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如何构建和谐家庭”。
构建和谐社会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构建和谐家庭,打造幸福生活。
一、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意义
㈠、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社会和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的和谐、区域的和谐、城乡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等方面。而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其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内容。
㈡、和谐家庭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保证
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而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家庭变得不稳定了,离婚率大大升高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2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离婚率在不同地区都大幅度上升。在上海、天津等发达地区,城市市区的离婚率已经接近前苏联的水平(3:1),有的已经超美国(2:1)。随之而来的还有如“第三者插足”、“婚外情”、“婚外恋”、“未婚同居”、“婚外性行为”等都大量出现了。这些行为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许多不和谐的家庭夫妻吵架,引起群体性斗欧的大有人在,夫妻故意伤害甚至谋杀的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这说明: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得建设和谐家庭,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㈢和谐家庭是工作顺利成功的保证
和谐的家庭成员,心情开朗,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这种明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肯定是一种热爱工作,积极肯干,能与同事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而家庭不和谐不仅影响家庭的正常生活,大家整天都没有好心情,这种糟糕的心情带到工作中,要么工作丢三落四,要么与同事之间产生冲突。长此以往,直接影响个人的工作前途,所以要想工作得更顺畅,更出色,必须先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
㈣和谐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港湾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太大了。和谐家庭使孩子快乐。而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快乐是成功之道。保持快乐心境的人们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功,那就要培养和谐的家庭环境,铸造孩子活泼可爱的快乐性格。
二、和谐家庭的内涵
和谐的家庭内涵是相对的,所谓和谐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事效率高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夫妻和睦,资源利用率非常高,各方面都能得到正常的、良性的发展。和谐家庭要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具体说就是:
(一)男女平等、共同发展
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家庭中同样也要做到,男女两性家庭成员在教育、劳动就业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二)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有的家庭可能夫妻很和睦,但不能保持廉洁的操守,这样的家庭也不能算是和谐家庭。只有家庭成员理想信念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维护社会公德,严格遵纪守法,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加各类家庭助廉教育活动,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强,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
(三)爱岗敬业、勤劳致富
家庭成员积极进取,勤于学习,努力工作,诚实守信。在城市,能够立足本职,在本岗位上有突出成绩,做出较大贡献;在农村,能够勤劳致富,是当地实用技术带头人、种养殖示范户,家庭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收入。
(四)家庭和睦、邻里融洽
家庭成员之间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互帮互助;夫妻之间互相忠诚信任,互相尊重关爱;邻里之间相识相知,互帮互助,团结友善。
(五)为国教子、以德育人
家庭学习氛围浓厚,父母带头学习、言传身教,家庭成员道德修养好、素质高;父母具有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家庭环境良好,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㈥崇尚科学、倡导文明
家庭成员要遵守社会公德,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崇尚科学,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正确处理家庭关系构建和谐家庭
家庭虽小,结构复杂,构建和谐家庭,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很多,比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翁婿关系、兄弟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
㈠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
1、家庭成员要对家庭有责任感
我国有3.74亿个家庭,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家庭最多的国家。而现在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原因是什么?婚姻失败不是找错了对象,而是没有将家庭责任放在心上。一段美满的婚姻,它不仅需要爱情来滋润,成家后夫妻要明白自己对家的责任。所谓责任便是男女双方要对自已的小家庭共同承担的义务及自已在家庭当中享有的权力。责任包含权利和义务,妻子对丈夫的权利和义务、丈夫对妻子的权利和义务。当我们选择了成家的同时,也就别无选择地要承担起家庭责任,不管愿意与否,责任是不可选择的,不承担责任就是逃避。
2、要建立平等的夫妻关系
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说的就是建立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夫妻关系,要树立正确的婚姻观,要认真行使权利,切实履行义务,要正确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在家庭生活中夫妻应遵循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勉,互让互谅的原则,在增强法制观念的同时加强思想和道德修养,时刻以良好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彼此忠诚,互相爱护,同甘共苦。
3、夫妻要相互尊重和理解
理解和尊重是深沉的爱的表现。特别是对于工作中夫妻。如果妻子工作比较忙,这就需要丈夫多给予妻子理解,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劳动,帮助妻子分担压力。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男性在事业上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妻子对丈夫的期望往往也很高,当丈夫事业发展不如意时,妻子如果不能给予丈夫尊重,对男人的伤害是致命的,精神和身体上都会有很大压力。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只有相互都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才能保持两性关系的和谐,从而共同促进家庭和谐。
4、夫妻要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
不少夫妻在成立家庭之初,在许多观点上是相通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人情练达的磨砺,夫妻二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导致二人发生争执,致使夫妻失和。夫妻二人要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既要有一定高度的追求目标,也不
能好高务远,为了有安逸奢华的生活,不择手段,违背做人的原则、违背社会道德、违反国家的法律,否则,不但目标实现不了,还会有牢狱之灾。
㈡构建与家人的和谐关系
我国现代作家林语堂说:“一个人举止有礼、有度量有耐心、有教养„„这些都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一个热爱世界但却无法与自己的父母融洽相处的人,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适应的人。因为他甚至于在最初的关系中都无法学着适应。”我们要能很好的与他人相处,首先要学会与自己的家人相处。
1、要与父母和谐相处
