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考试题目_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23:42: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考试题目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吸收存款10000元时,银行体系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C)。

A.2000元

B.8000元

C.50000元

D.100000元

2.资本市场是(C)。

A.从事货币买卖的市场

B.从事短期信用工具买卖的市场

C.从事长期信用工具买卖的市场

D.进行投资的场所 3.货币供给是指(B)。

A.基础货币的变动量

B.流通中的货币量 C.银行存款总量

D.银行贷款总量

4.被称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是(D)。

A.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B.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C.新古典增长模型

D.IS—LM模型

5.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条件是(A)。

A.自发总需求的增加

B.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

D.价格水平下降

6.在LM 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7.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A)。

A.需求管理

B.供给管理

C.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

D.国际经济政策

8.下面的经济政策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C)。

A.收入政策

B.人力政策 C.货币政策

D.指数化政策

9.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是(C)。

A.货币供给

B.政府购买

C.社会福利支出

D.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10.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项目的是(D)。

A.一国为别国提供保险的收入

B.一国对别国劳务出口的收入

C.一国对别国教育事业的赠予

D.一国在别国发行债券的收入

二,名词解析

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高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无差异曲线是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点德轨迹。

3.需求较差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他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反应程度。

4.需求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5.边际成本:是厂商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6.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7.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的做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8.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加。

9.边际报酬递减呢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次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0.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11.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产品。

12.编辑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13.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14.吉芬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物品。

15.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16.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因素有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17.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8.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19.占优策略均衡: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就是占优策略均衡。20.准租金:就是对供给量暂时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准租金为固定总成本和经济利润之和。

三、解答题

1、供求变动的影响因素各是什么?(1)需求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①消费者的收入;②消费者的偏好;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消费者的预期、政府政策等。

(2)供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影响因素:①生产技术水平;②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价格;③相关商品的价格;④厂商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政府政策等。

2、运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为什么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要限制石油产量? “谷贱伤农”是指粮食获得丰收不仅不能使农民从中获益,反而还会因为粮食价格的下降而导致收入降低。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在丰收年份,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收益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益减少,结果是农民的总收益不仅不能增加反而下降,即增产不增收。

同理,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在石油的需求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的供给,会使得石油的价格将上涨。总收益增加。若不限制石油供给,供给增加将导致油价下降,造成损失。故要限制石油产量。

3、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利用基数效用论加以说明? ①基数效用论假定效用大小可以用基数加以衡量,并且是递减的。

②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会以货币的边际效用λ为标准来衡量增加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MU,以便获得最大满足。若 MU/P>λ,消费者就选择消费商品;若MU/P

③上式意味着,如果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比如提高),那么消费者选择的该商品的消费数量也会随之变动(减少)。这说明,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试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

(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可以排序,并满足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和不饱和性等公理假定。

(2)用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指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不同的商品组合描述出来的轨迹。性质:①不相交;②有无数条;③向右下方倾斜;④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

(3)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时又受到既定收入的限制,因此,引进预算约束线分析。

(4)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约束下消费者实现的效用最大化。这一均衡点可以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表示:RCS1,2=P1/P2 P1X1+P2X2=m 即:当消费者根据偏好决定的两种商品的相对价值恰好等于两种商品在市场上的相对价值时,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

5、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请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1)正常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数量也增加的商品。

(2)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就正常物品而言,这两种效应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即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在保持总效用不变前提下,通过改变商品组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量(替代效应);同时,由于价格下降使得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也会增加其消费量(收入效应)。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效应的加总。即随着价格下降,消费量增加。在图形上,即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6、何为吉芬商品,其需求曲线形状如何?试利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1)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品,其消费量随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

(2)商品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在保持总效用不变前提下,通过改变商品组合,增加该物品的消费量(替代效应);同时,由于价格下降使得实际收入增加,消费者又会减少对这类特殊低档品的消费量(收入效应)。总效应就是这两种效应的加总。就吉芬商品而言,其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即随着价格下降,消费量减少。反映在图形上,就是需求曲线向左上方倾斜。

四,计算题

1.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0.5L1/3K2/3;当资本投入量K=50时资本的总价格为500;劳动的价格PL=5,求:

(1)劳动的投入函数L=L(Q)

(2)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答案:

(1)已知K=50时,其价格等于500,所以PK =10。

由成本函数 Q=0.5L1/3K2/3,可以求得MPL=1/6(K/L)2/3,MPK=1/3(L/K)1/3。

由PL/PK = MPL/ MPK,可以得K=L,代入生产函数得:Q=0.5L;L=2Q。

(2)将L=2Q代入成本等式,C=L*PL+K*PK,可以得:

总成本函数

TC=5L+10K=10Q+500;

平均成本函数AC=10+500/Q

边际成本函数MC=10

2、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Q3-6Q2+30Q+40,假定产品价格为66万元,试求:

(1)利润极大化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由于竞争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商品价格降为30万元,在新的价格条件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是多少?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会退出该行业(停止生产)答案:解:

(1)根据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P, 得出3Q2-12Q+30=66,从而:

产量Q=6,利润л=TR-STC=PQ-STC =176万元

(2)根据MR=MC=P,得出3Q2-12Q+30=30,从而产量Q=4,利润л=TR-STC=PQ-STC =-8万元

(3)AVC = Q2-6Q+30,令

Q =3,min AVC =21,所以当P

3.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位相同的消费者,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为q=50-5P;同时有10个相同的厂商向该市场提供该商品,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均为s=-100+50P;

求:(1)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的提高使得单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变化为Qd=60-5P,问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各上升为多少?

答案:解:(1)市场需求函数为:Qd=100q=5000-500P

市场供给函数为:Qs=10s=-1000+500P

均衡价格:Pe=6

均衡交易量:Qe=2000(3分)

(2)市场供给函数不变仍为:Qs=10s=-1000+500P

市场需求函数变化为:Qd=100q=6000-500P 均衡价格:Pe=7

均衡交易量:Qe=2500(3分)

4.联想集团公司是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制造商,根据公司的一项资料,公司生产某种型号计算机的长期总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TC=28303800+460800Q,式中TC为总成本,Q为产量,问题:

(1)如果该机型的市场容量为1000台,并且所有企业(竞争对手)的长期总成本函数相同,那么联想公司占有50%市场份额时比占有20%市场份额时具有多大的成本优势?

(2)长期边际成本为多少?

(3)是否存在规模经济?

答案:解:(1)因总成本TC=28303800+460800Q,若Q为500,则平均成本AC为

(28303800+460800*500)/500=517408元 若Q为200,则平均成本AC为

(28303800+460800*200)/200=605120元

所以,占有50%市场份额时的平均成本比占有20%市场份额时低(605120-517408)/605120=14%(2)因总成本TC=28303800+406800Q,所以长期边际成本MC=460800元。

(3)因总成本TC=28303800+460800Q,所以长期平均成本AC=(28303800+460800Q)/Q.由上式可以看出,Q越大,平均成本越小。所以存在规模经济。

=8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复习资料

[1/4]简答题1、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数量产生怎样的影响?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3、何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与销售收入变动有何关系?4、影......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复习重点

需求、供给和均匀价格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营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就是“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成本不变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

一、名词解释1.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2.供给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 3.生产者剩余:生......

西方经济学微观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微观重修复习资料(2)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经济学是研究 ( )。A 企业如何赚钱的一门社会科学B 如何实现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门社会科学C 如何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下载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考试题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考试题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