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撰写课程作业(二)_科技论文撰写课程作业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0:18: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科研论文撰写课程作业(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科技论文撰写课程作业”。

科研论文撰写作业(二)

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融入

——在云南省昆明市X中学初中的调查研究

学院:教育管理

专业:教育管理2008级

学号:08420101009

姓名: 李超超

2011年1月

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融入

——在云南省昆明市X中学初中的调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人口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特殊群体。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就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过程,由此便衍生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因此关注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与水平的现实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昆明市流动人口管理条例》正式向社会公布。新条例实施后,流动人口子女的学龄前教育和9年义务教育被纳入暂住地教育部门统一规划、管理。根据新《条例》,今后流动人口子女的学龄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比以往必须“多证齐全”的入学条件更为宽松,流动人口只要有《居住证》就可以让子女享受学龄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

作者的工作单位属于公办学校,位于昆明市螺丝湾旁,有很多从浙江、福建等地到昆明做生意的流动人口子女以及从云南、四川、贵州等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这些孩子或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或通过参加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有很大一部分在作者的工作单位就读。

二、概念界定

1、流动人口子女

流动人口子女指年龄6一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流入城市,暂时居住半年以上(一学期大约有半年时间)有学习能力的流动儿童少年。一般而言,流动人口子女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来到城市求学,他们具有如下三方面特征:流动性强,年龄跨度大,知识掌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达1.14亿,占农村劳动力的23%,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

2、公办学校

公办学校,即公立学校,指完全由国家出资举办的学校,学校的产权和经营权都属于国家,其资源配置机制主要由政府主导。

3、学校融入

一般而言,融入是指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载体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以此构筑良性互动群体为目标。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融入是指在学校积极创设条件下,民工子女作为外来群体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能符合学校行为规

范、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被学校教师和城市学生所接纳,最终实现城乡学生相互适应、彼此接纳、共生共存、共同进步的双赢。具体而言,在公平的价值理念下,使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能与城市教师、学生相融合,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研究现状(国外国内)

依据期刊资料搜索平台,了解到最早论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文字是1995年1月21日记者李建平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相关研究在宏观层面上研究主要涉及教育不公平问题,教育质量问题和教育经费问题等。在梳理己有研究文献过程中,论文主要也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上进行归纳与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研究,是否平等地享有入学机会。

2、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3、流动人口子女人际关系研究,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两个大方面。关于民工子女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已有研究主要是以心理学为主导,而纯粹意义上教育实证调查较少。

目前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入学问题上。在众多研究中,如有研究者认为由于流动人口身份的特殊性,经济收入较少、社会地位比较低,经常遭受他人的歧视,而这种歧视进一步嫁到了子女身上,流动人口子女城市生活犹如动荡的浮萍,缺乏稳定性和安全感,而接受城市教育又面临着许多限制和障碍,造成了当前流动人口子女城市融入问题亟待解决。换言

之,倘若流动人口子女难以融入城市就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敌视态度,导致犯罪率上升一,对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威胁。同时,有研究者认为教育在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对城市社会的认同与城市群体的融合起着关键的基础作用,而流动人口子女城市融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拓展教育视野,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然和谐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和谐的教育应当体现在为个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公平的机会;体现在为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流动拓宽渠道,寻求沟通的新途径。和谐的学校教育应当重视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不应当仅重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和谐的学校教育应当是公平、民主的教育。做好流动人口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特别是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融入问题,帮助他们今后的发展;同时对于学校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流动人口人员子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对于提高我国人口质量,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过程(数据搜集)

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相关背景进行梳理,包括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前期研究、民工子女就读学校现状和在校教育状况等,并结合教育公平理论来探讨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

题的重要性。采用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充分地呈现民工子女在入学后难以融入学校的问题。

从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后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等方面综合考察民工子女的学校方面的困境,同时多方面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现象的成因(再生产理论)。

五、研究发现(数据分析)

(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的现状

1、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背景

2、流动人口子女与学校管理(制度教学内容)

3、流动人口子女与教师的关系

4、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的关系

5、流动人口子女之间的关系

6、流动人口子女的自我认同

(二)、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的特点:根据调查研究总结

(三)、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的成因分析

1、谁的公办学校。

2、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国家、地方政府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相关政策;公办学校的条件,学校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相关政策;教学内容、教师意愿、同伴支持等

3、流动人口子女的自我认同:流动人口子女的文化资本

六、结论(讨论)

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校本培训材料: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一.论文种类教育科学研究一般有三种类型。 (一)基础研究。也称为基本理论研究或纯理论研究。这多是专门从事教育研究人员的工作。基层多写......

教育科研论文撰写规范

教育科研论文撰写规范一、科研论文的一般结构(一)论文标题论文标题又称题目或题名,要求能明确地反映研究的主要内容,要简练、具体、醒目且有一定的新意。一般不要用新闻报道式的......

护理科研论文的撰写

护理科研论文的撰写护理学术论文是护理实践的总结,是护理人员将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际的运用和升华。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和投稿成功率是撰稿护士的心愿,对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写作......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主讲人:汪朵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概念和类型(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它是用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描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教育论文......

课程作业、论文

课程作业、论文要求A.《连锁与超市经营》:作业、讨论、调研及论文、课程案例收集40%、大论文40%1) 实训:走访参观当地一家连锁经营企业,利用互联网了解其发展的历史,并分析该企业......

下载科研论文撰写课程作业(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研论文撰写课程作业(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