一是对父母要有孝心,学会感知父母之爱。“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是伦理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没有孝心,就不可能有良心,没有良心的人可能产生狼心,一个狼心横行的社会必然对家庭社会造成祸害。现代许多公司在招聘员工时把“孝敬父母”列为首要条件,一些地方政府在考核官员时也把这一条列为重要品行之一。对父母行孝要及时,不要存有“等我条件好了再孝敬父母”的念头,有多少能力就尽多大的孝心,哪怕是《常回家看看》也是父母的心愿。谨防“儿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二是要尊重父母。爱父母做到比较容易,尊重父母有时要做到不容易。当我们成年后,总感到自己已经比父母强,明白的多,会嫌父母絮叨,没有见识,老土。有时未免瞧不起自己的父母。儿不嫌母丑,我们无法选择出身,但那比金矿还富有的父母之爱是我们一生享用不尽的。父母给了我们爱足矣,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无论他是美与丑,贫与富。
三要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婆媳原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背景、习性各不相同,在一起生活,相互适应,彼此接纳需要有一个过程。处理好婆媳关系最重要的是谦让和宽容。有人说,家是讲“情”不讲“理”的地方,能睁只眼闭只眼的事,就最好不要去纠缠。儿媳妇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老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尊敬婆婆,遇事要多向婆婆请教。婆媳之间出现了分歧、产生矛盾时,双方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尤其是作为晚辈的儿媳妇应克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等老人情绪平静之后再商讨存在的问题。
3、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⑴家庭不和睦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孩子的感受结果造成孩子情感的缺失或性格的变异。在离异家庭中伤害最大的是孩子。一项调查显示:家庭发生变故后家长心理失衡(忧郁消沉、自卑沮丧、烦躁易怒)的占61.43%,子女的情绪与情感不正常(孤独、烦躁、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的占73.55%。子女的学习情况中、下的占76.93%。子女品德行为表现中,差的占74.99%。更为严重的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他们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⑵给孩子一个和谐温暖幸福的家庭环境
①要和孩子交朋友,要多站在他们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体会在他们这种年龄状况下的心态,才能做到以心交流。不要认为孩子尚小,就剥夺他的各种权利,家庭各成员之间要做到人人平等,创造出一种比较民主的家庭氛围,少一些专制和独裁。父母言行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虚心接受孩子的意见和批评,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情,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诱导,切勿急躁,动辄就对孩子大发脾气,拳打脚踢,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请您对孩子应该多一丝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分赞美。
②父母应该对儿女多一些爱的投入。在生活中多采用讲道理的方法与情感教育的方法,对小孩的行事,正确的积极鼓励,不正确的讲清道理,积极引导,多采用情感的投入,万不得已采用藤鞭教育必须与爱心教育双管齐下,才能管教出真正懂得分辨是非黑白的孩子。打,不是因为孩子惹怒了你,而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失去理智地打。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受伤,而且光靠打,没有对孩子说清楚被打的原因是行不通的。在打孩子的同时,也要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苦心。
③教孩子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夫妻双方首先要用宽容的心善待对方。不要因为某件小事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尤其要尽量避免家庭矛盾,更不要使矛盾激化,要求大同,存小异,保持和睦,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大打出手,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如果夫妻迫不得已要选择离婚,也要善待对方,给孩子留下一份对家庭的完美与幸福的空间。
④塑造孩子快乐的性格。把和谐家庭的快乐播进孩子的心田。然后将快乐的花朵、果实带到他所经历的地方,那么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喜欢他,欣赏她。这样他不但自己快乐,也同样将快乐带给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⑤关注留守孩子的感情。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频繁,“留守孩子”成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些孩子缺乏和谐家庭的父母关爱和教育,无法享受到同龄孩子的各种成长需要,生理、心理极易发生偏差,学业大受影响。自制力差的孩子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丰富的物质条件只能给孩子创造优裕的条件,但不是关键条件,多少有成就的人都出自贫寒家庭。让孩子健康成长,更多是给孩子情感的关爱。
四、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㈠培养学习进取精神
学习改变命运,知识决定未来。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家庭和谐的重要前提。为此,一要引导家庭成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宣传发动,帮助家庭成员认清形势,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家长带头学习,家庭成员不断学习,有自主的学习动机,有
良好的学习氛围;二要引导家庭成员“学会学习”。培养科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从“适应性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三要引导家庭成员“相互学习”。营造孩子向家长学习、家长向孩子学习的氛围,建立互动的学习模式,达到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效果;四要引导家庭成员“团体学习”。帮助家庭成员树立既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又重视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开发的理念。
㈡塑造良好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尚、风气和风范,是在家长或主要家庭成员影响下形成的习惯和生活作风等。家风问题,事关社会风气的好坏。家风问题,事关家庭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一个良好的家风,必然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家庭成员应该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共同营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勤奋好学、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作出贡献。
㈢养成节约的意识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而建设节约型家庭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建设和谐家庭,就必须保持家庭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引导家庭成员强化家庭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使家庭自觉融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实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的和谐。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创建和谐家庭,实现平等在我家、富裕在我家、知识在我家、美德在我家、健康在我家、和谐在我家。真正达到以家庭“小和谐”来打造社会“大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杨凤霞同志党风廉政建设贤内助先进事迹材料杨凤霞,女,今年48岁,中共党员,现在龙江县检察院工作,任举报中心主任,爱人刘海斌现任龙湾派出所所长,他们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事业上相互理......
文章标题: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始出发点。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深刻阐述了家庭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
当前位置: 首页>>阿凡提评论>>网友言论 >> 正文 天山网--新疆重点新闻网站、新疆网络第一媒体 构建和谐社会也要从小事做起【稿 源】 作者来稿 【作 者】 【发表时间】 2007......
构建和谐校园从自身做起生命,需要在时空的经纬中慢慢沉淀,才能显示它的价值。让我们燃烧自已、燃烧自己的生命,使生命之光大放异彩;让我们所有的热血,都为路人的平安而流动;让我们......
和谐作文: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作文怎么写,看看下面的作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噢。构建和谐社会作文一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