,因为魏源的《海国图志》完成于1842年,侯德榜的《制碱》出版于20世纪;鲁迅的《狂人日记》首发于1918年5月4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因此只有C项著名符合题意。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20.“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盼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每当学校升旗,总会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国歌,创作这首歌的音乐家是()A.冼星海 B.贝多芬 C.欧仁.鲍狄埃 D.聂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二、判断题

1.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内打“√”,错误的在题前()内打“×”。(每小题2分)

()(1)1860年lo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3)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4)1927年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5)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6)独立设计和主持修筑我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李四光。【答案】(1)√;(2)√;(3)√;(4)×;(5)×;(6)×。(每小题2分,共12分)【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提到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于1860年8月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赃灭迹,掩盖罪行,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天3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经过分析后得知题中的说法是正确的。第(2)题提到的“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而建立京师大学堂是其重要举措。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京师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并没有被清政府废除。经过分析后得知题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3)题提到的“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动的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经过分析后得知题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4)题中提到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应该是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的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经过分析后得知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第(5)题中“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应该是百团大战而不是台儿庄战役。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经过分析后得知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第(6)题中提到的“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詹天佑而不是李四光。京张铁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国、俄国等殖民主义者的阻挠,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总工程师主持设计修建的。全长约200千米,1905年9月开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是中国首条不使用外国资金及人员,由中国人自行完成,投入营运的铁路。经过分析后得知题中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新式教育的开端;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三、综合题

1.浮雕是历史的画卷,碑文是历史的陈述。卜列是**广场前的浮雕,体现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浮雕l反映了虎门销烟的历史场景,这场战争的爆发地是(2分)

(2)浮雕2展现了l919年爆发的一场爱国主义运动的场景,这场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这场运动是(2分)

(3)浮雕3反映的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叫做(2分)

(4)浮雕4反映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场战争的名称是(2分)

(5)浮雕5反映了解放军挥师南下,一举攻克南京,结束了国民党政权22年的统治,这场战役是(2分)【答案】(1)广州虎门;(2)五四爱国运动;(3)南昌起义;(4)抗日战争;(5)渡江战役。【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提到的“虎门销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

第(2)题结合时间提示“1919年”和“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可以判断此事件是1919年5月4日发动的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第(3)题提到的“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1927年8月1日发动的南昌起义。此事件是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贺龙等领导,南昌起义不仅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第(4)题中提到的“近代以来中国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指的是1945年9月3日结束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5)题结合题干中提到的“解放军挥师南下,一举攻克南京”,可以判断此事件是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24日凌晨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渡江战役为后来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南昌起义;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战略大决战。2.阅读下列材料: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面对苦难的中国,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实业救国”、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接着,又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先贤们在“师夷长技”的口号下发起了什么运动?(2分)在行动上实践了“实业救国”口号的状元实业家是谁?(2分)

(2)哪一历史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分)“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4分)

(3)材料中提到的“请来德、赛两位先生,挥动科学、民主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是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4)回首近代化探索走过的艰辛历程,你有何认识?(4分)【答案】

(1)洋务运动(2分);张謇(2分)。

(2)公车上书(2分);辛亥革命(2分)孙中山(2分)。(3)新文化运动(2分)。

(4)中国人民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道;学习先贤们将祖国命运和自身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的文明等。(4分)(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思想观点正确,答到其中任何两点即可得4分)【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师夷长技”的口号可以判断与洋务运动有关。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列强的工业技术,维护清廷统治,发动了洋务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张謇身体力行,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

第(2)题中所提到的“变法维新”指的是戊戌变法,1895年4月,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叙述严峻的形势,同时提出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成为维新变法的序幕。结合“发动革命”、“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等提示词,可以判断此事件是1911年发生的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第(3)题中提到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它们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4)题结合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可以发现: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发动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说明地主阶级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没有成功,说明在中国走维新道路行不通;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没有成功,说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能;资产阶级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使中国找到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中国近代化的探索曲折漫长,但中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探索的脚步,不断深化探索内容,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戊戌变法;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

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民族。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请列举近代史上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举三例即可)(6分)

(2)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辨认图中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序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6分)

材料一: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臧克家《红血洗过的战场》

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我们一盘散沙,我们的民族总是在斗争中遭到失败。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

材料三: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

——材料二、三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

(3)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2分)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4)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分)【答案】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举任意三例即可)(6分)

(2)虎门销烟C;黄海海战A;百团大战B。(6分)

(3)台儿庄战役。(2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精神。(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4分)

(4)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到复兴的伟大转折点;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4分)【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需要将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一一进行说明。如:1840年6月~1842年8月英国对中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7月——1895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6月——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1931年——1945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第(2)题结合图片中的人物特征判断出:A项人物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海战中英勇抗击日军并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B项人物是在抗日战争中领导了百团大战的指挥员——彭德怀;C项人物是1839年在广州虎门把走私的鸦片进行销烟的民族人物——林则徐。这些人物的身上显示中华民族坚决反对外来反抗的大无畏精神。第(3)题结合材料一中的提示词“台儿庄”可知,此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台儿庄战役。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在这次战役中爱国官兵所表现中的英勇抗战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在战役中中国民军团结起来抗击日军的精神值得后人纪念。

第(4)题从材料二中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抵抗力量”,可以看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材料三中“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可以看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侵略与反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届山东东营市4中、58中九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

八年级期末历史试卷

2006—2007学年度 得分 阅卷人12、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A、宪法B、刑法C、民法D、合同法13、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发展战......

八年级上期期末数学复习试卷(含答案)

亿库教育网http://www.daodoc.com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八年级上期期末数学复习试卷一、选择题: 1.要画一个面积为20cm2的长方形,其长为xcm,宽为ycm,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常量与变......

八年级期末检测历史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抚顺市东洲区教师进修学校 中学研训部历史学科 2012.1.10 八年历史(上)期末检测试卷分析一.试题概述命题单位......

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

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分析2015年1月21日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试卷,总体来看命题者注意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立意,注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难度较大。从考试结果来看一个对......

下载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西柳州市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