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成因及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
试论农发行商业性贷款风险成因及对策
****支行 B超
随着农发行职能的调整与信贷业务的延伸,近年以来陆续开办了粮食加工企业贷款、农林牧副渔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及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业务(以下简称商业性贷款)。如何做好商业性贷款风险管理工作,现实地摆在农发行面前。现笔者就商业性贷款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化解对策谈点粗浅看法。
一、商业性贷款风险的成因
(一)农发行内部存在的风险
1、信贷风险与业务发展矛盾难处理。基层行在商业性贷款掌握上往往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之间进行单向选择,以面对上级经营绩效考评体系,思想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理念,行动上缺乏信贷风险与效益整合管理的机制,为完成眼前的业务发展指标,存在“无视信贷风险、盲目追求贷款发放”的现象。
2、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适应。农发行信贷人员主要来源于机构划转时人员及新招收人员;前者对划转前商业性贷款业务有所接触,但与现行商业银行贷款管理要求相差甚远;而后者,特别是新入行的大学生等,知识层次较高,吸引新知识能力较强,但对商业性贷款管理知之甚少,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短期内适应商业性贷款管理。
3、信贷风险控制深度不足。贷款“三查”制度是防范信贷风险主要手段,但目前商业性贷款存在着“三查”制度执行不力,“三查”工作做得不深不细,“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等问题。一是贷前调查作为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但恰恰是在这关键环节上,信贷人员由于综合素质等原因作不出有深度的调查,未对企业提供的文字材料中相关的数字进行核实;对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轻易地予以采信和运用,再进行摘录、整合,做出表面文章,这样的贷前调查报告其结果自然使贷款失去了安全性。二是贷后检查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环节,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可是,目前贷后管理依然参照封闭管理模式操作,加上信贷人员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不严,到企业了解情况的时间少,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成为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这种检查是企业报表数据的移位和凭印象做出的书面反映,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失去了贷后检查的真正意义,造成对贷款风险监控失灵。
4、信贷管理机制存在不足。一是商业性贷款申报、审批环节过多,审批时间过长。二是贷款操作方式单一,仍实行单笔审批制度,尚未实行授信管理。三是缺乏风险预警机制。尚未形成系统的财务预警、市场预警及行为预警等信号体系。四是风险管理处罚制度不力。不良贷款处罚制度不全,造成即使出现不良贷款,也难以处罚。
(二)贷款企业存在的风险
1、抗风险能力弱。商业性贷款对象涉及的是与农业有关的企业,属相对弱质产业,经营效益相对较低;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普遍存在经营规模较少,中小型企业居多,以个体、私营、股份企业为主,资金实力不足,承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市场退出率较高等问题,极易产生信贷风险。
2、财务制度不健全。商业性贷款对象大部分属中小企业,有些实际上就是家庭企业,普遍存在对财务不重视的情况,没有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有些企业只有简单的记账;有些则财务管理混乱,账务不实,报表失真;有些甚至依据自身不同的需要,随心所欲地编制或提供各种不同的虚假报表,分别提供给财税、银行、政府及企业本身留存;也有些为便于竞争,不愿公开太多的财务信息。总体而言,财务信息可信度低,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商业性贷款有效决策与监管。
3、管理不够规范。商业性贷款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短,管理不规范,有些是家庭式管理模式;且较多企业法人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市场信息,法纪观念淡薄,如在税务方面就存在税务登记不健全、未及时年检或存在偷、漏税现象,隐藏了极大的税务风险。
4、资信状况差。商业性贷款企业普遍存在经济效益相对较差、资产不足、信用等级不高的情况;同时部分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重贷轻还,随意拖欠贷款本息,甚至恶意逃债、赖债、废债;也有些企业法人品质差,诚信度低,极易挪用信贷资金,甚至于将之用于非法行为。
5、企业开展担保难。商业性贷款企业存在的规模小、经济效益差,使企业寻找具有代偿能力的保证担保单位难度较大。且企业资本金少,固定资产规模小,可供贷款抵押担保的有效资产不足,办理有效资产抵押难度较大。
6、贷款对象筛选余地少。对基层行来说,符合贷款资格与贷款条件的企业少,存在着贷款对象可选择余地偏少的问题,必然存在“抓住一个是一个,先列入支持对象”再说的心理,导致信贷风险较高。
二、商业性贷款风险防范与化解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必须充分认识到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始终是信贷管理的核心与主线;而业务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关系农发行发展与生存的大事,因此必须防止不顾风险盲目放贷和一味强调风险而坐等观望的思想。
2、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将信贷业务培训列入日常工作,增加培训人次,提高培训质量。二是积极鼓励信贷人员自学成才,参与金融、财务、企业管理及法律专业等再教育。三是引进一批相关专业人才。招收一批大专院校毕业生,吸收新鲜力量;同时按工作及专业需要,从社会招收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四是实施信贷员上岗资格制度。全面实施信贷人员上岗考试制度,积极实行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五是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做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实“三个留人”政策。
