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议区别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会议”。
中国近现代史教材上经常提到中国共产党的一些会议的名称,如“八大”、“八大二次会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等,有些老师区分不清其概念,讲一些错话,谬种流传,贻害无穷。
在这里本人对此问题作以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χχ大”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第χχ次全国代表大会”。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至今已召开过17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来讲是为解决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问题或要作重大决策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顾名思义就是从全党之中先选举党代表,要照顾到全党上下,全国范围,方方面面,要能代表全体党员,这些代表们所参加的会议即称“χχ大”,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级会议,可以作党的最重大问题的决策。(会议代表从“χχ大”一直到下一届代表大会即称“χχ大党代表”,现在成为一种很高的政治荣誉和身份。)(全国代表大会两届的间隔时间都是不固定的。现在党章中虽规定中央委员任期五年,也就是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届,但是根据情况可以提前和推迟。)
例如:中共“一大”宣告了党的成立;中共“二大”确立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三大”确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规定了党的总任务并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中共“九大”是在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及其错误理论,把林彪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并写进党章;中共“十大”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但并没有纠正“*”的错误,江青集团地位上升,并结成“四人帮”;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刚刚过去的中共“十六大”,又对党章作了重大修改,把“三个代表”思想写进党章,确立了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地位。
“χ大χ次会议”和“χ届χ中全会”之区别:此问题是大家最容易搞错的。
“χ大χ次会议”是指“χ届代表大会”召开的第χ次全体代表会议,参加者是全体党代表(“代表大会”一般是一届只开一次会议,但有重大问题也可再召集全体代表开会)。党史上也就只有“八大二次会议(注:八大二次会议是1958年5月5日-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代表大会的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八届二中全会是是1956年11月10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全会,宣布1957年全党将开展整风运动。二者根本不是一次会议。)”之说,因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毛泽东的思想是一日千里,理论上也在不断改变,“八大”刚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方针,毛泽东的思想又发生了改变,即需召开全体代表会议予以确认,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否定了“八大”确定的“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正确方针。
“χ届χ中全会”是指在“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全体中央委员参加的会议。“代表大会”开会期间要选举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代表大会”闭幕后,全体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马上举行第一次中央全会,即“χ届一中全会”。“中央全会”在两届“代表大会”之间,最少要每年召开一次,有事也可不定期召开达每年两次或更多。“中央全会”有权力做出党的最高领导层的调整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例如:王明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当上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后不久又成为政治局常委,实际掌握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权力,从而开始在党内推行“左”倾路线;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八届八中全会上把上“万言书”的彭德怀及其支持者定为“反党集团”,在全国开始了反右倾斗争;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使“文化大革命”取得了进一步的合法化,确认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指导方针,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做出把“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永远开除出党的决定,造成党史上最大的冤案;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并决定开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党籍,撤消其党内外一切职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改革开放、“拨乱反正”的重大决策;十三届四中全会选出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十三届五中全会同意邓小平退休;……
“政治局会议”:在“中央全会”上要选举出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选举出政治局常委,“常委”就是党的“领导核心”。“中央全会”闭幕后,政治局要开会,政治局会议就没有数字标识了,因为政治局委员人数较少,开会次数较多,有什么重要问题,常委们不好决策即可召集政治局全体成员开会。例: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即是政治局会议(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刘少奇、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杨尚昆等10余人。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决议》全面地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政治局扩大会议”:此名词经常见到,何谓“政治局扩大会议”呢?政治局要开会讨论某一重要问题,涉及到某领域,需要某些人参加会议,但这些人不是政治局委员或候补委员,本没有资格参加,即可通知他列席政治局会议,此会即称为“政治局扩大会议”。例如:著名的遵义会议即是政治局扩大会议,当时为了取得对博古、李德等人的斗争优势,让本不是政治局委员的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杨尚昆、李富春、李卓然、聂荣臻等人列席了会议;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也是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要推动“大跃进”,制定各种经济指标,因此让负责经济的一些同志列席会议;再如毛泽东为发动文化大革命而于1966年夏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人76人,包括“文化小组”提议参加的江青、张春桥、关锋、戚本禹等8人。……还有著名的洛川会议也是政治局扩大会议(1937年8月22日—25日在陕北洛川冯家村举行。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凯丰、张国焘,以及各方面的负责人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张文彬、肖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等二十二人参加了这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还有一种叫做“中央工作会议”:为了讨论一些重大问题,由中央召集各级有关人员参加的规模较大的会议,没有固定的会议制度,而是由中央临时通知,人员范围也是不固定的。我们中学历史课本中涉及到的“七千人大会”即属于中央工作会议,1962年初,为了纠正大跃进以来经济方面的一些错误而召开扩大了的中央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委以上的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7000人,因此这次大会又称“七千人大会”。当然这种空前规模的中央工作会议在中共党史上也是仅有的一次。再如,为了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团结,2001年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有:丁关根、田纪云、李长春、李铁映、吴邦国、吴官正、张万年、罗干、姜春云、贾庆林、钱其琛、黄菊、温家宝、曾庆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领导同志也出席了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军队各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各部委、国务院各部委和有关方面的主要负责同志
如何区别中国各种会议形式2008-10-26 20:00提问者: 有什么名字能用|浏览次数:5672次高中历史和政治中总会有很多会议,我一直无法区分,希望高手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解答,谢谢1,......
中国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会议纪要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 第九届一次会员大会暨2013年年会会议纪要“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第......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著名品牌区别驰名商标,是经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根据企业的申请认定的在中国国内为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一种商标类型。对驰名......
驰名商标,是经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根据企业的申请认定的在中国国内为公众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一种商标类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相同或者类似商品或服务......
grand gathering就是“大会”,指的是盛大的会议,也可称之为“盛会”。这种会议通常比较隆重,规模大,内容重要,有纪念意义。convention一般侧重指某一政党或团体为某一特殊目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