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生产中的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问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机农艺融合的思考”。
浅析农业生产中的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农业三十多年来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传统农业向农业机械化,再到农业的现代化,中国农业发展经历的三次变革,成效是明显的。在广大的农村,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慢慢演变为机械化栽培,和一体化管理收割的现代农艺技术。“民以食为天”,在我们视为“天”的土地上,真正耕耘的是中华民族强盛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这块基石要夯实,就必须深深扎根于沃土之中,就要在现实农业生产中找到统一点,发现矛盾点,解决问题点。
一、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统一性。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十八大开创性地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工业反哺农业,并采取农业补给、补贴、优惠贷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2004年1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2004年—2012年8月30日,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42.9亿元,中央财政第一批补贴资金基本实施完成,补贴农机具405.2万台(套),受益农户达311.7万户。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优质农机的投放,使农业这个延续几千年的传统行业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农机的投入改变了传统的以人、畜耕作为基础的农艺,使农艺技术逐步走向一体化、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农机与农艺要求的发展存在距离,具有矛盾性。
在广博的中国大地上,农艺对农机的要求却远远高于现有的农机技术水平。除了与发达国家发展有巨大差距之外,这里着重谈一下与农业实践的距离和存在的问题:
1、农机制造与农艺的脱离。
农机是因地制宜地为适应农艺因用而生的,但广大的设计人员缺乏农艺知识和经验,导致了设备通过了专家的重重考评、合乎设计要求,却在农民手里成了摆设。如近年来,甘肃许多农村地区为增收,农民纷纷将玉米种植改为收入可观的枸杞种植,但采摘环节繁琐且人工成本费较高。一款枸杞采摘机曾在某电视节目中得到相关专家的认可,并于2014年推广于该地区,但农民拿到机器后才发现,用此款机构采摘会将未成熟的青果一起摘下,浪费了果实又严重影响了此地区枸杞的品质要求和品牌形象。由此可见,适用于农业,即能便捷操作,提高效率,方便维修,又可以代替和超越手工农艺的农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机与农艺的融合。
2、农机与农艺发展中的不平衡。
农机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和地方需求的带动下发展迅猛,设备的更新换代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农艺的发展。人们逐步适应了这种机械手代替自身劳动的耕作方式,节省劳力降低成本,实现了农民的增收。但农机和农艺都是两个发展中的个体,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产出和利润中,都离不开这两个载体。因此现代农艺的发展更趋时代性,要求精细化,科学化,和市场化,这就要求农机不仅仅要实现代替人畜工作,更多的是实现人性化、个性化的操作要求,又要满足农艺发展的配套化、多元化要求。因此,两者是不断调整,不断冲突矛盾、解决矛盾的一对矛盾共同体,客观上要求要达到相对的平衡性才能协调发展。
3、现在我国农机的投入仍远远不能满足农艺发展要求。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品类对农机要求都不尽相同。而广大农民真正拥有的和能用得的上的农机还是少之又少,有些缺乏农机具仍然依靠传统方式种植,有的没有配套设备有机器用不上,有的地区地处山区设备无法施展,有的地区专业人员和投入、后继资金缺乏。就湖南省而言,全省800多万台(套)农业机械就要需要一支庞大的农机服务队伍,和大量的农机维修、售后经费,但实际中农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农业管理基层人员专业知识老化,维修资金缺口很大,导致了农机推广缓慢,实现与农艺相融合困难重重。
三、农机与农艺的真正融合任重道远。
农机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纵贯世界,能够真正应用农机投入现代农业的国家,其发展持续而稳定。农业是基础,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强民富的根本所旨。要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必须牢牢抓住:
1、经济发展契机。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设备,专注研发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造的专业设备,适时利用互联网和先进电子技术,将农机植根于农艺需求,为农艺和农业发展,开拓思路,打开销路,找到出路。
2、政策改革契机。
在国家重视农业的大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到农业的发展将是历史性的变革,也是我们改变祖辈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的必然。各级政府在推进城市生态文明,绿色转型的发展中,农业将逐步显现其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要将传统农艺与现代农机的碰撞、结合擦出闪亮的火花,国家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地方政府的着力推入广、知识普及、专业化人才培养以及科学公正合理的安排落实,都是极其重要的。
3、发展空间巨大。
农机在适应不同地区和品类需求的同时,更要适应不断开发、推广的新型品种。但在现实中农机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农业技术的发展需求,所以也未能满足其农业生产中的基本农艺要求。农业技术发展无止境,农机的研发亦无止境,现实的距离和发展的差距,导致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之路漫漫而长远。
通过以上分析,必须依靠农机和农艺相融合,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当今万众创业、国家强有力政策的鼓舞和引导下,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农机与农艺的研究和开发,有更多的农民去主动学习和掌握农机知识、提高农艺水平。农机和农艺的发展融合,也必将为现代农业注入强劲的动力。
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快速发展的阶段。不过,目前农机农艺相对滞后矛盾凸显。业内人士认为,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有助于促进农机......
有力推动果园农机农艺融合,一直是王海波和团队成员思考的问题和研发的重点,他在参加果树所党委书记郝志强主持的果园新型小型机械研发与应用项目过程中,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扎实......
农机农艺融合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摘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开始改变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采用农机农艺的融合方式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有助于提高农业生......
谈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机与农艺的融合论文摘要:说明了天水市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及天水市现代农业发展......
实施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农机化发展平邑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3个镇、1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733个村居社区,人口101万。平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山区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