3、改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一是提高客户财务风险、发展态势、经营管理情况的监测频度。二是制定和落实风险监控岗位责任制,并加强检查、稽核,力促贷款风险管理规范化、监控到位化。三是优化信贷风险控制考核机制,重点考核贷款投向和投量的合理性、合规性、潜在风险性;建立不良贷款处罚制度,加大对不良贷款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二)规范贷款管理制度,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1、严格商业性贷款准入条件。一是严格贷款资格认定,确保贷款企业符合商业性贷款资格与基本条件;二是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达到规定标准的才列入贷款对象;三是对企业近几年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选择那些有一定经营规模、财务健全、经营管理规范、资产负债率低、经营效益好、产品销路理想、遵纪守法的企业作为贷款对象;四是严格审查风险防范措施,特别是注重担保审查,对保证担保及抵押担保进行实地调查,确保担保合规性、合法性,有效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2、制定标准化的贷款“三查”制度。重构和优化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的基本理念,风险管理应当贯穿于整个贷款周期。在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相应的风险防范理念和风险监控机制,结合对借款人的行业、财务状况、经营行为以及管理方面的风险警示信号,制定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标准。
3、建立可靠的信贷风险信息系统。建立以下三个风险信息系统:一是环境监测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信息、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及未来预测信息、同业竞争市场信息。二是客户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客户财务信息、账户信息、与客户相关的其他非财务信息。三是信贷风险监控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信贷违规性信息、财务指标异常变化信息、不良贷款信息、客户监管信息。
4、改善贷款管理方式。一是改善贷款操作流程。减少贷款申报环节与审批环节,推行差别授信管理制度,提高办贷效率。二是实行贷款风险度管理。根据每笔贷款的贷款对象、贷款方式、贷款形态等方面,测算相应的贷款风险度,对不同贷款风险度采取多种风险控制措施。三是改进贷款方式。实行风险准备金和自有流动资金比例管理;全面实施贷款担保方式,大力推行有效资产抵押,实行贷款抵押率考核。
5、实行客户授信制度。及时实施商业性贷款客户授信制度,对客户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并根据客户的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与道德风险三个层次因素,排出客户贷款的先后序列,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期限长短、利率高低。
6、落实信贷风险技术支持措施。风险识别主要受制于对风险的预测、监视、识别的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标准的审批流程以提高风险的识别。做到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通过对客户财务资源的评估得出风险评分结果;定性部分以银行内部最好的信贷员根据个人经验进行贷款风险决策的方法为基础,系统通过进一步研究信贷员的判断以及判断得出的过程,归纳整理制定出可供其他信贷员效仿的确切定性标准。同时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为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三)采取多种手段,有效化解信贷风险
1、做好风险预警处置。对客户信用等级、贷款风险分类下降;不能提供当期财务信息,或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利润、销售、利润率、现金流量持续下降,存货积压;经营管理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担保人保证能力下降或担保物价值降低较多等,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出现较大风险的,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及早纳入风险防范程序。
2、采取经济手段抓好清收。对贷款未按期归还的要实行加罚息;对由于自然灾害等形成的要促进保险部门及时理赔,对政策性原因形成的督促财政及时拨付;对其他原因形成贷款逾期的分别采取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减少授信额度,改变贷款方式,降低信用等级等措施,促进企业及时归还贷款。
3、采取行政手段抓清收。对经催讨无效的不良贷款,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及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争得当地政府与企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对列入政府协议,及时向政府部门通报,促进及时清收。
4、采取法律手段清收。对通过经济、行政手段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要及时采取法律措施加以清收,并落实诉前保全、强制执行等措施,及时处理借款人及担保人资产。
对借款人发生合并、分立、公司改造等各种改制行为的,按照“债随资产走”的原则,加强贷款债权管理。要全程参与借款人改制方案的制定;对无法用货币资金偿还债务,但有相应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实行以物抵债。
5、加强呆账贷款管理。对事实形成贷款难以收回,符合呆账贷款条件的,要及时进行认定,并及时予以核销。
2013年10月25日
刍议农发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刍议农发行信贷风险成因及控制对策2007-02-10 16:46:25随着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完善,业务范围不断扩,商业性贷款急剧增加,其信贷风险的形成,也向......
如何防控农发行信贷风险及对策农发行林西县支行/于庆云随着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完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商业性贷款急剧增加,其信贷风险的形成,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弄清信贷风险产......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近年来,基层法院受理的金融纠纷案件大幅上升,且基本上是农户小额贷款案件。笔者对近年来审理的农户小额贷款案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近......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jpxp”为你整理了“独立学院贷款风险及对策”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并具有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